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透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李世民,開始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透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李世民,開始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195,

《隋唐史話》連載05(點選藍字可檢視上篇)

,歡迎收看。

唐高祖李淵的皇后生了4個兒子,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早亡),四子元吉。

太子建成經常在長安,輔佐李淵處理軍國大事。次子世民卻常領兵出征,不斷平定割據勢力,鎮壓各地起義軍,以擴大唐政府的佔領區,對唐朝立有很大功勞,威望甚高。

但李建成是長子,按照傳統的宗法制度,他應是李淵帝位的繼承者。秦王李世民既有戰功,野心又大,也想當皇帝,因此他們兄弟間爭奪皇位的鬥爭越來越激烈。

01、權力下的兄弟爭鬥

在雙方鬥爭中,齊王元吉是站在太子一邊的。他們雙方從地方到中央展開激烈爭奪。

在地方上,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也都設法培植自己的勢力,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和鎮壓農民軍時,積極招納山東豪傑。太子建成在河北作戰時,也極力拉攏羅藝,利用他在河北發展勢力。

由此看來,到武德末年,在最高統治集團內部,圍繞著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已經形成兩個集團。

唐高祖李淵是支援太子的。

這兩個集團在政治上存在很大分歧。李世民賞罰嚴明,注意論功行賞。例如武德四年(621),在中原打敗王世充以後,當時因淮安王李神通有戰功,李世民以陝東道行臺身份賜他數十頃田地。而李淵寵妃張婕妤的父親卻依仗裙帶關係,從李淵那裡弄去一道敕令,強迫李神通退田給他。

其次,對待突厥的侵犯,兩個集團也持不同態度。武德七年(624),頡利可汗從原州(甘肅固原)南侵,進逼關中。李淵、李建成、元吉、裴寂等都主張焚燬長安,遷都襄鄧, 並且派人外出勘查地形。當時李世民挺身而出,堅決反對遷都,主張嚴厲打擊突厥,制止了李淵、李建成的妥協活動。

武德七年以後,全國已經統一,唐王朝的統治地位已相當穩固。於是太子和秦王爭奪皇位的鬥爭日漸更加明朗化。

在一個霪雨連綿的下午,秦王正在專心致志地閱讀兵書,忽有衛士進來報告:“太子派人投書。”

秦王拆開一看,原來是太子請赴宴。王府親隨勸秦王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去。秦王認為:過去兄弟之間雖然發生矛盾,也許還不會達到謀害親兄弟的地步,於是便前往東宮。

太子準備的宴席非常豐盛。席間,太子和齊王李元吉頻頻舉杯勸酒,不斷頌揚李世民的武功。喝著談著,忽然,秦王覺得頭暈目眩,兩腳發軟。李世民情知不妙,掙扎一下想站起來,但身不由己地倒在地上了。

這時窗外大雨滂沱,驚雷閃電映照在秦王慘白的臉上,非常可怕。齊王看見二哥倒下,便緊張起來,趕緊問太子:“這, 這,怎麼辦?”

太子把眼睛一瞪,喝道:“慌什麼?派人送回去。”

李世民回到秦王府,灌了許多解毒藥,吐了不少苦水,才保住性命。父親李淵曉得這件事以後,狠狠地申斥了太子一預。

太子見秦王沒死,還不甘心,就慫恿李淵到郊外打獵,並要求秦王陪駕前往。父皇命令,秦王只好跟隨出行。

太子叫部下給秦王備了一匹烈性馬。秦王沒有想到太子又在耍陰謀,在打獵場上,縱馬操弓,追趕一頭鹿。突然,烈馬野性發作,仰頸狂跳,把秦王甩出一丈多遠,險些摔死。

透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李世民,開始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02、玄武門之變

秦王府的兵精將猛,是眾所周知的事。為了削弱秦王的勢力,太子和齊王絞盡腦汁設法瓦解秦王的隊伍。凡是有調兵遣將的機會,他總是竭力設法把秦王的部將調開。

秦王李世民針鋒相對,也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武德九年 (626),他曾派張亮帶領1000餘人,帶著大董金帛到東都一帶,“陰引山東豪傑"。

在設法爭奪太子的人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效果。

武德九年(626)六月的一天夜裡,在秦王府的內殿,高燒著紅燭,殿外站著一列衛士,秦王在這裡召開秘密會議。秦王和長孫無忌走進內殿,後面跟著兩個身穿道服的人,衛士正想攔阻,秦王對衛士揮一揮手,就放他們進去了。

兩個穿道服的,正是秦王邀來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是為了躲避別人耳目特意化了裝的。

緊接著,尉遲恭也進來了。房玄齡先發言:“目前太子和齊王日夜想謀害大王。一旦發生事變,不僅大王有生命危險,社稷更不堪設想。俗語說得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希望大王以果斷方式消滅未來的禍亂。”

杜如晦表示支援。

秦王說:“不知有多少人這樣勸我,難道一定不能避免流血嗎?我們還有其他辦法沒有?”

