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歷史教材中,對天京事變如此描述:1856年6月,太平天國達到軍事上極盛時期,東王楊秀清因功勞過大,強迫天王洪秀全冊封他為萬歲,君臣關係惡化。9月初,北王韋昌輝受到“密詔”後,率3000兵馬從江西趕回天京,將楊秀清誅殺,並屠殺東王餘黨。韋昌輝殺紅了眼,連洪秀全、石達開也不放過,將事變擴大化。如此,洪秀全下令捉拿韋昌輝,並將其大卸八塊,此為“天京事變”。這場事變導致2萬骨幹被殺,太平天國由盛而衰,開始走下坡路。但是,歷史教材並沒有談到“天京事變”結束的時間,只是強調死了2萬人,是太平天國盛衰之轉折點。那麼,“天京事變”究竟什麼時候才算結束呢?教材沒有說。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1。醞釀階段,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組建同盟,對付東王楊秀清

東王楊秀清是太平天國實際掌舵者、領航員,集政權、軍權、教權於一身,堪稱是“無冕之王”。但是,楊秀清囂過於張跋扈,目中無人,動不動就玩“天父下凡”,在公開場合杖責其他諸侯王,還威脅杖責天王洪秀全,儼然就是“亂臣賊子”。所謂杖責,就是打屁股,用木棍狠狠地打,打兩三百下,這對諸侯王是一種莫大恥辱。為此,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只能組建同盟,一起對付東王楊秀清,確保自己權力、安全。如李秀成所言:“密謀誅殺東王,及其兄弟三,源清、輔清,其餘皆不得多殺。”此為天京事變之醞釀階段,但楊秀清卻矇在鼓裡。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2。踐行盟約,洪秀全釋出“密詔”,韋昌輝誅殺楊秀清

1856年6月,太平軍連續摧毀“江北大營”、“江南大營”,達到軍事上極盛時期,但太平天國內部矛盾也日趨白熱化。9月,洪秀全藉助東殿首席文官佐天侯陳承瑢之手,將“誅楊密詔”送出天京:一份給在江西督師的韋昌輝,一份給在武昌作戰的石達開,讓他倆火速帶兵回京,剷除東王。接到密詔後,石達開並未立刻回京,而是坐山觀虎鬥。韋昌輝則不一樣,平日受楊秀清欺壓太甚,於是率3000精兵回京“勤王”。在陳承瑢接應下,韋昌輝順利入城,然後殺向東王府,將睡夢中的楊秀清幹掉。此時,“誅楊行動”完成,共同對手解決了。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3。高潮階段,“盟約”被破壞,韋昌輝濫殺無辜,後被大卸八塊

幹掉楊秀清後,韋昌輝處境有點不妙,即是事變合法性問題,也就是誅殺東王之理由是什麼?按照常理,“奸臣”被誅殺後,皇帝應該第一時間出來發布詔書,斥責“奸臣”罪孽深重,死有餘辜,其餘被迫依附者則既往不咎,從而快速穩住局面,避免事態擴大。但是,洪秀全沒這麼做,他躲在宮裡看熱鬧,這又是為何呢?其一、楊秀清是“上帝化身”,否定楊秀清,就是否定拜上帝教,太平天國還能玩得轉嗎。其二、洪秀全想借此機會除掉東殿、北殿、翼殿等實力派,真正掌握大權,做專制君主。天王沒有釋出詔書,韋昌輝就是兇手,就是殺害“上帝”的惡魔,是太平天國的仇敵。為了自保,韋昌輝只能擴大事態,先下手為強,結果自己也被大卸八塊。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4。暫時罷休,石達開回京輔政,誅殺秦日綱、陳承瑢,掌握大權

