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碑中歷史|李裕民:劉吉、李若拙為楊繼業伸冤!

碑中歷史|李裕民:劉吉、李若拙為楊繼業伸冤!

楊繼業畫像

文章|李裕民

編輯|武安君

李裕民:絕密軍事會議如何會驚現於世——《宋史·楊業傳》揭秘

摘 要:

《宋史·楊業傳》詳細記載了楊業戰死前一次絕密軍事會議辯論的細節,這是二十四史中極為罕見的現象。《宋史》為什麼要將這一秘密曝光於世?它是根據誰提供的材料寫的?新發現的《李若拙墓誌銘》為解開這一秘密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資訊。透過分析《李若拙墓誌銘》可以發現,李若拙不僅參加了那次絕密軍事會議,而且很可能參與了事後的調查工作。李若拙為了伸張正義,讓世人瞭解真相,讓史官據實書寫,於雍熙三年特意寫了一本《楊繼業傳》,宋元史家編撰宋代文獻時對其多有采用,這也是《宋史·楊業傳》編寫的主要資料來源。

關鍵詞:

《宋史·楊業傳》;絕密軍事會議;李若拙

中圖分類號:

K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600( 2015) 01-0091-06

一、楊業之死尚存在一些未揭開的謎團

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宋史》,洋洋灑灑八百餘萬字,記錄戰事千百次,一般都只記戰爭的外在表現,不記決策過程,唯有《楊業傳》特殊,它詳細記載了楊業戰死前一次軍事會議辯論的細節。根據這一記載,人們得以知悉,楊業之死,是王侁、劉文裕逼著楊業採取錯誤路線,又是潘美等人違背諾言,撤走援兵造成的。

但是,悲劇發生之初,朝廷對楊業的撫卹比其副手還少,表明潘美等人隱瞞了事實真相,把責任全部推到了楊業頭上。那麼,為什麼朝廷很快給予糾正,並對潘美三人作了嚴肅處理呢?

以前,人們只能從戲劇小說中找到一個答案,是佘太君告狀的結果。

歷史的真相如何?現在的研究證明是劉吉冒死上奏起的作用。

當代學者李裕民提出了一種說法,根據他的研究,一個叫

劉吉

的人搬動了歷史的“道岔”,洗雪了潑到楊業身上的髒水。

他的依據是北宋名臣張詠的長詩《贈劉吉》,詩中有“冒死雪忠臣,讜言警貴侍”之句,作者在自注中稱這兩句詩與楊業有關,楊業忠貞但被奸臣所陷。張詠與楊業、楊延昭為同時代人,歷經太宗、真宗兩朝,生於946年,死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也就是楊業之子楊延昭去世後的第二年。張詠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與寇準交厚。他中進士時楊業剛剛歸宋不久,《贈劉吉》一詩作於989年,在楊業死後三年。他筆下的楊業之事也許有一定的依據。

贈劉吉

[宋] 張詠

天地有至私,劉生與英氣。

學必摘其真,文能取諸類。

叫回堯舜天,聒破周孔耳。

通塞不我知,要在歡生意。

居危不苟全,憑艱立忠義。

歸國有賢名,天子聞之喜。

倒海塞橫流,掀天建高議。

冒死雪忠臣,讜言警貴侍。

四海多壯夫,望風毛骨起。

如今竟陵城,榷司茶菽利。

鶴情終是孤,仁性困亦至。

勞勞憂眾民,咄咄罵貪吏。

方期與叫閽,此實不可棄。

如何不自持,稍負纖人累。

酣歌引酒徒,亂入垂楊市。

狂來拔劍舞,踏破青苔地。

群口吒若寄,我心憂爾碎。

請料高陽徒,何如東山器。

請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去矣劉跋江,深心自為計。

但是新的問題出來了,當時參加會議的四人中,楊業已死,潘美等三人一起瞞報,只要他們抱成一團,朝廷何由得知真相?前幾年我在論文中指出,《宋史·楊業傳》所記四人,只是發言人,不是與會者的全部名單,現已查明參加會議的至少還有一位都監郭超[1]。但是,這只是為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如果只有郭某在場,潘美等三人一起給他做工作,真相也很難揭開。這一定還有其他人在場,使得潘美等三人無法一一做工作去隱瞞。那麼,究竟還有哪些人在場呢?這是問題之一。

