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的四大閻王

公元前五世紀,佛教在印度興起。佛教從印度教中大量吸取了有關冥王、地獄、業報、輪迴、解脫等說法,並將其發展到了極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陰間地獄完整理論。隨著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閻摩也帶著他的牛頭馬面們翻山越嶺來到了中國,很快在中國建造起種種地獄,並讓位於中國的閻王爺。

閻王的說法進入中國後,進行了許多的加工和改造,無論在閻王的來歷、生活還是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據傳說,有不少人擔任過地獄閻王,這些人有的是著名的官員,有的則甚至是默默無名的小民,而在眾多的閻王中,最為有名的當數四大閻王:韓擒虎、包拯、寇準、范仲淹。

韓擒虎

中國的四大閻王

隋唐時,有一員虎將名韓擒虎,傳說他死後也做了閣王。《隋書·韓擒虎傳》中曰:“其鄰門見擒(虎)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子弟欲達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作閣羅王,斯亦足矣。‘因寢疾,數日競卒,時年五十五。”韓擒虎死作閻羅王的說法,被載入正史《隋書》中,可見當時中國閣羅影響之大。

又傳說,當年韓擒虎率兵活捉陳後主陳叔寶以及擔任和蕃使,以高超射藝威震單于君臣,後來,五道將軍奉天符之命請韓擒虎為陰間之王,擒虎向朝廷特請假三天,隋文帝遂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第三天,忽然有一紫衣人及一紅衣人乘著黑雲來到大殿前,自稱“原是天曹地府,來請大王”赴往。於是韓擒虎辭別皇上諸臣同僚及妻兒老小,到陰間走馬上任,當闊王老爺去了。

包拯

中國的四大閻王

包拯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閻王。包拯即包公,是北宋大臣,做過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以剛正敢言、不畏權貴、執法嚴峻,屢平冤獄著稱於世。包公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清官,有關他的斷案故事流行極廣,長篇公案小說《包公案》是包公斷案故事的集大成。元明時的包公戲也有不少,直到今天,《秦香蓮》仍深受人們歡迎。包拯為閻羅的說法,在宋時就已流行,當時有句俗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其父曾任福建惠安知縣、虞部員外郎。包拯自幼天資聰穎,讀書勤苦,“盡信前書之載,竊慕古人之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義之分,確然素守,期以勉循”,不單單是為了走當時文人們共同的科舉入仕之路,還有著“輔佐君王,治國安民”的遠大抱負。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包拯在二十九歲上考取了進士,步入仕途,授大理評事,實職為建冒知縣。當時包拯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離,懇請在當地任職。但宋制規定任官迴避當地,故讓包拯到與廬州毗鄰的和州擔任掌管礦稅的官,包拯還是沒去在家照顧父母,“十年無宦”。父母去世後,他才在鄉人的勸說下重登仕途,於景右四年(公元1037)出任揚州天長知縣。三年後升任端州知州。任知州三年後被召入朝,任監察御史。後改任戶部判官、戶部副使和地方三路轉運使,掌管中央財政。一年後擢知諫院任諫官。又過兩年,出任都轉運使、安撫使和贏州、池州、江寧府知州(府)。嘉右元年(公元1056)權知開封府,任天子腳下的地方官一年餘,然後升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樞密副使,總掌國家軍政。不久,在處理政務時突然病倒,十幾天後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謐曰孝肅,故史稱“包孝肅”。

我們輕輕拂去數百年來民間傳說中和戲劇舞臺上包拯形象的神光,探視一下真實的包拯。

包公斷案如神,秉公執法。他曾數次出任知縣、知府(州),為一方父母官。古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兼掌財政司法大權,知縣知府都有斷案的職責。包拯任天長縣知縣時,大小案件都審斷得當,為民眾所稱道。這既是由於包拯一秉公心,執法如山,更是由於他聰明過人,斷案如神。包拯在天長縣所斷案例最著名的是“巧審牛舌案”:有個農民發現自家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頭,不能進食,奄奄一息,便跑到縣衙告狀。包拯聽後思索片刻,訓斥這個農民說:“牛快死了,還告什麼狀,回家宰了賣肉得了。”這人心裡不滿卻無可奈何,只好回去把牛宰了。很快,另一個人來縣衙告發那個農民在傢俬宰耕牛,要包拯依法治罪。包拯當即喝令衙役將告狀人拿下,問道:“你為何先割了人家的牛舌又來告狀?”這人見已被包拯識破用意,只得從實招認。原來在牛的主人告狀時包拯即作了這樣的推理:割牛舌而不偷牛,不是圖財而是為了陷害牛的主人。因為《宋刑統》規定私宰耕牛要治罪,所以為達陷害目的,割牛舌的人必定會來官府告發牛的主人。因此,包拯開始只讓牛的主人回家宰牛,而割牛舌者也正中了包拯的引蛇出洞之計。

