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春秋時期,蔡國大夫聲子出使晉國歸來,講到過一個現象:因為當時的楚國賞罰不明、濫用刑罰,不少賢明的楚國人跑去了晉國,在受到晉國重用後,反過來給楚國製造了不少麻煩。聲子因此感嘆道:“雖楚有材,晉實用之。”這就是成語“楚材晉用”的由來。自古以來,這種此國人才為彼國所用的現象其實很普遍,今天要講的這個歷史人物,可以說是“楚材晉用”的典範,他就是曾輔佐成吉思汗與窩闊臺父子兩代的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出生,1244年去世,契丹人,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在金朝做官,父親耶律履還曾擔任過相當於宰相副手的尚書右丞。耶律楚材出生時,耶律履已經60歲,老來得子的他很高興,認為兒子將來“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於是取名“楚材”。耶律履當然不可能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有學者考證,這個取名的故事,很可能是耶律楚材的後人刻意附會而編造的。但不管怎樣,耶律楚材後來以金國人身份而投身蒙古帝國,倒的確是“楚材”而“晉用”了。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楚材”而能“晉用”,並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首要的一點,是必須得到新統治者的信任,如此才能進入政權核心,發揮作用,實現價值。那在這個方面,耶律楚材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公元1215年,蒙古軍攻破金國的中都燕京,成吉思汗風聞耶律楚材的聲名學行,下詔召見。初次見面,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印象不錯,有心收用,於是對他說道:“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這是表示友好態度的一句開場白。

但耶律楚材卻表示:“我的父祖都曾做過金朝的臣子,臣子是不應該仇恨君主的。”這是個極其聰明的回答,有什麼能比向失敗者表示忠誠,更能展示忠誠的呢?所以成吉思汗很欣賞耶律楚材,就將他留在了身邊。

其時,有一位西夏人常八斤,因為擅長製造弓箭而被成吉思汗器重,他見耶律楚材這樣的儒生也受到禮遇,心裡不以為然,就在人前揚言:“國家現在正在大用武力,耶律楚才這樣的儒生有啥用啊!”耶律楚材反駁他說:“製造弓箭尚且需要工匠,有志天下者,難道不需要治理天下的匠人嗎?”這句話體現了很大的格局,說得也很在理,成吉思汗聽說後,更加看重並任用耶律楚材。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耶律楚材最初入仕蒙古帝國,主要是憑藉得天獨厚的一些外在條件,比如他的契丹皇族身份,以及不俗的談吐、過人的相貌等。史載他身材高大,聲音洪亮,器宇軒昂,還是位“美髯公”,成吉思汗因此親熱地稱呼他為“吾圖撒合裡”,通俗些說,就是“大鬍子”。成吉思汗駕崩後,遺命第三子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這時發生的一件事,讓耶律楚材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當時窩闊臺將要即位,但蒙古宗親貴族聚集一處,還在商量不定。耶律楚材知道這種事不宜久拖,於是先去見四王子拖雷,說大汗即位乃是大事,應該儘早決定。

拖雷本來還在猶豫,在他催促下就確定了日子。然後他又去見二王子察合臺,勸其在窩闊臺即位那天,率先行跪拜禮。察合臺的哥哥朮赤已經過世,所以這時的察合臺是兄長,只要他帶頭跪拜,其他人就不敢不拜了。最終,窩闊臺順利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也因為這件事,耶律楚材得到了蒙古統治階層的高度信任,這為他以後施展政治抱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元史》中評價耶律楚材道:“蒙古初入中原,政無紀綱,遺民惵惵,不保旦夕。耶律楚材以仁民愛物之心,為直尋枉尺之計,委贄仇邦,行其所學,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踐刈於戎狄。”這個評價很高,意思是說耶律楚材雖然投靠了蒙古帝國,但是憑藉其出色的個人才能,拯救了很多中原百姓。事實的確如此,耶律楚材不僅在戰亂中直接挽救了很多百姓的生命,而且透過輔助蒙古當權者建章立制,維護了中原百姓的生活秩序。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比如蒙古軍有屠城的習慣,軍事活動中如遇抵抗,戰勝後會將抵抗軍民全部殺死。蒙古軍攻打金國都城汴梁時,因為金國人抵抗了很長時間,造成蒙古軍大量傷亡,領軍的將領請求窩闊臺准許攻下汴梁後屠殺全城。這時,耶律楚材提醒窩闊臺,作戰的目的在於得到土地和人民,而且汴梁城中聚集了金國的能工巧匠、富戶人家,不宜進行屠殺。最終窩闊臺接受建議,只處置了完顏氏一族,這樣城中的140多萬人保全了性命。

又如窩闊臺初即位時,曾有蒙古大臣提議:“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這是要殺盡漢人,變田地成牧場,這種方案如果施行,那麼悲慘的後果無法想象。針對於此,耶律楚材提議建立賦稅制度,窩闊臺就讓他試行,後來窩闊臺親眼看到登記著收繳糧食數量的簿籍,以及大量的金銀絹帛,不禁對耶律楚材大加讚賞,任命他為中書令,負責中原的民事。耶律楚材此舉,雖說幫助蒙古統治者聚斂了財富,但也制止了蒙古人對中原地區的大肆殺戮與經濟破壞,真可謂一言興邦。

