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對於古代的爭權求勢的社會,對於許多新上任的君王而言,最危不過曾與自己一起並肩共苦的能人賢士。悟得這樣的許多封建君王在結束亂世新上任之際,往往最提防的便是那些功臣,甚至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尋由將其弒殺。

最著名的或許莫過於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上臺後將曾助自己打下一半江山的韓信等人屢次尋由削弱,最後趕盡殺絕,以至韓信最後無奈發出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嗟嘆。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若瞭解過明朝歷史的人肯定不會陌生,一位與劉邦有著相同經歷的由小人物走上皇位的皇帝,也做出了不亞於劉邦的誅殺功臣行為,其便是朱元璋。

民間有所傳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事諸葛亮,後朝軍事劉伯溫”。朱元璋之所以能滅掉元朝並由平民一步步走上皇位,很大程度上也離不開劉伯溫的幫助。要提到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必當在列。

可就是這樣一位功臣,在明朝建立後,卻遭到了朱元璋的冷落與擠貶,即使在死後,朱元璋為了以防萬一,甚至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只見:開棺見屍者斬。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1。被迫辭官歸鄉

要說劉伯溫,其在民間的傳聞就如同其被賦予的稱號“神人”一般,凸顯出一個字“神”,相傳,民間故事裡的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萬物,頗懂陰陽五行,熟知四象八卦,呼風喚雨,逆知未來,上曉八百年,下通五百年。同時又精通軍法,料事如神,運籌帷幄,寫的詩文亦古樸雄放,文采洋溢。

關於劉伯溫,民間確實將其嚴重“神化”,但拋開這些不理智的部分,就歷史而論,不可否認的是,其在元末明初確實為亂世與朱元璋統一大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值得人才功臣一稱。

他曾在元朝的統治下,懷著雄心抱負,謀得一職半官,希望能夠改變局面,但在看慣元朝統治與官僚的腐朽與經歷過四起四落的艱難後,劉伯溫最終對元朝徹底失望,他接受了好友歐陽蘇的邀請,過著隱居生活。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直到在元末在群雄爭權的鬥爭中被朱元璋所相中,而被邀請到應天作謀臣,他的雄心抱負才得到了實現的機會。他在朱元璋的手下盡職盡責,多次上書陳述獻策,奏請立法正法,嚴明軍紀、肅正紀綱等,幫朱元璋解決了許多問題,備受寵幸。

但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當朱元璋一統江山建立明朝之後,其在論功行賞中,卻將劉伯溫置於下位,僅封為誠意伯,曾與他同位置一齊幫助朱元璋統一大業的人都比他獲得的爵位高。

關於這件事,最令人信服的說法是,由於朱元璋初為皇帝的猜忌心理,擔心這位有著不僅有著卓越能力又頗具民心的功臣會影響朱元璋的皇位權威。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因此,他嘗試儘可能削弱劉伯溫的勢力,去除其對自己的威脅。

劉伯溫本身的性格比較直爽,敢於諫言,其在不徇私情與敢作敢為的許多事情中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樹立了不少敵人。後來,朱元璋將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提拔起來,封為宰相,增強了對劉伯溫的制約壓迫,再加上朱元璋本身對劉伯溫漸有的提防與冷落態度,這使劉伯溫在朝廷之上寸步難行。

僅在封官之後的第二年,政場受挫的劉伯溫辭官歸鄉,隱居山中。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2。開棺之羞

當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後,朱元璋曾經問過劉伯溫,胡惟庸能否擔任宰相一職時,劉伯溫毅然否決,稱若將胡惟庸置為宰相,將會害明朝走向傾覆。

而後,胡惟庸依舊當上了宰相,且聽說了這件事,因此而立敵。

劉伯溫以為辭官歸鄉之後,自己便能夠擺脫官場所帶來的戾氣。但可惜,劉伯溫終究還是高看了胡惟庸的氣度,胡惟庸並未因劉伯溫辭官歸鄉而放棄對其的針對。

胡惟庸或許是為了向劉伯溫尋仇,也或許是為了防止劉伯溫將來還會跟皇帝說自己的壞話,妨礙自己的道路,便試圖除掉劉伯溫。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於是胡惟庸利用朱元璋多疑的特點,誣告劉伯溫說其找到一個具有天子之氣的寶地,心懷鬼胎。朱元璋聞之,命令將劉伯溫拉入打牢,調查一番。在牢獄中,劉伯溫不幸染了風寒。再加上胡惟庸暗箱換藥,使劉伯溫病情加重,不久便病逝。

但即使是在劉伯溫死後,胡惟庸也沒有放棄對其的汙衊,朱元璋將信將疑,命令人去找到劉伯溫的棺材,鋸掉頭的部位,以讓天子之氣洩出。

可讓人驚奇的一幕是,在鋸掉棺材的頭部後,並未發現半點劉伯溫的屍體,而是發現一本厚厚的書,正是《大明律》,更讓人驚奇的是,此書正好翻在律條中禁止惡意開棺的一條,其中寫著“開棺者死”的內容。朱元璋聽說後,想到自己首先打破了自己所定下的戒律,瞬間羞愧萬分,此事才就此作罷。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3。英雄難做

英雄一詞固然風光,可其代價卻也十分巨大。古時的帝王尤其是剛一統天下上位的帝王對於功臣的提防心是很強的。

或許他們也是受到“歷史”的影響所總結出的經驗。王莽、曹丕、司馬炎、楊堅、朱溫等等,歷史上臣子篡位的事件並不少見,皇帝提防功臣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規律。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人將棺木鋸掉一尺,結果見:開棺見屍者斬

所以,對於古代的英雄而言,智商固然很重要,但似乎,情商的重要性也十分高。如何正確避開這一提防,是成為開國英雄之後首先該做的事,在秦滅六國中,大將王翦便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成功用其“大智若愚”的經驗,得到了秦王嬴政的信任,在成為英雄的同時,也防住了來自皇帝隱藏的威脅,有了一個不錯的後半生。

當然,如何能夠理智的觀察臣子的價值與隱患與如何能夠以最低代價防止臣子的造訪,也是每一個開國皇帝所應該做的必修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