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升官回家的他,為何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升官回家的他,為何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紀念那些像珍珠一樣高潔的先賢

——題記

明朝30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嘉靖在位時,一個叫“章獻中”的廉州府欽州人清明節從雲南大理回家掃墓。他既沒坐飛機和高鐵,也沒乘汽車,搭船沿南盤江、紅水河、潯江到邕江的橫縣上岸,從陸路走到靈山白牛嶺,僱了一隻小船從欽江順流而下抵家。

章獻中是在升任大理通判時“順道”回家的。通判又叫“同判”,雖然級別比知府低,是知府的副手,但直接由皇帝任命,有一項“特權”,在工作上協助知府之外,還負有監督知府之責。過去邊陲地區的州府,是一定會配備通判的,原因嘛,你懂的。

章獻中回家前託人帶過信,所以家裡人都知道他升官和回家的訊息,家人算了日期,因為離家多年,派了個認識他的遠房親戚在碼頭等候。

一隻小船靠岸,船上下來一個風塵僕僕的人,沒有隨從,也沒有大包小包,親戚不敢相認,一路尾隨著,直到對方進了家門,才敢確認這如假包換就是自己要接的人。

(“小舟南下,無異行旅。及艤舟登岸,所親鹹疑,其人伺之,及入門,始知其為君用也。”)

升官回家的他,為何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有道是衣錦還鄉,富在深山有遠親,章獻中升了“大官”——通判是正六品,比七品的知縣還大,誰知道回家卻是這副窮酸樣。

久別重逢,親人相見,本應熙熙和和,但沾光而來的親朋戚友卻開起了章獻中的“批判會”,紛紛指責他不通情理,你要廉潔也不要“太超過”了,像個朝廷命官嗎?我們的面子都被你丟光了。

(“相與訾之,謂持守過廉。”)

章獻中一臉尷尬,頻頻點頭陪罪,說自己回來得太過匆忙,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獻中謂之曰:吾今不復爾矣。”)

給祖宗掃過墓,每日親朋戚友見面不冷不熱,說話不鹹不淡,章獻中自覺不自在,沒有多留,匆匆上路。

史書稱:章獻中“及抵大理,而清廉節愈厲”,他到任後更“變本加厲”。回家受到的這番“千里做官為吃穿”“高官厚祿,光宗耀祖”的“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沒有讓他改變原來的“官”念,相反更激勵了他做一個清官廉吏的志向。

升官回家的他,為何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大理(2018年攝)

其實,章獻中變成這樣,完全是他的伯樂“害”的。

他的伯樂叫林希元(點選《

這位知州為何被人編排美女“攬頸抱頭”

)1536年(嘉靖十五年)到任廉州府欽州知州。林希元就是個“約身裕用”,以清廉自許自守的人,有“濁世名儒”之稱。他喜歡著書立說,在欽州雖然只幹了三年,卻組織人馬編了一本《嘉靖欽州志》。

章獻中出身貧寒,喜歡讀書,而且讀出了一點知名度,林希元把他招到麾下參與編書,發現小夥子挺有料,人品也好,雖然只是個秀才,但顯然是國家可用之才(章獻中的字就叫“君用”),於是推薦他到“國家行政學院”(國子監)深造,肄業後派任“浙江軍分割槽”負責公文和司法的長官助理(浙江都司經歷)。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後面還有一句:“人生需貴人”。但偉人說了,只有雞蛋才能孵出小雞,石頭是孵不出來的。遇到黃石公的人不只一個,但只有張良得到了他的《太公兵法》,因為他本性淳良。章獻中也是自己愛讀書的修為,才會遇上林希元這樣的貴人。

人們光知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用”,其實,“黃石公”也常有,但你卻未必是願意給他穿鞋並且連續三天早起等他的“張良”。

章獻中的確修為到家,史書稱他為官“以廉靜見稱”,既廉又靜,不喜歡結交權貴,估計也沒什麼“狗肉朋友”。他連續九年績效考核,德勤廉績都名列前茅。

過去官員獲得嘉獎,“文教部”(禮部)會把皇上的聖旨甚至是親筆題詞的匾額送到老家,旌表其先人,鄉里人都以之為榮。當官光宗耀祖就是這麼來的。

(“九載考績居清廉第七,榮被封寵,推恩泉壤,鄉人榮之。”)

只是不知道回家掃墓,因為簡囊敝服而備受責難,章獻中內心又是什麼樣的感受。

升官回家的他,為何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大理(2018年攝)

章獻中任大理通判,作為知府副手,財務、賦役和糧餉都屬於其分管,都是所謂的“肥缺”。他把各種雜務開支全部砍掉,每年上繳和開支之後的節餘可以用作官員補貼,他卻一分也不拿。

(“主管銀場,廩資盡革,羨餘弗受。”)

在大理任職三年,章獻中在任上因病去世,他的錢袋只剩下五錢銀子,連後事也辦不了。軍區、省裡和監察司法機關的上司以及大理府的知名人士紛紛表達對他的悼念之情。

(“三年以疾卒於官。簡囊得銀五錢,無以為殮。撫院臬及郡士大夫鹹悼其苦節雲。”)

我查了一下,章姓曾是廉州府欽州州治所在地的大姓,從江西遷來已有數百年曆史。不知道他們自己知不知道祖上出過這麼一位史冊留芳的先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