耶律楚材能夠建立這些功業,固然與他得到蒙古統治者的信任有關,更與他為官做事的智慧和遠見卓識的才能分不開。就以建立賦稅制度來說,他奏請設立了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而所任用的課稅使正、副長官,都是一些品性寬厚之人,課稅使屬官則用的都是以前金朝尚書省六部之人。賦稅是財富之源,如果所用非人,出現貪汙一類的事情是難免的,所以必須選用品性寬厚的人來主持;賦稅工作又是繁瑣細緻的,除非擅長此項工作的能吏,否則很難把事情做好,所以要選用常操此業的六部舊人。從這件事來看,耶律楚材非常擅長選人用人,這也是他為官做事的一個重要特點。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既然確立了制度,就要嚴格執行。比如曾經燕京城市治安混亂,有人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駕著馬車到富戶家裡索取財物,不給就殺人,一時鬧得人心惶惶。耶律楚材受命和一位宮中使臣共同查案,他很快發現,這夥強盜要麼是重要官員的親屬,要麼是權貴之家的後代。雖然事情很是棘手,但楚材沒有猶豫,迅速抓捕,盡數投進了監獄。這些人的家屬四下活動,甚至賄賂了共同查案的宮中使臣,使臣企圖作拖延處理,但耶律楚材不為所動,反而向其講明其中的利害關係,使臣不敢再拖,聽從楚材的意見定了案,最後處死了為首的十六人,從此燕京秩序井然。

耶律楚材不僅敢於嚴懲違法亂紀的“官二代”、“富二代”,他還敢於和大汗較真。當時有兩個道士爭當道長,各自聚集了一批黨羽,其中一個道士誣陷對手的黨羽中有兩個人是逃兵,並勾結宮中太監和一位通事官,將那兩個人抓起來殺了。耶律楚材拘留審問通事官,而那位太監則上訴說,耶律楚材違反了朝廷制度。窩闊臺一時發怒,逮捕了耶律楚材,但很快認識到錯誤,又下令予以釋放。

耶律楚材卻堅決不讓鬆綁,他說:“陛下下令逮捕我,自然是因為我有罪,理應在百官面前公開宣佈我的罪行,並予以懲罰。如果現在釋放我,就說明我沒罪。哪能這樣翻來覆去,如同兒戲一般呢?若像這樣子,那當國家有大事時,又該怎麼做呢?”見到耶律楚材如此執著,周圍的人嚇得臉色都變了,但他說得有理有節,窩闊臺自知理虧,只好承認做得有些過分。耶律楚材趁機提了十條事政務有關的措施建議,窩闊臺盡數答應了他,此事才算作罷。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諸如此類,耶律楚材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從不徇私枉法,即所謂的“行得正,坐得端”。比如曾有權貴向窩闊臺告狀,說耶律楚材為官期間任用親舊,這大概是針對他在推行賦稅制度等工作中的用人舉措而言的,但耶律楚材任用這些人,是為了保證制度的有效推行,並不涉及任何私人利益關係。

相反地,耶律楚材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俸祿可以分給親族,但是官職絕不私授,因為他向來執法不徇私情,為了避免有親族犯法受到制裁,所以他堅決不向親族授官。還曾有過關於他貪汙的傳言,說他居官期間,私吞了天下稅收的一半,但是經過調查卻發現,他的家裡只有古琴、書畫、金石、文集等物品。所謂“清者自清”,耶律楚材立身以正、清廉自守的做派,讓所有的謠言、誣陷最後都遁於無形,也更給予了他為官做事時一往無前的勇氣。

“以吾夫子自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一心,天下之能事畢矣。”這是耶律楚材所著《西遊錄》中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從政為官所堅守的重要信條。耶律楚材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所以當他躋身蒙古政權之後,便積極倡導文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輔助蒙古當權者樹立綱紀,推進了蒙古帝國的文明化程序;同時他信奉佛教,又以一位佛教徒的悲憫情懷,在戰亂之際拯救了無數蒼生;他還是一位官場仕途的智者和勇者,從容實現著自己的抱負。

蒙古帝國名相耶律楚材,堪稱“楚材晉用”的典範,死後舉國哀傷

中國傳統計程車大夫大致可分為三類,有的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當老爺,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為了一己私利,什麼壞事都幹得出,此類人最為可惡。有的書生雖潔身自好,嫉惡如仇,但至多隻是使酒罵座,逍遙山林而已,對國計民生並無大補。最難能可貴是像耶律楚材這類士大夫,他們能學以致用,在非常時期挺身而出,周旋於兇險莫測寵辱無常的官場,多少幹出了幾件利國利民的事情。承擔著這樣最難使命的耶律楚材,當他去世時,“蒙古族人哭之如喪親戚,和林為之罷市絕音樂者數日,天下士大夫莫不涕泣相吊”,這樣的舉國齊哀,就是對耶律楚材及其為官智慧的最好褒獎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