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唐朝大詩人王維並不擅長寫邊塞詩,但他的一首《使至塞上》卻為後人所稱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更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率軍進入吐蕃二千里進入掩殺,打了個大勝仗。朝廷派時任監察御史的王維出塞慰勞軍隊,《使至塞上》正是王維出塞途中所作。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吐蕃為報復大唐,出兵攻略河西,再次被崔希逸擊敗。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李隆基

這兩場大戰的原因要從唐朝和吐蕃之間的赤嶺之盟說起。唐朝與吐蕃之間的戰爭曠日持久,打了近百年,雙方也精疲力盡。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蕃訂立了赤嶺之盟,雙方約定交好,進入停戰狀態,邊境一片祥和。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很享受這種和平,他甚至與吐蕃的將領約定互不攻伐,並撤掉唐朝與吐蕃邊境的樹柵。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吐蕃攻滅唐朝屬國勃律,讓唐玄宗大為惱火。恰巧崔希逸派手下侍官孫誨入朝奏事,孫誨卻向唐玄宗建議趁吐蕃不防備之時,殺入吐蕃,可打一大勝仗。唐玄宗心動,派太監趙惠琮跟隨孫誨到河西察看情況。孫誨卻和趙惠琮卻矯詔讓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發兵攻打吐蕃,於是發生了唐朝和吐蕃之間的這場大戰。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李隆基

奇怪的是,這兩場大戰最大的功臣崔希逸在戰後卻被調離河西節度使,改任河南尹,同年崔希逸竟憂鬱而亡。孫誨、趙惠琮也在同年去世。此戰3大功臣接連去世,可以看出此戰背後有著很深的隱情。

《舊唐書》載:行至京師,(崔希逸)與趙惠琮俱見白狗為祟,相次而死。孫誨亦以罪被戮。

1。唐朝背盟了嗎?

唐朝在雙方簽訂盟約的情況下,突然出兵進入吐蕃二千里進行掩殺,這是不是背盟呢?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李隆基

唐朝攻擊吐蕃是不是背盟主要取決於盟約的內容,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赤嶺之盟至少約定雙方不主動攻伐對方,那麼吐蕃攻滅了唐朝的屬國勃律又算不算是背盟呢?可惜目前沒有史料記載赤嶺之盟的完整內容,因此無從得知。不過,此戰過後,崔希逸、孫誨、趙惠琮連接獲罪,實際上也表明了唐朝可能真是的背盟了,他們三人正是私下出兵攻打吐蕃,致使唐朝背盟,背上不義之名,才會因此獲罪。

2。孫誨和

趙惠

琮真的是矯詔嗎?

據多次史料記載,孫誨和趙惠琮矯詔讓崔希逸出兵,但此種說法是非常可疑的。孫誨和趙惠琮為什麼會矯詔呢?矯詔可是死罪,崔希逸一旦出兵,矯詔之事立即敗露,孫誨和趙惠琮就會因此獲罪。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李隆基

孫誨是崔希逸手下侍官,具體官名雖不知道,但應該是崔希逸的副手。趙惠琮是宮中內豎,職責是侍候唐玄宗。簡單地講,他們都不是什麼大官,哪有那麼大的膽量去矯詔?

再者,矯詔對於他們兩人來說有什麼好處呢?難道他們就指望打勝仗拿點功勞嗎?對於他們來講,矯詔的風險遠遠大於矯詔之後所獲得的功勞,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如果孫誨和趙惠琮沒有矯詔,而崔希逸又確實出兵的話,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出兵之事是得到唐玄宗的授意的。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唐朝宮殿

吐蕃攻打勃律,唐玄宗對孫誨的提議非常心動,但卻礙於盟約,於是派趙惠琮跟隨孫誨去河西,授意趙惠琮見機行事,問題是這種事情不能公開下詔,以免授人以柄,只能私下囑咐。結果趙惠琮真的見機行事了。

《文獻通考》:明年,傔史孫誨奏事,妄言“ 虜無備,可取也”。帝採之,詔內豎趙惠琮共往按狀。小人慾徼倖,至涼州因共矯詔,詔希逸發兵襲破吐蕃青海上,斬獲不貲,乞力徐遁去。

唐玄宗時代大唐擊敗吐蕃,主帥卻被貶,一場大戰背後有何隱情?

唐朝宮殿

3。崔希逸、孫誨、趙惠琮為何獲罪?

大戰取得勝利,本應封賞,但唐朝是主動背盟的,崔希逸、孫誨、趙惠琮三人私自出兵,理應承擔後果,這當然是有罪。出兵本來就是孫誨的主意,孫誨自然知道出兵會背盟,但富貴險中求,他只要得到唐玄宗的支援即可。趙惠琮雖然可能是得到唐玄宗的授意,但這種事卻無法公開,趙惠琮既然參與做出出兵的決定,也只能承擔後果,替唐玄宗背下黑鍋。只有崔希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聽從孫誨和趙惠琮的話,率軍出兵,釀成大錯。

這兩場大戰之後,唐朝與吐蕃又恢復戰備狀態,幾年的和平時光結束,雙方重啟戰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