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你能想起誰,韓白衛霍通常是人們最先想到的,其次可能是三國時代的關羽張飛杜預等等。

中國歷史悠久,能被歷史記住的名將,都是大浪淘沙經得起考驗的,那絕對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有赫赫戰功的。

就說大家最不熟的杜預吧,他有個十三世孫鼎鼎大名,他就是杜甫,當年杜甫沒有成名的時候,經常以我是杜預的十三世孫感到自豪和驕傲。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杜預人稱杜武庫,王勃的《滕王閣序》裡面說的“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就是拍馬屁的經典妙筆,把這個王將軍比作是杜預,他的主要功績是滅了吳國。

名將是個稀罕物,如果你恰巧在某個時間點上出現,最好是亂世,你透過努力,再加上運氣好,不怕死,或許能成為名將。

但是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唐代,那麼恭喜你,你成為名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唐朝初年可謂是名將如雲,名臣如雨,一大批的中國歷史上頂級的文臣武將扎堆出現。

這可沒有任何誇大的成分,標準也絲毫沒有降低,在唐朝你要是不滅一兩個國家,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唐朝的名將多,但是一點也不慘水,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將侯君集,他就曾經滅了高昌國,這在唐朝的名將中完全不算什麼,但侯君集的一生卻非常的跌宕起伏,他一生的榮耀於恥辱,用兩個字就能總結,謀反。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一次成功,一次失敗,成功的這次,讓他名利雙收,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失敗的這次讓他坐罪處死,家人流放嶺南。

侯君集的一生,包括這兩次謀反,都深深地和李世民巢狀在了一起,他的榮耀和失敗,都是李世民給的,甚至是最後的死亡,如果換做其他皇帝,可能他就不用死了。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給他打來的榮耀的這次,就是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秦王府可以說是傾巢而出,連長孫無忌這種文官都親自上陣。

玄武門之變就不多說了,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侯君集是參與了政變的,當時具體做了什麼,並沒有說,前面我們分析過,這是李世民修改了史書的結果。

真實的玄武門之變應該是有兩個戰場,一個是在玄武門,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個是在太極宮,控制李淵。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控制李淵的這部分,實際上史書中是被故意隱藏的,沒有控制李淵這一步,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李世民是在無法揹負這樣的罪名,於是史書裡就輕描淡寫的說,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淵和親信在划船遊玩,實在是讓人難以相信。

綜合當時的情況和後面李世民的反應來看,侯君集應該就是那個控制李淵的人,因為對玄武門功臣的封賞來看,並不突出成績的侯君集被封為左衛將軍、潞國公,太宗皇帝也說,玄武門之變侯君集出力頗多。

從此侯君集就飛上枝頭變鳳凰,從秦王府不知名的小將變成了帝國顯赫的大將軍,領兵出征為國殺敵,那也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將。

但人都是會變得,尤其是國家進入正軌之後,偃武修文成為太宗時期的國策,文臣多少還是要比武將高一點,尤其是在約束武將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是絲毫不吝惜,經常敲打這些功臣宿將。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侯君集滅了高昌國,如此大功一件,人都還沒到長安,參他的本子已經到了,說他藏匿了高昌國的珍寶。

古代打仗,破城之後的劫掠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許侯君集確實是有點貪,但這事本質上不是什麼大事,當年李靖帶兵回來,也別人以同樣的理由參奏過。

但顯然李靖的境界遠比侯君集要高,不但是兵法上面,李世民讓侯君集跟著李靖學習,看來侯君集只學會了打仗,沒學會做人。

李靖率領部隊,在高原上九死一生,大破吐谷渾之後,同樣被人參奏說他劫掠錢財,李靖是啥也沒說,閉門謝客。

但是侯君集呢,自以為看透了這是李世民的權謀術而已,打了勝仗完全沒有封賞,大發牢騷,甚至還跑去跟張亮訴苦,說自己氣的都想謀反了。

古代說這話那可是要殺頭的,張亮也是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當時同樣也是受到排擠,張亮來告發侯君集要謀反,李世民問清楚緣由之後,也就沒有再追究,武將發發牢騷有時候也正常。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說說胡話,太宗沒有放在心裡,但有人記住了,他就是李承乾,當時的太子,因為自己的儲君之外危在旦夕,糾集了一幫功勳二代們,準備先下手為強。

所以他要找個重量級人物入夥,於是他們找到了侯君集,沒想到侯君集還真答應了,反正他十七年前已經幹過一次這樣的事情。

可惜李承乾的太子府不是十七年前的秦王府,還沒等到他們發動政變呢,就被告發了,結果一干人等全都被抓了。

一開始侯君集還是什麼都不說,沒想到他的女婿出賣了他,真是禍起蕭牆家門不幸呀,此時李世民的表現很有意思。

他擔心侯君集受到獄卒酷吏的折辱,於是親自審問侯君集,而且最後坐實之後,李世民居然替侯君集求情,說他有功於國家,能不能不殺他,結果群臣們都不同意。

這件事其實在歷史上也算是奇葩了,皇帝居然為一個造反的人求情,可見當年的玄武門之變,侯君集真的居功至偉,要不然多年後,李世民居然還念著他的功勞,連謀反這種十惡不赦的大罪都不願意處死侯君集。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但這事有趣也有趣在這個地方,侯君集最後還是被殺了,李世民問他還有沒有什麼心願,他所希望給自己儲存點血脈,最終侯君集的家人只是被流放,沒有被殺。

為什麼李世民都不希望侯君集死了,他還是會被殺,這就要說道貞觀為什麼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典範意義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裡,皇帝尊重法律和大臣,宰相也有非常大的權力,皇帝的命令,不經過中書省附署,是不能生效的。

這種集體決策權,相互制衡,皇帝的命令不大於國家法律的時代,被看作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完美的時代,李世民也因為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這也許就是侯君集的命,遇到了李世民,給了他十七年的榮華富貴,最終一切又成了過眼雲煙,這種事換了別的皇帝,專斷獨行也許就不用死了,可偏偏是李世民,一個尊重法律和群臣的皇帝。

侯君集一生兩次謀反,李世民全力保護他,為何最終還是被殺

關於侯君集的死,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