尉遲恭怒氣衝衝地說:“現在和大王最親近的只剩我們幾個人,齊王還在皇帝面前耍陰謀,說我會打仗,要我率領精銳部隊跟他出徵。有朝一日我帶部隊離開秦王以後,大禍就要臨頭。請大王快下決心,先發制人,否則為人所制。”

這時衛士進來報告說,東宮的官員王晊求見。

秦王會過王晊回到內殿,按捺不住心頭怒火,說:“王晊從東宮來告密,說太子和齊王已計議好,最近齊王出征,想借給齊王餞行的機會,席間殺我。真沒想到,太子的手段竟這樣毒辣!”

“王晊是深明大義的人,東宮傳來的訊息當然是千真萬確的了。“長孫無忌說。

秦王慨嘆道:“我總希望王晊講的不會變成事實。”

“大王,先發制人,後發為人所制。現在大禍迫在眉睫,對太子不能抱任何幻想了。"房玄齡說。

尉遲恭憤慨地說:“等太子發動時,大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應付呢?假若大王不立即採取行動,我情願上山去當土匪,不願再跟從大王了,免得被太子抓去殺頭。”

“大王如果不接受我們的請求,不設法除掉太子,我們也和尉遲恭一道當土匪去了。”幾個人同聲說。

最後,秦王感嘆地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好違反大家的意志。“

接著,李世民連夜做出佈置。把守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明面上是太子的人,實際已歸附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可以一大早提前進入玄武門埋伏。

第二天日上三竿,只見太子和齊王騎著馬,帶領衛士,緩步走進玄武門。把守玄武門的常何等他們走遠了,迅速把門牢牢關閉,埋伏在門內的秦王士兵迅速行動,很快就把太子和齊王一起殺死。

事出突然,太子的翊衛車騎將軍馮翊和馮立聞訊率東宮2000餘騎趕來。但由於把守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已投向秦王,守門衛士拒不開門,門外的守軍奮力抵抗。

副護軍薛萬徹等見在玄武門外戰鬥無濟於事,便想調轉馬頭進攻秦王府。正在這個時候,尉遲恭用長矛挑著太子的人頭跑出玄武門,向太子的兵士喊道:“奉皇帝陛下敕令,已殺了造反的太子和齊王。我們只殺罪魁禍首,不殺他人,希望你們趕快放下武器!”

馮翊和謝叔方見了太子和齊王的首級,呆若木雞。秦王又高聲喊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太子和齊王已被斬首,你們何必再替他們賣命!”

東宮的將士聽到秦王的勸告,都紛紛放下武器。薛萬徹不聽勸告,帶著數十騎,殺出陣外,奔終南山去了。

謝叔方眼看太子的人馬逃散投降,下馬嚎啕大哭,秦王以好言勸慰,並赦他無罪。

對於太子集團的其他文臣武將,只要他們表示願意和秦王合作,也都被任用,並給以應得的禮遇。秦王這樣做,團結了大多數,擴大了他的政權的基礎。

數日後,唐高祖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且宣佈:“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奏聞。”李世民實際上已經當了皇帝。

七月,李世民改組朝廷,任房玄齡為中書令,高士廉為侍中,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

第二年正月,李世民改元貞觀,正式當了名實相符的皇帝。李淵被尊為太上皇。

03、納諫與任賢

從貞觀元年(627)到二十三年(649),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時期。史家稱這一段時期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在封建社會閃爍著特異的光彩。它的出現,和唐太宗肯於兼聽納諫有密切關係。

唐太宗的注意納諫,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以及太宗的個人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隋末農民起義,地域之廣,規模之大,都超過前代,顯示了極大的威力。唐太宗親眼看到隋朝的滅亡。他總結隋亡的原因,是因為煬帝荒淫無度,違背君道,而“臣下鉗口”,皇帝“不聞其過”,更不能及時改過。

