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明史》記載,正德年間, 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勢焰熏天,一旦有大臣反對,劉瑾就羅織罪名,讓東廠逮捕治罪。一時間,大明朝臣人人自危,朝堂上萬馬齊喑,無人敢觸犯隻手遮天的權閹劉瑾。初出茅廬、剛當上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卻逆流而上,不避兇險,執意呈上了一份奏章,要求正德皇帝促逼劉瑾釋放因仗義執言而被逮捕下獄的戴銑等大臣,劉瑾惱羞成怒,立刻展開報復,找個由頭將王陽明的兵部主事革除掉,再廷杖四十,貶往貴州修文縣龍場驛做驛丞(招待所所長)。

劉瑾並未善罷甘休,而是遣刺客在途中暗殺王陽明

龍場驛地處雲貴高原的大山深處,和明都北京相隔萬里,境內山勢險峻,偏僻異常,人煙稀少,蛇蟲出沒,且有煙瘴,自古被人視為畏途。史載:龍場驛“萬山叢薄,苗僚雜居”,極為荒僻。劉瑾雖然將王陽明貶往萬里之外的貴州龍場,但心中恨意未消,不肯輕易放過這個骨鯁鋼直、敢以下犯上之人,王陽明剛剛離京,劉瑾就派一刺客尾隨其後,暗暗跟蹤他。這人很有耐心,一直悄無聲息地跟蹤著王陽明主僕,走到江南錢塘(今杭州)一帶時才準備下手,這一帶 江海交匯,水網密佈,蘆葦叢生, 刺客打算一刀將王斃命,將屍體拋到錢塘江中,神不知鬼不覺的,再回京向劉瑾覆命。

王陽明可不是那隻知埋首書齋的單純書生,他心細如髮,深諳自保之術。他很清楚劉瑾除了統領東廠和西廠兩大特務機構,又增設了內行廠,行事不擇手段,殘酷異常,得罪他的人很難逃脫一死,因此他一路都小心謹慎,非常警覺。

某日天晚,王陽明一行投一旅店準備打尖歇息,他用眼角偷偷一瞥,發現那個一路尾隨自己的大漢也跟著進店了。王陽明假裝不知,命店家上酒菜,和隨從們圍桌吃喝起來,不一會兒他起身離坐,匆匆出去,好像要解手的樣子。那刺客不敢跟去,怕被王陽明察覺,加上他以為王陽明還會回來繼續吃飯,便在店裡耐心等待。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等了好長時間仍不見王陽明回來,刺客感到有些不妙,急忙衝出去,只見房前橫著一條川流不息的大江,哪裡還有王陽明的蹤影 ?他四處尋找,卻見江岸邊有一雙鞋子,一件袍服,上面還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有“陽明絕筆”四個大字,內容大意是自己被罷官流徙蠻荒之處,萬念俱灰,不想活了,在此投江自盡云云。刺客見狀大喜,哈哈一笑道:讀書人真是脆弱,這麼點打擊都受不了,他竟然投江自殺了,倒也省的由自己親自動手。聽說這小子是文曲星下凡,一封絕命書寫的如此婉約,文采斐然,讓人真有幾分同情他。

刺客收拾起王陽明的鞋履、衣服,晝夜兼程趕回北京向劉瑾交差。劉瑾見了十分滿意,對刺客大加賞賜,認為這眼中釘、肉中刺終於被徹底拔除了。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王陽明當然不會這麼輕易就自我了斷的,這只是他玩的一個小小計謀。他早就發覺自己被人一路跟蹤,擔心到了荒無人煙之處被謀殺,於是靈光一現,假裝做出投江自盡的樣子,來了個金蟬脫殼,悄悄攔了艘過往販茶商船離開這兇險之地。

當船來到今天的福建武夷山一帶時,他見這裡環境清幽,且位置偏僻,便棄舟登岸,準備在此隱居下山,不再出山為官,當然更不會去貴州龍場驛當什麼迎來送往的驛丞了。

天一黑,剛逃過一劫的他自然慌不擇路,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數十里,發現前面隱約有燈火,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所荒山野寺。他上前敲門,想進去借宿一晚,可無論如何敲,寺僧也不肯開門,還隔門告訴他,這一帶有猛虎出沒,天一黑就出山遊蕩,常常噬人,如果給你開門,若有老虎剛好經過,豈不是把咱也給吃了嗎?

