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在西漢巔峰時期,霸氣外露的名將陳湯向漢元帝的上書,遠征西域,擊殺匈奴郅支單于,將我華夏之霸氣彰顯得淋漓盡致。而中國歷史上,遠不止西漢王朝時期一個盛世,在很多個強大的王朝統治時代,華夏王朝威加四海,四方臣服,有天可汗李世民,有騎兵之王拓跋燾,有康熙大帝。他們統治下的華夏王朝所向披靡,足以稱之為雖遠必誅的帝王。

遙想當年,華夏曆史上那些鼎盛時代,衛青千里突襲破龍城,霍去病封狼居胥,楊素一戰分裂突厥,李靖大破突厥吐谷渾,薛仁貴虎步遼東城,藍玉捕魚兒海剿滅北元,康熙親征破準噶爾。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漢家騎兵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漢武帝

1、漢武帝

漢武帝,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打出華夏威風的帝王,其軍功之盛,一直為後世所稱道讚揚。漢武帝承接漢文帝和漢景帝時代所積累的巨大財富,在親政之後,力主改革,一舉改變了漢匈之間的態勢。

自漢高祖白登之圍後,到漢武帝大舉北上,歷經數十年的和親政策的屈辱,終於積攢下了能夠一戰擊敗匈奴的資本,這一時期,西漢王朝名將雲集且府庫充盈,而此時正趕上匈奴內鬥劇烈的時期,所以漢武帝決意向匈奴開戰。

漢武帝改換了先前的李廣等善於陣地戰的武將,以善於野戰和騎兵戰術的衛青和霍去病,衛青正面突破,一舉攻破了匈奴祭祀重地龍城。而霍去病更是厲害,河西之戰先後突破祁連山和焉支山,隨後更是橫掃瀚海草原,兵臨北海,封狼居胥。

漢武帝透過二十年主動出擊,打通了河西走廊,隨後西域列國臣服。同時屢次擊敗匈奴,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打出了華夏民族的氣勢。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漢宣帝時期

2、漢宣帝

漢宣帝是西漢文治武功都相當出色的一位帝王。自漢武帝后期,霍光掌管西漢朝廷之後,開始休養生息,歷經漢武帝末期和漢昭帝時期以及漢宣帝初期二三十年的積累之後,疲敝不堪的西漢王朝得到了巨大的恢復,獲得了新的生機。

但是匈奴也在這一時期死灰復燃,重新侵略大漢王朝的北部疆域,而西域多個國家也重新投入了匈奴懷抱。在漢宣帝親政之後,繼續秉持輕徭薄賦的同時,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對外戰爭。西漢王朝聯合烏孫夾擊匈奴,匈奴數次慘敗,損兵折將,最終匈奴撐不下去,幾方勢力先後投降大漢王朝,公元前51年,匈奴單于呼韓邪甚至親自前往帝都長安,拜見漢宣帝。

隨著對匈奴之戰的全面性勝利,匈奴的西域實際統治者日逐王隨後也率領數萬騎兵歸降了大漢王朝。西漢重新控制了西域,並且在此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將整個西域囊括到了中原王朝的版圖,這乃歷史上的一個巨大開拓。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漢章帝

3、漢章帝

東漢王朝,在經歷了光武帝和漢明帝兩代君王數十年的開拓和發展之後,在公元一世紀七十年代,東漢王朝的實力終於達到了巔峰,東漢王朝在漢章帝時期,又重新走上了攻伐匈奴,開拓西域的重要對外政策。

漢章帝即位之後,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漢明帝末期,重新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耿恭為其統帥。但是中原王朝畢竟已經多年沒有對西域用兵,所以北匈奴趁勢聯合西域列國對耿恭用兵,北匈奴先是滅了車師,車師勢力反叛漢朝加入了匈奴陣營,隨後圍攻駐紮在金蒲城的數百漢軍。

漢軍身陷險地,以數百孤軍面對數萬匈奴大軍的圍城,只有向中央政府求援,但是當時正趕上漢明帝去世,漢章帝新即位,朝廷內部不穩,救援西域的事項就暫時壓下,耿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與匈奴血戰數月,堅守城池近一年。終於在漢章帝坐穩江山之後,發出了救兵。範羌率領七千援兵,翻越雪山,走過大漠,在耿恭等人支援不住時,來到了車師,大破匈奴大軍,而耿恭城中只剩下彈盡糧絕的26人,這些人很多身染重病或者身受重傷,回到玉門關時,只剩下13人。

而東漢正是依靠這一戰,重新確立其在西域的地位,耿恭等人為國揚威,這是歷史上最為豪壯的一番熱血事蹟。與此同時,班超也在西域大獲成功,成功聯合西域列國向東漢稱臣,僅僅憑藉救援耿恭一事,便足以稱之為“雖遠必誅”。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北魏騎兵

