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春秋爭霸的歷史,以越王勾踐稱霸告一段落。

在勾踐的帶領下,越國以霸主的姿態走進了戰國時代。

然後···這個霸主就“隱身”了。

戰國時代,這個國土面積僅次於楚的第二大諸侯,其影響力不要說與七雄不能相提並論,就是與宋、中山這種次等強國也相形見絀。

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囂張的開局前473年,越國滅吳。

一口吞掉一個霸主國,這在整個春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越國由此聲威大振!

隨後,越王勾踐揮師北上,直抵淮北,與齊、晉會盟,向周王納貢。周王也賜勾踐“伯”,承認其為天下諸侯的領袖。

由此,越王勾踐成了天下霸主。越王勾踐覺得還不過癮,又自稱霸王,更把都城遷到了琅琊,大有經略中原的企圖。

由於忌憚越國的軍力,中原這些老牌諸侯不但不敢譴責、打擊越國這種自稱霸王的無禮行徑,反而紛紛向越示好!

此時,是前473年。而按照最常見的口徑,前476年,歷史就已經進入了戰國時代。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越國,是以霸主的姿態,走進戰國時代的。

勾踐死後,越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依然是天下強國。

到了越王朱勾的時代,墨子稱:天下好戰之國,齊、晉(魏趙韓尚未被承認為諸侯,名義上仍屬晉)、楚、越···以並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說,到前410年左右時,在勾踐去世60年後,越國仍然是天下最強的諸侯之一。

到前404年,朱勾之子越王翳還討伐齊國,並滅掉了依附於齊的繒國。

可以說,戰國開局時,越,是天下超級大國之一。

可是···當戰國時代的大幕徐徐拉開,列國的紛爭進入高潮時,越國卻“隱身”了。

而且,越國從超級大國切換到“隱身”模式的過程有點“非主流”。

一般來說,大國的衰落,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或是遭受了一場重大失敗。

可是,越國卻在沒有遭受重大失敗的情況下,幾乎在一瞬間,就退出了超級大國的行列。

這是為什麼呢?

盛世危機:外強中乾這一切,還要從勾踐時代說起。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舉滅吳,堪稱奇蹟。

可是,吳是前霸主,南方大國,越國要想一口消化是極為困難的。

而且,越滅吳之戰,是一場復仇之戰。越國對吳的政治中心姑蘇等地實行了報復性的屠戮。

因此,越對吳的消化,如囫圇吞棗,消化不良。

一方面,原吳國的許多發達地區,堅決抵抗越,最終沒有被越消化。

“越已吞吳而不能正江、淮北”,結果,當時吳國相對富庶的淮泗地區被楚國佔領了。

另一方面,越佔領的吳地,也因報復性破壞而殘破不堪。

所以,原屬吳國的地盤,當時經濟凋敝。

越國的老地盤呢?

經過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該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可是,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依然遠遠落後於中原。

所以,在越國的巔峰時刻,儘管他的兵甲橫行江淮,為天下所懼,但越國的經濟基礎依然非常脆弱。

同時,戰國初年,當列國都開始加強集權時,越國的政治水平卻依然非常落後。

由於境內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越國實行的是分封制,各地出於半自治狀態,難以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吳境內的舊貴族與越人的矛盾依然非常大!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越國外強中乾,何以持久呢?

霸主的負擔如果越能把握住機遇,以強軍奪取富庶地區,仍然是可能把握住歷史機遇,改善局面的。

可是,霸主的負擔,卻使越國在巔峰時刻束手束腳。

要當老大,就要給小弟發紅包。

為了獲取宋、魯等國的支援,越王勾踐將原吳搶佔宋的土地歸還給了宋,將泗水以東百里之地給了魯。

當時中原地區的經濟開發程度是要遠遠好於南方的。靠近宋、魯的地區,更是富庶之地。

越經濟基礎本就不強,在“霸業”邏輯的驅使下,讓出了這些地方,使越“外強中乾”的問題更加突出了。

很快,越國就付出了代價。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大凡大國衰落,多有一場里程碑式的敗仗。

