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陳能雄/文

在清末泰順的眾多文人中,周恩煦是閱歷較為豐富的一位。他師從瑞安大儒孫衣言、孫鏘鳴,遊歷四方,在會文書院講過學,也在北洋軍械局做過幕僚,被名公巨卿奉為上賓。他交往的人中,有不少是晚清時期軍界、政界、學界的精英。他曾為整頓長江防務獻上五策,也曾上書江寧布政使松壽為備荒建言獻策,其作品還被收入清代詩歌總集《晚晴簃詩匯》。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出生地——泰順秀澗上村

幼承祖訓,

心存孝義,發憤讀書

周恩煦(1844—1902),原名念煦,字曉芙,號晚華。他出生於泰順雅陽秀澗一個書香門第,他家房屋右前方的山脈上有一座“官轎巖”。曾祖父周魯是位品行高潔的秀才,數十年來清介有守,咸豐皇帝下旨賜帑建坊,表彰他的孝義之行;祖父周師尚是清道光年間歲貢生,候選儒學訓導,贈奉政大夫;父親周之瀛是優廩生,贈奉直大夫,其伯父周之濬亦是品學兼優的例貢生。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站在周恩煦故居前可看到“官轎巖”

周恩煦幼承祖訓,把諄諄教誨銘記於心。年幼時的他頑皮好動,活蹦亂跳,經常跌倒受傷。祖父周師尚不顯露出憐愛寵溺之情,也不以言語斥責,而是輕輕地把他扶起坐直,教他念誦《禮記》中語句:“不虧其體,不辱其身……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跌傷身體會讓父母心痛,愛惜自己就是孝敬父母,這讓周恩煦學會自愛,也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長輩。

那時,周家人沒有過多的生活瑣事,只一心讀書。每晚,周恩煦和堂弟們挑燈夜讀,周師尚、周之瀛、周之濬就會坐於旁邊,一字一句地教孩子們讀書認字。三代同堂讀書,朗朗書聲是秀澗靜夜裡最悅耳的聲音,屋內投射出的燈火是晚清秀澗的一抹人文光輝。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故居

師從孫衣言、孫鏘鳴

等鴻儒

長大後,周恩煦博覽群書,常感山鄉偏僻,就前往瑞安詒善祠塾求學,詒善祠塾是孫衣言、孫鏘鳴兄弟在光緒元年(1875)興辦的。光緒六年(1880),孫衣言致仕歸鄉,講學於詒善祠塾,造就近代溫州第一個知識群體,周恩煦、周恩錡兄弟便是其中的優秀學子。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詒善祠塾

在詒善祠塾讀過書的有“東甌三先生”之一的宋恕、青田才子章楷等人,周恩煦與他們互幫互助,常有詩書互酬。周恩煦與章楷是老相識,早在光緒庚午年(1870),他在杭州讀書,就與章楷結為好友,一起讀書趕考。後來,兩人天各一方,仍保持著密切聯絡,在書信中,他們小到生活煩惱,大到社會時局,無所不談。他們的友誼,是清朝中期泰順董斿、潘鼎與青田進士端木國瑚之間文緣的延續。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寫給宋恕的書札

光緒四年(1878),兩江總督沈葆楨請孫鏘鳴主講鐘山書院。之後,周恩煦亦來南京遊學鐘山書院,在增長學問見識的同時,拓寬了交友圈,與新結識的縉雲進士吳成周相交甚篤。孫衣言、孫鏘鳴學識淵博,都擔任過高官,德高望重。孫鏘鳴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沈葆楨的房師,有“天下翰林皆後輩,朝中將相兩門生”之譽。應該說,後來周恩煦能結識那麼多名儒重臣,與孫氏兄弟的推薦不無關係。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孫衣言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孫鏘鳴