在開封知府任上包拯斷案時的“巧取贓物”也廣為傳頌。說是有個人在酒肆喝酒,擔心醉後丟失財物,便把隨身帶的銀子交給酒保保管。這人第二天醒來取銀子時,酒保不認賬。兩人到包拯處打官司。包拯一看便知酒保耍賴,但無真憑實據,便讓二人在公堂上靜坐半日,不許出去。暗中派人到酒保家中,詐稱酒保已交待,令其家人把銀子交了出來。當這些銀子拿到公堂上時,酒保再也無法抵賴了。開封府原來規定,百姓到府衙告狀不許直接進入公堂向知府遞交狀紙,而由“牌司”傳遞。“牌司”常趁機刁難告狀人,索要錢財,甚至受惡人賄賂,阻攔受害人告狀。包拯到任後,讓百姓直接到大堂當面陳述,並且每逢坐堂都大門洞開,方便了要求伸冤的百姓。更為重要的是,包拯執法如山,不論高低貴賤,有惡必懲,有冤必伸,以致開封盛傳“關節(即後門)不到,有閻羅老包”。有位顯貴大臣借了別人的錢到期不還,債主告狀,包拯審實後勒令大臣與債權人當場清賬,迫使他如數歸還了欠錢。開封附近的惠民河是由江南向開封遭運糧物的重要航道,河岸風景幽雅,氣候宜人。有些權貴便在河邊蓋莊園別墅,使河道越來越窄。包公到開封府任後,立即下令沿河侵佔官地修的莊園別墅全部拆除。有個官官仗勢抗拒,並聲稱他從別人手中買了河邊地。包拯查看了地契,發現“墨浮朱上”,即先盜蓋官印,後來才填寫文字,不符合正常的書契程式,因而斷定此契是偽造。官官理屈詞窮,不僅拆房退地,還因偽造地契而被罰錢。

包拯在開封府任上只一年多。素來天子腳下官難當,權貴居住,盤根錯節,地方官難以行使職權,主持公道。但包拯卻不避權貴,剛直不阿,秉公神斷,為開封百姓所稱道傳頌。包拯離任時,按慣例在府衙門口的“題名碑”上刻上名字和任職時間,若干年後,唯有包拯的名字被撫摸得又深又亮,表明人們喜歡包拯的名字,懷念他的業績,寄託某些希望。包拯死後,人們在府衙旁造一包公祠來紀念他。後來黃河淹開封,府衙一帶成為窪地,包公祠處變成一灣清水,被當地人稱為“包府坑”,並編織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希望包公的在天之靈保佑生民,希望人世間有朝一日能象包府坑的碧水一樣清澈。包拯為官廉潔,生活儉樸,在宋代官場上也是難能可貴的。他離任端州時,隻身而行,百姓過意不去,背地送他一塊當地特產“端硯”,包拯發現後投入湖中。據說不久落硯處出現一座沙洲,人稱“墨硯砂”,並有人刻詩讚曰“星巖朗耀光山海,硯清風播古今。”包公當官二十餘年,不論官位高低,衣食用品一如舊時,不置房產,並勸子孫廉潔正氣。他曾刻石立家訓曰:“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毀之後不得葬於大壟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令子孫世代遵行。一個九百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做到這些實在難能可貴!