其次,劉吉是南唐降宋的官員,而且級別並不高,為什麼他一上奏,太宗就會查處呢?最後,《宋史·楊業傳》所記會議真相的史料來自何方?一般說《宋史》的材料來自宋人編修的《國史》和《實錄》,然而《國史》、《實錄》的記載又從何而來?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

二、解決問題的新材料終於出現了

2012年11月,我應邀赴香港參加嶺南宋史討論會,會上遇見了原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李偉國,他談起新近到洛陽,在一家文物商店購得宋人墓誌拓本十七八張,其中李若拙墓誌內有楊家將的新史料,他知我對此很感興趣,以一份縮小的拓本影印件相贈。隨後,我去廣州參加紀念陳樂素先生110週年學術討論會,見到李偉國發表的介紹李若拙墓誌一文,公佈了大部分志文,提及楊家將,但未作仔細剖析,故有必要再作進一步研究。《李若拙墓誌》為宋代狀元孫僅(969—1017)所撰,全文如下1(後附墓誌銘拓片照片):

大宋故諫議大夫贈禮部侍李公(若拙)墓誌銘並序

門生朝請大夫、守給事中、集賢院學士、判審刑院事、柱國、賜紫魚袋[孫僅]

門人成州軍事推官、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袁燁書並篆蓋

公諱若拙(944—1001),字藏用。有唐郇王禕八代孫。大王父諱定,夏州觀察使。王父諱珫,宗正少卿。皇考諱[光贊,貝冀]等州觀察推官,贈左諫議大夫。皇妣彭城劉氏,贈本縣太君。洪源巨派,姓族居高。國史家牒,勳德尤盛。子孫振振,□□□冕,或主祀在鎬,或因官入洛,久為唐兩京人也。公即大諫長嗣也。

年十五(958),以父任補太廟齋郎。年十九(962),應拔萃,判入高等,除大名府戶曹。時烈考在魏王幕府,就甘旨也。年二十二(965),舉進士,故兵部侍郎、贈太師王公祜2,乾德中典誥掖垣,兼掌貢籍,詞宗公望,卿大夫無出其右。四年(966)春,中第者六,公居其四。失巍峨者,抑少年也。王公獨以雄文博學許之,曰:“垂名不後於我矣。”尋授密州防禦推官。年二十七(970),應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太祖皇帝臨軒親試,條對聖目,日及申而奏成。太祖執卷曰:“儒者有如是之才者,三千字,寫亦難了,況文理乎!”遷著作佐郎。公以遇英明之主,登制策科,方伸壯志,偶輔弼之司,除著作局,靡遵故事,因致書幹執政,出監商州坑冶務,行府失人,頗動物議。

太宗即位(976),改贊善大夫、知乾州。公受命次,怛然感至,乃拜章雲:“官雖君恩,字乃父諱,乞守前秩。”朝旨不允。未期歲(978),坐與詐稱走馬使臣李飛雄3頃刻相見,不能辨偽,偶與其父若愚連名,太宗赫斯,事將不測。有司執議,本非黨系,由是削去官籍。非公潔身有素,祖禰積慶,幾難免矣。

朝廷憫陷深辜,不經歲,特授尉衛寺丞,自春及秋,牽復舊秩□知隴州。課最,超拜監察御史、通判秦州,重邊任也。三輔雄盛,左馮尤劇,太師宋偓節制於藩,老於富貴,國家恤□刑政,旋移通判同州。下車未季4,御史中丞滕中正5知公廉直,舉奉臺職,屢劾大獄,皆出片言。橫遷右補闕、監在京香藥[榷]易院,歲課五十萬緡。衛王、廣平王出閣,進頌稱美,太宗召對,賜五品服章。

王師取代北諸縣(986),將足兵食,詔公同河東漕運,飛蒭挽粟,智計如神。隨大軍入雲中,登城,望而嘆曰:“古郡也,既得之,患失之,守之者將何人乎?”乘傳赴闕,奏便宜事,太宗益加讚歎。飛狐北副將楊繼業不還,公惜其勇而有謀,為眾不救,慮史氏失其功實,乃撰《楊繼業傳》傳於世。

