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高陂”地名考

“高陂”地名考

廖永茂

“高陂”作為地名出現在福建、廣東、江西各省數縣,本文特指福建永定之“高陂”。此“高陂”作為地名開始於何時?本文擬根據現存典籍進行考證。

根據現存典籍,“高陂”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宋開慶元年(1259年)修的《臨汀志》。《臨汀志·山川》載:“高陂,在上杭縣南太平鄉。其長尋餘,其高倍蓰,浸灌甚廣。”(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臨汀志》第50頁)

按,這是現存典籍中有關“高陂”的最早記載,不過此“高陂”只是一項水利工程之名。一尋,本指成年人張開雙臂的長度,後成為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古代不同時期,“尋”的長度也是不同的。宋代,一尋約八尺餘,一尺約30釐米。“蓰”,為五倍。這就是說,按《臨汀志》所載,此“高陂”壩基長八尺多,2。5米左右,高40餘尺,合13米多,接近五層樓高。按照此說,這應該是在太平裡一處如“一線天”那樣狹窄的山谷修建的水壩。這水壩到底在太平裡何處呢?

“高陂”地名考

1990年出版的宋《臨汀志》封面

“高陂”作為地名最早出現於現存典籍中是在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年)修的《龍巖縣誌》。嘉靖《龍巖縣誌·民物志第二·徭役》之“鋪司兵”載:“又,汀州府永定縣借辦半庵、龍潭、上寨三鋪,各四名。……高陂鋪三名,湖雷鋪二名,每名俱額編銀三兩。”同是這部《龍巖縣誌·官師志第三》之“鋪舍” 載:“……半庵鋪、龍潭鋪、上寨鋪、傅坑鋪,四鋪新設,在永定界內。”

“高陂”地名考

嘉靖《龍巖縣誌》有關“高陂”的記載

清乾隆三年《龍巖州志·規建志·郵傳》載:“……上巷鋪、傅坑鋪、高陂鋪,以上三鋪,繫上杭、永定至州,小路往來,公文絕少。雍正十三年,知州張廷球詳請裁汰,將原額設鋪司兵共七名撥增藿村、小吉各二名,東山、皞林、鐵石洋各一名。其上杭等縣公文俱由永定湖雷大路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龍巖州志》第78頁)

“高陂”地名考

乾隆《龍巖州志》有關“高陂”的記載

乾隆二十二年《永定縣誌·卷之二營建志·公署》載:“縣東北……七十里曰高陂鋪,龍巖編徭。”

“高陂”地名考

乾隆年修《永定縣誌》有關“高陂”的記載

按,“高陂鋪”在上述三部地方誌是作鋪名的,也就是說已作為正式的地名了。高陂等鋪,是由龍巖縣派兵駐守,負責開支,是由龍巖縣管轄的。高陂鋪(包括湖雷鋪)是舊有,不是新設。高陂鋪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才被龍巖裁撤,其鋪司兵也是撥至龍巖各鋪。

高陂等鋪,地在永定界內,為何會屬龍巖管轄呢?這當然有其歷史沿革。

根據有關歷史典籍記載,現在的永定地域在唐代時曾為龍巖縣管轄過。

宋開慶元年《臨汀志·建置沿革》引《唐會要》雲:“……天寶元年八月二十四,改新羅縣為龍巖縣。”又引《唐會要》雲:“大曆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移汀州於長汀縣白石鄉。”又曰:“……最後徙白石,……始於胡雷下保置上杭場,南唐保大十二年徙秇梓保。”(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頁)

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載:“大曆四年,刺史陳劍析龍巖胡雷下堡置上杭場。”

乾隆二十二年《永定縣誌·卷之一封域志·建置》載“永為龍巖縣地。大曆

四年,析龍巖湖雷下堡置上杭場。十二年,以龍巖縣改隸漳州,上杭場仍隸於汀。”

民國二十七年《上杭縣誌·卷二疆域志》也引舊志說:“大曆四年……汀州刺史陳劍奏析龍巖胡雷下堡置上杭場,以理鐵稅。”(上杭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2004年重印本第49頁)

民國三十四年《龍巖縣誌·卷之二地理志上》也據舊志說:“大曆四年,汀州刺史陳劍,奏析龍巖胡雷下堡置上杭場。……大曆十二年,本縣割屬漳州。”(新羅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2003年重印本第22頁)

