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宋國是殷商後人建立的國家,但是在周朝的姬姓國家紛紛將周氏的治國傳統丟進垃圾桶,進入以改革圖強為主題的春秋戰國時期。

大爭之世中,殷商後人的宋國卻始終抱著周王朝的那一套禮制、仁義、王道。不止一次地被各個曾經的弱國小國教做人,淪為天下的笑柄。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周武王伐滅殷商之後,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將紂王之子武庚封於殷地。周武王去世後,周王朝內部發生“三監之亂”。

周武王的兄弟被武庚挑唆,起兵造反,與周公旦爭奪權利。周公聯合召公,平定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監之亂”。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不久之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為宋公,在殷商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

史書記載,宋國為房、心之分野之地。面積約有十萬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國經濟發達,繼承了殷商的商業文化,其人善於經商,宋國經濟繁榮昌盛。

不自量力,總想挑戰強國,自己老被收拾

春秋時期,中原的第一位霸主並不是齊桓公,而是射中周桓王一箭的鄭莊公。在鄭國強大的時候,宋國就很欠收拾地總跟人家交戰,而且敗多勝少。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宋穆公去世之後,沒有立自己的兒子公子馮為國君,而是根據兄長宋宣公的託付,立兄長的兒子公子與夷為國君,是為宋殤公。

宋殤公即位後,公子馮逃到了鄭國,獲得了鄭莊公的支援。因為公子馮在宋國國內勢力很大,因此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經常發起與鄭國的戰爭。

但是此時鄭國尚處於“小霸”時期,國力強盛,沒幾個國家能夠匹敵,因此宋國找鄭國交戰,就經常被教做人,老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國內民怨沸騰。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趁此機會,國內反對宋殤公和孔父嘉的華父督,挑起國內矛盾,發動叛亂,殺死宋殤公和孔父嘉,擁立公子馮為國君,是為宋莊公。

宋莊公繼位後,非但不感激鄭國的保護之恩,反而經常干涉鄭國的內政,與鄭國常年交戰,自己被拖累的國力日益衰落。

宋國的滅亡也與自己的不自量力有關,宋康王時期,宋國經歷了“行王政”的改革,國力逐漸提升。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此時宋國號稱“五千乘勁宋”,立馬開始迷失自己了,向東挑戰霸主齊國,取五城。向南擊敗楚國,取地三百里,向西打敗魏國,佔領兩城。

一個小小的五千乘的中等國家,就向四面八方挑戰三個萬乘強國。最終,齊湣王聯合楚國、魏國,趁宋國內亂,進攻宋國,殺死宋康王,宋國滅亡,三國瓜分宋國。

高舉“仁義”大旗,爭奪霸主之位的宋襄公

齊桓公去世後,中原霸主之位空缺,宋國國君宋襄公,因為受齊桓公託付,照顧公子昭,並護送公子昭回國繼位為齊孝公。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就覺得自己有點資本了,可以爭奪一下霸主之位。公元前639年,宋襄公邀請楚成王、齊孝公在宋國的盂城舉行會盟。

臨出發前,公子目夷勸說宋襄公多帶些兵馬,以防萬一,宋襄公不聽,結果會盟時,被楚王帶去的將領釦押,不得不承認楚王的盟主之位。

會盟回來後,宋襄公憋了一肚子氣,恨透了楚王,決定拿楚國的小弟鄭國出氣。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領宋軍,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援。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楚王率軍攻打宋國,楚、宋兩軍在泓水兩岸對峙,泓水之戰爆發。楚軍人多勢眾,當著宋軍的面開始渡河,公子目夷勸宋襄公趁楚軍渡河時進攻,必能取勝。

宋襄公不同意,認為宋國是講仁義的國家,趁敵軍還沒有全部渡河就進攻,是不仁義的行為。楚軍渡過泓水後,亂作一團,正在整頓軍陣。

目夷又勸宋襄公趕快派軍隊攻擊楚軍,還能取得勝利,等楚軍列好隊形就危險了。宋襄公不同意,還斥責目夷不講仁義。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結果楚軍列好隊形後,如洪水一般衝向宋軍,宋軍難以抵擋楚軍,紛紛潰敗而逃。宋襄公大腿也中了一箭,在忠心的大臣的保護下,才得以逃脫。

泓水之戰失敗後,宋國國內一片譁然,宋人紛紛指責宋襄公,宋國再也無力爭奪霸主之位。

宋襄公反倒並不認為自己錯了,認為自己是仁義之人,就該這樣打仗,沒能當上霸主是天下人的損失。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熱愛和平,努力促成“弭兵之盟”

宋襄公爭霸失敗以後,中原就陷入了長期的晉、楚爭霸之中,宋國夾在兩強之中,戰亂不斷,八十年間,經歷了四十多場戰爭,堪稱是別人打仗自己疼。

公元前586年前後,以宋國為首的中小諸侯國,深受強國爭霸的痛苦。正好此時,晉國國內卿士內亂,對外被秦國聯合白狄進攻。

楚國東面的吳國逐漸強大起來,不斷進攻楚國,令楚國難以應付。晉、楚兩強無力投入爭霸,都有和解的意思。

宋國的大夫向戌,與晉國、楚國的權臣都有私交,於是和宋國權臣華元開始奔走斡旋,促成晉、楚兩國弭兵之會。

公元前579年,晉士燮與楚公子罷、許偃盟於宋西門之外舉行第一次弭兵會盟。

第一次弭兵會盟僅僅維持了十年時間,公元前576年,楚國首先撕毀盟約,出兵進攻鄭國,攻伐衛國。次年,晉楚兩國爆發了鄢陵之戰,弭兵會盟徹底破裂。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公元前546年,宋國大臣向戌聯合中原各中小國家,約晉國正卿趙武,楚國令尹子木,在宋國舉行會盟,弭兵修和。

盟約規定,除晉國的盟友齊國,楚國的盟友秦國外,各國都要向晉、楚兩國同樣納貢,此後中原各國經歷了四十多年的和平歲月。

宋國多出聖賢之人,成語卻多諷刺宋國

我國古代不少聖賢之人,如孔子、墨子、莊子、惠子等深受後世敬重的聖賢之士,都是出自宋國,或者祖籍是宋國。

但是在古代漢語很多典故成語,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長、朝三暮四、宋聾鄭啞、杞宋無徵等等,都是諷刺宋國人或者宋國君臣的。

這些成語故事,大都出自《韓非子》《孟子》《莊子》等書籍,為什麼古代的聖賢之士,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諷刺宋國呢?

首先從莊子來說,《莊子》一書中講述了大量的成語故事,大都是用宋國人來講的。其實很多成語本身並無貶義,但是後來逐漸演化成了貶義詞。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莊子講這些成語故事,可能就跟普通人,喜歡講自己老家的故事一樣,莊子遊歷各國,就喜歡透過講老家宋國的故事來教導大家。

對於韓非來說,法家講究的就是變革,但是宋國比別的國家更加固執,因循守舊,連帶著從宋國出來計程車子,儒、墨、道三家,都強調守舊。

這種思想本身就和法家的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作為法家經典的《韓非子》,自然不會對宋國客氣了。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活成了一個笑話?

正是因為宋國的因循守舊,宋國從原本的強國,錯過春秋時期的各國兼併發展潮流,逐漸淪落為二流貨色。

而且出現在了各種可笑的成語故事中,宋國也逐漸成為了春秋戰國的搞笑擔當。連帶與宋國沾邊的朝代,也是各種荒唐事不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