太平興國紀號之後,六合為家,厥民富庶,先帝念吳越、荊楚、巴蜀、並汾之地,新奉職貢,梯航實勞,朝至夕到,填委京邸,乃置水陸發運司,專決留滯,事權祿位,吏局白直,亞三部一等,與計相抗行文牒,命公貳職,待器能也。

日南國自征討不取之後,屯戍貪泉,積歲未解。雍熙中(986年十月),黎桓服我德,懼我威,請罪納款,乞授真爵。太宗仁撫遠俗,遂以分閫可之,詔公借秘書監持節往焉。車服儀注,悉從官給。遵路日,具行人之式,搢紳詠皇華詩,餞于都門之南,榮觀者如堵焉。爰止海濱,黎桓備蘭舟桂楫,迎出天池,接於境上,冠蓋色目,尚存竊號,寮屬稱呼,仍多僭擬。公遣左右通好,責以臣禮,明諭受恩之則,俾改從事之官。黎桓聽服,靡不稟正,公然後攬轡徐行,始相見焉。翊日,黎桓具軍容抃舞拜命,士民歡呼曰:“復見漢之衣冠矣。”館穀浹旬,燕會朝夕,屢以大貝明珠,間列樽俎,公略不流視,主師官聯,愈增恭畏,因取先陷蠻蜑使臣鄧君辯以歸,交贄禮幣,贐行方物,非書送者讓去,由是橐中裝絕於他使。週歲覆命,對揚日,面奏異域風俗,黎桓喜受正朔兩使之恩。太宗曰:“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卿得之矣。”所獲例物,連書上進。系榷法者入公帑,餘皆回賜。遷起居舍人、三司鹽鐵判官。

幽、薊阻兵,鎮、定、瀛、鄚重輓運之務,出為河北轉運使(994),改職方員外郎,面賜金紫。秩滿歸闕,直昭文館,遷主客郎中、充江南轉運使(至道二年正月,996)。南郊覃恩,加騎都尉。

交州自公奉使後,朝廷累頒恩信,行人或非其人,黎桓多聚巨蟒侮之。至道中,來擾海隅,國家謂公前使得宜,亟召赴闕,借禮部侍郎,持節再往6。黎桓郊迎曰:“萬里小國,疊降玉趾,瀟湘之會,何以加也。”公申明存大體,俾箕踞慢態變為肅容,南鄙頓安。

時公之力,未出番禺,太宗晚駕(997),轉金部郎中。入覲日,今上面慰出疆之勞,仍賜座,對數刻。召試三題,遷兵部郎中、充史館修撰。越旬,與吏部郎中王禹偁7並命知制誥。鹹平初(998),天下諸侯十二薦士,聖上諒闇不言,詔公同知貢舉,一依唐室故事,放榜後,序門生,謝衣缽,醵宴題名,綽有元和、會昌之風焉。南郊禮畢,加上騎都尉。公再使鳶城,染鬱蒸之氣,漸成疾疹,數乞假告,除右諫議大夫(1000),封隴西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經半載,病稍間,奉詔出河朔,密計邊事,引進使何承矩8副焉。覆命差知昇州,未發軔,改知貝州軍州事。甘陵在渭北,水陸衝要,甲兵屯聚。是時,單于飛騎,頗有侵軼,朝廷以公文武之才,故賴茲任。

鹹平四年(1001)五月二十五日,舊疾膏肓,終於治所,享年五十八。皇上聞之,嗟悼頗久,賵給加等。七月五日權殯於東京西郊法寶院。歲在丁巳(天禧元年,1017),嗣子繹以襄事拜章,乞假奔走上都,扶護先君洎三母及弟妹靈柩,卜孟夏月二十有二日,歸祔永興軍萬年縣洪固鄉大趙村祖塋,禮也。

首娶鄭氏,早亡,先封馬鬛,以長子立朝,追贈福昌縣太君。次娶鄭氏,封會稽縣君,皆故奉先縣令鄭嗣光之女、尚書左丞韜光9之侄也。胄貴門清,二姓所慕。女工母則,四德無虧。次娶汾陽郭氏、范陽符氏,並封本縣縣君,簪組餘慶,公侯令孫,宜配君子,享湯沐之榮焉。

