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千古之謎:樂毅為什麼五年攻不下孤城即墨

當樂毅率領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大破齊軍主力,隨後燕軍兵臨齊都,齊國七十餘城“望風奔潰”,只剩即墨與莒在風中發抖時,註定樂毅要在青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千古之謎:樂毅為什麼五年攻不下孤城即墨

這不,諸葛丞相還是一個待價而沽的村夫時,就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儘管這有借位造勢之嫌,就像今天的一個文字小白還沒一部作品就自稱羅貫中、施耐奄一樣,但也從側面說明樂毅的段位之高,後來樂毅成了武廟十哲,更加受到後人的景仰了。

不過,樂毅在其後的五年裡,統帥全部燕軍,居然沒有拿下齊國的兩座相隔千里,互不救援的孤城,確實讓人心生疑惑,是他沒有能力攻下這兩座城呢?還是他不願?這是一個千古之謎。

千古之謎:樂毅為什麼五年攻不下孤城即墨

這也難怪燕惠王上臺後懷疑樂毅別有用心,一般人見到這種情況不可能不懷疑啊!!!

樂毅能不能攻下即墨?史書沒有給出答案。說樂毅能吧,他打了五年還沒打下,長達五年的攻城在戰國史上也僅此一次,長達五年的戰爭,帶給燕國巨大的財政、人手壓力,也給樂毅巨大的身心壓力。說他不能吧,至少樂毅擔任燕軍統帥時,即墨守將田單是不敢反攻的。田單隻有利用反間計讓燕惠王撤下樂毅,替換上騎劫後,才行使了一系列計策,展開反攻。如果樂毅軍事能力不行,田單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正如後來的長平之戰,秦國為什麼要行使離間計,替換掉廉坡一樣。

即墨反攻時,用一千多頭牛為火牛陣,五千壯士隨其後,大破燕軍,一路追擊,所過城池皆叛燕復齊。齊國復國成功,燕國辛辛苦苦,結果一下回到六年前。

牛是要吃草的,人是要吃飯的。城裡不能大規模種莊稼,即墨被攻五年,居然還有一千頭牛,還有五千壯士,看來城裡的吃喝真不成問題。要知道,長平之戰後,邯鄲作為國都,戰略重地,僅被圍一年時間,“邯鄲之民”,以骨頭做柴火,要“易子而食”。這就只有一種可能,樂毅沒有掐斷即墨城的補給。

要說樂毅不能掐斷即墨的補給,那是笑話,大軍壓城,如果不能掐斷補給,那就別去圍城了。事實上,是樂毅不願掐斷即墨的補給。

樂毅為什麼不掐斷即墨的補給線,困死餓死即墨守軍?難道真像間諜所說:“樂毅想養寇自重,收買齊國人民,最後當齊王”?

當然不是,如果樂毅真想做齊王,不會統領燕軍六年後,僅憑燕惠王的一紙命令,就將主帥的位置讓給了騎劫。

千古之謎:樂毅為什麼五年攻不下孤城即墨

樂毅攻破齊國後,做了大量收買齊國民心的活,這在戰國時期是首次。

樂毅為什麼收買民心?因為他也無奈啊。

要吞下一個地方,首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駐紮該地,壓制當地的反抗;其次是適宜的外交環境,其他國家允許你吞併;最後才是慢慢地轉化當地人的思想與情感也就是收買人心。

當年吳國破楚、齊軍破燕,隨後齊國、吳國都把吃到嘴裡的美食吐了出來,不是高風亮節,不是不想吃,而是太大了吃不下,更是旁邊有人使絆子不讓你安心吃。誰能保證周邊國家不會眼紅燕國吞併齊國呢?比如誰在給即墨城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

對此,樂毅的同事劇辛有清醒認醒。擊敗秦軍主力後,樂毅解散了五國聯軍,自己則率領燕軍,深入齊國,追擊齊軍。樂毅這麼早就解散了聯軍(這肯定要得到燕昭王批准),是因為燕昭王想獨吞齊國,更可能樂毅已向他保證燕軍能憑一已之力解決齊國剩餘力量。其他四國這麼幹脆地分道揚鑣,是因為他們認定即使齊軍主力已敗燕國也吃不下齊國,畢竟二十年前秦齊韓魏在垂沙之戰也擊敗了楚軍主力,楚國照樣活得好好的。