隋煬帝不是沒有才能的,但他“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最終,不免滅亡。

這些教訓,使李世民銘刻於心。他認為人君即令是“聖哲”的,也應當“虛己以受人”。這樣才能“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因此他特別重視“納諫”。

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幾件事。

武德九年(626),太宗派使臣徵兵,封德彝建議:中男雖未滿18歲,身強力壯的也可當兵。唐太宗批准了他的建議,已經寫好了詔令。但是魏徵堅持認為不能這樣做。

唐太宗很生氣,對他大加指責。魏徵回答說:“竭澤而漁,暫時雖然有魚吃,但是,一次把大小魚都撈盡了,以後就無魚可捕。同樣道理,假若毀林打獵,雖然暫時可得來不少野獸,但是將來就永遠打不到野獸了。如果叫全國的中男都去當兵,那麼租調徭役由什麼人負擔呢?況且兵不在多,全在統帥得當,何必拿幼小的人湊數呢?”

唐太宗一想,魏徵說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意見,撤銷關於中男當兵的詔令。

貞觀四年(630),唐太宗打算到洛陽巡遊,於是下令修洛陽乾元殿。給事中張玄素上書反對,他說:“因巡遊東都,先修宮室,這不是當前的急務。當年平定王世充時,凡隋朝宏大奢侈的宮殿都拆毀了,取得了人民的擁護。現在還不到十年,又建豪華的宮殿,為什麼以前的壞事,又去學他呢?關中是全國的要地,應千方百計設法使其保持穩定。目前民生凋敝,陛下這樣做,就是走隋煬帝的老路,那弊害,恐怕比隋煬帝時還甚呢。”

唐太宗反問:“你這是說我不如隋煬帝,比夏桀、商紂還要差呢?”

張玄素說:“如果這項工程不停,將來的命運和桀紂同樣可悲。”

唐太宗接受了張玄素的建議,說:“這是我考慮的不周。既然如此,就停建吧。”

唐太宗納諫的事例很多。他不僅能納諫,並且主動採取措施引導大臣評論朝政,提出改進意見。例如:太宗登基不久,上朝的態度十分嚴肅,弄得大臣們戰戰兢兢,很長時間沒有人敢發表意見。

唐太宗發現這個問題以後,主動改變作風,自己有意識找大臣交談,擺出一副和顏悅色的面孔,以減少大臣的畏懼情緒。對敢於批評朝政的大臣,給予賞賜。

有一次,唐太宗準備把元律師判處死刑,當時孫伏伽不以為然,批評太宗說:“元律師沒犯重罪,陛下判刑過嚴,實際這是濫加酷刑。”

李世民接受了孫伏伽的批評,並且把價值一百萬的蘭陵公主園賞給他。有人議論說:“賞賜得過分優厚了。”

唐太宗說:“我從登基以來,大臣沒有敢批評朝政的,這次厚賞孫伏伽,就是為了鼓勵大家關心朝政多提意見。”

其次,唐太宗為了給大臣創造批評朝政的條件,建立了一種新制度,即允許諫官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實行這種制度以後,諫官能及時瞭解朝政內幕,宰相不敢謊報政績。軍國大政如果有錯誤,諫官有權當面指責。

同時,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可以及時瞭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後根據第一手材料編寫起居注,對於封建統治者是一種有效監督。

另一方面,唐太宗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叫臣下把意見反映出來。一是令文臣武將寫書面材料;二是太宗自已先提出具體問題,主動聽取大臣的意見;三是組織大臣進行辯論,擇善而從。

例如,貞觀九年(631),太宗令文武大臣寫書面材料評論朝政。當時有個叫馬周的人,在中郎將常何家做幕僚。常何本人目不識丁,於是請馬周代筆,寫出20條建議。唐太宗看了常何送來的書面意見,表示非常滿意,並且嘉獎了他。但也知道常何目不識丁,一定是別人所寫,便問了一句。

常何面紅耳赤地說:“這些意見是我的客人馬周代筆的。”太宗立即召見馬周,和他談了一席話以後,提拔他任監察御史,後來還當了宰相。

兼聽納諫以外,唐太宗還注意任用賢才。唐太宗認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他經常和大臣們討論用人問題。

他曾對魏徵說:“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

魏徵也說過:“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這也就是唐太宗用人的標準。他從執政以來,就千方百計蒐羅人才。他聽說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有才,便親自召見,問以治國之道,玄素對答如流,太宗點頭稱讚, 提拔他當了侍御史。