除了孫氏兄弟,周恩煦還有另外一位瑞安籍老師,他就是黃體芳,官至內閣學士。周恩煦在通州之時寫了一篇《羊祜杜預合論》,講的是三國後期名將羊祜定下滅吳大計,萬事俱備,上表奏請伐吳,卻遭到對他心懷嫉恨的荀勖、馮紞、王衍、王戎等大臣的反對,晉武帝司馬炎猶豫不決,使得他壯志未酬,後來,繼任者杜預用羊祜的遺策完成統一大業。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黃體芳

同樣的軍事策略和部署,羊祜未能成功施行,只因內有讒臣阻撓,杜預得以成功是因君臣上下同心,一力對吳。周恩煦由此得出結論:“古未有權奸擾沮於內,而將帥能立功於外者”,他把《羊祜杜預合論》呈送給黃體芳指點。黃體芳看後讚賞不已,寫了幾句評語:“自古非常之事,惟斷乃成,先後若合符節。此作所見者大有為,而言可謂古誼,若龜鑑矣。”這樣功敗垂成的事,豈止發生在三國,在戰事不斷的清末也屢見不鮮,清朝當權者應當引以為鑑。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黃體芳(字漱蘭)為《羊祜杜預合論》寫的評語

周恩煦與孫衣言的之子孫詒讓、黃體芳之子黃紹箕也交情匪淺,孫黃二人都是清末著名教育家,並稱瑞安“二仲先生”,孫詒讓曾說周恩煦“清才篤學”,周恩煦曾幫黃紹箕收集泰順先賢曾鏞的文史資料。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孫詒讓

與這麼多溫州名士交遊,周恩煦聲名漸響。光緒十年(1884),平陽陳承紱(字少文)、周啟良等人在南雁蕩山重建會文書院,邀請周恩煦主講書院。這裡曾是宋代名賢陳經正讀書處,山水秀麗,文風濃郁,周恩煦樂在其中,教書育人,還寫了一篇《南雁華表峰銘》。

周恩煦在會文書院講學三年,學生中不乏登科顯貴者。他們不忘師恩,直到十年後,周恩煦回到秀澗,他們還專誠登門拜訪,想請老師再次到會文書院講學。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會文書院

入北洋軍械局總辦張士珩幕府

光緒丁亥年(1887)年,孫鏘鳴第二次主講南京鐘山書院,女婿宋恕也一同來襄校書院課卷,兩人與李鴻章的外甥張士珩過從甚密。是年,周恩煦的弟弟周恩湛慕名來書院求學,對於恩湛的到來,宋恕甚是欣喜,題詩相贈“二千里外欣相見,共說平生興不孤。”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弟弟周恩湛寫給宋恕的書札

經孫鏘鳴的推薦介紹,周恩湛結識了張士珩。光緒己丑年(1889),張士珩到天津總辦北洋軍械局,囑咐周恩湛為他在南京冶山下的書堂“君子居”撰寫文章。周恩湛寫信求兄長周恩煦寫一篇《君子居銘》,同時受邀寫文的還有一代名儒孫衣言、汪士鐸。之前,張士珩就多次聽孫氏兄弟提起周恩煦的學識品行,仰慕已久,如今一看他的文章字字珠璣,愈加欽敬喜愛,想禮聘他為幕僚。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為張士珩寫《君子居銘》

在給張士珩做幕僚之前,周恩煦曾到名臣周馥創辦的天津集賢書院講學。光緒壬辰年(1892),集賢書院中名士大儒濟濟一堂,周恩煦以其出色的才識技驚四座。這給安徽巢湖官員劉原道(曾任江南製造局主事)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後他寫詩追憶周恩煦:“憶昔津沽初見日,汪汪千頃波平挹。萬間廣廈萃群英,老鶴一聲眾鳥慴。”周恩煦胸中之才如萬頃波濤,在眾多文人中鶴立群鳥。他和劉原道惺惺相惜,情同兄弟,他曾對原道的弟弟說“你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劉原道追憶周恩煦

