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本章給大家講介紹董軍與反董聯軍發生的三輪較大的戰役。

首先是因為曹操參與而最有名滎陽汴水之戰。此戰發生在滎陽汴水故又名“滎陽之戰”或“汴水之戰”。

史書上對“滎陽之戰”的發生時間記載不明,陳壽在《武帝紀》初平年間的記載只註明了“二月(遷都事)”,之後所有的事都沒有時間標註了,以至於很容易讓讀者誤以為後文的“滎陽之戰”事發生在三月。

其實未必,我們可以透過上文“長安勸和”發生在六月之後推定,這三場戰鬥發生在初平元年(190年)的下半年。總應該是“先談後打”嘛,“先打後談”的可能性就較低。

有一個佐證是《三國志·司馬朗傳》中的內容,陳壽先說司馬朗參加遷都(三月)後,再棄官回鄉將宗族遷往黎陽縣,“後數月,關東諸州郡起兵,眾數十萬,皆集滎陽及河內”,“後數月”反董聯軍才抵達滎陽、河內等地。這裡的 “集滎陽”應該就是“滎陽之戰”的前夕。

可推“滎陽之戰”當發生在初平元年六月之後。

董卓不願提早與關東聯軍發生戰爭的原因在筆者《董卓遷都前的準備》一章,已提過董卓先忙著處理遷都搬遷工作和集中軍事力量對付侵犯河東的白波軍。

那關東軍為什麼不主動對董卓發起戰爭?

一是、關東聯軍中絕大多數如袁紹、韓馥等都是董卓入京後才走馬上任的,都是剛上任不久的新官,既是新官上任自然需要時間去整合治下地盤,所謂討董更多是先豎起旗幟,甚至借討董的名義謀取私利,名正言順向治下地方官員發號施令,安插自己的親信在關鍵崗位,籌集糧草,招募軍隊,訓練新軍,清理不服從,抵制自己的反對者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處理。

二是、關東聯軍彼此各懷鬼胎,各打各的算盤,一定程度影響了聯軍的協調作戰進度。從古至今,這種所謂軍事聯盟,盟友間的互相扯皮就是一大麻煩事。

提到“滎陽之戰”,受《三國演義》影響,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關東聯軍只有曹操作為主力出戰。這是不正確的,是“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的又一例子。

有些三國史愛好者知道更多些——陳留太守張邈也派部下隨曹操出兵了。

依據是《三國志·武帝紀》曰:是時紹屯河內,邈、岱、瑁、遺屯酸棗,術屯南陽,伷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將據成皋。(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

《武帝紀》記載曹操“遂引兵西,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似乎讓人以為酸棗會盟中出力討董的只有曹操、張邈,而且張邈的貢獻被一筆帶過“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讓人覺得張邈所謂的討董貢獻也有限,突出了曹操才是滎陽一戰的中堅領袖。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這是司馬遷開創的紀傳體史書的一大缺點,紀傳體史書最大的問題是它側重描寫個人經歷,比如一個人要了解赤壁之戰,他只看《三國志·武帝紀》寫的赤壁之戰部分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翻閱《吳主傳》、《周瑜傳》、《魯肅傳》、《先主傳》寫的赤壁之戰部分,才會對赤壁之戰有個大概瞭解。

下面史料一條條來列:

《三國志·鮑勳傳》注引《魏書》曰:(鮑)信乃引軍還鄉里(泰山郡),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汴水之敗,(鮑)信被瘡,(鮑)韜在陳戰亡。

可知鮑信參戰。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三國志 臧洪傳》注引《九州春秋》曰: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將戰於滎陽,敗績。

這裡的“袁”是指袁紹。可知袁紹也參戰了,不過按關東聯軍的佈置袁紹是與河內太守王匡在河內與董軍作戰(河內與洛陽只隔一條黃河)。所以,袁紹親自參加“滎陽之戰”的可能性不大,更多可能是袁紹利用盟主的身份發號施令,遣軍助戰的形式參與。

