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關於會寧觀音閣名稱變遷及其重新確認的答覆

關於會寧觀音閣名稱變遷及其重新確認的答覆

貟守勤

(2021年12月21日,農曆辛丑年十一月十八冬至,2022年2月4日農曆壬寅年正月初四修改)

王海傑會長及其各位會長、信士:

會寧西關觀音閣歷經數百年曆史,名稱亦有變化,是否恢復初名及其名稱變化歷史等問題現答覆如下,僅作參考。

一、歷史記載

(一)觀音閣的建造年代

根據民國27年(1938年)劉慶篤、張濟川主編《會寧縣誌續編》(卷之二)記載:“大士閣,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建。”距今四百多年曆史。

(二)觀音閣的名稱

1、清道光時的名稱

觀音閣最早的名稱見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縣畢光堯主編,楚南畢,字蓂階纂修《會寧縣誌》(卷之十二)記載:“觀音閣,在西關,為北門屏嶂(障)。一在東關城樓。”

推斷:西關“觀音閣”名稱因先塑觀音菩薩像而來,至清道光畢光堯主編《會寧縣誌》時,觀音閣仍只有觀音菩薩塑像,故仍稱觀音閣,乃根據事實延續,無可置疑。此時距離觀音閣建成已經225年了。

2、民國時的名稱

(1)劉慶篤、張濟川主編《會寧縣誌續編》(卷之一),會寧縣城關全圖標註有“大士閣”,從位置上看,就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觀音閣。

(2)劉慶篤、張濟川主編《會寧縣誌續編》(卷之二)記載:“大士閣,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建。清康熙、道光、光緒三朝屢加重修。樓閣一所,內有三大士暨十八羅漢像。閣前架覆橋數步,橋南有魁星(樓)、韋陀樓,與閣相對。兩翼有鐘鼓樓,皆以覆橋通之。閣之左有關至聖殿,前左有聖母殿。民(國)九地震傾塌頗多,邑紳秦望濂等倡捐建修並新建精忠閣。地頗雅靜,邑人多遊憩暢飲於此。”

劉慶篤、張濟川縣誌中明確記載:“內有三大士暨十八羅漢像。”故此志中將沿用了三百多年的觀音閣名稱改成了大士閣名稱,很明顯是根據事實變化改稱的。

按:佛教中最大的菩薩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為“三大士”,供奉“三大士”的佛殿又叫三大士殿,通常是觀音居中,文殊在左,普賢在右。

3、1994年版《會寧縣誌》的名稱

(1)第487頁記載:“在北關觀音閣左側。”出現“觀音閣”,沒有沿用劉慶篤、張濟川縣誌名稱,是對劉慶篤、張濟川縣誌研究的欠缺。

(2)第499頁記載:“觀音閣。在城西關北角。明代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建,清代康熙、道光、光緒時期屢加重修。正殿有三大士(觀世音、普賢、文殊)及十八羅漢像。閣前架覆橋數米。橋南有魁星樓,與正閣相對。東西兩翼有鐘鼓樓,皆以覆橋通之。閣之左有關聖殿,前左有聖母殿。民國九年(1920年)地震,傾塌頗多。邑人秦望濂等集資重修,並新建岳飛殿。1958年修建第一機械製造廠時被拆除。遺址被河水沖塌,今已無存。”此處雖然仍稱“觀音閣”,但是其中所描述的事實十分詳細,明顯已經成了是“大士閣”。

(3)第499頁記載:“南街的燈繪《西遊記》、西街的燈繪《封神演義》、北街的燈繪《三國演義》,共約300盞,在觀音閣保管,屆時由各商戶領取懸掛於店鋪門前。”看來1994年版縣誌一直使用“觀音閣”名稱。

1994年版《會寧縣誌》完全抄錄了劉慶篤、張濟川主編《會寧縣誌續編》的文字,保留了觀音閣建造年代的記載,詳細說明了三大士的名稱和十八羅漢塑像,但是卻恢復了清代“觀音閣”名稱,沒有一處出現“大士閣”,這是一個相互矛盾的表述,顯然是一個錯誤。

4、結論:明代初建時為觀音閣,清代仍為觀音閣,民國為大士閣,1994版縣誌為觀音閣,從廟宇塑像增加的事實看,今天的真正名稱應為“大士閣”而不是“觀音閣”。

二、關於名稱的建議

根據以上歷史紀錄,觀音閣最早的名稱出現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縣畢光堯主編的縣誌。民國時期,無論地圖標註,還是文字記載皆為“大士閣”。新中國又恢復為“觀音閣”,約在20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更名為“大士閣”,這個更名是正確的。

“觀音閣”建成距今已經415年了,“觀音閣”的名稱有記載的從道光縣誌出現至民國縣誌改稱,叫了約107年,“大士閣”的名稱從民國縣誌出現至1994年版縣誌改稱,叫了約56年。

考慮到至少自民國以來觀音閣供奉的主神神像為完整的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大菩薩,即三大士神像,故建議名稱為“大士閣”。

(此文可作為觀音閣定名的依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