後來,周恩煦應張士珩之邀,入北洋軍械局幕府。在張士珩的一些詩文中稱北洋軍械局為“北洋武庫”,他在天津西沽武庫邊上建了一座“韜樓”。西沽武庫是晚清時期軍事重地,囤聚著大量的軍械彈藥。

周恩煦在一首《津門雜感》中寫道:

漠漠郊原混陌阡,高牙大轆此籌邊。

飛炎聚冶九州鐵,翻墨如騰萬灶煙。

武庫積幾熊耳埒,重金購得佛郎傳。

折衝可否長城恃,千古是非有史編。

這首詩描寫當時天津旌旗獵獵,軍容雄壯,軍工廠裡的員工正在熱火朝天地製造武器裝備,他們積極學習新技術,購進西方新式槍炮,武庫中積滿的軍械,幾乎有熊耳山那麼高。

周恩煦在軍械局裡處理公文,建言獻策,深得張士珩的信任。案牘之餘,他喜歡談經說藝,這令張士珩受益匪淺,奉他為良師益友。張士珩的兒子張繼霈也與周恩煦很投緣,他的書塾鄰近周恩煦的居室。張繼霈當時才是六歲的孩童,愛好書法,每天午後,他會來到周恩煦的書案上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求教用筆之法。每當他聽聞周恩煦有書法應酬,就急忙丟下書本跑出書塾,到那邊觀看寫字,他一邊看一邊用手指劃來劃去模仿筆勢。張繼霈看得入迷,直到私塾老師叫喊了許多遍,才戀戀不捨地回去讀書。在張繼霈幼小的心靈中,周恩煦是他崇拜的書法偶像。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李鴻章的外甥張士珩

甲午中日海戰,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其外甥張士珩被追責,革職回到南京,在冶山下的竹居別墅邊建了三間房屋,仍取名“韜樓”。光緒乙未年(1895),張士珩再次邀請周恩煦北上。周恩煦入住竹居別墅,既是幕僚,又是私塾老師,他謙恭儒雅,周家的親朋好友都喜歡親近他。有一年秋天,張士珩送給他一盤螃蟹和一盆菊花,他寫詩致謝:“秋味秋色兩佳絕,對此真須酒十斛。有花無酒交淡如,傲骨凌霜相知夙。”雖然沒有美酒助興,但他與張士珩是君子之交,其淡如菊,其淡如水。

周恩煦為張士珩寫了一篇《韜樓記》:“……南陽之臥廬,東山之絲竹,皆善於韜者也……”他把韜樓比作諸葛亮的南陽臥廬、謝安的東山絲竹,期望仕途受挫的張士珩,在韜光養晦後能重新復出。周恩煦去世後不久,張士珩果然東山再起,主辦江南製造局,成為著名的軍火專家。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韜樓記》

上書江寧布政使陳述備荒之法

周恩煦跟隨張士珩多年,對洋務和防務頗為了解。當時清朝內憂外患,沿海城市常受外敵侵擾,周恩煦在《整頓長江防務》一文中,分析長江沿岸的幾個戰略要地,陳述防務策略。他為當道者獻上五策:一是扼建炮臺,指明何處宜設炮臺;二是妥置炮位,隱而不露,不讓敵軍輕易發現;三是精練炮軍,訓練一批能操控新式武器的官兵;四是增練陸軍,配合炮兵,防止敵軍登陸;五是添設水師,以防海上襲擾。

他在防務策略中提到了軍艦配備之法,以及新式武器魚雷。可見周恩煦不止是一個文人,還是一個軍事參謀家。他關注時事,願意接受西方新事物,又反對全盤西化,認為當時的清朝相形見絀,並不是西方諸國太過富強,而是清朝積弱太久,應該洋為中用,奮起直追。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整頓長江防務》書影區域性

