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在蒙宋戰爭時期,南宋以半壁江山對抗已經征服了大半個世界的蒙古,面對蒙古人的強悍攻勢,南宋硬是堅持了44年。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南宋的許多將領在城破之後,都採取了以身殉國的方式來堅守信仰。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因為對南宋失去了希望,或者受到南宋朝中奸佞的排擠投降了蒙古。

從窩闊臺到忽必烈時期,南宋都有武將投降蒙古。首先是窩闊臺時期的南宋降將 , 這一時期投降 的往往是那些曾經的金國將領,他們在金亡以後不願意投靠蒙古,而投靠到南宋後或許受到排擠,或許是覺得南宋不敵蒙古,就投降了蒙古。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蒙哥汗時期,因為主要進攻點都在南宋的川蜀一帶,因此這個時期的的南宋降將 , 主要是駐守四川的將領。

而到了忽必烈南征時期 , 南宋降將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級別上 , 都大大超出了前兩個時期。這是因為此時的忽必烈經過了五年的汗位爭奪,已經鞏固了地位,而且忽必烈本人比起之前的蒙古統治者,比較寬仁,而且接受漢化。因此,這一時期南宋降將增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隨著戰爭的進行,蒙古已經奪取了南宋的襄樊,戰線已經推動到兩淮、東南沿海地區。因此,這一時期的南宋降將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兩淮與四川地區。

蒙元統治者透過一系列有效的統御手段 , 蒙軍對這些降將加以很好地消化吸收 , 使得這些南宋降將原有的政治資源優勢與軍事資訊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尤其是降將劉整。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劉整本是金國將領,金亡以後投降了南宋,而且因其作戰勇猛,被委以重任。但是卻受到了排擠,因此投降了蒙古。以劉整為代表的南宋降將

投降蒙古後 , 充當蒙元統一戰爭的馬前卒和急先鋒 , 尤其在其戰略轉變及其收功全勝的過程中 , 南宋降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獨特的。

因為這些人久居南宋軍政要職 , 深知南宋軍事防線的要害與關鍵 , 因此他們的建議往往都是致命性的。史書記載,劉整對宋朝沿江

“上下數千裡間,要害阨塞,深淺遠近緩急之勢,備禦屯戰之宜, 舟騎糧草之數,纖悉不遺。 ”

正是基於此,劉整向忽必烈進言:

“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 ”、 “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為正統。聖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問, 而自棄正統邪 !”

以劉整為例,說明南宋末期降將對蒙宋戰爭程序的影響

正是劉整的這一建言,不僅最終堅定了忽必烈攻打宋朝的決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元軍對其以往攻宋軍事戰略進行調整,制定了先取襄樊,實施中間突破、浮漢入江、直趨臨安的方略。隨即蒙軍將主要兵力集中於一個戰略重點:攻打襄陽。

劉整還指出,元軍的弱點在於水戰不及宋軍,提出訓練水軍的建議。襄陽攻破後,劉整再次上奏, 指出

“襄陽破,則臨安搖矣。若將所練水軍,乘勝長驅,長江必皆非宋所有 ”。

忽必烈肯定了劉整的獻策 , 造船五千艘 , 訓練水軍 7萬人 , 為成功平宋打下基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