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劉備本人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缺點,一個是外交水平差,另外一個則是形勢遲疑。這導致了劉備在處理外務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軍事壓迫以及武力爭奪。在建安二十年,劉備率領大軍向孫權爭奪江南三郡 ,這個這個策略其實並不好,不僅耗費糧餉,而且很這容易損傷士氣。因此還錯過了與曹操爭奪漢中的好時機,後來雖然成功了,但也僅僅只得得其地而不得其民,所以,蜀漢的敗亡由此埋下。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反則曹操,其實戰略很清晰,在建安二十年,就已經成功的拿下了漢中,而且也在開始籌謀著將漢中百姓遷移的事情。當時,中國人安土重遷,想要將漢中數十萬人口遷移這個富庶之地,可以說是不現實的事情。在一年之前,曹操平定了涼州,將隴西三郡的民眾遷往河北,只是這一次的遷移工作做得並不好,引起了很大的慌亂,辛虧雍州刺史張既靈處置得當,才沒有釀成大禍,所以這一次的工作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再出現上次的局面,而其中最關鍵之處在於,逃至巴中的張魯身上。

漢中屬於政教合一的一個地方,百姓們既是農民,也是宗教中人。而武鬥米教的教主張魯如果肯歸於曹操,則數十萬的教從也願意去內地。在曹操七月拿下了漢中之後,並不是急著走,而是做著大量的宣傳工作。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建安二十年,巴中七姓夷王北上歸順了曹操,曹操給他們的首領全部都封了候,而這些首領其實都是張魯的同盟軍,所以張魯派他們前來也是前意試探。張魯看到曹操如此的有誠意,自然也願意坐下來談歸順一事。之後,曹操成功的將張魯歸到麾下。張魯不僅被封為大將軍,其五子都封為列候。還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兩家成為親家。但是裴松之認為曹操給予張魯的待遇實在是太高了。

裴松之對於曹操的用心並不知曉。這個張魯可是大有來頭,並不是一個小小的教主,他這之所以以可以盤踞漢中三十年,而且可以與劉表劉璋等分庭抗禮,就說明他的實是力並不差,而要想轉移漢中的百姓,他們必須要藉助張魯的力量。而他的五個兒子,每一個都是宗教當中的骨幹,所以,也必須重視起來才行。得到張魯的歸順之後,曹操的遷移工作果然做得就很順利了,數萬戶漢中教眾被漢族安逸到了長安。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在遷移工作完成之後,曹操返回鄴城,而在走之前也做好了人事安排,將夏候淵封為將軍,留守一部份將領在漢中,駙馬都尉杜襲,也一塊留下處理民政,他們的引導遷戶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所以,剩下八萬多漢中百姓也都陸陸續續被轉移走了。

所以,曹操留守在漢中的軍隊,與其說是邊防軍,倒不如說就是一支拆遷隊,一點一點把百姓們都給轉移走了。曹操不得不說還是非常有遠見的,他一開始其實並不想留漢中,不然就不會把百姓們都給遷移走了,而遷移走百姓之後,曹軍的吃喝全部依靠外界運輸,道路這麼難走,又能支撐得了幾年,這樣不是在自找苦頭吃嗎?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可惜的是,曹操的戰略已經如此的明顯了,劉備依然沒有動手去打漢中,而是與孫權奪荊州。等到了十一月,再北下搶奪巴中地區,在此時劉備依然沒有打算去拿漢中,而是在成都足足休息了三年。也正是因為這三年的空窗期,才丟失了蜀漢政權。不得不說代價還是非常大的。

劉備與曹操的差距,從漢中的戰略謀劃就能看出,怪不得蜀漢會敗亡

要比謀略,劉備與曹操實在是要相差得太多。曹操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的會計算,他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所以,做一件事情,眼前的失敗不代表全盤的失敗,必須要看到後來的成功,才是首要的。每一次決定,都會關係到後來的成敗,所以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才是。如果沒有將事情安排處理好,那麼後續許多事情也會有影響。居安思危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將這些事情處理好,那麼後續還會有更大的麻煩在等著你。這於我們生活當中也是可以用得到的,只是真到了自己的身上,許多人熟是熟非未必可以看得開,未得可以分得那麼清楚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