1994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永定縣誌》也說永定地域“在唐大曆年間開築的驛道有3條”,“縣北驛道由上杭場駐地湖雷,經坎市、高陂、富嶺、河子隔、過水槽隘出縣境,再沿南洋壩、牛押嶺而至龍巖城,境內設湖雷、坎市、高陂3個驛站”。(《卷十三交通》)

按,由以上典籍記載可知,大曆十二年(777年)以前,龍巖縣隸屬汀州,其曾開築通往胡雷(上杭場)的驛道,設有 “高陂”、“胡雷”等驛站。龍巖縣改隸漳州後,上杭場脫離龍巖直屬汀州,由於行政隸屬延續的關係,這些驛道、驛站仍一直由龍巖縣管轄,直至明清。由此可知,“高陂”作為地名,應始於唐代大曆年間。

“高陂”作為一個古驛站,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被裁撤,存在了近1000年之久。高陂這個地方,歷史上是一直有其較為重要的軍事、經濟地位的。

明正統間(1436—1449年),徙位於溪南里古鎮坪的興化巡檢司至太平裡虎岡,改稱太平巡檢司。後來又遷往高陂。

乾隆二十二年《永定縣誌·卷之二營建志·公署》載:“太平巡檢司即正統間徙興化司於虎岡者。景泰末遷於高陂(現在的先鋒煙場,當時為太平里長公務駐所),成化十五年開縣,撥隸永定。”太平巡檢司遷到高陂,負責高陂周邊(包括整個太平裡)的治安,可見此處地位已相當重要。

乾隆二十二年《永定縣誌·卷之三食貨志·賦役》載:“高陂市埠頭一座,

稅銀八兩。”可見,乾隆年之前高陂已有相當規模的集市,市場繁榮。

乾隆二十年(1755年),王見川曾為募資撰寫了《募修高陂深渡橋序》,深情地追憶了當年明代於此處修橋後的盛況:“高陂之有橋也,由來舊矣。聞諸故老,昔年方盛時,累石為梁,翼以長欄,覆以雕甍。橋之下,松檜悠悠,或泛或泊。兩岸開墟列肆,商賈輻湊,歌樓酒館掩映於榕竹陰翳之間。於時,前後數十里附橋而居者,物阜材蕃,輿馬往來,比諸隋堤灞岸。蓋路通巖永,取便旅行,抑諸鄉眾流之會,彩虹一鎖,形勢亦藉以增雄也。”橋重修好後,原名“深渡橋”改名為“高陂橋”。

又,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王見川為修建高陂天后宮作序曰:“……永定高陂,山谷斗絕……日者既新築建石樑……諸君子更謀廟祀後神於橋畔,將募眾而共成之,屬餘一言以相導。”

按,“高陂鋪”,“太平巡檢司即正統間徙興化司於虎岡者。景泰末遷於高陂”之“高陂”,“高陂市”,以及王見川在《募修高陂深渡橋序》 “高陂之有橋也……”和《高陂天后宮序》“……永定高陂,山谷斗絕……”之“高陂”,均為地名,乃特指現在高陂橋附近地方,是當時整個太平裡的行政、經濟、軍事、交通中心。

當時的縣以下行政名稱為“裡、圖”,此“高陂”地名此時還不是行政名稱。那麼,“高陂”作為行政名稱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成化十四年(1478年),析上杭縣溪南、金豐、太平、豐田、勝運五里十九圖置設永定縣,隸汀州。從此高陂地域隸屬永定縣。

至康乾時,隨著太平里人口的迅速發展,為便於管理,曾抓鬮將太平裡高陂、培風、坎市等地域分別取名為“天鬮”、“地鬮”、“人鬮”, 高陂地域稱“天鬮”。由於明、清時期縣以下一直沿用“裡、圖、甲”的行政編制,所以“高陂”或“天鬮”當時只是作為高陂地域(包括虎岡)的泛稱,行政名稱還是叫某圖某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永定縣誌·卷三十五文徵》載鄉人陳鹹政《高陂鄉被難記》一文(寫於同治年間)。這裡的“高陂”也是泛指高陂地域,因為當時“鄉”不是行政名稱。

