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多費府大老爺好心,念我們飢寒,就是每家與我們三兩鬥麥子,能吃幾日?”

饑荒是每個時代都繞不過的沉重話題,2012年上映的電影《1942》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荒的故事,將那個沉重的故事血淋淋地擺在了觀眾面前,其實在臨近晚清那動盪的幾十年裡,發生過的饑荒其實不止一次,在光緒在位1877—1878年,就發生了一場至今看來都駭人聽聞的“丁戊奇荒”,之所以被人稱為奇荒,正是因為有後人評價這場災荒,就是兩年人間地獄。因為它受災面積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幾百年來都是最大的。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河南身處中華腹地,兩度成為1942年大饑荒以及“丁戊奇荒”的受害者,當時百姓們無不怨聲載道,紛紛遷怒於朝廷無所作為,根據歷史背景推斷的話,倒也不是朝廷不想作為,更多的都是無能為力,當時整個紫禁城正面臨著八國聯軍入侵,加上農業技術的低下,一碰上災害自然就會迎來大饑荒。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除河南外,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當屬山西,地區受災率達到了駭人的91。09%,更火上澆油的是,當時還遇上了大旱,一整年也沒下幾滴雨,連村子附近的樹皮都被難民啃食了個乾淨。

短短兩年,一整個華北地區,受災人群將近2億,上億人只能靠露宿街頭生活,死於災害達到1000萬的駭人之數,這時的數字是蒼白的,人們也是麻木的,販賣人口的事在當時見怪不怪,根本禁止不住,規矩在人們眼裡形同虛設的。據說一個稍有姿色的年輕女子能賣到一千文錢,普通一點的女子,便是連一百文錢都不到,即便是這樣,賣的人絡繹不絕,但買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足以看出那幾年的有錢人,同樣是在貧苦線上徘徊。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更可悲的是,在這畸形的黑暗時代,婦女跟兒童還不如一盒罐頭值錢,而且能被人買走在當時真不算是倒黴的事,但在很多人看來,被買走比活活餓死幸運多了。畢竟在那個真能餓死人的年代,身上的尊嚴早已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東西,畢竟大多數人看來,賴活真比好死強多了。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當時的光緒帝還不到五歲,加上當時正值西方列強入侵,朝廷在亡羊補牢一般救災之後,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來形容,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一晃時間來到了1879年,難民著都眼巴巴看著老天能儘快下點雨,不料這一年甘肅發生了一起8級大地震,死傷人數達到了上萬人,可以說旱災的困難還沒得到一絲解決,這一出地震簡直將人們最後的希望又給壓了下去。

在災害與地震中,還有一位搗亂分子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老鼠,當時饑荒的來臨,反而讓老鼠這種生物變得更加活躍,一時間二十多個地區發生了鼠災,農田裡盡是老鼠遷移過的痕跡,一時間人人都是談鼠色變。

晚清時期的丁戊奇荒,為什麼會被後人評價為兩年人間地獄?

更讓人痛心的是,這一場“丁戊奇荒”,並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救助,難民們也只好等待著雨水的降臨,因此不難理解“丁戊奇荒”給後人們打了一道警針,有時候,饑荒並不會離我們很遠,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保持一定的危機感是必須的,也許在天災面前,我們使不出很大的力量,但我們在日常生活還是有必要保持節約資源,並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很多時候就是免不了對環境的破壞,才引來了天災的發生,這一點是不可忽視的,與其害怕災害,倒不如用心練就一身抗禦風險的本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