4、拓跋燾

英圖武略,事駕前古,這是作為對手的劉宋王朝對北魏歷史上最強悍的帝王拓跋燾的評價。這位文治武功都極為昌盛的帝王,在位期間幾乎沒有過敗績,其帶領的強悍的鮮卑具裝騎兵之師,堪稱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因此,人稱拓跋燾為“騎兵之王”。

拓跋燾十六歲即位,在親政之後,便帶領北魏騎兵開啟了統一和開拓之路。北魏從幷州與河東為根基,攻滅胡夏、北燕、北涼,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龜茲、粟特等西域諸國 ,驅逐吐谷渾,統一中國北方。

面對劉宋王朝元嘉朝的數次北伐,拓跋燾堅決實行反擊政策,大舉擊破劉宋大軍,飲馬長江,對內則是輕徭薄賦,安定流民,教養百姓,宣傳禮儀,崇尚儒學,重用漢人,推動了鮮卑族漢化發展 ,恪守節儉整頓吏治。

而拓跋燾最重要的功績則是大破柔然,前後十數次大舉北伐,驅逐柔然數千裡,拓跋燾13次率軍進攻柔然,擊潰高句麗等柔然附屬部落,擴地千餘里。北魏大破柔然之戰,乃漢武帝重創匈奴之後,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天可汗

5、唐太宗

唐太宗,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沒有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橫掃中原,接連擊敗了薛舉、王世充、竇建德、孟海公和劉黑闥等人,一舉奠定了大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基礎。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後,成功拿下皇位寶座,在此之後唐太宗開啟了貞觀之治。

唐太宗雖然即位之初,雖然遭遇了渭水之恥,不過在江山穩固之後,隨即展開了對突厥的反擊之戰。公元630年,李靖出師塞北,大破突厥,滅亡東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

隨後,大唐開始,經營西域,首先大破吐谷渾,然後派出侯君集等人出兵滅掉了高昌,設立安西都護府,自此西域列國朝貢大唐,疆域達到了蔥嶺以西的中亞草原。隨後征討高句麗,向西北滅掉了薛延陀,設立了安北都護府。

正是因為唐太宗時期打下的良好底子,唐高宗才能滅掉高句麗,縱橫中亞草原,將疆域擴充套件到鹹海附近。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忽必烈

6、忽必烈

忽必烈繼承了成吉思汗和窩闊臺等人留下的政治遺產,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然而到忽必烈時代,蒙古帝國已經出現了分裂的趨勢,而作為蒙古本部的首領,忽必烈繼承了父輩遺志,統軍南下,一統江山。

早年間,忽必烈便多次率軍南下,征討四川,攻滅大理。即位之後,蒙古由於四面無敵,僅僅剩下南宋一隅之地。公元1276年,蒙古大軍攻破臨安,南宋王朝滅亡。1279年,崖山海戰,陸秀夫揹負少帝跳海,南宋殘餘勢力自此終結。

同時忽必烈東征高句麗,拿下了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雖然兩次征討日本被颱風所擊敗,但是瑕不掩瑜,憑藉其統治的疆域,擊敗的敵人,足以成為一代雄主。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明成祖

7、明成祖

明成祖,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取得偉大成就的君王。朱棣乃依靠靖難之役反叛成功而當上的皇帝。所以,朱棣乃華夏曆史上著名的馬上皇帝,大明王朝經歷了朱元璋時代二三十年的積累之後,帝國已經兵強馬壯,府庫充盈。

明成祖好戰,於是在繼承大統之後,就是為帝國繼續開疆拓土。朱棣首先瞄準了北方的瓦剌和韃靼兩個蒙古部落,朱棣數次親征蒙古草原,首先打垮了韃靼,然後回師幾乎滅掉了瓦剌。

與此同時,朱棣大軍橫掃了東北,兵鋒越過烏蘇里江,庫頁島部落向大明王朝稱臣,然後南下安南,平定了丟失數百年的紅河平原,這是中原王朝最後一次統一安南。在朱棣時代,大明王朝實現了萬國來朝的偉大盛世,鄭和下西洋,南海數十國皆朝貢,史稱永樂盛世,史稱這一時期,大明帝國遠邁漢唐。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康熙親征準噶爾

歷史上做到“雖遠必誅”的皇帝

康熙親征

8、康熙

康熙,大清帝國崛起的關鍵君王,康熙乃大清入關之後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成就最高的帝王,更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在位時期,文治武功昌盛,即位之後,首先與蒙古結盟,然後平定南方的三藩之亂,滅掉了吳氏周政權,然後穩定西南,收復臺灣。然後親征蒙古,大破準噶爾部,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