曹丕《典論》曰:兗豫之師,戰於滎陽。河內之甲,軍於孟津。

“兗豫之師”中的“兗”是指在酸棗由兗州刺史劉岱與屬於兗州的陳留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等兗州刺史、郡守組成的兗州軍,“豫”自是指豫州,豫州刺史孔伷可能也參戰了此戰。孔伷後來從史書消失,可能就是他死於此戰,才會發生袁術表孫堅為豫州刺史一事,如果孔伷還活著,袁術表舉孫堅為豫州刺史一事就不合理,袁術、孫堅這不是在公然得罪盟友,董卓還未滅呢,你袁術、孫堅就先向盟友出手,孔伷死後袁術才表孫堅領豫州刺史一事。也有另一個可能——就是孔伷在參與討董不久就去世,袁術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袁)術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接替孔伷空缺的豫州刺史。

綜上可知滎陽之戰是關東聯軍中駐軍酸棗的兗州軍為主力,和豫州軍聯合出戰的,規模可稱宏大,曹操並非此次戰役的主人公,更不是砥柱中流的悲情英雄,僅僅是積極分子參與而已。只是曹操後來混成了魏武帝,曹魏官方史書拔高了曹操在滎陽之戰的分量,將此戰的主角塑造成了曹操。

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兗州刺史劉岱其實很大可能也派兵參加了“滎陽之戰”,只是本人是否親自參戰,還是類似張邈一樣遣部下率軍參戰,限於史料有限無從得知了。

橋瑁是討董聯軍中,第一個豎起反董大旗的,作為首豎反旗者,橋瑁若不出兵與他的立起的反董義士的人設嚴重不符,是很傷橋瑁名望的。

袁遺是袁紹、袁術的堂兄弟,關東聯軍組成的中堅力量就是汝南袁氏,袁遺按兵不動很難交待過去,袁紹派去的軍隊可能是隨袁遺部行動。

劉岱作為兗州刺史,在酸棗會盟的兗州郡守都出兵的情況下,劉岱這兗州刺史還敢按兵不動,就不怕他這兗州刺史無法坐穩(劉岱後來確實丟了兗州刺史,連自己的命也搭上了)。

當大軍行至滎陽汴水時,遭遇到了董卓的部將徐榮。徐榮是遼東玄菟人,卻在涼州軍人偏重的董卓集團一路官至中郎將,可知必有過人之處。

雙方展開激戰,戰事從白天打到晚上,反董聯軍敗北,衛茲、鮑韜戰死,鮑信負傷,後來混成魏武帝的曹操也很危險,他被流矢射中,所乘的戰馬也受傷不能騎,是,曹操的堂弟曹洪置自己生死不顧,及時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兩人幸運一同渡河逃回酸棗。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聯軍慘敗的原因,曹魏官方鼓吹樂《戰滎陽》對戰爭過程的描述是:“戰滎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榮。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眾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寧。”透過歌詞,我們可以瞭解到:滎陽之戰中,徐榮的兵士數量大抵在兩萬上下,至於是否皆是騎兵,則有待商榷。

袁紹經營河北十年,兼有烏丸相助,也不過湊出“騎萬匹”;公孫瓚亦然;至於黑山張燕,號稱人眾百萬,實際騎兵數量亦不過“數千”。

(袁紹)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三國志·袁紹傳》

(公孫)瓚步兵二萬餘人為方陣,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英雄記》

(張)燕精兵萬餘,騎數千。——《三國志·呂布傳》

董卓雖然久在邊地,又吞併了丁原的幷州驍騎,但他彼時能否湊出兩萬騎兵尚有很大疑問。

何況即使董卓真有兩萬鐵騎,恐怕也不會那麼信任盡數交給幽州人徐榮統領,董卓自有他的涼州心腹。

聯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多為臨時招募的新兵,對大多數士兵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烏合之眾”。而徐榮所率軍隊多為多年從軍征戰的老兵,不僅戰鬥力強悍,戰爭經驗也十分豐富。諸侯聯軍僅憑人數優勢,便想打敗軍事素養極高的對手,談何容易?

聯軍偏又自恃勢大,徑直渡河,背水而陣。徐榮因勢利導,示弱誘敵,誘聯軍大舉冒進,疑入伏中,前鋒騎兵既潰,全線動搖,徐榮乘勢大舉反攻。“六軍驚”、“勢不集”,聯軍多頭指揮,於是“同盟疑,計無成”,遂一敗塗地,將帥亦不死傷狼藉。

正如董卓長史劉艾評價關東諸侯那樣:“山東兒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鋒不如人,堅甲利兵強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這就是滎陽一戰後,張邈等人“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曹操返回酸棗大營後,繼續鼓動張邈等人進軍【注1】,而酸棗聯軍銳氣已失,都不肯再進軍。

