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聊聊五子良將

聊聊五子良將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魏書十七陳壽評語: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所以五子良將的說法是因為陳壽將這五個人寫為一傳,就像蜀書六,本沒有‘五虎將’的說法,是因為陳壽把關張馬黃趙立為一傳,經後世傳唱,寫作,才有的‘五虎將’。

聊聊五子良將

前將軍張遼、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徵西車騎將軍張郃和後將軍徐晃。

這五子有:前將軍張遼、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徵西車騎將軍張郃和後將軍徐晃。

這一年,董卓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漢獻帝,關東諸侯開始準備起兵反董。同期的還有李典。

第二個是于禁,是在初平三年(192年)加入曹操陣營。于禁原是鮑信的將領,是在黃巾起義(184年)期間依附的鮑信。後兗州刺史劉岱被黃巾賊殺死,鮑信等人推舉曹操領兗州,鮑信又在平定青州黃巾賊的時為救曹操而死,于禁由王朗舉薦給曹操,被曹操拜為軍司馬。

第三個是徐晃,是在建安二年(197年)加入曹操陣營。徐晃很早就跟隨車騎將軍楊奉討伐黃巾賊,因有功,拜為騎都尉。初平三年(192年)長安發生李郭之亂,徐晃勸說楊奉護送天子回洛陽。到了洛陽,被漢獻帝封為都亭侯。建安元年(196年),韓暹與董承爭權,徐晃勸楊奉歸附曹操。次年,楊奉反悔,與韓暹準備劫駕(曹操迎天子回許都),曹操與他們交戰,徐晃因此跟了曹操。

第四個是張遼,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加入的曹操陣營。張遼最早是丁原的部下,被丁原派往司隸為何進效命。何進為了剷除宦官,派張遼回故地招募兵馬,等張遼回到司隸的時候,何進死了,丁原也死了,張遼就歸了董卓。董卓遷都長安後,被呂布和王允殺死,張遼就歸了呂布。後呂布兵敗下邳,張遼就率眾歸順了曹操。

第五個是張郃,是在建安五年(200年)加入的曹操陣營。黃巾起義時,張郃應召成了韓馥的部下。初平二年(191年),袁紹用計奪得韓馥的冀州,張郃就帶著隊伍歸附袁紹。在曹操與袁紹決戰官渡的時候,張郃向袁紹提議,應該發兵支援淳于瓊。袁紹卻聽從郭圖的建議,沒有重視張郃,而是重兵攻打曹操軍營。張郃因久攻不下,又收到曹操成功襲奪烏巢,斬殺淳于瓊的訊息,深知郭圖會把罪責推到他們身上。於是張郃、高覽就率眾投降曹操。

聊聊五子良將

右將軍樂進

樂進、于禁最受曹操倚重。

樂進驍勇果斷,凡戰事常‘先登’,是最早得到侯爵的將領。即在興平元年(194年),就被曹操封為廣昌亭侯。在赤壁之戰後,樂進更是作為五子第一個守衛將領,駐守襄陽。要知道,時下曹操剛歷經赤壁大敗,在孫劉還在不斷追擊的情況下,委以重任,足顯其地位。

建安十八年(213年),在劉備入川后,樂進果斷向關羽所駐守的南郡發起進攻,並在青泥擊退關羽、蘇非。後在尋口,與文聘聯手再次擊敗關羽。樂進繼而攻打臨沮、旌陽,皆大破。

聊聊五子良將

左將軍于禁

對於于禁,在陳壽的評語裡有提到:‘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弗克其終,說的就是關羽北圍樊城,于禁督領七軍馳援曹仁,反倒被關羽水淹七軍,最後投降關羽的事情。

而在這之前,于禁在此三件事情上展現出自己的‘毅重’。

第一件:治軍有序。

張繡復叛曹操,夜襲曹營,曹操被打得措手不及,還失去自己的長子曹昂以及愛將典韋。諸軍唯有于禁率領的軍隊且戰且退,雖有損傷,但保有秩序。在路上遇到一些趁機搶掠的青州兵,便也追討。青州兵不敵,就回去曹操那打小報告。有人勸于禁先跟曹操報備,于禁卻先築好壕溝以防敵人,再派人通知曹操,得到曹操的讚許。

