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張登和相國藍諸君演戲,按照劇本戲耍齊王

張登和相國藍諸君演戲,按照劇本戲耍齊王

中山國要和燕國、趙國一起稱王,齊國封閉關口,不讓中山國使者透過。

我不開心,就不給你借道,就阻攔你。現代社會還有關閉領海、領空等更多的手段。

故事背景同於《戰國策 犀首立五王》,犀首公孫衍約定魏國、韓國、趙國、燕國、中山國一起稱王,是中山國化解齊國壓力的另一種記敘。

(參見《小國中山要稱王,大國齊國搗亂,張登巧妙反擊》)

諸侯在國內稱王,其它國家不會計較。但是到外交場合,誰主動給誰行禮,這個就要討論討論了。

齊國發話說:“我們齊國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山國只是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憑什麼和我國一起稱王?”

就是看不起你。大國對小國沒有遮遮掩掩,很直率,敢告訴你真實的動機。

齊國準備割讓平邑來賄賂燕國、趙國,一起出兵攻打中山。

寧可破財,也不能讓你和我平起平坐。

平邑是齊國搶佔的趙國的土地,把平邑送給燕國、趙國,便於它們直接出兵進攻中山。

後世的戰爭中不乏這樣的事情,把自己的土地借給或送給一方,幫助它在與自己共同的敵人作戰時取得主動和優勢。

中山國國相藍諸君為此擔憂。

大臣張登對藍諸君說:“您對齊國有什麼擔憂呢?”

藍諸君說:“齊國強大,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羞愧於和我國一起稱王,不惜割讓土地來賄賂燕國、趙國,一起出兵攻打我國。

燕國、趙國常常背棄盟約,而且貪得土地,我擔心它們不會支援我國。

重則危及國家存亡,輕則廢除王號,我怎麼能不憂心呢?”

藍諸君擔心齊國入侵,擔心燕國、趙國二個盟國不可靠,擔心中山國滅亡,擔心中山君不能稱王。

張登說:“請讓我來使得燕國、趙國堅定地輔助中山國稱王,事情會確定下來,您想要這樣嗎?”

瞭解問題,解決問題,避免無用功。

藍諸君說:“這是我想要的。”

張登和相國藍諸君演戲,按照劇本戲耍齊王

張登說:“請您扮做齊王,我來嘗試說服您,可以的話,就這樣進行。”

原先廟算都是推演戰爭,張登用來檢驗遊說效果。

藍諸君說:“我願意聽您是怎麼說的。”

張登說:“大王之所以不惜割讓土地來賄賂燕國、趙國,一起出兵攻打中山國,原因就是想廢除中山的王號。

齊王說:‘是的。’

那麼大王的舉動不僅破費而且危險。割讓土地賄賂燕國、趙國,這是強壯敵人;出兵攻打中山國,這是首先挑起禍端。大王做這兩件事,索求於中山的東西不一定能獲得。

大王如果採納我的計謀,土地不必虧減,軍隊不必使用,中山的王號可以廢除。

齊王一定說:‘您的計謀怎麼樣呢?’”

齊王如果割讓土地來賄賂燕國、趙國,可見的結果是損失土地、強大敵人、成為禍首,還不一定能達到廢除中山王號的目標。

“舉事有道,計其入多、其出少者,可為也。”(《韓非子 南面》)張登準備給齊王上一堂法家追求目前實效的功利主義的課程。

藍諸君說:“那麼您的計謀究竟怎麼樣呢?”

藍諸君作為配角,認真參與。

張登說:“大王派遣特使,讓使者告訴中山君說:‘齊王我封閉關口,不讓貴國使者透過的原因,就是中山獨自與燕國、趙國稱王,但是我沒有從你們那裡聽到訊息,所以阻攔使者。

大王如果能移步來見我,情願幫助您。’

中山君原本就擔心燕國、趙國不支援自己,現在齊國說‘立即輔佐中山稱王’,中山一定逃避燕國、趙國而與大王相見,燕國、趙國知道後,憤怒地與中山斷絕往來,大王也與中山斷絕往來,這樣中山就孤立了,孤立了,怎麼會不廢除王號呢?

用這來遊說齊王,齊王會聽嗎?”

齊王讓使者傳話,中山君肯給我齊王面子,我就給您中山君實實在在的好處。

齊王以一二句話這種極低的成本孤立中山國,從而廢除中山王號。

藍諸君說:“這樣說齊王一定會聽的,這是廢除中山王號的辦法,儲存中山王號的辦法在哪裡呢?”

藍諸君的疑惑一方面襯托主角張登的智慧,一方面推進故事程序。

張登說:“這就是儲存王號的計謀。

齊國來說這一番話,把它告訴燕國、趙國,但是不去齊國,以此來深交於燕國、趙國。

燕國、趙國一定說:‘齊國割讓平邑賄賂我們的原因,不是要廢除中山的王號,只是要藉此分離我們與中山,而自己親近中山。’即使是百個平邑,燕國、趙國也不會接受。”

藍諸君說:“好。”派遣張登前往齊國。

齊國果然以那一番話說給中山君聽。中山國因此告訴燕國、趙國,但是沒有去齊國。燕國、趙國果然都輔佐中山稱王,事情終於平定了。

中山今天不去齊國,可以。萬一明天齊國感覺上當了,很生氣,會不會不請自來呢?

與其這樣苦心孤詣地應付齊國,為什麼不可以不湊熱鬧稱王呢?小國就不可以韜光養晦嗎?

本故事是《戰國策》中少有的包含主角配角的戲劇化的記錄。《戰國策》中還有一篇像這樣戲劇化的,可惜想不起來篇名了,主角好像是蘇秦,但是配角不活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