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三國時期其實還存在第四國,國主是戰術天才,最後輸給魏國一大將

曇花一現的燕國

古代三國時期,大家熟知的三國自然是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然而在三國以外,其實還出現第四國——燕國。公元237年,割據遼東地區的公孫淵在擊敗魏國名將毋丘儉後,宣佈自力,國號燕。其實公孫淵實力不強,僅僅割據遼東地區,而遼東又屬於魏國的幽州,魏國除了幽州以外,還佔有雍州、涼州、司隸、青州、徐州、幷州、兗州、豫州、冀州,荊州與揚州部分地區,實力遠遠強於割據遼東的燕國。

三國時期其實還存在第四國,國主是戰術天才,最後輸給魏國一大將

既然魏燕實力如此懸殊,公孫淵哪來的底氣自立為王呢?原來是因為公孫淵對自己軍事實力的自信——魏國兩大名將,田豫和毋丘儉都先後被他擊敗,既然魏國兩大名將都不是公孫淵的對手,自信心爆表的公孫淵自然不願意屈居小小的遼東太守之位,他不僅稱王,而且一度準備主動進攻魏國,開疆擴土。然而他卻不知道,很快他就會死無葬身之地,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價。

客觀的說,能夠擊敗田豫和毋丘儉,公孫淵的軍事才能真的很強,強中自有強中手,公孫淵面對另一個更恐怖的對手時,立刻毫無招架之力了,此人就是西晉政權的奠基者——司馬懿,諸葛亮都位列武廟十哲之一了,卻也被司馬懿拖死在五丈原,何況公孫淵呢?因此,公孫淵輸在司馬懿手上並不丟人。僅僅憑藉擊敗田豫與毋丘儉的戰績,已經足夠公孫淵傲視群雄了。假如公孫淵沒有自立為王,選擇歸附魏國,不失為一代名將,他錯誤的決定導致他最終身死族滅,實在是很可惜。曇花一現的燕國,只存在了不到一年,燕王公孫淵,最後被滅族了,也算是很慘了,然而,他並不值得同情,因為那是他咎由自取。

三國時期其實還存在第四國,國主是戰術天才,最後輸給魏國一大將

戰術天才,戰略白痴公孫淵

筆者說公孫淵軍事才能很強僅僅是指戰術方面,其實公孫淵在戰略方面完全是白痴一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跨有荊、益”以後,還要與東吳聯合,等到天下有變,再出兵北伐魏國,公孫淵僅僅佔據遼東之地,兵微將寡,這種情況下稱王與魏國對抗,簡直是以卵擊石,公孫淵曾經稱臣於孫權,結果卻擺了東吳一道,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出賣了自己的盟友,使得燕國失去重要盟友東吳,當時天下未變,公孫淵應該養精蓄銳,而不是貿然稱王。

三國時期其實還存在第四國,國主是戰術天才,最後輸給魏國一大將

諸葛亮北伐之時,司馬懿調動了15萬以上大軍抵禦,而公孫淵自立,司馬懿居然只調遣了4萬兵馬,可見公孫淵實力有多弱,這麼弱小還自立,公孫淵真的不自量力!即使公孫淵想要割據自立,也應該先和蜀漢、東吳聯合起來,在公孫淵稱王的同時,蜀漢與東吳同時出兵響應公孫淵,三路伐魏,司馬懿並不會分身術,面對三路大軍共同進攻也會無計可施。

三國時期其實還存在第四國,國主是戰術天才,最後輸給魏國一大將

公孫淵的敗亡給我們的啟示

俗話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公孫淵就是因為太驕傲了,認為自己軍事實力已經天下第一,才貿然稱王的。可惜他沒想到強中自有強中手,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比他更強。所以公孫淵作死的經歷給我們兩個啟示:

第一:要認清出自己的實力,什麼樣的實力做什麼時,不要夜郎自大、以卵擊石,妄想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

第二: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要驕傲自滿,應該時刻保持謙遜之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三國志

晉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