有男六人,長曰繹,舉進士第,守秘書丞、知耀州。次曰緬,隨侍南使,卒於湘潭。次曰縝,大理評事、監閬州商稅。次曰綬,次曰總,未冠而卒。次曰綽,京兆府士曹參軍,俱以終詞,必謀克荷,陳力就列,常懼辱先,龍駒鳳毛,斯不忝矣。有女四人,長適前進士曹實,次二人早亡,次一人在室。

嗚呼!公稟英粹之氣,賦奇俊之姿,丱歲力學,手不釋卷,愛周公、孔子之書,嗜子長、孟堅之史,凡經於口,即暗於心,雖古號經笥、漢聖無以加也。天性純孝,丁考妣憂,殆至毀滅。未壯室,三取文章之科。我朝儒風大盛,已六十年,由宰相而下,比公策名,莫有及者,爰佐初筵,動有婉畫,典山澤之利,固出納之宏。通守大藩二,出知列郡三,仁義化民,或強明畏吏,考績皆最,真良二千石也!佐邦計,綰利權,嘆厚斂為不法,用輕賦為至公,常欲富國振斯箱,如坯之詠焉。奉使南域,小陸賈之功;演誥西掖,下元稹之譽。主文柄,賢者進,濫者退。居諫司,直者喜,佞者懼。歷事三聖,垂四十年,凡受一官,述一職,未嘗有缺。三聖乃眷,不謂不至,越知命之年,始直史職,代王言。捐館之日,官止諫議大夫、階朝散大夫、勳上騎都尉、爵開國男、邑三百戶而已。議者謂公符彩沉整,儼若有大臣之風;襟量宏顯,慨然負丈夫之氣。才美超邁,所望渲沸,宜副將相之拜,為當軸者忌,而止於此乎!

嗚呼哀哉!嗣子等以遠日有期,惠書求志,僅器業淺陋,辱公殊常之遇,澤宮選士,擢冠四科。先飛鸚谷之春,獲繼雁行之美。踐揚臺省,從容館殿。切還報德,遽恨頹山。雖乏好詞,難於牢讓。謹為銘曰:

嶽瀆炳靈,景緯騰精。挺生王佐,鬱為國楨。公實人傑,奕世揚聲。紫氣鍾異,仙李流英。髫年老成,弱冠秀出。才周變通,名兼望實。一命起家,三捷入室。乃睠斯厚,惟良有秩。踐更外計,均輸所資。兩使絕域,專對是宜。既吟紅藥,爰伏青規。獲麟紀事,華袞無私。壯志凌雲,徽猷邁俗。妙譽鏗金,英詞潤玉。仰賀推心,常思效足。方協帝疇,奄終天祿。命不臧兮泣瓊瑰,哲人逝兮泰山頹。隙駒謝兮不返,朝露晞兮增哀。遠日臻兮即長夜,佳城鬱兮永無開。

李若拙葬於萬年縣洪固鄉大趙村。洪固鄉在縣東南15裡10,這裡,唐宋時期被達官貴人視為風水寶地,許多名人安葬於此,如名將渾瑊及其孫侃,柳嘉泰、論惟賢、韋鈞、馬實和名臣王紹等。宋有尚書比部員外郎陳漢卿、觀察支使劉貽慶、左羽林軍大將軍楊懷忠等葬於此11。大趙村當即今長安區之大兆村。墓誌應在此地出土,今不知為何人所藏。從拓片字型、葬地、撰者署名以及墓主生平與《宋史》相對照,其真實性應無可疑。

墓誌的作者孫僅,字鄰幾,蔡州汝陽人。自幼聰明過人,22歲即已出版詩集《甘棠集》1卷[2]卷20,著名詩人王禹偁讀後賦詩稱讚,並預言:“明年再就堯階試,應被人呼小狀元。”[3]卷9果然到下一榜時,高中狀元,時在鹹平元年(998),而主考官四人中正有李若拙,時任“權同知貢舉”[4]4233,所以孫僅在墓誌中署名時自稱門生。幾年後,孫僅升任知開封府、給事中。為人正直敢言,宋真宗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玉清昭應宮,孫僅作《驪山詩》二首加以諷刺,最後二句雲:“秦帝墓成陳勝起,明皇宮就祿山來。”有人故意將詩抄送給真宗,真宗讀第一句“朱衣吏引上驪山”,覺得很普通,便放下了,這才沒有惹出麻煩來[5]16。孫僅作有《文集》50卷,可惜沒有傳下來。

