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如果,有一處厚重的文化瑰寶至今仍無人賞識,你定會感到無限的惆悵。

六郎廟就是這樣。直到2022年年初,才讓我真正腳踏實地地前往,深閨大山一千多年的六郎廟重現大白。

六郎廟位於湖北巴東縣清太坪鎮六郎村。據《鄭向族譜》記載:鄭向兩姓,本一脈相傳。究其源:實本於後周柴姓四十九代裔孫,大名鼎鼎的皇帝周世宗柴榮之後。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駕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階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這就是歷史上的“陳橋兵變”)。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脅迫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

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柴宗訓次子柴下車由寇公從開封帶至楚地,居住在巫峽巴東,從此離開了兄長,各自逃生,其後人所生五子,為避免被繼續猜疑,遂隱姓埋名,南遷至清江邊深山各地避難。落地野三關鄭家村者為大房鄭春陽,泗井支峒石板水村為次子鄭旺陽,落業秭歸歸州白茅嶺者為三房鄭秋陽,水布埡後門村者為四房鄭冬陽。而落籍清太坪六郎村(古稱“四甲”)者則為么房向萬陽。(《鄭向族譜》及碑誌記載)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向萬陽落業清太坪鎮“四甲”後,正值宋朝戰亂,宋太宗趙光義(939—997年,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太祖諱改名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公元979年,他消滅了北漢,結束割據局面。然後乘勝移師河北,取得了其中四個州。六月,他親自指揮攻幽州,圍城巧日不能下。遼兵大舉馳援,與宋軍戰於高粱河,宋兵大敗退去。連攻下的四州又復失去。在北宋戰亂中,抗遼名將楊業第六個兒子楊延昭隨父出征,英勇善戰,致使遼國大敗,自此遼國人認為楊延昭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

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楊延昭被補選為供奉官。朝廷派他以崇儀副使職外任景州知州。當時長江、淮河一帶受災歉收,朝廷任命他為江、淮南都巡檢使。

後來,因為楊繼業子楊七郎曾經擂臺比賽,打死太師潘仁美子潘豹,楊繼業為先鋒率軍抗遼,潘仁美公報私仇,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潘仁美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楊六郎九死一生突圍,回朝後狀告潘仁美,但卻因為皇帝宋太宗愛妃是潘仁美的女兒緣故,狀告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遭到迫害。楊六郎為了給父親報仇,飄蕩四海。楊六郎時任長江一帶巡檢使的時候,因為四甲位於長江支流清江南岸,緊鄰清江,於是在“四甲”隱居了一段時間。

在湖北巴東清太坪四甲隱居的時候,楊六郎不忘整頓軍紀,嚴格要求隨行人員與當地居戶共謀發展,並設立了軍寨,防止外來匪患的侵擾,“軍寨”至今遺蹟尚存,留下千古美談。隨行計程車兵中有不乏回族民族的,不食當地的豬肉,於是只好殺牛改善生活,士兵選擇在小地名叫“桃子溝”的地方殺牛,因為此處泉水不斷,四季長流,是沖洗牛肉的絕佳地方。士兵走後,當地人將“桃子溝”改名為“殺牛洞”一直沿襲至今。

楊家將被害以後,遼國屢犯疆土,宋朝無以能敵,於是想到了隱居的楊六郎。但潘楊兩家的案子一直成了懸案。潘仁美是皇上的老丈人,有皇上撐腰;楊家世代忠良,楊六郎又是八賢王趙德芳的妹夫。最後丞相王苞想起了清官冊上的寇準,於是向皇上舉薦了寇準,迫於八賢王的勢力,宋太宗趙光義才用金牌將寇準調入京都。寇準接到金牌來到京城,見過皇上與八賢王后,深知此案審查的難度,於是找人佈置了假的陰曹地府,趁潘仁美喝多了的時候,把他帶了出來,潘仁美分不清真假,寇準廢了一番周折,終於讓潘仁美交代了他陷害令公楊繼業,害死楊七郎的經過,在事實面前皇上不能再公開偏袒潘仁美了,遂下令發配充軍,在發配充軍的路上被楊六郎斬殺。

公元967年,楊六郎離開四甲後,居住在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他,於是在四甲的三叉衝修建了一座六郎廟。該廟的規模宏大,除正殿外,大小十二間,石木結構,佔地2畝多。自六郎廟建成以後,當地居民向氏家族財發人興。遂改“四甲”為六郎一直沿襲至今。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向氏之族發達一直持續到清朝中期,當地一位向氏去世以後想找一位風水先生尋個墓地,承諾如果先生看到了真地,下半輩子保證他有想不盡的榮華富貴,風水先生聽信諾言,於是真心切意給向氏之族看了真地,向氏之族去世者下葬以後,後人更加興旺,而風水先生卻因看了真地瞎了雙眼。幾年過後,向氏背忘了承諾,讓風水先生整日為他們推磨。連續三年時間,風水先生在磨坊發出的怨聲被正好路過的徒弟聽到,徒弟以夜黑借宿為名,與風水先生相會,風水先生告知徒弟:只要在墓地旁 看見鳳凰展翅的時候射殺鳳凰,先生的眼睛就會敞亮。徒弟按照師傅的交代,在墓地旁蹲守,直到有一日半夜,果真見鳳凰出來展翅,於是徒弟取出弓箭將鳳凰射殺,師傅的眼睛頓時敞亮,師徒在逃離之時,剛好遇見一個放牛的牧童,於是委託牧童將畫有六郎畫像的牌位送到向家的住址,並囑咐牧童告誡向氏,六郎廟需要遷址,如果不遷,會有大禍降臨。牧童按照風水先生的囑託,將牌位送到向氏之家,並原話轉告了風水先生的說教,於是向氏之族將六郎廟遷址到離三叉衝半里路的畦菜窩,即現在的“廟包”。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潛匿大山的六郎廟

遷址後的六郎廟建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規模比原來的六郎廟小,只有正房三間,側房兩間。“破四舊”的時候,六郎廟被毀,留下諸多遺憾。

畦菜窩的六郎廟建成後,居住在“四甲、六甲、七甲”的向氏家族開始衰敗。原來四甲衝有七個碩大的天坑,天坑邊長有七棵大柳樹,被稱為“七星點燈”的盞柱,衝淌的兩邊山上有七個常年不枯不竭的水塘,被稱為燈窩,而“畦菜窩”正是挑撥燈芯的“撥燈棒”,所以新六郎廟建成後撥燈棒隨時撥滅燃燒的燈芯。不久,七棵大柳樹無端地枯萎,七個水塘也從此幹竭。隨著年輪的遞增,天坑和水塘由於地質變遷被掩埋。留下的只有故事和那顆有著千年歷史的油杉樹。

如今的六郎村,作為鄉村振興的試點,當地政府正在全面改進農村的新面貌。關於六郎及六郎廟的故事一定會重新展示,呈現一個嶄新的新農村!

2022年1月10日與野三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