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葛劍雄: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

葛劍雄: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

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

葛劍雄|文

劉邦與陸賈有關治天下方式的對話不時被人提到, 多數人已耳熟能詳。劉邦之所以從善如流, 接受陸賈的意見, 承認在馬上得的天下不能靠在馬上治天下, 大概已初步體會到了治天下的不易。

在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之前, 中國曆代一貫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政體。在這種條件下, 要得天下, 即推翻一個現存的政權, 取而代之, 自然只能使用武力和陰謀。因為堂堂正正進行政治鬥爭無異與虎謀皮, 不僅成不了氣候, 反而自取滅亡。但這恰恰成為得天下者的優勢, 因為只要達到目的, 手段可以不論, 無所不用其極, 反正不必承擔什麼政治、道義責任。即使真相暴露, 也不難找到各種藉口或替罪羊。治天下者行事卻不能太過分, 至少不能越過社會公認的底線。

葛劍雄: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

得天下過程中可以以破壞為主, 不計後果, 而且破壞越嚴重對自己越有利。治天下者則什麼事都難辭其咎, 人禍固然是治理不當、防範不力、政策錯誤、吏治腐敗所致, 天災則更是上天的警告和懲罰。任何時候, 破壞不知比建設要容易多少。得天下過程中慣於用燒倉庫、積聚、斷糧、屠城、殺俘、散佈流言、美人計、反間計等手段, 而且握有主動權, 可以隨時隨地應用;治天下者則防不勝防, 只能被動挨打。

得天下者為了爭取人心, 煽動民怨, 可以不顧實際可能, 作出過高過多的承諾, 或者給自己的支持者、擁護者予現成的利益。治天下者只能量力而行, 在物質基礎有限的條件下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 還必須留有餘地。王莽執政時給社會各階層許諾, 並且一律優待, 順利地得了天下。但到了他治天下時, 面對空虛的國庫只能用空話假話應付天下人, 號召臣民艱苦奮鬥, 結果原來的擁護者都成了反對者。李自成發動民眾支援的口號是“吃他娘, 用他娘, 闖王來了不納糧”, 或者由文人加工為“盼闖王, 迎闖王, 闖王來了不納糧”, 反正開的是明朝的官倉, 分的是別人的家產。但一旦進了北京, 就忙著“追贓”, 搜刮金銀財寶, 連倉皇出逃時都捨不得丟棄。

葛劍雄: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

得天下時可以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只要目標對著現政權, 都能相互利用。其他方面的分歧或衝突可以暫且不論。內部的權力鬥爭雖難避免, 但大敵當前, 首領還不能當孤家寡人, 專制和殘暴的手段不得不有所收斂。但在治天下時, 皇帝和現政權就成了另一些人的唯一目標和奪取的物件。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對老部下說:“皇帝誰不想當?”話雖說得絕了些, 卻是至理名言。五代時那些短命皇帝得了天下, 可是卻治不了天下, 一個個像走馬燈般下臺或喪命。另一方面, 當了皇帝就有了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 以往的袍澤、同鄉、師生、兄弟關係一筆勾銷, 更不必有什麼顧忌, 於是大開殺戒, 數萬以至數十萬不在話下。

得天下過程中從上到下都還沒有過多的要求, 原來的貧民、罪犯只求活命, 因種種原因投奔者志在長遠利益, 被武力收降或陰謀收買者會暫時隱忍。在物資有限和戰事頻繁時, 各級首領還沒有條件、或來不及太腐敗。到治天下時各人都要得到滿足, 統治者也不能一直提倡艱苦樸素, 老是要求臣民“共度時艱”。

正因為如此, 英明的開國皇帝往往在治天下時成為暴君, 當現成皇帝的人不少是昏君, 或者成了權臣或宦官的玩物, 不幸當了末代皇帝的下場更慘, 這都是專制制度治天下的產物。

原載:《文史天地》2017年第12期

葛劍雄老師對文化斷裂問題的解析,可謂一針見血,毫不拖泥帶水。看到問題,需要常識;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則需要智慧;而看到關鍵所在並能勇敢的說出來,就必須有足夠的勇氣。葛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有常識、智慧和勇氣的人。

在這個世界越來越快的流動和變化之中,我們應該慶幸在人生路上遇到了像葛劍雄老師這樣的人。他們是時代潮流中的“石頭”,“江流石不轉”,走得遠了,回望一下他們,可以重新校正自己的經緯度。

葛老師把枯燥無味的內容,以具體事例來闡述理論,讓所講事例都生動鮮活。這本書還體現了他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懷,他像一個擺渡人,像讓每個人中國公民能夠渡過歷史這條河,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中國人。

為此,近現代史論誠摯推薦“葛劍雄解讀中國史”,在這裡,他將作為“擺渡者”,帶領我們看見一個更真實、更復雜的中國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