另一方面,太宗注意從官員的實際表現中考察發掘人才。例如,貞觀八年,太宗修洛陽宮,當時中牟縣丞皇甫德參上疏犯顏直諫,太宗認為此人忠直可嘉,立即提拔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四年(640)冬十月,唐太宗到東都附近狩獵,縣丞劉仁軌上奏說:“今秋收成不好,民收穫十才一二,使之供承獵事,動費一二萬功,實妨農事。”太宗聽了很受感動,立即停止打獵,並提升劉仁軌為新安縣令。

唐太宗用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從各方面網羅賢才。

比如魏徵,先是跟從過李密和竇建德,以後又充當太子李建成的謀士,還曾幫李建成策劃消滅秦王。玄武門政變以後,唐太宗卻依然任用他為諫議大夫,以後又提升為尚書右丞。李建成的其他部下如王珪、薛萬徹及一些農民起義領袖,如李勣、程知節(咬金)、秦瓊等,也都被太宗任用,並取得高官顯職。

唐太宗不僅重視京官,而且重視外職。他認為都督刺史是親民之官,“實理亂所繫,尤須得人”,便把全國各州刺史的姓名都寫在屏風上,隨時記下他們的善惡事蹟,以備賞罰。

貞觀八年(630),還派遣李靖等13人為黜陟大使,到全國各地巡查,對有功的官員予以升遷,對貪汙失職的官員加以懲罰。

透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李世民,開始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04、“國家大事唯賞與罰”

唐太宗政治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加強法治,限制貴族官僚恣意橫行。這些活動,有利於社會發展。

唐太宗認為:賞罰是國家大事,假若被賞的是有功的人,無功者自然後退了。犯罪的人及時受懲罰,那些作惡的就能懸崖勒馬。因此,賞罰問題必須嚴肅對待。

可見唐太宗非常重視法治,他把法治作為施政綱領,用賞罰兩種手段推動各種事業前進。

為了明確賞罰的標準,他首先抓了國家立法工作。任命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修改《武德律》,制定《貞觀律》。《貞觀律》中的刑罰,比《隋律》減輕了一些。其中去掉了死刑92條,減流為徒者71條,其餘變重為輕者也很多。

後來長孫無忌又組織19名法學家,專門為《唐律》作注,即《唐律疏議》。這是封建社會最完備的法典,五代以後各朝法律大都以此為本酌加增改。

此外,唐初又定“令“”1546條。所謂“令”,就是國家的制度和政令。同時還修改了武德九年(626)的制敕,把3000條精簡為700條,稱為“格”。“格”就是文武百官的職責範圍,作為考核官員的依據。最後又定出尚書各部和諸寺、監、十六衛的工作章程,稱為“式”。

”律、令、格、式”的內容包羅永珍,從國家政治制度到社會經濟生活,以及民間的婚喪嫁娶等方面,都有詳細規範。凡是違犯"律、令、格、式”的,“一斷以律"。所謂“律”,就是刑律,是用以定刑判罪的條例。

唐太宗的立法思想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強調立法要慎重、穩定和簡明;二是法律和倫理道德相結合。

他反對經常變更法律,變更多了必然陷於繁瑣,以致使執法人員無法遵循,具體執行時容易營私舞弊。另一方面,太宗主張簡化法律條文,反對把一種罪分為很多條。

在他的思想指導之下,唐初法律經過幾次刪改以後,條文確實大大簡化了。

唐律體現了倫理道德和法律的密切結合。西漢統治者用《春秋》斷獄;東漢以來,法律逐漸與三綱五常結合,至唐更進一步,有意識地使“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

為了使國家的"律、令、格、式”能貫徹執行,唐朝還設有御史臺,掌管糾察彈劾事宜。唐太宗主張嚴懲貪汙分子,當時京官“犯贓者”必須上報皇帝,處以重刑。凡主管官員利用職務之便進行貪汙者,一尺杖百,十五匹判處絞刑。

唐太宗還經常派負責大臣到各地訪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貞觀二十年(646),懲罰一批犯法官員,其中判死刑者7名,流徒數百名。例如滄州刺史常辯,由於罪行嚴重,唐太宗在朝集使(各道駐京代表)面前殺了他,以便各級官員嚴以律己,不敢隨便貪汙。

法治精神貫徹的好壞,關鍵在皇帝的態度。魏徵對唐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是說,如果皇帝不以身作則,臣下很難守文奉法。

