首頁/ 歷史/ 正文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隨著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南朝四位開國君主)的政治地位的顯著提升,以其為核心的政治軍事力量不斷地壯大,其君主意識逐漸形成

,早前依附於他們的能人賢士,也開始接受並適應其身份君主化的過程,同時將自己建立功勳,成就大業的政治活動融入到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改朝換代的政治意圖中。與此同時,他們四人也在為實現自己稱帝的政治目標而準備。

一、君主自我意識的形成

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四人君主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雖有所差別,

但四人君主自我意識的形成方式卻存在相同的地方

。一是,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以身範物,以威禁內外”,整頓官場風氣,改善民間風俗。劉裕曾下令廢除和改革一些舊的政令,以減輕人民負擔,同時以“先是山湖川澤,皆為豪強所奪……時民未居一”為藉口,請旨承擔界定州郡劃分的任務,從而掌握東晉土地分配權。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蕭道成透過撤罷御府,禁止民間各種浮華事物等方式,改善自上而下奢侈成風的問題

,後上表請求罷免百姓所逃欠的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安撫群眾;蕭衍則先下令大赦天下,後又下令輕刑減賦,透過對政策的調整來把控政局;陳霸先也是透過改革政令使“朝多君子,野無遺賢”,而梁敬帝蕭方智下詔將玉璽這種代表天子權力的物件歸於陳霸先,從側面反映陳霸先的君主自我意識已然形成。

南朝開國四君主自先後取得國家政治軍事大權之後,都以“國家”主人的身份制定政治決策,選擇對政令進行改革

,其目的是利用政令,改善官場風氣,控制政局發展方向,透過減輕人民負擔,改善民眾生活,得到民心。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二是以選拔人才,改善吏治,重新建立官吏選拔制度為藉口,從而掌握官吏的任免權,一方面便於將自己的親信安插於朝廷各個職能崗位,使自己能牢牢掌控國家大權,另一方面便於政令的下達與執行,同時以此渠道還可獲取更多人才,充實自己的政治軍事勢力,加速其個人身份君主化的程序。

但其根本目的是避免未來組建新的統治集團時,因政權更替而引起社會不必要的動盪,為自己隨後奪取統治政權,成為君主鋪平道路。

由此可見,受其不斷壯大的政治軍事權力的影響,其君主自我意識也逐漸形成

,他們開始將國家事務認作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使得他們在權力擴張過程中有意識地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定位成為一代帝王,併為時刻實現其稱帝的目標而籌劃著。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二、鞏固權力的方式

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先後由軍事將領轉換成為政權核心人物後,隨著其領導的政治軍事勢力的不斷擴張,權力的不斷提升,他們逐漸有了君主的自我意識,併為成為君主而謀劃。

因此,他們必須不斷鞏固和謀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劉裕自討滅盧循後,雖然成為了東晉政權核心人物,可以影響東晉政局,但並非能夠完全控制國家軍政大權。

時劉毅與劉裕同舉義旗,復興晉室,自詡為京城、廣陵,功勞足與劉裕匹敵,

“雖權勢推公(劉裕),而心不服也”

,劉裕深知劉毅不會屈居人下,於是暗地謀劃對付他。義熙七年(411年)九月,劉毅堂弟兗州刺史劉藩入朝,劉裕先是下令逮捕劉藩和尚書僕射謝混,“並於獄賜死”,後又上書請求討伐劉毅,最終劉毅及其歸附之人亡。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劉毅既誅,劉裕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

。司馬休之為“宗室之重,又得江漢民心,公(劉裕)疑其有異志”。義熙十一年(415 年)正月,劉裕先逮捕司馬休之之子文寶和其侄子文祖,打入牢中賜死,後“率眾軍西討”,司馬休之敗逃。此後,朝中再無人能與劉裕抗衡。

劉裕惟有外建功勳,來獲取更高的威望

。“初公(劉裕)平齊,仍有定關、洛之意”,但因盧循襲擊後方未能如願。時恰逢羌王姚興死,其子姚泓繼位,“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劉裕趁機北伐,義熙十三年(417年)七月,姚泓大敗,被押送回建康,斬首示眾。八月,王鎮惡攻佔長安,後秦滅亡,劉裕因此再建功績。自此劉裕無論是功績還是權力在東晉王朝中都無人能與之匹敵,而他的權力也隨之得到了鞏固和提升。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蕭道成自廢立新君之後,權力和地位都顯著提升,但劉宋王朝內也並非無人能與之抗衡

。荊州刺史沈攸之在郢州任上時,正值宋明帝后期,暗中欲有圖謀,“自郢州遷為荊州,聚斂兵力”,升明元年(477 年)十二月,沈攸之舉兵,與此同時,“司徒袁粲、尚書令劉秉見太祖(蕭道成)威權稍盛,慮不自安,與(王)蘊及黃回等相結舉事”。

