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在避暑之地含風殿駕崩,享年52歲。他在位23年,開創了“貞觀之治”,四海臣服,國泰民安。

在李世民死後,大唐帝國經歷了曲折激盪的幾十年,最終皇權旁落,武則天經過仔細謀劃,登上了權力巔峰。在這個過程中,無數李姓子孫和朝廷重臣被殺或流放,下場極其慘烈。而造成這一切的最初原因,都來自李世民的一個錯誤決定。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李世民畫像

一、李世民的錯誤決定

李世民文治武功,愛民如子,在中國歷史上是位傑出的帝王,但他在家庭方面似乎並不怎麼幸運,總有一些事情讓他煩惱,難以抉擇。

他有一個心愛的好公主,在三十六歲時去世,長孫皇后正當盛年時也染病去世,最年輕的晉陽公主在二十歲時也不幸早亡,讓李世民心疼不已,哀痛萬分。

最讓李世民頭疼的問題是立誰為接班人,這個問題似乎永遠是一個歷史魔咒,困擾著歷朝歷代的當權者。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理論上,誰都有可能在將來繼承大統。其中,長子常山王承乾、四子魏王泰、九子晉王治,是賢德的長孫皇后所生。

俗話說,子以母貴。加之,長孫皇后十分賢德端莊,處處為李世民著想,重臣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又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於是,按照封建王朝“立長不立幼”的規矩,長子承乾也就理所當然地被立為太子。

“好竹難免生惡筍”,李世民英明神武,但長子承乾卻不學無術,粗鄙不堪,經常與娼妓為伍,無所事事,胡作非為,皇家雖有名師,卻怎麼也改變不了他的習性和品德。

四子李泰,生得英俊瀟灑,為人端肅,有學問,善詩文,從各方面素質來看,他都有可能成為一代明君。

李世民早就看出太子承乾終將不成器,他在心中已暗暗決定將太子之位傳於四子李泰。李世民讓他住在臨近武德殿,武德殿為上朝的大殿,讓李泰住在這裡,是有明顯的政治指向,並且每月撥給他的花費比其他皇子都多。

四子李泰的勢力迅速強大起來,太子承乾對此產生的恐懼之心也日益增長。於是,兄弟之間開始不和睦,繼之以兇爭惡吵,埋怨不斷。李世民雖然煩惱萬分,但也沒有選擇立即廢長立幼。

最終,還是太子承乾坐不住了,舉兵造反,想早日登基。朝廷雖然輕而易舉就將叛亂平定,但李世民也因此傷透了心。

也許是因為李世民年紀大了重感情,也許是因為年輕時,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緣故,太子承乾雖然被廢,但李世民不想見到骨肉相殘的悲劇重演,因此並不想殺承乾,只是將他貶謫在外。

那麼,下一步該立誰為太子呢?李世民為難了。他自己沒了主意,便問長孫無忌說:“朕現在該怎麼辦呢?”

長孫無忌奏稱:“依臣愚見,當立晉王治為太子。”

李世民聽後,立即說道:

“立那個東西?但是你的話也許不錯。承乾和泰的仇恨已深,我敢斷言,若立泰,則泰將來必殺承乾,否則承乾必會造反而殺泰。若立治為太子,以他的秉性,將來繼承大統,泰與承乾二人性命尚可保全。治為人仁厚忠誠,只是過於軟弱。”

李世民其實把晉王李治看得非常明白,他絕對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選,但為了保全承乾和泰的性命,他依然採納了長孫無忌的建議,立李治為太子,並下詔稱:前太子既然已廢,今立九子晉王治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如再有人企圖繼承皇位或重行論及嗣承一事者,立予嚴辦。

李世民一生戎馬倥傯,目光如炬,但在廢立太子這件事情上,卻犯了一個十分嚴重的錯誤。晉王李治,雖然比較仁義,為人軟弱無能,做事優柔寡斷,無大量大才,根本不能統治大唐帝國。選擇李治為太子,恰恰是為將來武則天成功上位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武則天(劇照)

