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愛歷史的女子有慧根,第82期

在說朱允炆的改革之前,不得不先談談朱允炆改革時面對的具體情況。

朱允炆繼位後,立刻召回了被貶到漢中的方孝孺,讓他去翰林院當“老師”。同時,他任命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幫助自己實行“建文帝新政”。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朱允炆受到大儒方孝孺的影響,意識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苛政和濫刑是不可持續的。朱元璋活著的時候,還可以憑藉自己的威望壓制各地的反抗之心。朱元璋一死,以朱允炆的德望,很難繼續維持朱元璋時代的統治強度。因此,朱允炆選擇減少江浙地區的重稅、開放言路、虛心接受建議,並在黃子澄和齊泰的協助下,開始實行削藩政策。

而削藩的目的,是打擊被明太祖安排在各地的宗室王公,減輕朝廷的財政負擔。

建文帝朱允炆的大部分改革都比較理想化,他在繼位詔書中宣佈要實行 “新政”,為大明朝開啟一個全新的太平盛世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建文帝的困境:叔叔們太強,自己太弱,老百姓生活太難

朱允炆即位時,明朝面臨著三大危機:

其一,明太祖戮功臣,封藩王,造成明廷缺乏軍事人才,藩王尾大不掉

朱元璋屠戮包括藍玉在內的眾多開國功臣,卻重封朱氏子孫。

沒錯,這樣做確實如朱元璋所願,減輕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即位的難度,讓朱允炆即位之後,能夠直接成為實權皇帝執掌朝政,不必為權臣掣肘。

但另外一方面,卻意外地打擊了明朝中央政府的實力。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分封在各地的王公貴族,都是他的子孫,自然是服從於他的。然而,對於即位的朱允炆來說,各地的這些王公,則是他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這些“長輩”未必就服從於朱允炆。

功臣集團覆滅之後,宗室反而成了巨大的掣肘。這其實和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八王之亂前的格局是很像的。宗室王爺分封格局,和朱允炆分庭抗禮,這其實比權臣干政問題更大。(當然朱元璋可能不覺得,因為都是他朱家子孫嘛,誰當皇帝都無所謂)。

其二,朱元璋為後世立了一個“祖宗之法”,他的《皇明祖訓》。

他把世界當成了靜止不變的世界,框定地很死。於是,極大地妨礙了朱允炆合理地去修改政策和削藩,反而影響了明帝國的穩定性。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其三,這其實和上一點是連著的。朱元璋時期是重農稅,輕商稅,這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然而,到了建文帝時期,因為有“祖制”,商稅加不得,農稅降不得,老百姓生活得很困苦,這也像一個炸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建文帝改革:建立自己的隊伍,對“既得利益者”徵稅!

朱允炆改革的三板斧:

其一,更改官制

所謂更改官職,其目的,是為了創造一批實權職位,替代現有的職位,形成一股忠於建文帝的政治力量,和這幫“朱家叔叔伯伯們”安插在朝廷中的爪牙分庭抗禮。

由於這是大明立國後不久,朱允炆的這幫叔叔伯伯是跟著爺爺打天下的“武勳”集團。所以他們安插在朝廷裡的眼線也多是武官出身。

因此,朱允炆主要透過大開科舉考試,招募更多文官,充實朝廷和自己的人才庫。同時,從地方上提拔文官出身的“封疆大臣”,把他們提拔到六部來,這樣形成一股忠於建文帝的力量,並依託這股力量進行改革。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其二,提高文官地位,同時裁撤地方的官職

這個目的,一方面和上面一樣,是進一步擴大建文帝勢力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透過裁撤地方官職,和王爺們對賭。賭的內容就是,這些王爺不會因為裁撤幾個官職就造反。這樣,建文帝就能溫水煮青蛙,步步蠶食,從而削弱各地王爺的實力。

並且,這種裁撤,著實減少了各地吃“財政飯”官員的數量,減少了財政支出,減輕了各地人民的負擔。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其三,是減刑、減賦、減徭役。

建文帝改革的第三方面,是大面積地減輕了《大明律》中各項罪名的量刑輕重。並對朱元璋年間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

同時,建文帝加重了對各地的寺院、道觀及其名下土地、財產之稅的徵收,並降低了農民的賦稅。

為什麼要加重寺院、道觀的賦稅?