皇帝有生殺之權,自己守法是比較困難的。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執法較嚴。甚至對於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如吳王恪,因好打獵,損害了農民的莊稼,被御史柳範彈劾, 結果“免官,削戶三百”。

唐太宗在執法方面也能主動聽取大臣的意見,一旦發現執法有錯,便及時改正。

貞觀元年(627),郗縣令裴仁軌私役門夫,唐太宗要殺他。殿中侍御史李乾祐進諫說:“法律是陛下和天下人共同所有的。裴仁軌犯了輕罪,卻受死刑,這樣就把刑法搗亂了,別人就不好依從了。“唐太宗很高興,不僅撤銷了自己的錯誤判決,還破格提升了李乾祐的官職。

廣州都督黨仁弘犯罪當死,唐太宗覺得他過去有功,而且又年老體弱,想免他死罪。太宗自己不願開曲法的先例,於是他召集一些老臣說:“法是大公無私的,不可因私人感情而破壞,以致使國法喪失威嚴。現在我思想上同情黨仁弘,企圖赦免他,這就是亂法。這種想法上負於天,我要向上天請罪三日。"

房玄齡說:“生殺之權操在人君之手,用不著這樣譴責自己。”在取得群臣的諒解以後,取消了黨仁弘的死刑,把他削職為民。

唐初法治另一特點是重證據重事實,反對逼供。在唐律的《配》篇中規定,法官審理案件時,必須根據具體情節審察罪狀,反覆查證。假若證據不足,還需要拷問被告時,不許單人進行,必須和所屬長官一同立案審判拷訊。凡違犯上述規定者,要打60大板。

另一方面,假若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確鑿,具有可靠的人證物證,即使被告人自己拒不認罪,也可以根據罪證來判決。

不僅如此,而且唐律還規定,政府除了解犯罪者的行為和後果以外,還要了解犯罪的動機是否是出於有意識,把犯罪的情況作出全面分析以後,再量刑定罪。

例如長安令楊纂,在處理“袁氏妖逆”案件時,在審查後找不到可靠犯罪證據,就沒有定罪。

又如,當刑部尚書張亮揭發侯君集約他共同謀反時,唐太宗說:“這件事如果叫大理寺審理,侯君集必要矢口否認,如果他以‘兩人相證,事未可知’為理由來反駁,我們毫無辦法。”

因此,唐太宗未處理這一問題。不僅叫侯君集照常當官,而且按原計劃把他的畫像陳列在凌煙閣。但是,後來侯君集謀反之事暴露了,太宗根據其罪證判他死刑,梟首示眾,並"籍沒其家”。

另一方面,貞觀年間還注意保護好人,嚴防壞人栽贓陷害。

《唐律》規定:“諸誣告人者,各反坐。”這就是說,以其誣告別人罪狀的刑罰來處分誣告者。例如高能生就是因為他誣陷大將李靖,把他削職徙邊的。

為了減少錯案,唐初允許被告人自己申辯。法官如果拒不接受,有意阻撓被告人申辯,即是犯罪行為,要打50或100大板。

唐太宗時期,雖然也有冤假錯案,但一般能夠及時糾正。例如,劉世讓原是幷州行軍大總管,突厥貴族非常恨他,用反間計,誣陷他與突厥可汗通謀叛國。皇帝信以為真,不加細察,便殺了劉世讓,其財產也被查抄沒收。

到了貞觀時期,突厥投降的貴族說:“過去劉世讓根本沒有與突厥通謀,你們當時中了反間計。“

唐太宗重新調查了劉世讓的案件,證明劉世讓無罪,就給劉世讓平了反。

當時還有一個大臣劉文靜,他是太原起兵的發起人之一,是李唐王朝建國的元勳。被河東大族裴寂誣陷,慘遭殺戮。唐太宗掌權以後,發現了劉文靜的冤案,終於平反昭雪,“追復官爵”。

由於貞觀時期法治較嚴,重視證據,嚴禁逼供,所以當時判死刑者很少,唐太宗在位時期史書記載只有29人。

因此可以說,唐太宗是我國封建時代地主階級中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推翻腐朽的隋王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統治的貞觀年間,以亡隋為戒,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繼續進行改革。

他的“用人唯賢”和納諫,又保證了這些改革措施的實現,重建並鞏固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促進了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唐王朝成為我國曆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國。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與“讀史”聯袂打造的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隋唐史話》。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十多位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