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君子和小人似乎天然的成了敵對,小人得志必定君子遭殃,君子在位,小人也無處遁形。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的“義”是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眾人的得失,而小人的利是他個人的得失,他個人的私心和喜好。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雖說小人與君子根本利益各不相同,但是在一些得志的小人面前,很多君子是吃了硬虧的,古來很多忠臣一心為國為民,最後也是在小人的卑鄙手段小含恨而終,他們的家人也因此蒙受災難,比如說岳飛就吃了秦檜的大虧。

但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有智慧的賢人志士,不但能利益一方,保護自身不受小人坑害,還可護自己家人周全。大唐有名的三朝宰相姚崇就是這麼一個人。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姚崇,唐代著名政治家,唐朝四大賢相之一。他歷任三朝宰相,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整頓吏治;抑制權貴,發展生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七十二歲去世,唐玄宗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諡號文貞。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姚崇有一個恨他入骨的死對頭,叫做張說。在姚崇在世的時候,張說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但是如果他散手人寰後,家人必定會招到張說的算計,肯定難逃災禍。於是姚崇就說“張說恨我入骨,我死後,他肯定會報復你們”

姚崇的兒子們哭泣道:“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父親不要多慮了”

於是他喘息的說道:

“面對禍患,你們不思用智慧謀劃,卻要順其自然,這哪裡是有智慧的人該做的”

於是姚崇為子孫留下一計。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姚崇吩咐他的兒子們:

“這一切都要一個快字上。否則,張說有悔,不但前功盡棄,爾等也會大禍臨頭,無可逃避了”

他的兒子們照他的吩咐,在他的靈柩前放滿了奇珍異寶,張說來弔唁他的時候,對這些珍寶愛不釋手,在張說被這些寶物迷得暈頭轉向的時候,就趕緊把寶物送給他,作為給他寫一篇碑文的報酬。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姚崇的兒子們對他說道:

“大人乃當代奇才,文滿天下。我父早有囑託,他的碑文請大人寫就,他方能安心。若大人應許,這些寶物權當致謝。

”張說拿了珍寶肯定是有些不好意思,而且心裡想到那些奇珍異寶,更是興奮難當,當著眾人的面,碑文肯定是極近讚美之詞。果然,張說一聽喜出望外,出於對寶物的貪愛,他還來不及多想,便馬上答應了。

等他寫好後,他的兒子們立刻把這篇碑文呈上給皇帝看,皇帝還滿是欣慰,沒想到你們兩人這麼的心心相惜,大加讚賞的說道:

“姚崇之賢,此文之美,可謂實至名歸、相映成趣”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皇帝這麼一說,張說開始覺得不對勁:皇帝都這麼說了,以後我要是對他兒子們進行報復,不是自相矛盾,我在皇帝這裡該如何自處。得到皇帝的讚許和肯定,

姚崇的兒子們趕緊把碑文刻出來,讓全天下的人看到。讓張說不能反悔,也讓皇帝沒法反悔。

在這一頓操作下來,等張說反應過來,得到珍寶的歡喜勁過去後,想到以前和姚崇的恩怨,想反悔討要回自己寫的碑文時,皇帝和天下人都以為他們關係很好,他已經下不來這個臺階了。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如果他執意要報復,只會落得個表裡不一的惡名,等於自打耳光。他不但不能加罪於姚家子弟,為了表示自己的行為和碑文說的一致,他還不得不違心地對他們加以提拔。

姚崇實在是高明,在死的時候都能把張說算計得明明白白,實在是太厲害。

得罪了小人,不要逃避和硬碰,故事很短卻看透了小人

結語:現實生活中,我們只知道小人是見利忘義之人,但卻不知道小人還會見利忘恨,

貪慕虛榮的小人,也是害怕別人對他的看法的。利用好小人的這些心思,在遇到棘手問題時,君子也可以護自己和家人全身而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