見和尚死也不開門,王陽明只好無奈離開,另尋藏身之處。他跌跌撞撞在山野間走了半里地,見山野間有一處荒廢已久的土地廟,既沒有菩薩像,也沒有打坐唸經之人,連廟門都不知去向,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香案,廟外雜草叢生,顯然廢棄已久。王陽明千里奔波,飽受驚嚇,又 飢又困,顧不得那麼多了,便靠著香案躺下,不一會兒便呼呼睡去。

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座久已荒廢的古廟竟然是老虎巢穴。

半夜時分,老虎覓食歸巢,卻驚覺自己的“虎窟” 被人佔據,但不知為何,這噬人猛獸始終不敢進去,或許它以為此人已經暗設機關,引誘自己自投羅網呢,所以在廟外徘徊、嘶吼了一夜,終不敢越雷池一步。

或許是太疲勞了,王陽明酣睡一夜,竟然不知道自己臥在虎穴裡。在不遠處的寺院中,僧人們聽到老虎吼叫了一整夜,嚇得顫慄不已,徹夜難眠。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僧人們想,那個深夜敲門投宿的書生恐怕凶多吉少,早已經成了老虎的盤中餐了。原來,這些山僧除了畏懼猛虎外還包藏禍心,他們之所以不願開門讓王陽明進廟,就是想讓他被餓虎吞食,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把王陽明的行李據為己有了。

第二天一早,已經聽不到老虎的怒吼,眾僧結伴興沖沖來到那座廢棄的土地廟外,壯膽伸頭向裡望去,只見香案前躺著一人,還在呼呼大睡呢。眾僧大吃一驚,驚叫連連:這廝膽也太大了吧,竟敢在虎穴裡酣睡?於是走進去,推醒了王陽明。眾僧咂舌道:“非常人也!不然,得無恙乎” ,於是再也不敢心存惡念了,忙邀他回寺用齋,王陽明吃飽喝足,準備歇息一下。恰好寺裡有一位行者(遊方道士),當年在南京曾和王陽明有一面之緣,認出他後問他為何到此。王陽明告訴他事情經過,道士聽後問他,先生日後有何打算,準備去哪?

經過這場驚心動魄的追殺和逃亡,王陽明心裡早就徹底絕望了,如今劉瑾專權,群鴉蔽日,忠良遭陷,他又能去哪?他長嘆一聲道,自己準備找個清淨的去處隱居起來,遠離是非之地,從此不問世事,以了卻殘生。道士搖頭道:“你若想隱逸山林,落個自在,只怕將來會禍及三族呢” 。

陽明大驚,忙問何故。道人解釋說:“你王陽明大名鼎鼎,天下皆知,現在你藏匿起來,將來如果有人借你的名義蠱惑大眾扯旗造反,想奪取天下,若皇帝追究起來,肯定會滅你三族的”。

王陽明覺得此話在理,點頭稱是,閉目沉思一會,便借來筆墨,在禪房牆壁上題詩一首:險夷原不滯胸中,何弄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此刻,他忽而覺得心靜如水,再也察覺不到恐懼、危險之念了,如一輪明月,在驚濤駭浪之上穩穩高懸,閃耀著耀目的清輝。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之後,他丟掉了避世隱逸的想法,辭別道人,毅然走出武夷山區,溯江而上,出江西后經湘江、沅江,跋涉千里,風塵僕僕的到達荒僻的貴州修文龍場驛。