曹操因為自己招募的“曹家軍”差不多打完了,說的話又沒有分量,憤而離開酸棗,前往揚州募兵。

曹操離開後,留在酸棗的兗州聯軍矛盾加劇,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矛盾激化,劉岱竟殺了橋瑁,改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屯兵於酸棗縣的兗州聯軍,這一路人馬是什麼時候解散的,史書上並未詳細說明。我們只看到陳壽在《三國志·臧洪傳》留下一句“諸軍莫適先進,而食盡眾散”的記載。

繼部將徐榮滎陽汴水大勝關東聯軍後,董卓親自指揮在河內孟津大敗河內太守王匡軍。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陳壽在《三國志·董卓傳》中把“孟津之戰”的時間放在遷都(初平元年二月)之前,這點是錯誤的。

證據就在蔡邕寫的《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這份奏章是蔡邕在“孟津之戰”後,給朝廷上書稱讚董卓的,但是奏章中提及的兩名朝廷官員資訊有誤,被朝廷相關部門發現後,罰了蔡邕一個月的俸祿,於是蔡邕再次上書謝罪,寫了這篇奏章。

在《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中提到了“蔡邕上書”的時間: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國兵討逆賊故河內太守王匡等,屯陳破壞,斬獲首級,詣朝堂上賀……丙辰詔書以一月俸贖罪。

這份奏章提到了蔡邕上書時間為:今月十八日。後面又提到朝廷下詔責罰蔡邕的時間:丙辰日。

換算到初平元年(190年),“十八日之後有丙辰日”的只有九月十九日和十一月二十日這兩個“丙辰日”符合條件(在本月十八日之後)。——也就是說“孟津之戰”發生在九月或者十一月。

范曄及陳壽在各自的《董卓傳》都是說王匡屯兵河陽津(即孟津),董卓親自指揮,將其擊敗,並未提及袁紹參戰,袁紹可能是坐鎮懷縣(河內郡郡治),或者是後世曹魏政權故意抹殺袁紹參與其中,以此塑造其怯弱不敢進兵的形象。

王匡軍團屯兵前線孟津的先鋒應該是王匡的從事韓浩【(河內)太守王匡以(韓浩)為從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

韓浩的舅舅杜陽擔任河陰縣令【河陰縣屬幷州五原郡】,被董卓抓住了;董卓再派人去招降韓浩,韓浩不從【時(韓)浩舅杜陽為河陰令,(董)卓執之,使招浩,浩不從。】

董卓再用“調虎離山”之計,派出一部分疑兵前往平陰縣,詐稱將渡河攻擊。王匡得到訊息後,便調動兵馬向西增援。待王匡軍兵力分散之後,董卓率主力直接從小平津渡河,從後方對王匡軍進行突襲,王匡軍措手不及,一敗塗地。“孟津之戰”以董卓大勝而告終【(董)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眾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

在東線戰場徐榮敗鮑信、曹操等於滎陽汴水,在北線董卓親自揮軍大敗王匡軍於小平津,在南線,董卓也取得勝利,還是徐榮和孫堅率領的荊豫聯軍在梁縣東部(故又稱“梁東之戰”)大敗孫堅。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孫堅和袁術在魯陽會合後,孫堅成為關東聯軍南線方面軍的軍事統帥,負責率荊豫聯軍北上討董。

現存史書中關於梁東之戰的記載較少。

《三國志·孫破虜傳》載: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

《後漢書·董卓傳》記載: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亨之。

“梁東之戰”的具體過程不詳。只知道孫堅被徐榮打得非常慘,只率數十個騎兵逃出,還是部將祖茂戴上孫堅常戴的頭巾吸引敵軍,才讓孫堅逃過一劫【注2】。此戰中潁川太守李旻被擒獲烹殺,被俘將士也被董卓下令木乃伊倒立點燈,將他們活活虐殺。

富尚品三國:38 董卓vs關東聯軍,董卓三戰三勝

與“滎陽之戰”後酸棗聯軍的心灰意冷不同,孫堅雖然吃了敗仗,但久經沙場的他並未因一次戰役的失利而一蹶不振,更沒有由此產生畏懼涼州軍的心理。他收集殘兵,整頓兵馬,準備再戰董軍。

下一章,寫“江東猛虎”孫堅的發跡史。

【注1】:《三國志·武帝紀》(曹操)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指袁紹)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指袁術)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

【注2】:《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孫)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董)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