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說起漢朝最為炙手可熱的外戚家族,竇氏絕對可以算在裡面。從西漢文帝開始至於東漢桓帝,竇氏家族一共出過三位太后,除了漢文帝和漢桓帝的妻子,還有一個漢章帝也娶了竇家的女兒。

藉助女主,竇家得以在漢朝成為權勢熏天的貴戚,一度操縱漢朝的國政。自從竇漪房成為漢文帝的皇后以來,竇家就成為漢朝的名門望族,只不過在西漢中期之後家道中衰。

新莽時期,竇家出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後生,也就是竇融。竇融在河西經營數十年,最後選擇歸附光武帝劉秀,有從龍之功。

在歸漢之後,竇融官拜大司空,其兒孫一共娶了三位漢朝公主,竇氏因此再次興起。

至於章帝年間,竇氏之女被漢章帝看中,因此被立為皇后。此後,竇氏在漢朝成為權傾一時的外戚,勢力之大一度令皇權自危。

直至漢和帝之時,竇氏勢力才被剷除。此後,漢桓帝也娶了竇氏女子,這也是竇氏在漢朝最後的榮耀。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填錯名單嫁對郎

竇氏本是清河郡(今河北地區)的名門,在漢惠帝之時,竇氏女竇漪房被選為家人子送入長安宮中。

在入宮之中,竇漪房長期伺候呂后,被呂后喚做竇姬。後來,竇太后有意遣送一批宮女出宮,並將其贈予諸位諸侯王,而竇姬就在遣送的名單之中。

因為家鄉清河郡離趙國很近,竇姬有意前往趙國,並囑託管事的宦官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去趙國的名單之中。

但沒成想,管事的宦官卻將此事給忘了,竇姬被分配到了去代國的名單之中。竇姬知道訊息後名單已經奏呈御覽,絕無更改的可能,只好隨車隊前往代國。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也正是這個陰差陽錯的結果,改變了竇姬乃至整個竇氏的命運。在來到代國之後,代王劉恆非常寵幸竇姬,竇姬也很快就為劉恆生下了一女兩兒。

代王劉恆是漢高祖劉邦與冷妃薄氏的兒子,薄氏本是秦末魏王豹的寵妃,在被劉邦收入宮中後經過一次偶然的臨幸生下了劉恆。

薄氏與劉恆在劉邦的諸子中地位很低,因此不受重視,被封到了代國。也正因為不受重視,在諸呂之亂中,呂氏覺得劉恆沒有威脅呂家的可能,因此沒有加害於他。

而劉恆為了自保,娶了呂家的姑娘做為王后,呂氏還給劉恆生下了四個兒子,其誕子的時間與竇姬相差無幾。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但很快,呂氏家族被漢朝一幫元老一起推翻,而後這幫元老就在尋找合適的皇位繼承人。最終,他們選中了代王劉恆。但奇怪的是,代王劉恆的王后與四個兒子在這一時期神秘死亡。

古代醫療條件很差,即使是皇子也難逃早夭的風險,但一位王后四位王子在相近的時間裡接連離世未必有些過於離譜。

史書並未記載呂氏及其兒子的死因,甚至對於她們的記載都非常之少。但據推測,呂氏和她的四個孩子應該是死於非命,兇手很有可能就是漢文帝劉恆。

劉恆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漢朝的那幫元老絕不允許呂家的後人重新進入中樞,從而可能威脅他們的後人,這是劉恆當皇帝的前提。

但不管怎麼說,呂氏的死給竇姬挪了位子,在劉恆當皇帝之後,竇姬被立為皇后。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在竇姬立為皇后之後,其女劉嫖立為長公主,稱“館陶公主”;長子劉啟為太子;次子劉武為代王,文帝時期徙為梁王。

而竇姬早逝的父親被追封為安成侯,其失散多年的弟弟竇廣武在文帝時被封為章武侯,其哥哥竇長君之子竇彭祖被封為南皮侯,竇氏家族也舉家從清河郡遷至關中,自此成為關中名門望族。

在景帝時期,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因為參與平定“七國之亂”,受封魏其侯,其是景、武兩朝的名臣。

竇太后一度極大的影響了漢朝前期的政局,其信奉黃老學說,崇尚“無為而治”,推動了漢朝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