至民國18年,永定縣蘇維埃政府曾設立12個區蘇,第十一區又名“高陂區”, 為行政名稱。民國24年,永定全縣分為12個區,第九區區名“天鬮”。民國36年(1947年),永定全縣改編為4鎮、12鄉,“高陂鄉”即為其中之一個鄉,為行政名稱。1950年後,又分別有第六區(“高陂區”)、“高陂鄉”、“高陂人民公社”、“高陂鎮”等行政名稱。可見,“高陂”作為行政名稱是很遲的事了。

所以說,高陂作為地名,經歷了從“範圍較小的地名”到“較大地域的泛稱”,再到“行政名稱”這樣三個階段。

那麼,“高陂”、“高陂鋪”、“高陂市”、“高陂鄉”又是如何演變的呢?這還應從地名形成、演變的規律來講。

宋開慶元年修《臨汀志》中的“高陂”是一項水利工程。清乾隆時,王見川在高陂太平文館編纂《永定縣誌》有兩年時間,他在志書中認定,高陂,“在太平裡塘下”,應該是經過實際調查研究的。綜合眾多行家分析,筆者進行田野調查,認為其應該就在如今的和興村南山尾排東向腳下的鮮水塘邊。然而,當地卻沒有如此狹窄的山谷。這成為一直困擾筆者的問題。

筆者進行田野調查發現,現在高陂橋下,靠上游的溪邊,仍有用溪石砌成的高高的圳牆殘存。舊時,鮮水塘之水可沿著山麓之圳穿過現在的高陂橋下函洞,流經三官堂旁(據塘廈水尾老人說,以前,三官堂的尼姑均在此圳渠挑水飲用)、險石岬下面去灌田,並可流到坎市田心灌田,可見其“浸灌甚廣”。1920年代中後期,民國時開龍巖至坎市的馬路,高陂橋下游的圳渠被開路的土石所埋,圳水無法再往下流,圳渠也就廢了。此圳渠應該就是舊時“高陂”水利工程的圳渠。後來人們就把這邊附近的地方叫做“高陂”,這是符合地名形成、演變“從具體事物到抽象事物”這個普遍規律的。而此後也就有了“高陂驛”、“高陂鋪”、“高陂市”、“高陂橋”、“高陂鄉”等相關的地名了。根據地名形成、演變的規律,筆者推測,“高陂”這項水利工程很可能早在唐代大曆年之前就已存在,才會有隨之而來的“高陂驛”、“高陂鋪”等地名,只不過宋開慶以前修的志書已經失傳,無法再看到有關記載,或者再之前根本就還沒有編修志書。

曾任永定一中校長的吳兆宏先生退休後熱心鄉土文化研究,10幾年來,先後出版了5部有關永定歷史文化的著作。特別是他在廈門市圖書館工作的外甥女為他複製了一部明嘉靖版影印本《汀州府志》,在閱讀此書時有重大的發現。他在其2015年出版的著作《永定置縣前匯考》中,特別重點關注“高陂”水利工程。

此前,他認為,按宋開慶元年修的《臨汀志》所載,“高陂”壩基長八尺多,高40餘尺,接近五層樓高,既難以修建,在太平裡也找不到一處如“一線天”那樣狹窄山谷來修建水壩。他引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三·上杭陂圳》所載“高陂在縣南太平鄉,高一仞,其修數倍”,認為,按此記載,“高陂”陂高八尺餘,長40尺餘,此壩修建就既可能又合理了。此記載也與筆者進行田野調查時看到的實況相符。他說,或許是明嘉靖修《汀州府志》時,有人發現宋開慶元年修的《臨汀志》所載“高陂”有誤,編纂者於是作了修改更正。至此,多年的疑惑得此作解。

“高陂”地名考

嘉靖《汀州府志·卷三·陂圳》記載“高陂……高一仞,其修數倍”。

誰能想到,“高陂”這個名稱在歷史上經歷如此的陰差陽錯,卻是由於方誌編纂者一時不注意造成記載差錯而得。

(原載《永定文史資料》第30輯,《高陂記憶》亦選載,這裡略有補充。)

編輯/阿原 阿琪

龍巖慢生活

龍巖人關注的生活

把時間交給閱讀

版權宣告:龍巖慢生活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等內容歸相關權益人所有,若存在不當使用情況,敬請聯絡我們,以便及時處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