在貴州西北的深山老林裡,生活相當清苦、寂寞。王陽明在此日夜靜坐悟道,以尋求內心的解脫。某夜,他忽然大聲呼喊,說自己頓悟古聖先賢“格物致知” 的深奧道理,這些高深的哲理全部斂藏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三年後,他在貴陽書院講學時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思想被弟子們彙編成《大學問》、《傳習錄》兩部鉅著,成為王氏主觀唯心主義的標準範本,得以流傳至今,擁躉無數。

經過這次刻骨銘心的磨難,王陽明猶如脫胎換骨,浴火重生,化繭為蝶,徹底褪去頹廢、悲觀、厭世的負面消極想法,在龍場驛和當地土著苗人、瑤人打成一片,相處融洽。後來,劉瑾被明武宗凌遲處死,王陽明被平反,得以告別龍場,邁步走向更波瀾壯闊的歷史舞臺。

不久,他被朝廷任為南贛巡撫,在任上發生了明史上著名的寧王叛亂。寧王朱宸濠早已心蓄異謀,不安於做個有名無實的藩王,加上術士的挑唆,野心漸長。他先後重賄、巴結劉瑾,拉攏兵部尚書陸完,武宗朱厚照繼位後他又極力投其所好,以麻痺新皇。

《明史》記載,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朱宸濠悍然自立為帝,以都御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拜參政王綸為兵部尚書兼總督軍務大元帥,集結十萬兵馬,準備殺出鄱陽湖,攻克九江、南康等地,再直搗南京,正式登基稱帝。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寧王對南贛巡撫王陽明頗為忌憚,起兵前特意派親信太監率軍追趕王陽明乘坐的官船。危急中,王陽明放棄官船,藏匿於一艘漁船中,躲在密密麻麻的蘆葦蕩裡逃過了寧王兵船的追殺。面對突然爆發的叛亂,王陽明內心毫不慌亂,他沉著冷靜,心思縝密,想到京中或許還不知道寧王舉兵反叛的訊息,更沒有做好平叛的準備。為了遲滯寧王叛軍的進攻速度,他故意派人到處散佈訊息,說南贛巡撫、吉安知府已經率大軍抵近叛軍老巢,寧王朱宸濠聽說後疑懼非常,猶豫間延緩了進軍速度。 七月,寧王叛軍攻打安慶時被知府伍文定挫敗。八月,朱宸濠再次圍攻安慶,屢攻不克。王陽明此時已集結各地兵馬八萬,號稱三十萬,命伍文定為先鋒,進攻叛軍。兩軍交手,叛軍大敗虧輸。二十六日,明軍用火攻之法,叛軍死傷慘重,潰不成軍,朱宸濠的嬪妃見大勢已去,無奈投水自盡,將士戰死者達三萬餘人。寧王朱宸濠、世子、郡主、李士實、劉養正、王綸等叛酋全被活捉。寧王叛亂前後歷時四十三天,因王陽明臨危不懼,用兵有方,叛軍被迅速撲滅。

次年十月,明武宗朱厚照下詔將寧王處死,並焚屍揚灰。

這些突發之事,王陽明處置起來得心應手,氣定神閒,很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情勢。或許,這都是因為那次貶謫途中差點遇刺的磨練,就像好鋼淬火,讓他鋒芒畢現。若沒有當初劉瑾欲斬盡殺絕派刺客沿途行刺,王陽明也就一尋常官員,很快就會湮沒於芸芸眾生中,恐怕不容易成就大器,更不會成為浩浩青史中“立德、立功、立言” 的代表人物,成不了明朝唯一的“三不朽聖人” ,更不會成為讓後世景仰的“知行合一”之楷模。正是那次未遂的暗殺成就了一代大儒王陽明。隆慶帝讚譽王陽明道:“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退一萬步說,王陽明最該感謝的人是權閹劉瑾……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王陽明為何要殺劉瑾?王陽明是怎麼死的?王陽明的死與劉瑾有何關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