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在唐宋以後,南方的漢民族,就打不贏北方的少數民族了

在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漢民族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著。在唐宋之前,雖然北方少數民族也產生過匈奴、鮮卑、突厥等多個強大的民族。不過南方漢民族在和這些民族的爭戰中,一直處於壓倒性的優勢。

為什麼在唐宋以後,南方的漢民族,就打不贏北方的少數民族了

比如匈奴確實十分強大,而且從戰國末期延續到東晉時期,和南方漢民族發生過多次征戰。不過總體上都沒能打過南方漢民族,在其最強悍的秦漢時期,受到的秦漢的打擊也是最強烈的。突厥也在南北朝時期強大起來,不過也只是曇花一現,隨著唐朝強盛起來後,突厥便衰亡了。

然而,從唐朝末年及宋朝開始,這種情況就發生了改變,南方漢民族在和北方少數民族爭戰中,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反而多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打壓。北宋被金國佔去了半壁江山。到了南宋的時候,整個江山都被蒙古給佔去了。明朝對北方少數民族採用積極防禦的措施,雖然限制了蒙古族的發展,但是女真族(滿族)又發展起來,最終還滅了明朝。

如此看來,確實存在唐宋之前,南方漢民族壓倒北方少數民族,而唐宋之後,北方少數民族則壓倒南方漢民族的情況。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唐宋之後,其實並不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勝利,而是另外兩樣東西的勝利。是哪兩樣東西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唐宋之後,北方少數民族是怎麼戰勝南方漢民族的。

為什麼在唐宋以後,南方的漢民族,就打不贏北方的少數民族了

其一,北方少數民族走進了農耕文明。

北方少數民族,當他們一直處在遊牧階段的時候,他們很難發展起來。因為他們不能只靠牛羊就能生存,他們還需要糧食。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夠生產糧食的土地,他們就只能依靠漢民族來獲取糧食。最正常的方式就是交換,用他們的牛羊和漢民族進行交換。

但是,這種交換並不是互惠互利的。因為牛羊對於南方漢民族來說,並不是必需品。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但是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糧食就是必需品,沒有糧食,他們生存就非常困難。因此,當南北雙方發生了很大矛盾的時候,南方漢民族首先就關閉榷場(交換的場所),閉關鎖國。這樣一來,北方必然要南下抄掠。比如在南方麥熟的時候,就帶著軍隊到南方來搶收麥子。

北方少數民族的抄掠,必然會遭到南方漢民族的強力打擊。如果像漢朝和唐朝那樣,不只是在北方抄掠的時候才打擊,而是主動就打擊。那麼,北方少數民族顯然是承受不住的。當他們生活無法保證,人口無法繁盛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就很難發展壯大起來。

唐朝末年開始,北方的契丹擁有了燕雲十六州,這是出產莊稼的地方,契丹也因此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從而得以發展壯大。北宋末年的時候,金國不但擁有了燕雲十六州,還擁有了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正是最重要的產糧區。事實上,到遼國和金國的時候,這些北方少數民族,就已經不能叫做遊牧民族,而應該叫做農耕民族了。

當他們是農耕民族的時候,他們戰勝南方漢民族,就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為什麼在唐宋以後,南方的漢民族,就打不贏北方的少數民族了

其二,北方少數民族吸收了漢文化。

最突出的例子是鮮卑。

之前的匈奴,雖然綿延了很多年,但是對於漢文化的吸收是很少的。鮮卑建立北魏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魏孝文帝遷都,大力實施漢化,這使得鮮卑具有了可以在中原地區發展起來的基礎。

北魏雖然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而東魏和西魏又演變成北齊和北周。看起來是分裂了,看起來漢化並不徹底,但是,最終實現統一的卻是北周。後來北周又被隋朝替代,再後來隋朝又被唐朝替代。事實上,無論北周,還是隋朝和唐朝,其實已經不完全是漢民族所建立的朝代。統治者實際上是南北方民族融合的結果。

到了遼國和金國的時候,他們進一步漢化,這使得他們具有了更多的掌控整個中華民族的能力。

漢化作為北方少數民族能不能戰勝南方漢民族,能不能延續江山的一條重要標準,在元朝和清朝的身上得到了有力的證明。蒙古人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戰勝了宋朝,也進行了部分的漢化。但是並不徹底,因此在中原維持的統治時間並不長。清朝因為漢化得比較徹底,因此,他們延續了整整三百年時間。

歸納起來,唐宋以後,並不是北方少數民族戰勝了南方漢民族,而是農耕文明和漢化取得了勝利。

(參考資料:《中華文明五千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