周恩煦還通曉農業經濟,他心繫民生,深知“民以食為天”,只有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才能天下太平。當年,他在淮揚道官署裡做幕僚,正值徐淮海一帶出現大饑荒,每天都會發生多起搶劫盜竊的案件,而盜賊並不像壞人,搶劫的錢財也不多。他們會鋌而走險,無非是為了一口飯吃。他向淮揚海道臺謝元福提議讓百姓種植甘薯,以備荒年。謝元福認為這個方案可行,可惜最終沒付諸實施。

光緒戊戌年(1898),江南各地荒歉,周恩煦親眼目睹百姓之苦,寫了一篇《上江寧松鶴齡方伯備荒書》呈送給江寧布政使,松鶴齡即是時任江寧布政使的松壽。他在呈文中所提的方案仍是推廣種植甘薯,他平時留心農事,“諦審土宜不憂旱澇,收成又數倍於禾麥者,莫如甘薯一種。”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江寧布政使松壽

周恩煦認為在徐淮之間推廣種植甘薯,有四大利處:一是地高土疏,甘薯更易舒根結實,既省力又增產;二是甘薯生根發葉後,不怎麼怕旱澇,甘薯長在泥土中,不會被蝗蟲吃掉;三是甘薯對土壤肥料的要求較低,農田山坡皆可種植,甚至是沿海的灘塗鹽鹼地都可開墾成番薯地;四是甘薯可以在小麥收成後種植,畝產又多於禾麥,這樣可以確保農民糧食豐收。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對土壤肥料要求較低的甘薯

在之前的甘薯書籍中,比如清代陸耀的《甘薯錄》,詳述甘薯的栽種之法,但收儲之法講述較少。周恩煦在《上江寧松鶴齡方伯備荒書》中,向松壽介紹了甌駱百姓收儲甘薯的方法:甘薯洗去泥土後,用小孔的銅刨削下甘薯絲,再放於竹箔上晾曬,收藏起來的幹薯絲四五年都不會壞。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泰順農村還普遍採用這種收儲甘薯的方式,泰順百姓稱幹薯絲為“番薯米”。在糧食歉收之年,有些泰順百姓就會煮“番薯絲”吃,或者把番薯絲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煮。由此可知,周恩煦的備荒之法並非泛泛而談,而是從百姓的勞動實踐中來。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刨番薯、曬番薯絲

松壽看了周恩煦的呈文,連連稱善,他命令治下各州縣的官員調查一下風土民情,再擬一份種甘薯的可行性報告。可惜,報告還沒有送上來,松壽就調任江西巡撫,這個備荒建議由此被擱置。

臺灣巡撫

劉銘傳的故居撰寫銘文

周恩煦所住的竹居別墅,是南京名流聚會的場所,談笑有鴻儒,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孫子劉朝望(字荃莊)是張家親戚,就經常往來於此。光緒庚子年(1900),劉朝望仰慕周恩煦的文采,囑託他為“彝舫樓”寫一篇銘文。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劉銘傳像

彝舫樓是劉銘傳故居中的一座樓房,位於安徽省肥西大潛山麓,是劉銘傳1868年回鄉時所建,為劉朝望等人的讀書之所。劉銘傳在樓中珍藏古書典籍,擺放各類古玩彝器,其中有一件西周虢季子白盤是鎮樓之寶。虢季子白盤是劉銘傳赫赫功勳的象徵,1864年,他帶兵打敗常州太平軍,在護王府中得到這件寶物,為此他還專門在老家建了一個“盤亭”。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虢季子白盤

周恩煦在《彝舫樓銘》中盛讚劉銘傳的功業:“發捻連克,血戰十年。提師一億,熙耀天日。”描述他在功成名就後,在“潛山之陽,大起宅第”,在彝舫樓“敦鼓駢羅,登盤上席,永鎮斯樓”。這華美的樓閣和輝煌的勳業令周恩煦“跂予以望”,通篇銘文氣勢磅礴,一字一句都顯示出他對劉銘傳的景仰之情。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為劉銘傳故居寫的《彝舫樓銘》

