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朱元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陳友諒出生於漁民之家,史書記載他‘’沔陽漁家子也……少讀書,略通文義”,論反元功績,陳友諒也大於朱元璋。功大者未必事成,反秦反元反清抗倭,自古皆然。陳友諒為了推翻蒙古人的統治,恢復漢室天下,組織了轟轟烈烈的紅巾軍起義,直至建立大漢王朝,儘管最終失敗,其歷史功績不容抹殺。

對於陳友諒來說,失敗是不能承受的,因為在與朱元璋在鄱陽湖交戰之前,他一直都是成功者。對於陳友諒的悲劇,不得不仰天長嘆「既生諒,何生璋」為什麼手裡有堅船利炮和60萬大軍的陳友諒最終敗給了朱元璋呢?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朱元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膽大腹黑心狠手辣 vs 安撫戰俘收買人心

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刺殺徐壽輝未遂,投奔到陳友諒帳下。但是為了進一步得到政治資本,他殺了倪文俊,獻其頭顱上交徐壽輝,得到了徐的信任。之後陳友諒漸漸大權在握,逐步控制了天完政權,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號令三軍。正十八年五月,陳友諒覺得徐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便殺了他,建國號為大漢自立為帝。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朱元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但是他所建立的新政權是從徐壽輝手上奪取的,大漢將士大多是天完政權舊屬,他們對陳友諒弒主奪權的做法感到不滿,在攻打洪都城期間,相持兩個多月沒有進展,士兵疲憊,軍心動搖,朱元璋又不斷誘降,陳兩員大將投敵。陳友諒惱羞成怒,他缺乏政治頭腦靠殺俘虜來出氣。而朱元璋這邊則送還戰俘,為戰俘治傷並祭奠死去將士,以此來籠絡人心,陳軍士氣更加低迷。

堅船利炮和六十萬大兵 vs 小船寡眾巧用火攻

鄱陽湖水站,從兵力上分析,時年44歲的陳友諒擁兵六十萬之眾,而小他八歲的朱元璋只湊出了二十萬的軍隊。武器裝備上分析,陳友諒麾下的戰艦多是特大型船,一字排開竟有十幾裡,“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高、大、寬、堅,上面能走馬。”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朱元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朱元璋淨是一些小船,明顯敵強我弱。剛開始的時候炮火連天,湖水盡赤,湖水都被戰士們的血染紅,可謂及其慘烈。

但是陳友諒犯了一個錯誤,他下令集鉅艦連瑣為陣。朱元璋聽取了部將郭興的建議,硬上不是對手應當火攻,朱元璋欣然接受,立即組織敢死隊,駕駛裝滿火藥的七條小船,又遇到正好颳起的東北風,趁風點火直衝陳軍大船陣營。一時間風急火烈,很快蔓延燃燒起來。陳軍被打得措手不及,不是被燒死就是被俘虜。陳友諒帶著殘兵向湖口突圍,誰知湖口已經被朱重兵堵住,陳友諒不惜冒死突圍,結果被亂箭射死。

一代梟雄陳友諒是怎麼敗給朱元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明史評論陳友諒“善雄猜,好以權術馭下”從投身造反開始,到自立為“大漢”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這種順風順水,可能造成了他極好的自我感覺,以為自己真的是天之驕子,天命所歸。於是驕橫自負,甚至在處理事關重大的軍國大事時,都顯得相當粗疏草率。

顯然,此人綜合素質中的重大缺陷,是導致其毀滅的致命傷。他似乎從來沒有過謀定後動、事緩則圓的深謀遠慮,做起事來,常常是跟著感覺走,事到臨頭先幹了再說。很有點拿破崙“先投入行動,然後再見分曉”的氣概。可惜,他不是拿破崙,他沒有拿破崙的政治、軍事天才,好運氣也不會永遠籠罩在他的頭上。

不管如何,陳友諒在抗元過程中一直沒妥協,從小出身卑微讓他仇恨權貴,敢做敢當卻短於計謀,自古成王敗寇,輸掉人心就輸掉一切,可惜他不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