洪秀全、石達開躲在背後,北王韋昌輝充當槍手,結果是東王、北王火拼,兩敗俱傷。此時,石達開在軍民簇擁下,回到京師輔佐政務,卻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要誅殺地位僅次於自己的燕王秦日綱、佐天侯陳承瑢,否則拒絕回京。誅殺秦日綱、陳承瑢,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秦日綱、陳承瑢支援天王,不利於翼王掌握朝政。其二、秦日綱曾追殺翼王,倆人結下了仇恨。其三、若不殺秦日綱、陳承瑢,則無法為“天京事變”畫上句號,畢竟洪秀全、石達開不會認錯。所以,為了剷除異己,也為了尋找替罪羊,秦日綱、陳承瑢必須要處死。但是,也僅限於殺秦日綱、陳承瑢而已,沒有再擴大事態。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5。再起波瀾,石達開外出單幹,釜底抽薪,與洪秀全抗衡

本來,天王洪秀全想借助秦日綱、陳承瑢抗衡翼王,沒想到他們卻被石達開給殺了,自己成了光桿司令,處境與“天京事變前”沒啥區別。此外,石達開還想擁有“軍師”頭銜,這讓洪秀全大為不滿。為此,洪秀全冊封兩位兄長為王,制約石達開,但效果不大,因為他倆沒啥威望。石達開呢?輔政期間,太平天國軍事局勢更加惡化,比事變高潮階段還嚴重,湖北、安徽、天京三大戰場都相繼損兵折將,丟棄城池,江西戰場則被動防禦。江西是翼王打下來的地盤,他自然要去救援,於是藉口與天王兄弟不和,率10萬精兵外出單幹。此外,石達開還發佈告示,吸引各大戰場將領前來投靠,林啟榮、吳如孝等深受其害。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06。最後餘波,洪秀全、陳玉成、楊輔清聯合欺壓韋俊,釀成“池州事件”

石達開外出單幹,拉走10萬兵馬,洪秀全很惱火,卻也無可奈何。但是,石達開單幹後就是“戰五渣”,連戰連敗,連三流將領都打不贏,所以部下紛紛脫離翼王,回到太平天國,東王弟弟楊輔清就是其一。楊輔清回來後,洪秀全直接冊封他為“中軍主將”,名義上掌握全軍,目的是從石達開哪裡“拉人”。但是,洪秀全接下來之做法就很過分了:讓楊輔清去建德帶兵,地盤正好與韋俊(北王韋昌輝弟弟)接壤,想借此機會除掉韋俊。

這就不對了,韋俊驍勇無敵,曾兩次坐鎮武昌,擊斃湘軍創始人羅澤南,差點活捉中興名臣胡林翼(石達開唯一佩服的湘軍統帥),是一位優秀統帥。再則,韋俊並沒參加“天京事變”,哥哥韋昌輝被殺後,他還在堅守武昌,拒絕投降,後完好無損地將主力撤出來。洪秀全呢?先是拒絕派兵增援武昌,後則要誅殺韋俊(李秀成擔保,躲過一劫),治他丟失武昌大罪,現在則故意讓“仇人”來家門口帶兵,這不是故意挑起矛盾嗎。

損失2萬骨幹的天京事變,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教材沒說

從戰鬥力來講,韋俊可以輕鬆搞定楊輔清,但他沒這麼做。楊輔清則有點“小人”了,他經常挑釁韋俊,雖然韋俊屢次出兵幫他解圍,給他雪中送炭。韋俊呢?大局觀很強,楊輔清來挑釁,想要地盤,他讓出來。然而,楊輔清太過分了。韋俊要渡江去投靠李秀成,楊輔清則聯合陳玉成封鎖長江,挑起兵變。如此,韋俊越想越惱火,乾脆投降清朝,尋找活路,此為“池州事件”。

綜上所述,1856年9月,北王韋昌輝率兵回京誅殺東王,是“天京事變”之開始。1859年2月,洪秀全、陳玉成、楊輔清等欺人太甚,韋俊被逼到絕境,只好投降清朝,這是“天京事變”之最後餘波。可知,這場事變持續兩年多,期間各大實力派明爭暗鬥,給太平天國事業造成災難。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全史》、《天國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