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多得數不清,但最有趣的習俗,當數女人走路,並且是走夜路。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元宵節走路,當屬宋朝。眾所周知,宋朝特別看重元宵節,皇帝在元宵節晚上會親自到宣德樓觀燈,與民同樂。歐陽修曾用“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來描寫元宵節的情人約會,辛棄疾曾用“東風夜放花千樹”來描寫元宵節燈會盛況。但這些,都不算特殊,特殊的是宋朝的一些婦女在元宵節出遊,到處走路。這個走路,不是走幾步就完事的,往往一走就是幾個時辰,甚至是“自夜達旦”,也就是說,從正月十五晚上開始走,一直走到次日早晨。要知道, 宋朝是理學大發展的時期,理學對女人們的行為有諸多限制,走夜路這種情況,我們現在都不提倡,可是在宋朝的元宵節那天,卻是極為流行。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宋朝之後,明朝的元宵節,女人們走路也比較流行。明朝把元宵節叫著燈節,放假十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日,持續狂歡。在男人們狂歡的時候,明朝的很多女人則去走夜路了。而且場面非常壯觀,你只要到城郊去看看,便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女人與你擦身而過,這些女人穿著白綾衫,挽著頭髮,手拉著手,說說笑笑,興高采烈地走在路上。她們往往有一個頭人,舉著香在最前面開道,其它人緊跟其後,逢橋必過,逢門釘必摸,謂之“過橋”與“摸釘”。非常有特色。

到了清朝,元宵節燈會盛況不如以前了,因為朝廷不再舉辦,只有民間自己辦。但是元宵節女人走路的習俗還在,情況與明朝差不多。不過參加者範圍擴大,有小孩參與進來,一些婦女是抱著嬰女走路的;有病人參與進來,由她的家人攙扶著的;也有老人參與進來,他們都拄著柺杖。甚至還有一些男人也參與了進來。元宵走夜路最終成為了一種大眾文化,沒有了性別之分。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那麼,古代中國為什麼會形成女人們在元宵節走夜路的習俗呢?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是身體的剛性需要。女人在舊時代地位不高,社會不給她們出來做事的機會,她們只能呆在家裡操持家務,服侍丈夫,教育兒女,很少出門。這種圈養式的生活方式讓我國大部分女人身體素質都不怎麼好,以至於她們體弱多病,成為醫館的常客。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很多女性們便想到了出門走路這種最經濟、最實惠的體育鍛煉方式。所以,從目的上講,元宵節女人們出門走路是為了鍛鍊身體,祛除疾病。俗稱“走百病”或“遊百病”。我們可以從古詩中看到這一目的,比如明朝的一首詩是這麼說的: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這裡的“祛百病”把目的說的再清楚不過了。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原因之二,女人們元宵走夜路有一定迷信因素在裡面。比如女人們走路時,逢橋必過,叫“過橋”。據說,過了橋的,接下來一年到頭不生病,不過橋的就沒有這麼好運了,說不定大病不犯,小病不斷。再比如說“摸釘”,女人們走路時,往往會繞道走到城門口,去摸城門上的那些銅釘。據說,摸了此釘,來年可以生男娃,不摸此釘,來年生女娃者多。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當然家家都想生男娃。

原因之三,女人們元宵走路,是女性意識的覺醒。經濟的發展,時代的發展,逐漸讓婦女們有了走出家門,參加工作的機會。有了工作和收入,她們的社會地位就提高了,就有能力關注自己身體的健康了,在這種情況下產生走路鍛鍊身體的運動方式就不奇怪了。從婦女們元宵節走路的歷史看,宋朝比較流行,就是因為宋朝商品經濟非常發達,女人們開始在商業服務領域拋頭露面,有的女人甚至成為了經商好手。她們有錢後,注重身體的鍛鍊,必然有人跟風,就形成了氣候。明朝時,更加流行女人們在元宵走路的習俗,也是因為明朝商品經濟比宋朝更加發達,女人們更多地參與到經濟生活之中了。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走夜路?而且是男人不走,女人走

社會發展到現在,女人地位大大提高,她們對於身體健康更加關注,要求更高。我們看到,每天晚飯過後,大量婦女出來走路,數都數不清。為了幫助人們走路健身,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還開發了計步軟體,給人們計算走路的步數。女人們不僅走路健身,還跳廣場舞,廣場舞深入人心,成為極為廣泛的群眾性運動。這些,都說明了女性的解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