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一定是用金耙子種地吧?

在貧窮限制想象力這一點上,我們有時候跟老農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曾經在頭條看到有網友在報怨,她花上十萬買的包髒了,擦了一下,竟然褪色了,於是一群人出來說,奢侈品本就不講究經久耐用,如果沒有壞了就扔了的想法,說明你的身價還沒有達到使用奢侈品的程度。一個網友說,你攢幾年買個貴包,下雨了沒帶傘,第一時間是保護好你的包包,真正的有錢人會怕自己淋溼了,把包包頂到頭上跑回家。當然他被人嘲笑了:有錢人有隨時侍候的專職司機,根本不會冒著雨跑回家。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古代就不太洗衣服。絲線類的繡品,基本都不能水洗。只要一洗,無論版型、樣式以及色澤都要降檔次了,有可能出現褪色、繡花暈染、花扣扁塌等現象。所以這類衣物都是用晾曬,香水、薰香來解決的。日本的和服,正絹和服也是真絲手繡的,送專業機構幾年洗一次,每次洗還的拆成布片,洗後換掉內襯。

所以古代只有粗布衣服才水洗。窮人甚至也不捨得經常洗衣服:老人家會說,洗多了,把衣服都洗爛了。

對於皇帝而言,大量衣服做出來到死都沒被穿過的。歷史上以節儉出名的長孫皇后“性尤儉約,凡所服御,取給而已”,意思是衣服只按夠穿得數量做,不會做一大堆衣服丟著不穿。唐高宗提倡節儉,武則天為了討他的歡喜,主動將皇后裙子上的十三個褶子改成了七個,這就已經被史書記載為節儉了。把一件衣服穿到臭是不可能的。

能水洗的衣服,皇帝也是很少會洗了再穿。皇帝穿洗過的衣服這是會被大肆表揚節儉的,稱為“服浣濯之衣”。

《新唐書·食貨志二》:“是時,因德宗府庫之積,頗約費用,天子身服澣濯。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當然龍袍和普通的衣服不一樣,不僅製作過程費時費力,製作的材料更是非常的金貴。龍袍基本上都會用特級絲綢作布料,然後綴以珊瑚、珍珠、美玉、孔雀羽等昂貴的材料,運用金線繡、緝米珠、緙絲等高超的技法打造而成。史載一件龍袍上面光點綴用的米珠和珊瑚珠就高達幾十萬顆。

這樣複雜的工藝和昂貴的造價,決定了龍袍不能水洗,也不可能做為 一次性服裝。

其實龍袍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不能水洗的,比如在秦漢時期,那個時候的紡織業以及生產力都不行,所以龍袍的工藝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在顏色與款式上邊與普通人區分開來,至於龍袍的布料,並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劉邦時期,連四匹同樣顏色的馬都難以湊齊,怎麼可能在龍袍的製作工藝上有多麼先進呢?

既然工藝一般,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工藝簡單生產成本就低,並且生產速度也快,所以皇帝只需要穿髒了就洗,洗壞了就換一套便可。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到了隋唐時期,紡織業開始發達起來,尤其是唐朝時期的絲織品已經十分繁榮,所以到了這些時期,皇帝的龍袍開始講究起來了,不僅在選擇龍袍的用料上邊需要嚴格控制,挑選最好的材料,還要在龍袍上邊繡出很多精美的圖案。並且還要鑲上一些珍貴寶石,讓龍袍看起來金光閃閃,足夠氣派。從這時候開始,龍袍就不能手洗。

龍袍雖然華貴,但是穿著的舒適度並不高,那些繁重的裝飾品日常穿戴也很累贅,所以龍袍只是吉服,只有在隆重典禮和儀式上(比如祭祀宗廟和接見外國使臣等)才會穿龍袍,龍袍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一輩子也穿不了幾次。平時專人看護、保養,防止在重大場合皇帝因為著裝失儀。下圖裡乾隆自己在家,日常打扮也如普通富家翁,畢竟舒服嘛。

有個笑話,說兩個老農在田頭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即使是重大活動,只要一結束,皇帝就立刻到具服殿換下了龍袍,穿上便服。所以也不會髒到哪去,頂多是有那味兒,晾曬一段時間,熏熏香,味也就散了。而且龍袍是最外面那件有繡,裡面的襯裡還是可以洗,即使外面的龍袍真有少量汙漬,用酒加水噴噴去個味也就可以了。

道光皇帝在龍袍上打補丁,破了也穿,應該是他平時穿的常服,皇上穿的衣服廣義都是龍袍,如果是作吉服的龍袍,那麼昂貴的衣服,道光經常穿,還穿壞了,跟他節儉的本意相反了。

精彩內容早知道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