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能成為元朝的開創者,並非一路平坦,經歷了很很多磨難,但忽必烈用對了一批漢人,使其成功崛起併入主中原當皇帝。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忽必烈是拖雷正妻唆魯和帖尼的二兒子,與蒙哥是同胞兄弟。1216年出生,自幼生長在草原之上,練就了騎射之術。8歲時因射死兔子和山羊而被受到成吉思汗的喜歡,得到成吉思汗的拭指。所謂的“拭指”,是蒙古一種風俗,在小孩第一次打獵時,將內和油脂塗在他們大拇指上,祝賀他們的成功。

1232年,拖雷死後,忽必烈與兄弟們在唆魯和帖尼的教導下,茁壯成長。拖雷的死有些奇怪,但拖雷兒子們在母親嚴厲教導下,拖雷家族躲過了很多權力之爭,也為拖雷家族崛起奠定了基礎。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接觸儒學

窩闊臺當大汗時,對漢地進行了分封,拖雷家族得到了真定府,於是拖雷家族與真定府便有無法分割的關係。1242年,燕京禪學大師海雲和尚被召開拖雷家任兀魯思,他還帶著徒弟劉秉忠一同前來。

這個海雲和尚不是一個簡單的僧人,而是一個精通儒學的大師。而劉秉忠更是“於書無所不訊,尤邃於《易》及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試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批諸掌”。

海雲和尚的到來改變了忽必烈,期間忽必烈向海雲和尚詩教佛法時,海雲和尚則借佛法向忽必烈傳授儒學之道,據程鉅夫《雪樓集》記載,海雲和尚曾對忽必烈講:“宜稽古審得失,舉賢措枉,以尊主庇民為務。佛法之要,孰大於此?”忽必烈又問“佛法中有安天下之法乎”?海雲乘機向忽必烈建議:“求天下大賢磧儒,問以古今治亂興亡之事。”此時海雲和尚帶來的劉秉忠便登臺了。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正是劉秉忠向忽必烈講了很多儒家學說,讓忽必烈產生興趣,此後忽必烈接受儒學並潛心學習儒家,可見他是最早一個接受儒學的蒙古人。因為儒學對忽必烈太深,後來海雲南歸後,劉秉忠留在拖雷府中,並對忽必烈進一步深化影響,忽必烈儒學造詣大漲。劉秉忠父親去世後,忽必烈給其百兩黃金,並派人送他回老家奔喪,服喪後,又立即讓他進入府中。

劉秉忠開始向忽必烈系統提出他的儒家治國主張,涉及禮樂、典章、法度、綱常等方面。而且指出蒙古存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後來,一個叫趙璧的雲中懷仁人因為通曉蒙古語被召至蒙古,向蒙古學生傳授儒學,此人也受到忽必烈的重視,經常召他來為忽必烈講課。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透過劉秉忠和趙璧的灌輸和影響,忽必烈對中原歷代皇帝的治國之術有了初步瞭解,據《元史》記載,忽必烈“好訪問前代帝王事蹟,聞唐文皇為秦王時,廣延四方文學之士,講論治道,終致太平,喜而慕焉。”自1244年,忽必烈開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此時忽必烈心中的帝王夢已經形成。

劉秉忠、趙璧二人還向忽必烈介紹推薦了很多中原人才。忽必烈也對中原事務感興趣,並蒐羅和召見了很多中原漢人人才。比如金朝末年的狀元王鶚被忽必烈召來,忽必烈對其很尊重,“朝夕接見,問對非一”,王鶚“進講《孝經》、《書》、《易》,及齊家治國之道,古今事物之變”。忽必烈也產生用漢法治理國家想法,他對王鶚說:“我雖未能盡行汝言,安知異日不能行之耶!”。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重用漢人

忽必烈崇儒治國想法產生後,他意識到必須多召集人才聚到自己的身邊,才能像李世民一樣具備問鼎大位的實力。此後冀寧交城人張德輝、順德沙河人張文謙、通州人李德輝先後被召到忽必烈府中,忽必烈也獲得了他們治國策略。比如他曾問張德輝:“孔子沒已久,今其性安在?”“或雲遼以釋亡,金以儒亡,有諸?”“祖宗法度具在,而未設施者甚多,將若之何?”“農家勞作,何衣食之不贍?”“孔子廟食之禮何居”?“今之典兵與宰民者為害孰甚?”一連串疑問讓張德輝給出解決辦法。張德輝對忽必烈說:“謙明切直,多所開悟”。於是,忽必烈按照張德輝的要求,開始興學收徒,並開始按照儒學的禮儀進行。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張文謙以“佔對稱旨,擢置侍從之列,命司王府教令箋奏,日見信任。”李德輝也被留在王府教授諸王。這些人除了向忽必烈講解儒家治國之道外,也向忽必烈推薦了一大批儒學人才,比如元好問、李冶、白文舉、鄭顯子、高鳴、李濤等人就是此時成為忽必烈幕僚。此時忽必烈身邊形成了“弓旌之招,蒲輪所迓,耆儒碩德,奇才異能之士,茅拔茹連,致無虛月。”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1250年,趙璧給忽必烈招來又一個能人,這就是姚樞。此人是營州柳城人,後來遷居洛陽,曾任燕京行臺郎中。因不滿於行臺長官,辭官隱居輝州,潛心研究程朱理學。姚樞以了忽必烈手下,他建議忽必烈“虛己受言,可大有為,乃盡其平生所學,為書數千百言,首以二帝三王為學之本,為治之敘,與治國平天下之大經,匯為八目,曰: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愛民,好善,遠佞。次及救時之弊,為條三十。”為忽必烈治國理政提出了具體措施,忽必烈十分高興,每次遇到事情都徵詢他姚樞的意見,並讓擔任世子的老師。