著名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包公審理“狸貓換太子”一案時,就有巧設森羅殿,裝成閣羅,審出郭槐口供的情節。又有所謂“遊仙枕

”可去陰曹地府,故民間流傳著包拯“日斷人間、夜斷陰間”的說法。在傳統戲劇《側判官》中,就有包公下陰曹,探陰山,側了絢私的判官等情節。四川豐都民間,還流傳著包公死後做了陰曹大臣,鐵面無私,興利除弊,協助閻羅天子廢除受禮受賄之“陰律”的故事。既然包拯與閻王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死後擔任閻王似乎也是順事成章的事。

寇準

中國的四大閻王

寇準是北宋名相,為人剛正,力主抗遼,又曾在刑部任職,符合條件。在流傳極廣的《楊家將》故事中,“寇準背靴”快炙人口,這是一位很得人心的人物。寇準,北宋華州下邱(今陝西渭南)人,累官至宰相。他為人豪直,多次遭權臣排擠,曾兩次被罷相。但他為國為民忠貞直言的事蹟,卻永為後人所稱頌。991年(淳化二年),宋太宗問時政得失。當時寇準官職不高,僅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但他職微不忘憂國志,直言不諱,揭露執法不公的弊政。他說:“祖吉違法受賄,贓少而殺了頭;王淮是參知政事(副宰相)王河的弟弟,盜財至千萬,只受杖刑卻又留任這難道是執法公平嗎?”太宗經過詢查,知道寇準所奏屬實,便嚴厲遣責了王河,升遷寇準為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

998年,宋真宗即位,寇準轉遷尚書工部侍郎。此後五六年間,他徙河陽,改同州、鳳翔府、開封府,遷兵部,又轉集賢殿大學士,1004年(景德元年),契丹族遼主耶律隆緒屢犯邊境,告急文書如雪片飛往朝廷,那些權臣們都驚慌失措,只有寇準談笑自如。真宗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南逃金陵(今南京),陳堯曳主張南逃成都。寇準力排眾議,主張堅決抗遼,並要求真宗御駕親征。在寇準等人簇擁下,真宗渡過黃河,與圍攻渲州(今河南濮陽)的遼軍對峙相持。士卒百姓們遙見皇帝華蓋,士氣大振,經10多天激戰,遼軍被迫後退,真宗利用此機會派曹利用赴遼營談判,並囑咐曹利用:“百萬以下畢可許也。”寇準得知後,認為這樣太傷國體,便派人去把曹利用找來,嚴肅地警告說:“你雖有皇帝的許諾,但你所答應的絕對不得超過30萬,過30萬,我必斬你頭。”結果,宋遼雙方簽訂的“澶淵之盟”。宋每年送給遼的白銀果然不過30萬。

寇準後來因參知政事王欽若以及宰相王旦、丁謂等人的毀謗而被真宗一再貶罰,最後被貶為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戶參軍,並死於此。然而,人民總是忘不了他,說:“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元朝大臣脫脫亦評價說:“準於太宗朝論建太子,謂神器不可謀及婦人、謀及中官、謀及近臣,此三言者,可為萬世龜鑑。”在《宋人鐵事彙編》卷五中,有寇準“當為天下主者,閻浮提王(即閻羅王)也”的說法,甚至有人在驛舍旁,掛起寇準影象,上面寫著:“今作閻羅王。”(《通俗編》)寇閻羅當時受歡迎的情形,可以想見。

范仲淹

中國的四大閻王

范仲淹也是北宋名臣,曾作過龍圖閣直學士,被尊為“龍圖老子”。范仲淹正直敢言,不怕得罪權貴,他以《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而名垂青史。宋人龔明之在《中吳紀聞》中,記載了“范文正公(范仲淹)亦為閻羅王的傳說。

范仲淹入仕後的開始10餘年,一直擔任地方上的小官吏。他在任上十分注意體察民間疾苦,一心想為國家興利除弊。1021年,他到泰州(今江蘇泰州)任鹽倉監官。當時,泰州和附近的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市)位於淮水以南,東臨黃海,經常受到海潮威脅。

唐朝時曾在這三州之地修建了一條海堤,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頹壞。所以,每年秋季海潮氾濫,沿海各州災民紛紛攜家外逃。范仲淹到泰州後,儘管修堤不在其職權範圍內,但他還是越職向江淮制置發運副使張論建議修復海堤。張綸雙手贊同,立即奏舉范仲淹為災區中心興化(今福建黃田北)縣令,主持整個修復工程。

