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遂城之戰:宋遼騎兵軍團的大會戰,遼軍精銳鐵林軍幾乎全軍覆沒

徐河之戰中,宋軍以奇襲戰大破耶律休哥,挽回了頹勢。遼軍在這一戰中損失慘重,數年未再南侵,河北前線有了久違的平穩態勢。不過,在這八九年當中,宋軍位於河北的老將相繼去世,名將李繼隆也被調往西北前線,指揮官出現了巨大的缺口。

宋真宗的解決方式是大量啟用府邸親信出身的將領,他們是皇帝的心腹,對皇帝有著絕對的忠誠,讓他們接替開國老將,可以增強皇帝對軍隊的掌控力。可是問題隨之而來,這些新將領並無作戰經驗和軍事能力,他們身居高位只是因為出身尊貴,是皇帝的寵臣親信。

遂城之戰:宋遼騎兵軍團的大會戰,遼軍精銳鐵林軍幾乎全軍覆沒

以傅潛為例,他並無大的戰功,卻成為河北的最高統帥,而他執掌河北防務期間,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傅潛手握重兵卻不知如何出擊,一直被動挨打,受到老將範廷昭的批評以後,他竟然挾私報復,讓範廷昭只率一萬人去挑戰十萬遼軍,並拒不增援,致使宋軍損失慘重。

儘管傅潛最後的下場是革職流放,但像他這樣的人已經滲透進了宋朝的整個軍事系統,並打亂了宋朝透過多年前線戰爭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

傅潛事件發生以後,皇帝愈發不信任前線將領,所以朝廷開始預先制定作戰計劃。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問題在於最後制定出來的計劃幾乎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宋廷準備將防線推進到威虜軍一線,在邊境上和遼軍決戰,其名曰“近邊佈陣”。

禦敵於外自然好,但問題在於宋軍並沒有足夠的機動性,以步兵為主的部隊不可能走到遼軍騎兵的前頭,而且將大軍集結到威虜軍一帶,對宋朝的後勤補給會造成巨大的災難。按照朝廷的安排,除非宋軍能夠提前得知遼軍南下的準確時間,否則宋軍駐防早了補給就會有壓力,晚了就來不及了。

宋軍在情報戰上對遼軍並沒有優勢,尤其是遼國是少數民族,安插一個不會被發現的高階間諜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遼軍並非只有威虜軍一個進攻方向,宋朝沒有燕雲十六州,遼軍可以突破的方向有很多。

遂城之戰:宋遼騎兵軍團的大會戰,遼軍精銳鐵林軍幾乎全軍覆沒

以往宋軍應對的方式是先放遼軍進來,等遼軍的前線路線明朗以後,宋軍再據城而守,並對遼軍進行迂迴包圍,滿城之戰、徐河之戰等宋軍勝例採用的都是這種方式。

可宋廷卻突發奇想,不準備沿用這種可行的防禦策略,決定“近邊佈陣”。結果宋軍並沒有得到真實準確的情報,宋軍主力提前出動,在威虜軍等了十幾天。遼軍不來,後勤的壓力很快就逼迫著宋軍回撥。

沒人知道是遼軍掌握了情報還是說只是一個巧合,總之遼軍在宋軍最混亂的時候適時發動了南侵,六萬遼軍在梁國王隆慶的率領下直撲威虜軍。由於騎兵行動迅速,所以宋軍的回撥順序是步兵先走,接到遼軍南侵的訊息以後,剩餘的騎兵就不再調回,全部聚集到了威虜軍。

情況對於宋軍來說十分不利,威虜軍的宋軍只有三萬六千餘人,主將也全部調走,能夠指揮的是一批中級指揮官,但幸運的是,李繼宣、魏能、楊嗣、楊延昭、田敏、秦翰等人都是從戰鬥中成長起來的騎兵將領,他們對於騎兵作戰的理解不輸於遼軍主將。而且,由於沒有了皇帝近臣的干涉,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佈置戰術。

李繼宣是眾人中實力最強的將領,但他們的官職持平接近,不存在上級一說,所以遂城之戰的作戰方案可能並非是一人所為,而是眾人商議的結果。這個匯聚了宋軍最優秀的騎兵指揮官的作戰方案很快出爐:李繼宣、魏能、田敏、秦翰率主力30000騎背靠威虜軍城列陣,和遼軍正面交戰,楊嗣、楊延昭率6000精騎進駐位於威虜軍西北的羊山,等待時機包抄遼軍的後路,張斌則率領先鋒先行伏擊遼軍。

遂城之戰:宋遼騎兵軍團的大會戰,遼軍精銳鐵林軍幾乎全軍覆沒

很顯然,遼軍並沒有預料到人數只有自己一半的宋軍還敢分兵伏擊,遼軍毫無準備。而且近日大雨連綿不絕,道路泥濘,不利於遼軍行軍,遼軍所用的弓弦是皮製的,一旦被雨水浸泡就張不開弓了。無弓可用,這對於善於騎射的遼軍來說實在是個災難。

張斌的伏擊對遼軍造成了不小的打擊,這支人數不多的先鋒差點衝散了遼軍的軍陣。等到遼軍反應過來以後,張斌馬上率軍撤威虜軍。

遼軍好不容易進抵威虜軍,等待他們的是早已列好大陣的宋軍。這一次宋遼兩軍都以騎兵為主,兩個騎兵軍團在威虜軍展開對決。

宋軍背城而戰,遼軍無法使用擅長的迂迴包抄,只能從正面猛攻。遼軍為了撕破宋軍的軍陣,調來了鐵林軍的重灌騎兵,並由名將鐵林相公親自率領。這支軍隊是遼軍精銳中的精銳,在歷次的戰鬥中履立功勳。然而這一次宋軍早早列陣,後面還有最為強大的李繼宣部為預備隊,所以將士們並無太大的心理壓力。

在宋軍將領默契的配合下,宋軍的騎兵軍團不僅阻擋住了鐵林重灌騎兵軍團的衝鋒,還在戰鬥中陣斬了鐵林相公。

遼軍不僅沒能衝破大陣,還損失了主將,全軍士氣低落。騎兵軍團的對決勝負往往就在瞬息之間,遼軍最為強橫的衝鋒都衝不破宋軍,再戰下去只會損失更多,所以遼軍果斷撤走。

遂城之戰:宋遼騎兵軍團的大會戰,遼軍精銳鐵林軍幾乎全軍覆沒

可宋軍早就在羊山部署了二楊的部隊,他們本來承擔著包抄的任務,沒想到遼軍敗得這樣快,他們便只能阻擊攔截。儘管二楊手中只有6000人,但他們血戰羊山,把遼軍死死的釘在了這裡。

李繼宣的騎兵最為驍勇,但他們卻沒有參與先行的作戰,這個時候正憋著一股悶氣,所以他們追到羊山以後,立刻作為生力軍展開了對遼軍的圍剿,從白天殺到黑夜,遼軍留下漫山遍野的屍體以後倉促敗退。

遂城之戰僅歷時一天,但宋軍透過精密的部署,默契的配合,成功打敗了遼軍,並取得了陣斬兩萬人的輝煌戰果,就連遼軍最為精銳的鐵林軍也幾乎全軍覆沒。對於遼聖宗而言,遂城之戰是一次可恥的失敗,他決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更為龐大的南侵正在醞釀中。

參考資料:

《宋史》

《遼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