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戰國時代,各國國君之下分設相將,分掌文武二柄。趙惠文王以藺 (lin)相如為相,以廉頗為將,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篇說相是“百官之長”,所以《戰國策·齊策》說:“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幹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 楚國最高的長官稱為令尹,次於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國,官號和其他各國不同。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秦代皇帝之下設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稟承皇帝意旨佐理國政;太尉掌全國軍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書長兼管監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漢初沿襲秦制,漢武帝以後,丞相地位雖尊,權力卻逐漸縮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理國政,其權勢就遠在丞相之上。西漢末丞相改稱大司徒,太尉改稱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大司空是主水土之官,和先前御史大夫的職掌不同),號稱三公(又稱三司),都是宰相。但到東漢光武帝時,“雖置公,事歸臺閣”(見《後漢書-仲長統傳》),三公只處理例行公事,臺閣反而成了實際上的宰相府了。

所謂臺閣,是指尚書機構尚書檯說的,後世逐漸稱為尚書省。晉稱為尚書都省,劉宋稱為尚書寺,一名尚書省。首長是尚書令,副職是尚書僕射(y)。魏文帝鑑於東漢尚書檯的權勢太大,把它改為外圍的執行機構,另外設定以中書監、令為首長的中書省,參掌中樞機密。南北朝時皇帝鑑於中書省權勢日大,又設定以侍中為首長的門下省,對中書省加以限制。這樣,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職的制度:中書省取旨,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隋代避用“中“字,改中書省為內史省,改侍中為納言。在唐高宗、武后和玄宗時,三省名稱曾有幾度改變:尚書省稱中臺,文昌臺;中書省稱西臺,鳳閣,紫微;門下省稱東臺,臺,黃門。三省首長同為宰相,共議國政。

唐代因為唐太宗曾任尚書令,以後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唐高宗以後左右僕射不再參決大政。唐太宗又認為中書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輕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的名義掌宰相之職,高宗以後執行宰相職務的稱為 “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代簡稱為 “同平章事“,以“參知政事”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書和柩密院分掌文武二柄,號稱二府。樞密院類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長是樞密使、副使。

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又,過去文人常用宰輔宰衡等以稱宰相,但都不是正式官號。)正式定為官號是在遼代。遼代中樞機構是北、南宰相府,各設左、右宰相。

明代廢中書省,皇帝親理國政,以翰林院官員加殿閣大學士銜草擬詔諭。後來大學士逐漸參與大政,成了實際上的相,號稱輔臣,首席輔臣有元輔、首輔之稱。清沿明制。到雍正時成立軍機處,大學士就沒有什麼職權了。

秦漢時中央的行政長官有:(一)奉常,漢初沿用此稱,後來改稱太常,掌宗廟禮儀。(二)郎中令,漢初沿用此稱,後來改稱光祿勳,管宮廷侍衛。(三)衛尉,漢景帝初一度改稱中大夫令,管宮門近衛軍。(四)太僕,管皇帝車馬。(五)廷尉,漢代有時又稱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六)典客,漢初沿用此稱,後來又稱大行令、大鴻(1@),管理少數民族來朝事宜。(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務。(八) 治粟內史,漢初沿用此稱,後來又稱大農令、大司農,管租稅賦役。(九)少府,管宮廷總務。以上諸官,後來稱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內史管的是政務,其餘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務。

九卿之外,還有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後來稱為執金吾),以及掌管營建宮室的將作少府(後來稱為將作大匠),等等。

諸卿各有屬官,這裡不都列舉,只就郎中令(光祿勳)的屬官大夫和郎稍加說明如下:

漢代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漢武帝改稱光祿大夫)等。大夫“掌論議”,“無常事,唯詔命所使”,是後世散官的性質(後詳)。

郎是皇帝侍衛官的通稱,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議郎掌顧問應對,比較特殊。其他諸郎皆“掌守門戶,出充車騎”。

此外漢武帝又置期門、羽林作為光祿勳的屬官,期門是漢武帝微行時的侍從(《漢書百官公卿表》注引服虔說:“與期門下以微行,後遂以為官。“王先謙說:“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羽林是宿衛之官(《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

“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為王者羽翼也“),都是郎的一類,所以有期門郎、羽林郎之稱。

附帶說一說漢代的加官,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職。

漢代的加官有侍中、給中、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宮禁,成為皇帝的親信。加給事中就能掌顧問應對。加諸吏就能對宮廷官員進行監察和彈劾(he)。後世侍中成為門下省的首長(見前),給事中成為門下省的屬官。

漢代的加官還有中常侍和散騎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東漢改用宦者),散騎是皇帝的騎從:掌“獻可替否”。曹魏時合稱散騎常侍,備皇帝顧問並掌規諫。南北朝散騎常侍是集書省(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的首長,後世併入門下省。

下面說到六部。

尚書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屬官,發展為尚書檯後,事務增多,於是分曹治事,每曹設尚書一人,這是後世中央各部的前身。從東漢到南北朝,部曹尚無定製,隋代始定為、民、禮兵刑、工六部,屬於尚書省。唐避太宗諱,改民部為戶部。此後歷代相承,作為中央行政機構的六部制基本未變。