在蒙哥繼位前,拖雷兀魯思已經網羅一批有才之人,也使忽必烈後來治理漢地有了方法。此後蒙古依靠漢人治理中原的思路逐漸形成。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以儒治地

蒙哥繼位後,蒙哥讓忽必烈治理漠南軍國事務,忽必烈離開漠北,開府於金蓮川,現在內蒙藍旗灤河上游一帶。忽必烈從此有了用武之地,他利用從儒臣那裡學到和積累的漢法運用到實際中。再加上那些忠心於他的儒臣,忽必烈在蒙古和漢地之間建立了自己的威信,籠絡人心。但更重要的是,忽必烈遠離漠北,避開了蒙古內部權力之爭。

忽必烈治理漠南時,再次徵召名士,其中有金朝進士趙良弼。1252年,張德輝、元好問建議忽必烈為儒教大宗師,此時忽必烈手下雲集一批能臣。再加上最早的廉希賢等人,忽必烈為將來登頂大位已經奠定了人才優勢。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忽必烈治理漠南取得了成效,此時姚樞建議“今天下土地之廣,人民之殷,財賦之阜,有加漢地者乎?軍民吾盡有之,天子何為?異時廷臣間之,必悔而見奪,不若惟持兵權,供億之需取之有司,則勢順理安。”忽必烈同意。

蒙滅金後,漠南之地管理很混亂,百姓流亡甚重。但在忽必烈手下劉秉忠、張文謙建議劉肅、李簡治理,很快流民復業,戶口大增。忽必烈看到儒臣能力,從而更加重視儒士。後來忽必烈又在治理河南上取得大功,解決了蒙古軍糧之需。

此後忽必烈又受命徵雲南,劉秉忠、姚樞等人跟隨,忽必烈曾問“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效仿宋太祖時的大將曹彬取南唐不妄殺人。忽必烈到了大理城,桃樞裂帛為旗,書止殺之令,未曾妄殺一人,於是民戶得以儲存,這與劉秉忠、姚樞功勞分不天。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1253年,蒙哥讓忽必烈在汴京與陝西北京間自選一地,忽必烈接受姚樞建議,選擇了關中,忽必烈分遣各將令駐守興元諸州,同時把河東、解州、鹽池分開以供應軍食,屯田於風翔,嚴懲擾民的殘暴行為,關隴實現了治理。而忽必烈還印鈔,為忽必烈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他還以姚樞為勸農使,督導農耕,許衡為提學使,興辦教育。同時,忽必烈還建立開平府,成為聯絡南北的一個理想城市 。

遭受挫折

忽必烈用漢臣治理漢地收到了成效,忽必烈的實力與名望也不斷增強。但此時忽必烈卻遭到了蒙古貴族保守勢力的阻撓。

蒙哥繼位後,他的思維與能力比不上忽必烈,他還依舊按傳統的管理方式治理蒙古,靠軍事征伐開疆拓土。此時蒙古同倍矛盾鬥爭不斷,蒙哥並沒有意識到,還以為自己是大汗,只要在漠北就能控制四方。

當忽必烈的威望提高後,蒙哥也意識到這位兄弟的威脅。由於忽必烈的漢法治理,使蒙古貴族和色目人的特權受到限制,因此他們必然要打壓忽必烈。因此一些蒙古貴族向蒙哥告忽必烈“王府得中土心”,“王府諸臣鑫擅權為奸利事”。

蒙哥立即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權,甚至蒙哥南征南宋時,也不讓忽必烈隨徵。蒙哥還派親信阿蘭答兒為行省隨想,劉太平為參知政事,帶領一幫人到陝西和河南兩地調查財賦。這些人的特權很大,可以不用請示蒙哥就可以定一些人的罪行,甚至處死。此時忽必烈治理的兩地中,出現了互相告狀問題,一些漢人被處死。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阿蘭答兒調查的目的就是打擊忽必烈的政治勢力,破壞他的改革計劃。面對打壓,忽必烈選擇隱忍,甚至一些儒臣為了緩和蒙哥與忽必烈矛盾,甘願當犧牲品。廉希賢等人便是此時為保住忽必烈而甘願受死。姚樞建議忽必烈晉見蒙哥,解除蒙哥的疑心。他對忽必烈說:“帝,君也,兄也;大為皇弟,臣也,遠將受禍。莫若盡王府妃主自歸進行,為久居謀,疑將自釋。”姚樞這個辦法既有風險,也是良策。忽必烈同意了,忽必烈見蒙哥後,果然讓蒙哥解除了疑團,蒙哥下令罷鉤考局。而此時,塔察兒東路軍失利,忽必烈請求率軍南征,得到准許。

最終崛起

1258年,忽必烈從開平起兵,1259年到達邢州,他以楊惟忠為淮荊襄湖南北等路宣撫使,郝經為副從行。在用兵中,忽必烈還徵召了宋子貞、李昶等人充當謀士,這兩人為忽必烈定下徵南宋的策略以及用兵之道。使忽必烈得以順利征伐,還得到了民心。當忽必烈進攻鄂州時,他得到蒙哥戰死於四川合川的訊息,他採納了郝經的《班師議》,與南宋密和,然後返回爭奪汗位。

忽必烈為何能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元朝開國皇帝?有一關鍵秘訣

從忽必烈崛起到奪得汗位,後來登基當皇帝的歷程看,他的成功之處主要得益於手下儒臣,正是這些人的輔佐,才使忽必烈擁有爭位的條件。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