其兄孫何是比他早一榜的狀元,兩人天分很高,但壽命不長。孫僅47歲,其兄更短,才44歲。弟兄倆,《宋史》卷306有傳。

李若拙卒於鹹平四年(1001)五月,到天禧元年(1017),其子繹移葬到永興軍萬年縣祖墳,並請孫僅作墓誌銘。孫僅寫成志文,即於是年正月二十九日去世[6]2039。到四月李若拙才下葬,顯然,墓誌中“孟夏月”下葬等字,應是李若拙家人所補。

李若拙,《宋史》卷307有傳,是一位敢說敢幹的正派官員,才兼文武,作諫官,直者喜,佞者懼;作考官,賢者進,濫者退。出使外國,不辱使命,使邊疆安寧。官至右諫議大夫,離執政官只差一個臺階,論其才能、資歷、業績,都夠格了,然而因為他太正直,得罪了權貴,終未能進入決策圈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世人為之感到遺憾。其子李繹同樣能幹正直,同樣升至右諫議大夫為止,同在《宋史》中有傳。其門生孫僅官至知開封府,距執政同樣只有一步之遙。三人均留下一些遺憾,好在都名垂青史,聊作安慰了。

三、新史料考釋

《李若拙墓誌》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提供了有關楊家將的新史料,雖然僅105字,卻包含了豐富的資訊。為便於分析,再次引錄於下:

王師取代北諸縣,將足兵食,詔公同河東漕運,飛蒭挽粟,智計如神。隨大軍入雲中,登城,望而嘆曰:“古郡也,既得之,患失之,守之者將何人乎?”乘傳赴闕,奏便宜事,太宗益加讚歎。飛狐北副將楊繼業不還,公惜其勇而有謀,為眾不救,慮史氏失其功實,乃撰《楊繼業傳》傳於世。

“王師取代北諸縣”點明瞭時代背景,是雍熙三年(986)北伐時,宋初“取代北諸縣”只有這一次。代指代州,今山西代縣。代北指代州以北應、雲、寰、朔四州及其所屬的縣。相當於今大同市、朔州市全境。

“將足兵食,詔公同河東漕運”,其意是說為了滿足軍隊的糧草供應,任命李若拙“同河東漕運”。“河東漕運”是河東路隨軍轉運使的簡稱。這裡關鍵是一個“同”字,宋代任命官職時在一位正職之外,另外設一名或多名副職,此時在職名前加一“同”字,如樞密院的一把手稱知樞密院事,其副手則稱同知樞密院事。如天禧元年,馬知節為知樞密院事,曹利用、任中正、周起為同知樞密院事[6]2079。又如在科舉考試時,國家設立主考官一員稱為知貢舉,副手稱同知貢舉,如鹹平元年,楊礪知貢舉,李若拙、梁顥、朱臺符同知貢舉[4]4233。

“同河東漕運”是簡稱,《宋史·李若拙傳》稱其為“同勾當河東轉運兼雲應等八州事”,是其較全的稱呼,其全稱應具體羅列八州之名。勾當是負責、管理的意思。官職前加一“同”字,說明在他之上尚有一名正職,或者另有一名與他同職的官員。

宋代轉運使有兩類,一類是常設的,宋在各路設轉運司,其司的負責人即稱轉運使,副手則稱轉運副使。另一類是隨軍轉運使,是專為作戰而設立的臨時性職務,打完仗即另任新職。李若拙所任屬後者,隨軍轉運使是很重要的職務,需要懂軍事、會排程民工、糧食、兵器等,故需選“通才”擔任。雍熙北伐分兵東、西、中三路,東路是主力。西路負責佔領雲、應、朔、寰四州,中路攻蔚州飛狐。中路的隨軍轉運使是雷有終(947-1005),他就是一名“通才”12。