在漢景帝劉啟死後,劉徹即位,竇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

竇太后在武帝時期曾長期臨朝稱制,干涉政務,引發漢武帝的不滿。但因為漢武帝羽翼未豐,只能暫時蟄伏,直至漢武帝建元六年,竇太后駕崩。

而自從竇太后死後,竇氏在朝堂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依靠,魏其侯竇嬰的處境也愈發艱難,其最終被漢武帝斬首於市。在此之後,竇氏家族在漢朝逐漸衰落。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兩大外戚集團相爭時期的竇氏

竇氏家族傳至西漢末期早已不復昔日興盛,竇融的祖上就是那個失散多年,在文帝時期透過尋親與竇太后相認的竇廣國。

竇融自幼孤苦,長大後在強弩將軍王俊的麾下擔任司馬,曾追隨王俊東征西討,參與平定各地的農民起義。

在昆陽之戰後,竇融投降更始政權,受到更始帝的大司馬張萌的賞識,之後被舉薦為鉅鹿太守。

但是,竇融卻對這一任命表示憂慮,他對更始政權還抱懷疑態度,因此不想把身家性命託付給一個自身都前途未卜的政權。

因此,竇融向張萌請求前往河西,竇氏祖上幾代人都在河西做官,在當地有人脈,而且河西是一個足以自保的好地方。

在張萌的幫助下,竇融如願以張掖屬國都尉的身份來到河西。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透過廣交豪傑,厚待百姓,竇融在河西取得了一定聲望。最後,在更始政權滅亡後,竇融在河西五郡的推舉下成功成為河西五郡的首領。

在竇融的經營下,河西勢力不斷壯大,儼然一方諸侯。但竇融卻不想割據稱雄,他的夢想是追隨一位明主建功立業。

竇融早期依附於隴西的隗囂,但隗囂卻背棄了劉秀轉而與巴蜀公孫述交好,竇融並不想效忠公孫述之流,因而轉投劉秀。

最終,在竇融的幫助下,劉秀成功的平定了隴西的隗囂勢力,劉秀因此將河西的管轄權交給了竇融。

在劉秀統一天下之後,竇融堅持要把河西之地的權力歸還給中央,並東歸洛陽。

劉秀對竇融恩寵有加,拜他為大司空,封他為冀州牧還將內黃公主嫁給了竇融的兒子竇穆,將泚陽公主嫁給了竇穆的兒子竇勳。

其一門“一公、兩侯、三公主、四兩千石,相與並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比”,至此竇氏得到全面復興。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不過,因為竇氏並非光武帝的嫡系臣屬,光武帝也不是對竇氏十分親近。

而光武帝為竇家安排的一樁政治婚姻實則有利用竇家之嫌,那就是將泚陽公主嫁給竇穆的兒子竇勳。

泚陽公主的父親是光武帝的長子劉疆,劉疆本是太子,但此時已經被光武帝廢黜。

娶一個已經被廢黜的太子的女兒,放在正常情況下,任誰都不會這麼做,但竇氏卻同意了。

其實由不得竇氏不同意,光武帝的這一舉動本來就是刻意為之,他的目的就是將竇氏與郭氏集團相捆綁,從而平衡在漢朝朝堂上一直對峙的陰氏與郭氏這兩大外戚的力量。

郭氏指郭聖通,其實光武帝的第一個皇后,在建武十七年被廢黜。

光武帝隨後冊立陰麗華為皇后,但又不想過分排抑郭氏,因此刻意安排竇氏乃至梁氏與郭氏集團聯姻,以維持勢力均衡。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而在光武帝之後,竇氏卻迎來挫折期,首先是因為竇融年老,其子弟放縱不法,甚至幹亂國政,其子竇穆與竇宣死於平陵獄,竇勳亦死於洛陽獄。

竇穆的從弟竇固受到牽連,被“廢於家十餘年”。經此打擊,竇氏家族的聲勢一落千丈,已成衰落之勢。

在竇氏所有遭遇橫禍的子弟中,竇林是最冤的,他僅僅是因為在上奏的時候將“滇岸”和“滇吾”誤認為是羌族大豪,結果被免官,之後又因為涼州刺史奏其臧罪,被下獄處死。

由此也可以看出,竇氏之禍的根本不在於其犯法,而在於其家族勢力太過膨脹。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從章帝到和帝,竇氏的輝煌與落寞