六部的職掌大致是:

(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銓(quán)敘、考績、升降等。(二)戶部,掌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三)禮部,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四)兵部,掌全國軍政。(五)刑部,掌刑法、獄訟等。(六)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漢倭(wō)奴國王”金印 東漢 長2。3釐米、寬2。3釐米、高2。2釐米1784年日本志賀島葉崎(今福岡市)出土

金印上是蛇形鈕,印文為白文篆書“漢委奴國王”。印文的筆畫飽滿,方中有圓。經鑑定,金印的含金量為95。1%。

印文中的“”字,通“倭”。“倭人“、“倭國“和“倭奴國”在從(漢書》到《舊唐書》的十五部中國正史中都是日本人的“自稱”。“倭” 在漢代的意思,大約是“矮且歪”,反正不是什麼好話。比如別人再怎麼樣好意幫忙也 “不能掩其醜”的醜女就叫“倭傀”(意思是“奇醜的木偶女”。傀,讀kui。)。《新唐書》上說:後來這些人稍微識了點漢字,嫌“倭”這個 “惡名”不好,於是說自己國家接近太陽昇起的地方,自稱 “日本”。古代“倭國”對漢王朝的主要貢品,除了正史中明文記載的“生口” (活人奴隸),大概也就還有硫磺,總體說來都是些讓今天的人看不上眼的東西。

《後漢書》上說,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向中國“奉貢朝賀”(進獻貢品兼朝拜)。光武帝劉秀頒發給倭奴國國王 “印綬“。日本出土的 “漢倭奴國王”金印就是《後漢書》記載的相應實證。1954年,日本政府將它指定為一級國寶。然而,日本仍然有大量“中國史專家”長期對這枚金印持否定態度,認為金印是偽造的。可是這些“專家”並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論證依據。結合中國近半個世紀的考古發現,這枚金印無論從材料、形制、文字風格和文字內容等方面來看,都說明它是真品無疑。

漢代五行的觀念流行,就連國家政權也有相應的“德”。秦代是“水德”,可是漢高祖劉邦曾說自己的政權也是“水德”,理由是“漢”字左邊是“水字旁”,結果這文化程度不高的皇帝一句話惹出了政權五行的麻煩:因為政權更替之後,理論上“德”也要相應變換。西漢剛建立時,有時候說自己是水德,有時候說自己是土德,長期扯皮混亂之後慢慢地就規定為火德。到了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才說定了自己的政權是“火德”。

劉秀頒給倭奴國王的金印的印文非常有意思。因為倭奴國的朝貢和臣屬態度,劉秀命人鑄制頒發的金印裡第一個字是“漢”,意思是它是歸屬漢王朝的四夷王侯的印章。日本京都大學的竹內實教授指出,印文中“漢”字的右半部的中間是隔斷的,“漢”的右下腳是一個“火”字。“漢”的這種寫法不是孤例,比如上海博物館收存的漢代銅印 “漢匈奴破虜長”和“漢歸義氏佰長”的“漢”字也是如此的寫法。把“漢”字寫成這樣是在強調,東漢是“火德”的王朝。

各部的首長稱為尚書,副首長稱為侍郎。部下設司,隋唐時每部分為四司,第一司即以本部為名,“佐其長而行政令”,其餘三司各以職掌命名。例如唐代吏部,第一司仍稱吏部,其餘三司為司封、司勳、考功。後代部司有所調整,名稱也不盡相同。司的首長稱為郎中,副首長稱為員外郎。屬官有都事、主事等。六部仿《周禮》六官,列表對照如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注:杜佑《通典》卷二十三《職官》五說:“若參詳古今,徵考職任,則天官大宰當為尚書令,非吏部之任。今吏部之始,宜出夏官之司士。”《周禮·冬官·司空》早亡。後補的《考工記》不足以當《冬官·司空》。)

後世以《周禮》六官作為六部尚書的代稱,如戶部尚書稱為大司徒,禮部尚書稱為大宗伯等。但是吏部尚書則稱冢宰。又清代以戶部掌漕糧田賦,故又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

六部成立,諸卿的職權變小,有的卿由於職務併入有關的部司,後來就裁撤了。

現在說到中央的監察官和諫官。監察官對百官進行糾彈,諫官對皇帝進行規諫。下面分別敘述。

我國古代中央的監察官,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的御史。御史是記事之官兼糾察之職,秦漢稱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為侍御史之長。西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領導監察彈劾工作。後來成立監察機構御史臺,以御史中丞為首長御史臺又稱憲臺,後世或稱肅政臺等,所以習慣上把監察官稱為臺官。歷代監察官的首長或為御史大夫,或為御史中丞等。明清中央監察機構稱為都察院,首長稱為左、右都御史。歷代管監察的屬官除侍御史外,還有治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等,唐避高宗諱,改治書侍御史為持書侍御史,又誤作侍書侍御史。

