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都知道,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也因此,襄陽堪稱“華夏第一城池”。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護城河是中國古代城市防禦的第一道防線,在普通人眼裡,護城河是一條圍繞城牆、人工開挖的防護水道,但實際上,護城河卻是城外全人工、半人工、自然形成的具有軍事防護功能的水體。

而且,人工護城河在中國歷史上很是常見,可是,有些護城河卻頗為特別——沒有水,使得沒有水的護城河被統稱為“城隍”,主要分佈在西北乾旱缺水地區,又被稱“旱壕”。“水”在古代的用途很廣,既可以做為日常必需品,又可以攻擊敵人。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水戰,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而且,很多現代人做不到的事情,古人卻做得非常熟練,這讓後人驚歎不已。

護城河就是其一。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處於長時間的混戰之中,城市的發展特別迅速。現代學者指出,西周及其之前的河南省不足30座城池,但是,春秋戰國時期卻有130多座。可見,春秋戰國時期,是大興城鎮的重要時期,城市興旺發達,使得護城河也隨之而起。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春秋初年,諸侯之間的戰鬥以車戰為主。因為,戰車的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主要標準,所以,當時沒有過於注重城市防禦,甚至,沒有修建城牆和護城河。但是,隨著諸侯爭霸戰爭的頻繁和加劇,城市也走向了戰場,成為交戰雙方的爭奪焦點,使得戰爭中心從戰場變成了城市攻防。

此外,易守難攻是當時城市攻伐的關鍵,就連孫子也曾發出“攻城是下下之策”的感嘆。戰國時期,戰爭非常殘酷,為了保護國家不被敵人輕易掠奪,許多國家都會在其區域內建立城市,並且,在此基礎上修建防禦線。偉大的戰略家魏略說:城市之所以不能被打破,主要是因為它“高深莫測”。

可見,護城河和城牆已經成為了一座城市的軍事防禦基地之一。

當時,人們關注的主要是護城河的深度,而不是其它。護城河的建設緊隨戰爭的發展,因為,春秋時期墨子的護城河理論屬於基層創作,尚未形成一個完整體系,這就使得秦漢時期的護城河變化不大。儘管,墨子之後護城河等城防工程技術向前發展,但是,受到國政、武力、技術的限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護城河的建設都沒有什麼大的創新,所以,護城河的建設理論不會被特別記錄。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尤其是隋唐以來,護城河的修建和攻防理論才逐步得到了完善。

初唐著名軍事家李靖編撰的《魏公兵法》,書中便有一篇尚未寫成的《攻防工具》,這內容則詳細介紹了護城河的各個方面。其中,唐代護城河建設的新變化居一文之首,在這一時期,以炮車,也就是投車為代表的遠端攻城武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宋代具體的觀點,是在雍熙北伐失敗後,國防戰略不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去打別人,而是躲在家裡加強防禦,所以,這段時期城市建設從未鬆懈。契丹、遼、西夏是宋朝的主要敵人,他們擅長野戰,不擅攻城,所以,鞏固的城市防禦就像是向棉花扔鐵拳,使得北宋前中期的護城河發展處於巔峰狀態。

此外,宋代崇尚文化,打壓軍人,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方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卻是在這一時候誕生的。在書中,護城河的建造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強調護城河在實際戰爭中的作用。而且,在北宋的宋神宗時期,竟出現了廣泛流傳到北宋西北邊陲的元豐城隍模式。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更有甚者,在攻防城市方面,防守方有了很大優勢,只要不翻越護城河,這個城市便很難被攻破,可見,護城河在古城攻防戰中的重要性。到了明、清時期,火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使得戰爭中增加了大量火器。之後,明、清城市攻防戰爭,尤其是清朝,火器得到了廣泛應用。

這一時期,護城河的寬度大大增加,由於,普通火箭炮的有效射程延長,護城河的封堵和水量也得到了重視,要求城河和泉水一樣深,有條件就要灌水。後來,有了暗河,從而,防止了偷渡的發生。但是,此時的填溝裝置與唐、宋一樣,沒有突破性進展,可是,其對護城河的保護作用卻達到了最大:“如果小偷填溝,則用火藥鞭打射箭,燒掉護城河的木板應對。”

此時,護城河攻防理論已初具規模,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達到了封建時代的頂峰,各方面較前代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護城河主要起保護作用,既能防禦敵人,又能防禦動物。在城市攻防戰中,護城河對守軍來說是巨大的自然優勢,是城市的第一道防線,護城河一旦失守,就意味著離城市淪陷不遠了。

孫子為什麼說:攻城是下下之策?看古代的護城河就一目瞭然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在古代已有開鑿護城河,除中國北京紫禁城、西安明城牆,南京明城牆,荊州古城牆、濟南護城河、襄陽護城河、臺灣新竹古城、左營舊城、億載金城外,日本古城如松本城、江戶的皇居、以至歐洲各國的城堡及皇宮等等地方都建有護城河。

參考資料:

【《東周列國志》、《攻防工具》、《武經總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