蕭道成在對戰沈攸之之前擒斬了袁粲、劉秉及王蘊。升明二年(478 年)正月,沈攸之因未攻下郢城部眾潰散,自殺而死。

至此,蕭道成將對其構成較大威脅的政敵全部清除,獨攬了國家政治軍事大權,使自己的權力不僅得到了鞏固,也使其得到進一步擴張

。蕭衍自誅殺東昏侯蕭寶卷後,權力和政治軍事勢力迅速擴張,但蕭齊宗室力量依然很強大,這便阻礙了蕭衍對權力的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齊湘東王(蕭)寶晊,安陸昭王(蕭)緬之子也,頗好文學。東昏侯死,(蕭)寶晊望物情歸己,坐待法駕”,中興二年(502 年)二月,蕭衍聲稱蕭寶晊謀反,將蕭寶晊“並其弟江陵公(蕭)寶覽、汝南公(蕭)寶宏皆殺之”。三月,又“殺齊邵陵王(蕭)寶攸、晉熙王(蕭)寶嵩、桂陽王(蕭)寶貞”。

蕭衍誅殺蕭齊諸王,為的是削弱蕭齊王室宗親勢力,從而鞏固自己的權力

陳霸先自討滅王僧辯後,集政治軍事大權於一身

。時震州刺史杜龕佔據吳興,和義興太守韋載共同起兵反叛,同時,北齊趁機進軍犯蕭齊,陳霸先一邊討伐杜龕、韋載,一邊與北齊作戰,最後杜龕、韋載投降,北齊大敗,陳霸先不僅平定內亂,而且阻止了北齊的侵略。太平二年(557 年)二月,廣州刺史曲江侯蕭勃“舉兵,自廣州渡嶺,頓南康”,陳霸先派周文育、侯安都“率眾討平之”。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不久,湘、郢二州刺史王琳“傭兵不應命”且“大治舟艦,將攻陳霸先”,陳霸先“遣周文育、侯安都率眾討之”,王琳最後退軍湘州。

經過這一系列的征伐平亂,陳霸先不僅獲得了更高的威望,而且幾乎將政敵清除殆盡,使已有的權力得到鞏固,同時將國家大權也牢牢掌握在手中。

綜上可見,南朝開國四君主鞏固權力的過程雖有所差異,但他們選擇鞏固權力的方式都具有以下兩個共同點

:一是以翦除異己的方式,使自己的勢力得以迅速擴張。劉裕除掉了劉毅、司馬休之等對他權力構成威脅的人;蕭道成討滅掉了沈攸之、袁粲及劉秉等政敵;蕭衍則找藉口大肆誅殺蕭齊諸王,削弱蕭齊宗室勢力;陳霸先先滅蕭勃,後平王琳,將能與之抗衡的政敵消除殆盡。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在他們由政權風雲人物向君主這個身份轉變的過程中,與之聯盟者必須是依附於他們的人,

其關係的實質應是君臣關係,否則即是政敵

,便會阻礙他們政治上進一步的發展,只能將其徹底剷除。政敵的剷除不僅會使他們權力得到鞏固與提升,同時也為其以後奪權稱帝清理了內部障礙。

二是以軍事行動再立功勳,從而利用社會輿論獲取更大的威望

,使得人民為之臣服,為日後即位稱帝,穩定政局,鞏固政治權力減少社會輿論壓力。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三、皇位奪取過程中地位變化過程

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四人稱帝的過程實際上是權力擴張的過程,

而權力擴張的具體表現形式便是官位的晉升

,當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四人先後進位相國的時候,他們的官級已是“帝王之下,諸侯王之上”,在魏晉以前相國為輔佐君主的官職,但自魏晉以後,已經逐漸成為取代君王,奪取帝位前的準備之路,雖名為丞相,實為君主。

他們稱帝事實上也只是時間和形式的問題

。與此同時,他們透過“固辭”官位的方式,藉機觀察朝臣們的態度,測驗考察以其為代表的政治軍事勢力壯大的程度,從而決定改朝換代的時間及方式。而詔令在整個統治階級內部的廣泛傳播,也有助於強化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權力可以透過清除異己,建功立勳等多種方式來得到鞏固。

南朝宋齊梁陳,四位不同的開國君主,稱帝的過程竟然如此相似

而權力鞏固與擴張的過程實際上是奪取帝位的準備階段,

帝位的奪取需要的是更多的權力,當國家政治軍事大權集於一人之身時,他便擁有了掌控國家命運

,控制官僚機構執行,平衡各方勢力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擁有與權力的獲取使得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完成了由全國性政治領袖到一代帝王的身份和角色的轉換。

四、總結

南朝宋、齊、梁、陳的開國君主隨著自身勢力的擴大,逐漸有了君主的自我意識,開始以官方的名義,著手改變官僚機制,革除弊政,招納人才,收買民心。

並且透過翦除異己、鎮壓叛亂、北伐等方式為自己立威,鞏固自己的權利,最終實現稱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