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1343年,元朝丞相脫脫主持編寫《宋史》,對南宋“中興四將”和“七王”進行一番介紹。一貫以逃跑見長,遇到金兵一觸即潰的劉光世排行榜首,比岳飛、韓世忠、張俊、楊沂中、吳璘、吳玠等還要高。劉光世戰鬥力一般,卻是“七王”之首,有點不可思議。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1127年,金兵攻破開封,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3500位宗室、官員成為俘虜,北宋滅亡,是為“靖康之恥”。此時,趙構在商丘繼位,卻不敢收復京師開封,而是灰溜溜地往南邊逃跑,還曾一度漂浮在海上,狼狽不堪。

趙宋皇帝,戰鬥意志薄弱,沒有抗擊敵軍的決心,除了逃跑就是求和,一點脾氣都沒有。金兵南下,趙宋皇帝聞風潰逃,宋軍將領則不一樣,他們奮起還擊,將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南宋能偏安一隅,得益於將士們奮勇殺敵。

南宋建立後,相繼對七位將領追封王侯,即是鄜王劉光世、蘄王韓世忠、循王張俊、鄂王岳飛、和王楊沂中、涪王吳玠、信王吳璘。《宋史》評價:“南渡諸將以張、韓、劉、嶽並稱。”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南宋追封“七王”,劉光世排在榜首。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整體上來看,南宋“七王”的含金量非常高,說是中興名將也不為過,趙構能儲存祖宗基業,主要靠他們奮力拼殺。1130年,韓世忠率8000兵馬在黃天蕩與10萬金兵大戰,完顏兀朮無法順利渡江。雙方持續交戰四十多天,若不是宋軍內部出了叛徒,十萬金兵難逃一劫。

1139年,岳飛率兵從鄂州北伐,連戰連捷。郾城之戰、潁昌之戰、朱仙鎮之戰中,“岳家軍”以少勝多,完顏兀朮的勁旅“鐵浮屠”、“柺子馬”被打得落花流水,毫無招架之力。此時,若非宋高宗連下12道聖旨,岳飛有望收復中原,迎接徽宗、欽宗回朝。

吳玠、吳璘兄弟也非常厲害,南宋能守住四川,他們功不可沒。和尚原之戰,吳玠、吳璘率8000兵馬守住城池,擊敗10萬金兵。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吳氏兄弟繼續壓著金兵打,守住了川陝防線。脫脫評:“宋有川蜀,吳氏之功”。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1141年,完顏兀朮率10萬大軍南下,以悍將韓常為先鋒,一路橫衝直撞,女真鐵騎飲馬長江北岸。淮西局勢不穩定,張俊率13萬兵馬出征,以楊沂中、劉錡、王德為先鋒,與金兵在淮西大戰。柘皋之戰,宋軍、金兵短兵相接,進行激烈肉搏戰,金兵招架不住,落荒而逃。

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楊沂中、張俊,能被追封為“王”,含金量也非常高,他們都有拿得出手的戰役。金兵南下時,岳飛等6位將領毫不畏懼,敢於正面廝殺,還能打敗對手,著實不簡單。那麼,劉光世呢?他不但是“中興四將”之一,還是“七王之首”,卻是逃跑將軍。

1122年,宋金達成“海上之盟”,約定夾擊遼國。為此,童貫率20萬大軍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宋軍前鋒大將,起初是种師道,但童貫跟他有矛盾,种師道被罷官。劉延慶、劉光世父子充當前鋒大將,接替种師道。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1122年,劉延慶、劉光世率8萬大軍增援郭藥師,聞知宋軍前鋒戰敗,劉延慶和劉光世直接逃走,不敢跟遼軍過招。要知道,遼軍不過才2千人,宋軍有壓倒性優勢,卻不敢交戰。

1129年,500女真騎兵抵達天長,劉光世不敢抵擋,直接渡江躲避。宋高宗從揚州逃走,由於太過緊張,沒能再生下子嗣。渡江後,劉光世守衛鎮江,隨後調往九江,防守江南。

1130年,完顏昌率8萬金兵攻打楚州,趙立苦苦求援,劉光世不敢救援。為了躲避輿論,劉光世派出小股騎兵去襲擾金兵,對戰局毫無幫助。

1133年,“齊軍”南下,攻打淮南,劉光世也不敢血戰,退守建康。

1134年,金兵、“齊軍”聯合渡江,劉光世還是不敢打,繼續逃走。

1136年,“齊軍”再次南下,劉光世又要逃走。張浚不滿意,劉光世只好派遣王德前往拒敵,但楊沂中早已在藕塘擊敗敵軍。

南宋“七王”排行首位,卻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劉光世

不敢打金兵也就罷,還不敢打“齊軍”。劉光世除了逃跑,還是逃跑,引起了眾將的不滿意。張浚連續上奏高宗,“沉酣酒色,不恤國事,語以恢復,意氣拂然,乞賜罷斥,以儆將帥”,要求罷免劉光世。高宗無奈,只好同意。

蔡東藩評價劉光世:“劉光世軍無紀律,遇敵不前,罷之亦非過甚。”脫脫則如此評價:“光世自恃宿將,選沮卻畏,不用上命,師律不嚴”。可知,劉光世確實很一般,遠不如岳飛、韓世忠。如果“七萬”要換人,劉錡可以取代劉光世。順昌之戰,劉錡以少勝多,以兩萬不到的兵馬,擊敗十萬金兵。

即便擅長“逃跑”,劉光世依然是“七萬”之首,這又是為何呢? 趙宋皇帝喜歡逃跑,劉光世“護駕”有功,也許這就是原因吧。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的?

參考書目:《宋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