請當世名流為

周氏

先人立傳

周恩煦自小耳濡目染長輩們的孝義之行,深受薰陶,孝悌友愛,對長輩心懷感恩,常想有朝一日能光耀門楣。光緒乙酉年(1885)),周恩煦被選為拔貢生,赴京城求學應試,後來授直隸州州判,加候補江蘇知縣同知銜。此時的他愈加懷念父母,請徐定超(曾任京畿道掌印御史)代為辦理封贈事宜,以覃恩貤贈先父先祖。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徐定超(字班侯)

為了不讓先人的德行泯滅,同時也為了垂訓後世,他請當世名流為周家先人立傳。他的曾祖父周魯(號石帆)一生崇尚曾子言行,“閉戶課子,足不出里巷四十年”,他拿著曾祖父的遺像,請台州黃岩著名的教育家、經學史家王棻題寫《石帆先生像贊》;他的高祖周啟基有“還金驅虎”的奇事,祖父周師尚有“嘗溲辨疾”的孝行,他請恩師孫鏘鳴撰寫《泰順周氏先德贊》。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王棻像

光緒丁酉年(1897),周恩煦還專門撰寫《先妣包太宜人述》《世父漱泉周府君述》,歷數母親包太宜人、伯父周之濬的感人事蹟,他把行述寄送給保定知府李映庚,請他為母親、伯父立傳。李映庚,光緒十五年進士,曾任永平、天津等七地知府,在政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在軍樂方面亦頗有建樹,被稱為“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李映庚像

在致李映庚的書信中,周恩煦寫道:“當世惟閣下能為不磨之文,又重之以摯誼,則先妣先伯父不朽之託,舍閣下其奚屬。”人因文傳,周氏先祖的懿德,經王棻、孫鏘鳴、李映庚等人的椽筆記述,可以傳之不朽。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周恩煦致信李映庚請他寫傳記

石城秋肅晚華凋

晚年的周恩煦主要在南京竹居別墅度過,經歷了人生沉浮的他,看淡了名利榮辱,變得更加謙恭內斂,只安心著書。有時,好友劉原道到竹居別墅看望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高談闊論,由客套寒暄轉為精神上的交流,兩人靜坐無語,偶然對著紫金山發幾聲清嘯。

光緒壬寅年(1902),他身染重病,緊緊握著劉原道的手說:“我的病脈已經微若遊絲。”劉原道強作歡顏,安慰他說:“學問高深的人都能固守精神,兩漢的經學家都是長壽健康之人。”周恩煦確是一位經學大師,精研訓詁,深究義理,曾想編撰《九經通義》,可惜書稿未成人先死。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張士珩寫文回憶周恩煦

劉原道痛惜摯友周恩煦離世,悲吟道:“石城秋肅晚華凋,寢門外哭風刁騷。舊事淒涼燕市月,歸舟嗚咽浙江潮。”竹居主人張士珩亦有痛失英才之感,他說:“其學行交勗如吾周曉芙(恩煦),蓋千百不一見,而天且奪之。”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晚華居遺集》書影

周恩煦一生著述頗豐,也常為人代筆寫文,如寫給巡撫王之春、兩江總督劉坤一等人的文書,但他不善儲存,作品多散佚。兒子周紹徽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陪侍身邊,收集其日常手稿,輯成《晚華居遺集》,總算保留了一些文化遺產。後來,民國總統徐世昌編纂《晚晴簃詩匯》,收錄周恩煦的詩歌二首,放在整個清代詩壇,周恩煦也能佔據一席之地。

他自號晚華,這朵晚開的花,在秋風瑟瑟的石頭城黯然凋謝,但今人能從他詩文中瞭解到他生平的故事足跡,體會他的喜怒哀樂,這朵花仍然芬芳如故!

這位泰順人在北洋軍械局做幕僚,曾為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故居撰文

《晚晴簃詩匯》目錄,同頁中有周恩煦、譚嗣同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