“飛蒭挽粟,智計如神”,是稱讚李若拙後勤工作乾得很出色。“隨大軍入雲中,登城,望而嘆曰:‘古郡也,既得之,患失之,守之者將何人乎?’”說明他並非在後方待著,而是隨大軍一起出徵,到了雲中(今山西大同),登上了城樓,併為如何任用合適的將領守城而操心。“乘傳赴闕,奏便宜事,太宗益加讚歎”,在西路軍楊業等完成攻佔四州任務之後,李若拙負責奔赴開封,向太宗彙報作戰的具體情況,太宗非常滿意。這說明隨軍轉運使是深受皇帝信賴的,是皇帝在軍中的耳目。

“飛狐北副將楊繼業不還”,飛狐,今河北省淶源縣,在蔚州南。副將指楊業是西路軍的副手,即第二把手。宋太宗雍熙北伐時,飛狐屬中路軍進攻的目標,與潘美、楊業的西路軍無關,為什麼要在“副將楊繼業”前加“飛狐北”三字?這裡應注意“不還”二字,那是“死”的代稱,這就意味著楊業之死就在“飛狐北”。遼國蕭太后深知楊業是宋朝名將,她要求活捉,想收編楊業,故遼軍在陳家谷口俘獲重傷的楊業後,立即解往燕京(今北京),而楊業不食三日而死。從陳家谷口到飛狐北,大約三、四百里,騎兵三日可到。遼軍只好割下首級覆命,屍身就地草草埋葬。過去不知道楊業死於何地,李若拙墓誌首次提供了確切的資訊。

“勇而有謀”,說明楊業當時順利攻佔數州,並非單靠勇敢,正如《孫子兵法》謀攻篇所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楊業很可能採用奇襲或勸降等多種手法,巧妙地用最小的代價,迅速完成攻佔雲應四州的任務。

“慮史氏失其功實”,是怕史官不能如實寫明楊業的功勞,為什麼怕?因為對楊業之死負有主要責任的潘美來頭太大了,他是掌實權的大將,其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曹彬,而在戰前的雍熙二年(984),又與太宗結成兒女親家,將女兒嫁給太宗第三子元休,即後來即位的宋真宗13。如果沒有一份可靠的原始資料放在史館中,修史的官員不可能僅憑傳聞就修入史書,即使史官再想作調查,時過境遷,也很難拿到第一手資料。

“乃撰《楊繼業傳》傳於世”,為了讓楊業的高大形象長存於世,他下決心寫一本《楊繼業傳》。既稱“傳於世”,說明李為了擴大在社會上的影響,又將此書正式刻印,公開流傳。作為單行本傳世,其篇幅想必不小,楊業的家世和生平應該會寫得一清二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必然是將最後一次絕密的軍事會議內容公諸於世。

《楊繼業傳》今天已無法看到,為什麼敢下這樣的結論?原因很簡單,楊業蒙冤,就是因為會議內容被隱瞞、被歪曲,而楊業能夠平反,也因為會議的真相已大白。只有如實寫出,才能真正不會“失其功實”。才能正確解釋為什麼享有“無敵”稱號的楊業會在陳家谷口戰敗被俘?由楊業在會上的發言可以看到他的智謀超常,所提的作戰方案可以說是“圍魏救趙”的創新版。正因為正確的方案被否決,並強迫他執行錯誤的方案,才導致悲劇的產生。

顯然,他寫完後首先要送交史館,作為原始資料儲存。這裡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楊繼業傳》有沒有送入史館?何時送給史館?回答是肯定的。以李若拙的身份,寫成後送史館應該不成問題,但可能性更大的是,至道三年(997),他出任史館修撰之時,將史料存入館中是最順理成章的。

過去,學者熟知各路轉運使的職責,不僅掌管財賦的運輸,還有監察路內各級官員的權利。至於隨軍轉運使,除了保障後勤供給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功能,不太清楚。李若拙墓誌的記載說明,它不是隻站在後方提供物資,還隨軍上前線,並具有監察功能,可直接向皇帝彙報。隨軍轉運使既然負有這樣的重任,戰前的軍事會議必參加無疑。