此時,劇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齊大燕小,今天仗著諸候的幫助才打敗齊軍。當此之時我們應該趕快攻下齊燕邊境的城市,壯大燕國。這才是長久的打算與利益。現在我們過而不攻,深入齊境,對齊無損,對燕無益,還和齊國結下了死仇,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劇辛提出的是非常現實的策略,戰國時期各國都是這麼幹的,逐漸蠶食周邊地帶壯大自己。

但樂毅有不同的見解:“我們能打敗齊軍主力,都是因為齊湣王是個暴君,齊國上下離心。現在齊國大軍已敗,我們乘機攻進齊境,齊國百姓必叛,內部必亂,那時就可以圖謀齊國了。如果不抓住時機,一旦齊湣王痛改前非,招撫下屬百姓,後果就很難說了。”

不得不說,樂毅看得更長遠。儘管齊軍已敗,但齊王室的人心仍在(王孫賈一個15歲的小孩,街頭振臂一呼,就能拉起800人的隊伍,殺掉身統大軍的楚國大將淖齒,說明齊王室的號召力)。只要人心還在,哪怕燕國暫時佔領了齊國的部分城池,齊國挺過這一劫後,還是會奪回去的。

最初的形勢果如樂毅所料,燕國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將齊國七十餘城納入版圖。但樂毅沒想到他會遇到田單,田單原本是個管理市場的官員,做著類似於工商局的工作,並不出名(出名的齊將早在燕國那裡掛號了)。樂毅算到了齊國的頑抗,但他算不到齊國會冒出一個軍事天才。就像海陵王沒有料到南宋會冒出一個虞允文一樣。田單在即墨組織抵抗,樂毅無論是強弩之末之好,還是師老兵疲也罷,總之沒有攻下即墨。

武力沒有解決對手的反抗,樂毅就寄希望於懷柔戰術。這是他的無奈也是他的錯誤。收買人心一定是打服之後再收買中間人士的心,而樂毅卻想著拉攏抵抗軍的情感。

堅守即墨與莒的都是齊國的死忠粉,是不可能被收買的。同時齊襄王在莒,反而讓齊民有了新希望與主心骨。樂毅應該火速運用外交、強攻等手段摧毀敵國的抵抗力量(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徵調入軍,才打敗趙國),再去收買人心。長達五年的攻而不下,讓更多的人變得觀望,原先被壓服的人也重起叛逆之心。

樂毅的收買人心戰術並沒有奏效。即墨的抵抗並沒有削弱;並沒有多少人真心降燕,齊國一反攻,那些牆頭草又倒向了齊國。

但樂毅只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燕昭王賞識重用樂毅,士為知已者死,樂毅想為燕昭王完成破齊強燕的心願。這注定是項逆天的工程。燕國能攻下齊國大部分領土,一是因為齊湣王做死。齊湣王惹怒了所有國家,錯誤指令又讓齊軍在對峙五國聯軍時潰敗)。二是因為五國聯軍的功勞,五國聯軍擊潰了齊軍的主力,擊破了齊軍的軍心。但所有的好運用完,就得憑實力說話。燕國沒有這個實力吃掉齊國。

樂毅攻不下即墨,一是戰略有問題,燕昭王本就不應該想憑短短三十年努力,吃下大國齊國。秦統一天下,“奮六世之餘烈”,尚且幾次功敗垂成,而秦始皇一死,六國貴族又紛紛復國了。但這不是樂毅的問題。這是燕昭王的決策,樂毅只能拼將一死酬知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他為偶像的諸葛亮一生也在重複樂毅的老路。二是戰役有問題。擒賊擒王,樂毅應該先攻下莒,打掉齊國的主心骨,讓齊國失去希望,而不是一直在即墨與田單纏鬥。朱棣如果一直濟南與鐵鉉戰鬥,那他的靖難戰役只能變成自殺戰役。三是戰術有問題。樂毅應該斷絕即墨的補給,徹底拿下即墨後,再想法收買人心。收買人心一定是打掉頑抗勢力後,對中間人士、底層百姓的收買。要脫老虎的皮,無論怎樣給老虎示好都沒用。

要說怎麼破解燕國的死局,其實有兩條路,一是拉其他國進來,共分齊國本土,燕國可以多佔點;二是就此與齊國講和,甚至退回齊國小部分土地,培養傀儡政權。至於此後燕國又將面臨哪些強敵,則是鹿死誰手,未可知也。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樂毅做到了這步,也比後來讓齊國徹底復國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