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大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或許是因為它距離我們最近,所以它也就成為了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朝代了。今日閒來無事,忽地想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假如你能夠穿越,讓你穿越到清朝去當官,你知道共有幾種途徑嗎?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其實,在清朝當官的途徑,還真是不少,小編特意收集並整理了與之相關的一些資料,最後,數來數去,竟然足足有六種之多,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當官的六種途徑吧。

第一種途徑:科舉。

“科舉”毫無疑問是清朝當官的一種途徑,而且還是最主要的途徑,說實話,不只是清朝,自隋文帝開創科舉制度之後,它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的、朝廷選拔官吏的最重要途徑,所以說,關於“科舉”這一種當官的途徑,我們是用不著多說的。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第二種途徑:廕襲。

“廕襲”這種途徑也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祖上有功勳,那麼兒孫就可以沾光得到祖上的官職,比如,一個人的老爸對朝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當這位老爸死後,他的兒子就可以繼承他的官位;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子承父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第三種途徑:會推。

單從字面上來看,“會推”似乎就是“開會推舉”的意思,而事實上,“會推”基本沒有這種含義。“會推”是一種特指,特指官吏之間的相互推薦,比如(只打比方,不考慮歷史事實),和珅推薦紀曉嵐出任左都御史,紀曉嵐推薦和珅為軍機大臣,這就是“會推”,不過,這有個前提,就是和珅與紀曉嵐都是朝廷的官吏,倘若有一個人不在職,那就不能稱為“會推”了,如果和珅與紀曉嵐都不在職,那就更與“會推”不沾邊兒了。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第四種途徑:薦舉。

“薦舉”與“會推”有些相似,只不過物件不同罷了,官員推薦官員,稱為“會推”,而官員推薦非官員(沒有功名之人),就叫做“薦舉”了。比如有哪一位官員偶然在民間發現了一位有才之士,於是就把他推薦給自己的上司或者皇帝,這就是“薦舉”。“薦舉”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它可以不拘一格地啟用人才,不過,“薦舉”也有限制,你不能推薦自己的老鄉或者和自己有關係的人,這就“避嫌”。另外,若是你推薦的人很有能力,那麼你也一併會受到朝廷的嘉獎,反之,若你推薦的人並無真才實學,在任上毫無建樹,那麼你也一併會受到朝廷的責罰。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第五種途徑:捐官。

“捐官”,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官,真正意義上的“捐官”,其起源並不算太早,它是從康熙十三年才正式興起的。那時候,正值“三藩之亂”,朝廷為了積攢軍餉、擴充軍備,不得已,實行了這種“花錢買官”的制度。當然,以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他是不可能允許那些無德無能之人在官場上濫竽充數的,所以,花錢買來的官兒,有著更加嚴格的考核,以三年為期限,稱職的人,可以繼續幹,甚至升遷,而對於那些不稱職的,呵呵,對不起,請你走人。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第六種途徑:特簡。

“特簡”可稱得上是最“簡單暴力”的當官途徑了,因為它特指“皇帝任命官員”,既然是由皇帝任命,那就不用去考慮任何的律法規章,皇帝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皇帝就有這樣的特權。記得在電視劇《李衛當官》中就有這樣的橋段,說的是康熙皇帝“特簡”李衛出任了蘇陽縣令,要知道,李衛可是一位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的文盲,而且,他還是假冒欽差的重犯,但是,皇帝說話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穿越清朝去當官,6種途徑,任你選擇

以上就是大清王朝當官的六種途徑,親愛的小夥伴們,假如你能夠穿越到清朝,讓你去當官,你認為你會使用哪一種途徑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

野史才有料

,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