原因很簡單,因為

朱元璋給了寺院和道觀過分的優待

。朱元璋早年當過和尚,對佛、道的教義非常熟悉,也多多少少有所相信。晚年,害怕遭到報應的朱元璋,特別青睞這些宗教,給予了他們很多優待,比較離譜的是,寺院、道觀的土地不納稅。這和他對農民徵收重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建文帝上臺之後,立刻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修正。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不得不說,建文帝的這些改革政策,實在是切中時弊,而且具有高度的可執行性,做得非常不錯。然而,建文帝的這個團隊,非常明白如何治理國家,進退有度。卻對軍事有點摸不著頭腦,因此,恰恰在最重要的“削藩”這個事情上,犯了大錯!

建文削藩:上中下三策,選了最冒險的下下策

建文帝的幕僚們,給他獻上了三條削藩計策:

其一,是方孝孺為首的“動武派”

,力主強行削藩,武裝剿滅拒不從命的藩王。這個政策的好處,是乾脆利落一勞永逸地解決藩王問題。但壞處是: 經過朱元璋多次打擊功臣之後,朝中無善戰之臣,而藩王多是武勳起家,很可能打不過 搞得不好,藩王們可能串聯在一起,聯合起事。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其二,是高巍上疏,建議法漢武帝,行“推恩令”。

用分封諸王子孫的方式,將“大藩王”分解為一堆“小藩王”,這樣就可以各個擊破了。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順勢而為”,不用費大力氣,也不用害怕打仗。然而,卻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年齡不合適!

朱允炆作為朱元璋的長子長孫,才年僅22歲。其他藩王的子孫,年齡就更小了。這些藩王的子子孫孫,並沒有獨立門戶的能力。哪怕分封出去,仍然是“大藩王”們的提線木偶罷了,所謂“推恩”不過是一廂情願。如果等到這些孩子們長大了,再來推恩,確實沒問題。但建文帝和文官集團認為藩王問題是燃眉之急,覺得等不得,也不願等。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其三,“換防”削藩,或者說“徙地削藩”。

什麼意思呢?將北邊的藩王們重新分封到南方,南方的藩王,重新分封到北方。獻計的這位官員名叫卓敬,他還指出,要剷除的首要藩王,就是燕王朱棣。

不得不說,面對軍力強大的藩王。在朝廷缺乏軍事人才的背景下,武力削藩本身就是一種重大的政治冒險。對朝廷來說,最穩妥的辦法,一是等,等到眾藩王老一點,然後開始“推恩”。二則是採納卓敬的“徙地削藩”之策。然而,建文帝和他的近臣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武力削藩,以大賭小,不惜弄險,以至滿盤皆輸。

尾聲:建文之誤,肇始於洪武

建文帝的窘境,其誤始於洪武,是他的爺爺朱元璋一手締造的。

據說,太子朱標還在世的時候,曾經對朱元璋大殺功臣頗有微詞。朱元璋便把朱標叫來,遞給他一根長滿尖刺的木棍,讓他握住。朱標根本握不住,於是朱元璋便拿回木棍,抽出佩劍,把上面的尖刺削乾淨,再遞給朱標。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顯然,在朱元璋眼裡,這些功臣們就是可能威脅朱標皇權的“倒刺”。朱元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安插在各地的其他兒子,其實也是“倒刺”。

對朱標來說,藩王並不是個問題。因為朱標是長子,是監國太子,無論是政治經驗還是軍事經驗都比弟弟們豐富,他的威望也比弟弟們重。但朱允炆並不是朱標。

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朱標死後,對新的繼承人——皇太孫朱允炆來說,藩王問題的威脅,並不比功勳集團要低。洪武皇帝其實應該幫孫兒先完成削藩,或者為他留下一個“新·武勳集團”,幫助平衡、對沖藩王的威脅。

然而,朱元璋到底是狠不下心來對付自己的兒子們的。

或許,兒子們起兵奪走孫兒的天下,在朱元璋眼裡本身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裡外,不還是姓朱嗎?

朱元璋殺盡功臣,讓朱允炆無將可用,有兵無將,終被書生誤國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贊關注哦~

我是愛歷史的Girl,每天和你一起讀有溫度的歷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