越沒有。

因為:不需要打,他就敗了。

原本“外強中乾”的越國,發現自己“外”也不強了。

越國之所以能與齊、晉、楚相提並論,是因為傳統強國當時正經歷著陣痛期。

春秋後期,齊、晉等國卿大夫權力膨脹,他們彼此之間征戰不休。

因此,齊、晉雖強,卻難以集中力量作戰。

不過,隨著卿大夫的爭鬥塵埃落定,大國內部整合完成,“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這些力量集中起來的大國,集權得到加強,動員能力極大提升,動輒可以拿出八萬、十萬大軍作戰!

齊國,在完成“田氏代齊”的歷史程序後,渡過了陣痛期。

楚國,吳起變法雖然失敗,但改革紅利依然使楚實力大增。

面對齊楚兩位威王,越國拿什麼來競爭呢?

同時,吳國舊貴族的活躍,更使越在琅琊與江南之間的運輸線變得極不安穩。

越,已經沒有參與中原競爭的實力了!

無奈之下,越國被迫退出了中原競爭。

前378年,越國遷都到吳,北方越人大批迴到了江南。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當戰國漸入高潮,逐鹿中原的槍聲正式打響時,曾經的霸主越國,一聲不響地退群了!

內亂儘管退出中原角逐,但坐擁吳越之地的越國,其疆域依然僅次於楚,仍是天下大國。

可是,就在魏齊楚秦等國逐鹿中原時,越國卻“關起門來內訌”。

越國爆發了持續十餘年的“諸咎之亂”。

越國王室不斷髮生弒父的悲劇。

而原本就尖銳的吳、越矛盾,使這些內訌更為血腥。貴族們反覆叛亂、平叛,大打出手。

在貴族們的自相殘殺中,越國更加衰落了。

一方面,連續內戰,使本就不發達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

另一方面,在持續的仇殺中,越國貴族們的凝聚力遭到了嚴重破壞,新越王在地方的威信嚴重降低。

由於在吳地的統治越發不穩,越國將都城遷回了故都會稽。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在列國紛紛走上正軌,群雄逐鹿如火如荼時,表面疆域遼闊的越國,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盤散沙。

越國,更弱了!

“逞強”而散在內亂逐漸平息後,越王無疆做出了一個不合時宜的決定:征伐中原。

這次征伐,從頭到尾都懵逼。

越國的打擊目標,選定了齊國。

此時的齊國,可不是當年的陣痛期的齊國了。他們在幾年前,剛剛大敗魏國,幾乎成為新霸主!

齊王正準備應付楚的挑戰,不打算浪費力氣,遂派使者前去忽悠。

在齊使的一頓忽悠下,越國調轉槍口——伐楚!

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跟誰結盟,跟誰開打,越王都是懵逼的。

他的對手卻不懵逼。

楚國,早已派昭滑在越5年,行分化、偵察之事。

懵逼的越遇到準備已久的楚,結果不言而喻。

楚大敗越,殺死了無疆,並攻取了原先的吳地,“盡取地至浙江”。

曾經歷史上稱王稱霸的越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呢?

由於無疆沒有指定繼承人,越王的幾個兒子都佔地自立,“越以此散”。

嚴格的說,越國到這個時候,也不算是滅亡了。

因為,也沒有什麼標誌性的事情,宣告他的滅亡。錢塘江以東,仍是越人的地盤。

但是,各個分裂的小政權,影響已經極小了。

當初,越王勾踐滅吳後,問計於文種大夫。

文種反對窮兵黷武,主張休養生息,深根固本而圖後舉。

越王勾踐未採納,仍急切地北上爭霸。

於是,越霸業雖成但根基不穩。

當列強走出陣痛期,紛紛富國強兵後,越連一戰之力都沒有!

最終,在內部隱患的不斷削弱後,越國以一次不切實際的軍事行動,為自己上演了一場稀裡糊塗的謝幕演出。

越,以忍辱負重而興,以盲目逞強而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