前人把臺官和諫官合稱為臺諫。西漢有諫大夫,東漢稱為諫議大夫,是屬於光祿勳的專職諫官。唐代除諫議大夫外,又增設補闕(que)、拾遺,三者各分左右,分屬門下、中書二省。宋代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後來併入諫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首長。隋唐以來,和諫官同居門下省的有給事中,負責審閱各部奏章和封駁中書省所擬的詔旨(有不合者封還駁回),明代給事中負責稽查六部,併兼任前代諫議、補闕、拾遺之職,所以後來俗稱給事中為給諫。清雍正時給事中和御史同屬都察院,這樣,御史也就稱為臺諫了。

封建皇帝有文學侍從。漢代選文章經術之士待詔金馬門(金馬門是漢代未央宮門。未央宮門前有銅馬,故名金馬門。),或供奉辭賦,或講論六藝群書,沒有特定的官號。唐初設翰林院,這是文人和卜醫技術待詔的處所,並不是中央機關。唐玄宗以翰林待詔(後稱翰林供奉)草擬詔令、應和文章。翰林待詔也是文學侍從的性質。後來另建學院,入院的稱為翰林學,專掌皇帝的機密詔令,被認為是“清要顯美”之官。宋代學士院改稱翰林學士院。明清稱為翰林院,但職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講讀稱為侍讀、侍講。唐代有集賢院侍讀學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宋元以來,皇帝和侍讀、侍講學士以及其他高階官員定期在內廷講論經史,稱為經筵。清代主講經筵者稱為經筵講官。

古有史官。舊說周代太史掌文史星曆兼管國家圖書。秦漢時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歸奉常領導。魏晉南北朝設專職史官,一般稱為著作郎。唐代設史館,以他官兼任史館修撰,由宰相監修國史。宋代史館稱為國史實錄院,有修撰、編修、檢討等官。明代史官併入翰林院,仍沿用過去的官號。

我國從古就很重檢視書的收藏和校訂。漢代御史中丞除作為監察官外,還在蘭臺掌圖籍秘書,其下有蘭臺令史掌校書定字。東漢的秘書監以及後來增設的秘書郎、校書郎都是專管圖書的言員。管理圖書的機構一般稱為秘書省。唐代秘書省一度稱為蘭臺,這是因為蘭臺是漢宮的藏書之處。唐代內廷有收藏經史子集的弘文館和修寫“御本”的集賢殿書院(“御本”是繕寫給皇帝看的),設學士、直學士、修撰、校理等官,並有校書郎、正字等,從事圖書的管理、修撰和校訂。宋代把收藏圖書和編修國史的單位合稱為館閣:館指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閣指秘閣和龍圖、天章等閣。秘閣收藏真本書和古字畫。龍圖、天章等十一閣分藏宋太宗、真宗諸帝的“御書”“御製文集”等。明代館閣之職併入翰林院,所以翰林院也就稱為館閣了。

宋代龍圖,天章諸閣各置學士、直學士和待制,其職掌是備皇帝顧問、參與論議或校訂圖書。後來這類閣學士成了朝臣外補(外調)時的 “加恩兼職”,並不擔任上述職務。宋代又有殿學士,這是授舊相、輔臣的 “職名”,有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學士,端明殿學士。這類殿學士和閣學士都是表示優寵的虛銜。

古代有博士、助教等官。秦漢時博士掌通古今、備顧問。漢文帝時,《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立博士,漢武帝設五經博土並置博士弟子學習經術。漢代博是太常的屋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稱,以聰明威重者一人為博祭酒。(祭酒的本義是在大饗 (xiang》宴時以年老賓客一人舉酒祭祀地神,引申為對同輩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稱,後用為官名,如國子祭酒等。)魏晉以後歷代所設的太常博士只是禮官的性質,和作為教官的國子博士、太學博士等職掌不同。晉代以博士為國子學和太學的教官(國子學是高階官員子弟的學校,太學是般官員和庶民俊秀子弟的學校),並設助教作為博士的副職,後代沿置,直到明清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還有博士和助教。北魏以後地方教官一度也稱為博士、助教。

附帶說一說教授。宋代府州開始設教授,負責教誨所屬生員。明清府學設教授,州學設學正,縣學設教諭,各以訓導作為副職。至於地方最高的教育行政長官,宋代各路一度設過提舉學事司,這是清代各省提督學政的前身。

最後談談武官春秋時已有將軍稱號。戰國有大將軍,後來又有左右前後將軍,秦漢沿置。漢代還有騾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地位都很高。此外還有臨時設定的將軍,例如對匈奴作戰則置祁連將軍,對大宛作戰則置貳師將軍等。漢代略次於將軍的是校尉,各依職掌命名。例如掌騎士的稱為屯騎校尉,掌西域屯兵的稱為戊己校尉等。魏晉以後,將軍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虛銜,如雲麾將軍、振威校尉等,這裡不細說。

給我【

在看

你也越好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