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曹魏四朝元老司馬懿病重,晚上做夢經常夢見賈逵、王凌,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這個遺囑是什麼意思呢?司馬懿遺命,在他死後,葬在首陽山,既不封墓冢,也不建陵寢,只需要穿著平時的衣服下葬即可,墓中也不用陪葬珠寶,後去世的遺孀,也不需要與他合葬。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我國古代傳統,有身份的男子死後,一般都會厚葬,像司馬懿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死後,葬禮應該是很隆重的。但是司馬懿卻一反常態,禁止他的兒子們為其舉辦隆重葬禮。這一點非常奇怪,令人不可思議,當時誰也想不通。

然而,在《宋書·禮志》中,還有一個更奇怪的記載:

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於是景文遵旨。

什麼意思呢?司馬懿在臨終前,再三告誡,不允許他的子孫為自己掃墓。司馬師和司馬昭也聽從了司馬懿的話,真的從未為給父親掃過墓。

在古代,祭祀先人是一件大事情,即使再忙,也不能在這方面馬虎了。古代皇帝對列祖列宗的祭祖更是異常隆重,祈禱國家風調雨順,保佑萬世江山。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當時司馬家族雖然還沒有取代曹魏,但是滿朝文武都知道,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鯉魚躍龍門只是遲早的事。司馬懿是四朝元老,不好意思奪取曹魏江山,他效仿曹操,將此重任交給了兒孫們。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也沒有對曹魏傀儡皇帝下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充當了當年曹丕的角色,剛剛繼承晉王,便逼迫魏帝曹奐退位,自己坐南朝北,成為了皇帝,建立西晉。

像司馬懿這種“準皇帝”的家族,更應該厚葬,隆重祭祀,保佑子孫千秋萬代。司馬懿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倡薄葬,臨終前留下遺囑“禁止給他掃墓”。

司馬懿不讓後代給他掃墓,他為何這樣做呢?他有什麼迫不得已的苦衷呢?仔細想想,其實很簡單,司馬懿擔心自己被人掘墳拋屍,因為他得位不正,還屠殺了很多人,比較出名的“屠殺”就有兩個。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其一,高平陵之變屠殺曹爽及其黨羽三族。

我們知道,司馬懿不是和曹操一樣,靠著自己的雙手一寸一寸土地打下來的,而是透過兵變獲得的權勢。曹爽大權在握,將司馬懿打壓得非常厲害,幾乎剝奪了司馬懿的一切。然而,曹爽留下了司馬懿這條老命,他認為司馬懿已經七十多歲,活不了幾年了,讓他自然老去。曹爽錯了,錯得很離譜。

司馬懿雖然年邁,但是心卻一點也不老,故意示敵以弱,迷惑曹爽,暗中蟄伏,等待時機,一舉除掉曹爽。司馬懿在控制洛陽後,先許諾曹爽放下武器就可以當一個富家翁,結果他食言了。司馬懿將曹爽及其黨羽滅三族,屠殺數萬人。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其二,司馬懿曾屠殺遼東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

司馬懿在平定遼東後,為一勞永逸,徹底解決遼東問題,開始了“三光政策”。司馬懿對遼東公孫淵家族及其偽官員進行了血洗,斬殺將軍畢勝等兩千餘人,同時開始屠殺遼東十五歲男子,鑄成“京觀”。

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

司馬懿造孽太多,他臨終前,便害怕這些被自己屠殺過的家族的漏網之魚報復自己,找到自己的安葬之處,破壞自己的陵墓。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竟讓後世的人都不得不與他合葬!

司馬懿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如曹爽手下桓範被司馬懿滅了三族,但是有一個漏網之魚。在一百多年後,桓范家族的後代桓玄於公元403年逼迫晉安帝退位,建立桓楚,登基為帝。

如果司馬師、司馬昭及其子孫給司馬懿掃墓,祭拜司馬懿,他的陵墓地址就被世人得知。司馬家族當皇帝時,有守陵軍隊,沒有盜墓賊敢打司馬懿陵墓的主意。但是司馬家族無法萬世繁榮,很可能幾百年後進入低谷,晉朝被滅。

此時,當初被司馬懿屠殺的家族的漏網之魚很可能伺機報復,陵墓就是首選。即使沒人報復,那些盜墓賊也會進入陵墓,盜取寶貝,發一筆死人財。

現在,司馬懿實行簡葬,“不墳不樹”,也不放貴重玉器,同時禁止司馬師和司馬昭及其子孫給自己掃墓,徹底阻斷了漏網之魚和盜墓賊盜墓的機會。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司馬懿陵墓具體位置仍舊是一個謎,沒有被人發現,更不用說被盜了。相比那些被盜得面目全非的陵墓,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老奸巨猾之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