經歷了明帝一朝的黑暗時期後,竇氏在章帝一朝迎來轉機。

漢章帝建初二年,十六歲的竇氏被選入宮中,憑藉美貌與才華被漢章帝一眼就看中,此後深得其寵幸,僅一年就被立為皇后。

對於竇氏封后,漢章帝的母親馬太后並不同意,馬太后是扶風馬氏的族人,其家族最早與竇氏、梁氏一起屬於郭氏集團。

但後來,馬援因為受到排擠,脫離了郭氏集團,轉投陰氏,馬氏就此與陰氏集團捆綁在一起。

這樣一來,對於馬太后反對竇氏立後我們就好理解了,她不希望竇氏再次起勢。

馬太后拿出的理由是竇氏家族中竇穆、竇勳、竇宣等人皆坐死獄中,其後人不應該被立為皇后,但漢章帝並沒有聽取他母親的意見。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竇氏雖然深受漢章帝的寵愛,但她進宮多年卻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在“母憑子貴”的封建社會這會對竇氏影響很大。

同時,漢章帝的其他兩位寵妃宋貴人與梁貴人卻分別生下了兩個皇子,這使得竇氏的處境更為尷尬。

竇氏妒心非常重,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竇氏憑藉自己的受寵於漢章帝不斷給漢章帝吹枕邊風,迫使漢章帝疏遠了兩位妃子。

之後,宋貴人被迫自殺,而梁貴人被殺,太子劉慶被廢,梁貴人的兒子劉肇被過繼給竇氏,並立為太子。

劉肇後來即位為漢和帝,竇氏因之成為竇太后。劉肇雖然奉竇太后為自己的母后,但並不親近於她,而竇太后也不信任漢和帝,對自己的母家勢力更為倚重。

在竇氏還是漢章帝的皇后時期,因為竇氏得寵,竇家的子弟再次得勢,尤其是他的哥哥竇憲,一度掌握兵權,並立有戰功。

而竇氏宗族子弟以及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其家族勢力一度再次膨脹。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竇氏的勢力大到什麼地步呢?竇憲甚至敢於侵奪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莊園,在漢章帝得知後其痛罵竇憲是“孤芻腐鼠”,並責令其歸還沁水公主的莊園。

還是竇氏出面求情,竇憲才逃過一劫。

由此可見,在漢章帝時期,竇氏的勢力還是可控的。但到了漢和帝時期,竇氏就勢大難制了。

眼見漢和帝逐漸長大成人,竇太后開始對竇家的前途擔憂起來,並準備聯手自己的哥哥竇憲等人除掉漢和帝另立新君。

而漢和帝自己也不甘坐以待斃,於是聯手一批忠於漢室的臣子以及一班宦官在竇憲抗擊匈奴班師回朝後向竇氏發動攻擊。

竇氏兄弟被抓,其黨羽被收捕殆盡,而竇太后被禁錮。

隨後竇憲兄弟被迫自殺,其勢力被連根拔起。但由於漢和帝藉助宦官剷除竇氏,宦官此後在漢朝再次膨脹,漢朝後期的宦官亂政的局面自和帝始,至桓靈二帝達到極盛。

一門三太后,漢朝最顯貴的外戚,卻將漢朝政治引入死衚衕

竇氏本為地方名門,藉助竇漪房成為漢朝顯貴,此後興盛既久,至於武帝之後趨於沒落。

憑藉竇融的從龍之功,竇氏再度興起,而此時的竇氏捲入了東漢兩大外戚集團的爭權奪利之中。在經歷了漢明帝一朝的衰落後再次憑藉女主興起,勢力達到極盛。

漢章帝之所以執意要立竇氏之女為皇后,美色並不是關鍵之處。

竇氏之女的生母是劉疆之女泚陽公主,屬於郭氏集團,漢章帝與郭氏的聯姻可以看做是陰氏與郭氏的聯姻,漢章帝有意讓郭氏集團再次融入漢室血脈,維護漢朝的統治穩固。

章帝之後,郭氏集團再無反叛之事,足見其策略是有效的。

但竇氏在漢朝的再度膨脹一度引發皇權危機,對之後的漢朝政治影響極大,漢朝還是難逃兩大集團的恩怨糾葛,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桓帝之後。

而因為竇氏的膨脹,漢和帝不得不借助宦官才剷除竇氏,又給漢朝開了宦官干政的先河,使得漢朝之後的政治更趨黑暗。

參考資料:

《竇氏集團與東漢後期的黑暗政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