第二件:斬殺昌豨。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平定冀州後,東海昌豨再次背叛曹操。于禁首戰不克,後與夏侯淵聯手,終於攻克昌豨,昌豨因為跟于禁是好友,於是向于禁投降。于禁以‘圍而後降者不赦’為由,揮淚斬殺昌豨。曹操因此更加器重於禁。

第三件:‘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

朱靈在曹操征伐張魯中立下戰功,持攻自傲,惹惱曹操,曹操想奪他的兵權,就派遣于禁帶著自己的命令去找朱靈。因為于禁有威嚴,朱靈與其部眾不敢動,於是曹操就讓朱靈成為于禁部下,眾皆震服。

聊聊五子良將

張遼、張郃、徐晃是在曹丕繼位後才跟樂進、于禁的官爵平齊。

‘張遼傳:文帝即王位,轉前將軍。’、‘文帝即王位,以郃為左將軍(左將軍于禁被關羽俘虜,後呂蒙偷襲荊州,于禁跟呂蒙回了江東),進爵都鄉侯。’、‘文帝即王位,以晃為右將軍(右將軍樂進在218年去世),進封逯鄉侯。’

也就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魏王、丞相時所封。同時,在軍事戰略上作出相應調動:張遼屯兵合肥,抵禦孫權;張郃與曹真平定西涼叛亂;徐晃和夏侯尚接應孟達,奪取上庸三郡。

樂進、張郃最為劉備忌憚;張遼最為孫權忌憚。

聊聊五子良將

樂進以驍果顯名

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

在劉備入川后(213年),屯兵葭萌關。曹操為報赤壁之仇,發兵攻打孫權的濡須。孫權寫信向劉備求救,加上樂進進犯南郡。劉備就派人跟劉璋請辭。為了救關羽,張魯都不防了,甚至是連益州都不打算要了。雖說有弱化劉璋的成分,但關羽與樂進對峙的結果如劉備所料,進必大克。

聊聊五子良將

劉備憚郃而易淵。

魏略曰: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爭奪戰的後期,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於定軍山紮營,夏侯淵率軍前來爭取定軍山,被黃忠所殺。劉備就這麼說了:“殺夏侯淵有什麼用,應該殺張郃。”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孫權為什麼如此害怕張遼。因為前有張遼、李典八百死士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著實是給孫權的心理留下深刻陰影。

後張遼屯兵雍丘時得了病,經過醫治,稍有好轉就回了屯兵處。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復叛,曹丕起兵三路伐吳,東線就是曹休和張遼。張遼抱病屯兵臨江,讓孫權極為忌憚。果然,東線在洞浦大破呂範。

聊聊五子良將

徵西車騎將軍徐晃

張郃、徐晃歷經曹魏三代。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樂進去世,是五子良將第一個走的,最高的稱號是右將軍、廣昌亭侯。第二個是于禁,於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向曹丕稱臣,歸還於禁,于禁被曹丕封為安遠將軍。後於禁祭拜曹操,曹丕在曹操墓室‘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于禁羞憤而死,最高稱號是左將軍、厲侯。

第三個是張遼於黃初三年(222年),病死江都。最高稱號是前將軍、都鄉侯。

第四個是徐晃於太和元年(227年)病死,也就是魏明帝曹叡繼位後次年,最高稱號是右將軍,陽平侯。

第五個是張郃於太和五年(231年)戰死木門,也就是諸葛亮四出祁山,後因劉禪聽信讒言下令諸葛亮退兵,加上糧草殆盡,因此退兵。當時作為曹魏統帥的司馬懿執意要求張郃追擊,張郃不得已追擊,於木門與蜀軍交戰,最終中伏而死。最高的稱號是徵西車騎將軍,壯侯。

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結語:樂進驍勇果敢,以‘先登’威名於曹魏,在劉備入川之際,果斷進攻南郡,並多次擊敗關羽,名副其實。于禁治軍嚴明,遵守大義,卻也因此與底下士兵不和。救援樊城,兵敗降服關羽,雖有失軍人風範,但保全三萬士兵,豈不是另外一種大義。張遼、徐晃、張郃皆為降將,勇而無義,但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張遼威震江東以八百兵士擊敗孫權十萬大軍,徐晃解救樊城擊敗關羽,張郃多次阻止諸葛亮北伐,諸如戰役攻擊,無不讓人津津樂道。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