1024年秋,范仲淹率通、泰等四州民夫四萬餘人,修築海堤。他親臨工地,甚至運土、夯土。築堤工程進展順利。不料有一日,突然雷雨大作,海潮如猛獸般衝上海灘,沖毀了剛剛築起的堤岸,還吞噬了一百多個民工的生命,正在這節骨眼上,又發生了日食。一時謠言四起,說范仲淹激怒了海龍王,朝廷對修海堤也動搖了。在淮海轉運使胡令的支援下,范仲淹力排眾議,力陳修築海堤的好處。後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一條長達三百多里的護岸大堰巍然挺立在東海岸邊,保護著千百頃良田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紀念范仲淹的功勞,當地人民立祠紀念他,並命名新修海堤為“范公堤”。

1028年,因范仲淹每到一地都以政績著稱,其才幹受到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的讚賞,晏殊於是舉薦他進京任秘閣校理。不久,卻因奏請太后還政仁宗而觸怒了太后,被貶往河中府任通判。

劉太后死後,范仲淹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諫(諫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書言事更無所畏懼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東和江淮一帶大旱,又鬧蝗災,為了安民,范仲淹冒著被殺的危險質問仁宗:“如果宮中半日不食怎麼樣?現在許多地方百姓沒飯吃,怎就置之不理?“仁宗只好派他到江淮一帶去安撫災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開倉救濟,並且免除了災區的一部分賦稅。為勸戒揮霍人民血汗的皇室,他還把饑民吃的野草帶回來給仁宗,並請他轉給妃女貴戚們看看。范仲淹如此大膽地上諫皇帝,震動了整個朝廷。不久又因上書而被宰相呂爽借皇帝手貶為蘇州知府

范仲淹出任蘇州知府時,由於當時太湖周圍的河渠激塞,暴雨成災,范仲淹奏準後,“疏五河”,導太湖之水入海,並親臨現場督修。終於使水患被解除,太湖周圍的蘇、常、湖、秀四州,成為當時全國最為著名的水稻產區。

兩年後,范仲淹因治水有功又被召回朝廷,任天章閣侍制。范仲淹一到,呂夷簡就派人暗中警告他:“你現在的職務是待從官,不是言官,用不著你多費口舌去議論國政。”范仲淹理直氣壯地回答說:“議論國事正是侍臣的職責,我怎敢不盡力呢?”呂夷簡沒辦法,於是把范仲淹擠去擔任當時最複雜難治的開封做知府,想用紛繁的事務纏住他,使他無暇上書言事,哪想范仲淹到開封理政僅僅幾個月,就使開封府“肅然稱治”。於是民間流傳這樣兩句歌謠:“朝中無憂有範君,京都無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1036年,范仲淹針對呂夷簡等大官僚互相勾結,朋比為奸,遍插親信、黨羽於要職的汙濁現象,把京官晉升情況繪製成一幅百官圖交仁宗看,指明哪些人是按規定升遷的,哪些人是呂夷簡私人關係提拔的,對呂夷簡培植私黨的行為進行無情地揭露。呂夷簡惱羞成怒,以越職言事、暗結朋黨、離間君臣關係等莫須有罪名,把他貶至饒州(今江西鄙陽)。

范仲淹三遭貶,仕途坎坷,可強烈的憂國憂民之心使其雖已年過半百,仍勇往直前。1040年,范仲淹出仕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領延州知府。為安定邊疆,從長計議,又主動招撫宋夏交界的少數民族,對受戰爭損害的美族人民則發放糧食、農具等,幫助他們恢復生產,並加強宋和西夏的睦鄰關係,終於使久受戰亂的西北邊陲安定下來。人們為此歌頌他,說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據史記載:當他死去的噩耗傳至邊地時,“弟首數百人,哭之如喪父”。

范仲淹曾在贈友人的一首詩中寫道:

吾生豈不幸,所稟多剛腸。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貴非我望。

在這首詩中,他把自己比喻成一隻鳥,說對待生活只要求一個足以棲身的巢就夠了,並不貪圖富貴,但假若不能使天下人得到安樂,他自己也就無法安靜。這確是范仲淹一生憂國憂民的真實寫照。

如此一位不屈不撓、憂國憂民者,死後人們將其奉為“陰間閻王”,其中的道理也是最明瞭不過的。

除了上述中國四大閻王之外,在古典神怪小說《子不語》、《聊齋志異》中,冥王又有名為“冥府總政”、“李大王”與“素大王”的,這些“閻王”不過是民間某一地區的傳說、作者的杜撰,遠不及四大閻王的名字響得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