考察至此,可以回答本文開始所提的問題了。參加戰前會議的人,除了楊、潘、王、劉之外,還有都監郭超。此外,至少還有一位河東隨軍轉運使,其姓名目前尚難確知,有待今後史料的發現,相信同在一個崗位工作的官員,其立場應該是一致的。這樣,朝廷不調查則已,一旦調查,真相就無法包住。

可以想見,當劉吉根據他所熟知的楊業的為人,上奏為其呼冤時,李若拙也會站出來表示贊同,宋太宗就不能不派人前往調查真相,一般得派二至三名官員14,具體派哪些人,沒有記載,估計很可能有李若拙,因為他了解實際情況,彙報軍情時,得到過太宗的誇獎。即使沒有他在場,他也會關心此事,向他的同事或其他參與調查的官員打聽,得知真相後,為了伸張正義,為了讓世人瞭解真相,讓史官據實書寫,就在雍熙三年(986)特意寫了一本《楊繼業傳》。一份送史館,一份刻印成書。此書南宋初鄭樵《通志·藝文略》、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均不載,大概在兩宋之際戰亂時已亡佚,但其主要內容已被吸收到《宋會要》、《楊文公談苑》和《宋史》中。

其書傳播的情況,按年代順序,大致如下:宋真宗鹹平元年(998),錢若水(960-1003)、柴成務(934-1004)、吳淑(947-1002)、楊億(974-1020)纂修《太宗實錄》80卷。寫入雍熙三年(986)條下的《楊業傳》中。此傳的作者很可能是楊億,因為他是本書主要的撰寫人,共寫了56卷。又是他在《楊文公談苑》中首次介紹楊業的具體情況。在宋代,國史、實錄是不許外傳的。他寫到筆記中,使得楊業的英雄形象在世人中廣泛流傳。他所談、所寫的楊業事蹟,依據的原始資料只能是李若拙的《楊繼業傳》。時僅距《楊繼業傳》成書12年。

大中祥符九年(1016)二月,王旦等編《兩朝(太祖太宗)國史》120卷,有《楊業傳》。《續資治通鑑長編》卷20引《國史·楊業傳》即《兩朝國史》之《楊業傳》。

天禧四年(1020)前,楊億口述所見所聞,讓黃鑑記錄下來,編成《楊文公談苑》一書,其中談及楊業的事蹟,特別是戰死前軍事會議的辯論細節,應來自李若拙的《楊繼業傳》。

應該看到,以上二書都是真宗在位時所寫,頗有特殊意義。因為在真宗初即位的鹹平二年(999),將已故的老丈人潘美正式列為太宗三位配享功臣之一[6]961,這是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榮譽。而此時史官們仍將潘美害楊業的事公諸於眾,可見宋代史官還是敢於秉筆直書的,而真宗尊重史官的直書,亦屬難能可貴。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慶曆四年(1044),《國朝會要》150卷修成。楊業事蹟寫入職官類中。

元豐六年(1083)前,曾鞏(1019-1083)寫入《隆平集》卷17中。其中說到“楊鄴,一作繼鄴”,說明他在史館工作時見到過李若拙的《楊繼業傳》。“業”寫成“鄴”,可能是後人傳抄中產生的錯誤。

淳熙十年(1183),李燾(1115-1184)編《續資治通鑑長編》,所記楊業事蹟來自《國史》,可證此時李若拙的《楊繼業傳》在世上已經絕跡。

淳熙十二年,王稱編《東都事略》,情況與《續資治通鑑長編》略同。

元至正五年(1345),脫脫編《宋史》,其中《楊業傳》當採自宋《兩朝國史》。

最後還需要探討一下楊業姓名的變化。楊業最初叫楊重貴[6]208,入北漢後,被北漢皇帝劉崇收養,賜名為劉繼業,路振(957-1014)《九國志》裡有《劉繼業傳》。北漢被宋滅後,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說他“複姓楊氏,止名業”[6]459。現在看來,這一說法不完全正確。李若拙的《楊繼業傳》說明他曾經叫作楊繼業,換言之,剛入宋時,只是改為原姓,名沒有變,又過了若干年,才去掉繼字,單名業。大概稱楊繼業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李若拙仍寫成《楊繼業傳》,而曾鞏《隆平集》卷11《潘美傳》中仍稱之為楊繼業。

註釋:

1原文有缺或字跡無法辨認者,用“□”表示,可據文意補者及據殘筆辨認者用[]號表示。涉及年代之處,為了方便閱讀,用括弧加註公元紀年。

2王祜(924-987),字景叔,大名莘人,官至知開封府,《宋史》卷269有傳。子旦,為宋代名相。

3李飛雄(?-978),秦州節度判官若愚之子。太平興國三年,以假傳聖旨、企圖謀反,被處死。事見《宋史》卷463。

4“季”當為“幾”之誤。

5滕中正(908-991),字普光,青州北海人,雍熙元年(984)為御史中丞,《宋史》卷276有傳。

6據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卷3載:“至道二年(996)七月,朝廷遣李若拙以詔書國信玉帶賜亙(即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二者可相互印證。

7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鉅野人,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著有《小畜集》,《宋史》卷293有傳。

8何承矩(946-1006),字正則,河南人,曾知雄州,守邊有方,《宋史》卷273有傳。

9鄭韜光(861-940),字龍府,洛京清河人,官至尚書左丞,《舊五代史》卷92有傳。

10據宋敏求《長安志》卷11“萬年縣”條載:“洪固鄉在縣南一十五里,管村四十八,胄貴裡。”

11權德輿《渾公(瑊)神道碑銘》:“葬我太師於萬年縣洪固原。”(《文苑英華》卷886)路巖《義昌軍節度使渾公(侃)神道碑》:“葬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胄貴裡。”(《文苑英華》卷916)李絳《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奉窀穸於萬年縣之洪固鄉。”(《文苑英華》卷897)郭訥《右武衛將軍柳公(嘉泰)神道碑》:“歸窆於萬(年)洪固之原。”(《文苑英華》卷908)呂元膺《驃騎大將軍論公(惟賢)神道碑》:“塟於萬年縣洪固鄉之古原。”(《文苑英華》卷909)韓休《贈邠州刺史韋公(鈞)神道碑》:“遷窆於萬年縣洪固鄉。”(《文苑英華》卷922)歐陽詹《輔國大將軍兼左驍衛將軍御史中丞馬公(實)墓誌銘》:“葬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延信裡司馬村之少陵原。”(《文苑英華》卷949)歐陽修《尚書比部員外郎陳君(漢卿)墓誌銘》:“葬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神禾原。”(《文忠集》卷30)範純仁《觀察支使劉君(貽慶)墓誌銘》:“葬君於萬年縣洪固鄉太王裡。”(《範忠宣集》卷12)呼延遘《左羽林軍大將軍楊府君(懷忠)墓誌銘》:“歸葬於萬年縣洪固鄉胄貴裡。”(王連龍《新見北宋〈楊懷忠墓誌〉考》,《史學集刊》2010年第6期)

12王曙《雷有終墓誌銘》:“雍熙中,海縣無事,財力豐富,太宗欲揚威荒外,觀兵塞垣,十乘啟行,五將分道,瞻彼飛狐之口,實惟束馬之途。既銜枚而進師,須輓粟以濟眾。董茲軍食,必藉通才。敕公帶本職,充蔚州飛狐路隨軍轉運使。”參見中國文物研究所、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編《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壹]》,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下冊。

13《宋史》卷242:“真宗章懷潘皇后,大名人,忠武軍節度美第八女。真宗在韓邸,太宗為聘之,封莒國夫人。”《宋會要輯稿》后妃1之3:“真宗章懷皇后潘氏,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美之女。雍熙二年(984)閏九月歸於襄(當作韓)邸。”

14康定元年(1040),宋、夏三川口之戰,都監黃德和帶兵退走,使主將劉平、石元孫兵敗被執,事後黃誣奏二人降敵。有官員夏守贇力辨其枉,朝廷遂派殿中侍御史文彥博、內臣梁知誠、知同州待制龐籍三人審問,查明真相後,將黃處死。參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11第332條,中華書局1989年版。

參考文獻:

[1]李裕民.楊業死因之再探索[C]//首屆全國楊家將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王禹偁.小畜集[M].四部叢刊本.

[4]徐松.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六[M].北京:中華書局,1957.

[5]歐陽修.歸田錄:卷1[M].李偉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

[6]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碑中歷史|李裕民:劉吉、李若拙為楊繼業伸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