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

漢朝是外戚干政的高峰時期,由於幾位皇帝去世時,其留下的接班人尚且年幼,所以代表孃舅家勢力的太后們,皆憑藉自己極高的地位和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成為了朝堂真正的話事人。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漢文帝像

漢文帝在世時,竇氏被立為皇后。訊息傳到民間後,竇氏年幼時失散的親兄弟前來和她成功認親,至此實現了從平民的侯爵的一步跨越。不過在此之後,竇氏兄弟終其一生卻也沒有再進一步,未曾在朝堂之上出仕。

竇氏被封皇后並和兩兄弟相認

劉恆在代地任諸侯王時,已經有了一個原配妻子,而竇氏只是他的一個嬪妃。不過男人似乎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

劉恆十分寵愛竇氏

至代,代王獨幸竇姬。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竇太后影視形象

諸呂之亂後,代王劉恆被功臣集團推舉為帝位的接班人,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文帝從代地到長安時,他的原配妻子已經早逝,陪在他身邊的正是竇氏。

由於文帝之前有過正室妻子,所以在大臣向他提出要立皇后時,他顯得

猶豫不決

。古人雖然可以擁有三妻四妾,但是正室妻子卻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她們身後往往站著一個強大的家族,為雙方的強強聯合提供助力

。為了避免和原配家族產生糾紛

,劉恆才不敢輕易地更換皇后。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今日的河北武邑

不過對於國家來說,確立皇后是一件重要的大事,這不僅是政體結構嚴謹的標誌,也是避免文帝子嗣為爭奪權力而內鬥的手段之一。最終,在大臣的建議下,竇氏母憑子貴,以太子生母的身份成為了新皇后。

訊息傳到民間後,竇氏的兩個兄弟聽說新皇后和自己同姓,而且出身地也是清河觀津(今河北武邑)人,便愈發覺得其是自己姐妹的可能性較大。於是兩人先後來到長安,向守門的官員稟明情況。官員聞訊不敢怠慢,立刻前去向竇皇后彙報。

起初,竇皇后擔心是有人假借親人之名前來行騙,不過竇氏兄弟,尤其是弟弟竇少君,拿出了大量的可靠證據,令竇皇后感同身受、倍感親切,最終使得三人成功認親。

竇氏兄弟的到來雖然令竇皇后十分開心,但是有人卻產生了巨大的擔憂。

功臣集團側面向文帝施壓

聽聞竇皇后認親,以周勃為首的功臣集團的心沉了下來。

要知道當年諸呂之亂出現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呂后身邊有呂澤和呂釋之兩位掌握了兵權的哥哥撐腰(呂澤死後,本部勢力向下傳遞給子嗣)。

眼下,竇皇后的地位不弱於呂氏,而且族內已然出現了竇嬰這種青年才俊。現在突然又憑空出現了兩位兄弟,而且看起來三人感情很深厚

,那麼假以時日,當竇氏兄弟憑藉竇皇后的地位在長安建立起本部勢力後,竇氏的實力將不可估量,諸呂之亂有可能重演:

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呂氏大事也。

於是,功臣集團推舉周勃和灌嬰聯合上書文帝,他們稱竇氏兄弟之前出身低微,不懂禮數,應當找一個有德行的長者教他們明禮,這樣才不會給文帝和竇皇后帶來負面影響。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周勃影視形象

這個建議從表面上看是功臣集團心繫文帝,為他著想,然而帝王的家事,又豈能由大臣們譖越來處理呢?

對朝堂之事瞭如指掌的文帝直接讀懂了周勃等人的潛臺詞,也明白其心中的顧慮,最終他接受了這個建議,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妥協和安撫。

而功臣集團在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後,也不願意過於逼迫文帝,於是他們選擇了靜觀其變的觀望態度去對待竇氏兄弟。

為何竇氏兄弟甘願不出仕?

認親之後,竇氏兄弟很快便在長安有了宅院和田產,老家的二百戶百姓也被安排為竇氏守陵,後來二人分別被封南皮侯和章武侯,好日子終於來到了。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此之後,竇氏兄弟,或者說連竇皇后也算在內,

他們並沒有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在朝堂上謀得一官半職。

而此時侄子輩的竇嬰,竇已經成為了詹事(三品到四品之間,中等偏上的官職)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灌嬰影視形象

之所以竇氏兄弟甘願不出仕,主要是由於以下兩點原因導致的。

首先,當年的呂氏作為地區望族,比起高祖,勢力相當甚至更強,在財物和軍力上都有優勢,所以雙方能夠在高祖起兵後始終保持基本一致的地位。而竇氏兄弟本來就是平民,缺乏基礎勢力,因此在朝堂上就沒有話語權,難以憑著軍功爭取到官位。

其次,竇氏兄弟數十年間生活貧困,一朝富貴後,首先會對富足的生活更向往,當二人的物質追求達到一定高度後,有很大可能會遵循人性,擁有更高的追求——出仕,然而二者的出仕需求必須要透過竇皇后傳達給文帝,可是文帝早就和軍功集團達成一致,堵死了這條路。

竇皇后作為陪王伴駕的第一人,必然或主動或被動了解了這個事實,最終從長遠角度出發,令兄弟二人理解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徹底斷絕了他們的念想。

這兩大因素交織在一起,最終構成了竇氏兄弟甘願不出仕的根本原因。

竇太后的兩個兄弟,為何一生都不曾任官職?

竇嬰影視形象

結語

爵位和官職,看起來都是高大上的事物,實際上卻不可以同日而語。就拿此事為例,爵位代表著漢朝對你過去功績的認可和對你未來財富的保障,雖然眼下很尊貴,但是未來是可以取消掉。而官職卻代表了你可以實際掌握的權利,對在朝堂上構建盤根交錯的利益網,維護本族的長期利益是極其重要的。

因此,無論文帝也好,軍功集團也罷,對於賞賜給竇氏兄弟的物質財富是毫不吝惜的。不過在權力鬥爭的零和博弈中,雙方都不希望有第三方(外戚)來傷害已然定型的權力架構,這種高度默契的思想,也使得文帝和軍功集團在關於竇氏兄弟二人的安置意見上順利達成一致,徹底消滅了其出仕的可能性,避免了潛在的外戚干政隱患。

參考文獻:

【1】《史記·三十世家·外戚世家》

【2】《漢書·傳·外戚傳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