二、太子的劫數

李治當太子時已經22歲,正值青春年少。當太子後沒多久,一個女人就悄悄地盯上了他。這個女人就是李世民的才人,日後響徹中國歷史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初入皇宮,武則天因為貌美,被李世民納為才人。按照唐朝皇室當時的編制,皇帝有一後、四妃、九昭儀、九婕、四美人、五才人,而武則天僅僅是一個六級的才人,而且在才人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餘年。

這個女人智力非凡,頭腦冷靜,野心無限,精力充沛,她雖然受過一些教育,對文學藝術卻並不喜好,但對朝廷裡的事情卻非常感興趣,似乎很懂。可惜,在文韜武略的李世民面前,她一點機會都沒有。

武則天是一個頭腦比較清醒的人,她早就意識到,自己在李世民身上是不會有所成就的,況且李世民已年老,皇帝一死,自己這個前朝的才人哪裡還有機會?所以,若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另想他法。

思來想去,太子李治成了她的目標,武則天已經把李治研究明白了:一個22歲的青年,玩弄過幾個女人,軟弱、任性、多愁善感、不喜運動、一見美色心神顛倒、渴求新歡,慾壑難填。對於武則天來說,單靠一個色字就可以把李治拿捏住。

在李世民駕崩前兩個月,李治幾乎天天來探望,當然就能常常看見武則天,這一來二去,兩人便好上了。

於是,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園之內,遙遠的一瞥,會心的一笑,身體有意無意的一觸,偷偷的一吻,成了兩人的經常性科目。

當這個成熟豐盈的女人,開始向那個腸柔心軟,青春年少的太子一再調情,李治的的劫數算是註定了。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駕崩,太子李治順利登基,武則天作為先皇的才人,按照慣例,被收入感業寺為尼。

此時的李治擁有後宮佳麗無數,特別獨寵蕭淑妃,早就把當尼姑的武則天拋到九霄雲外了。如果說李治就此把武則天徹底忘記,那麼中國歷史就得改寫。

而上天偏偏又讓去感業寺上香的李治遇見了在此當尼姑的武則天。二人舊情復燃,此後風流的李治便經常去感業寺,直到武則天懷孕。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李治(劇照)

三、親手殺死自己女兒

武則天有著果斷、堅忍、剛毅的性格,對權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渴求,在男權當道的封建社會,一個女人要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會走一段非常艱難的路。

從李世民的才人,到李治的皇后,最後到皇帝,武則天經歷了其他女人沒有經歷過的痛苦,也做過別的女人沒有做過的屠殺。

懷孕的武則天一直在感業寺住著,眾人皆知她是李世民的才人,如今卻懷了李治的孩子,李治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一個合適的藉口把她弄到宮裡,不過,機會很快就來了。

在這時期,正宮娘娘王皇后與蕭淑妃正鬥得熱火朝天,蕭淑妃憑藉自己的美貌,獨得聖寵,王皇后則日漸被冷落,她急需一個幫手,共同來對付蕭淑妃。

當王皇后得知武則天懷孕後,她極力贊同把她接到宮裡來,名義上是為了保護龍種,其實是給自己找了個幫手,共同對付蕭淑妃。

有句話叫作“請神容易送神難”,王皇后不知道這是在引狼入室呢!

武則天再次來到後宮,她深知機會來之不易,於是使出渾身解數,讓這位年輕的皇帝很快就冷落了蕭淑妃。

王皇后見狀非常高興,不住地在李治面前誇讚武則天,不久,武則天就升任昭儀。然而,對於武則天來說,昭儀只是個開始。

此時的武則天已經完全掌握了李治的秉性脾氣,知道如何能把控住局面,如何能利用李治達成自己的目標。

不久,武則天生了一個女兒。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必定需要非凡之勇氣。

一天,王皇后前來探視小公主,提前得知訊息後的武則天故意躲開,由侍女陪著王皇后。

她抱起太平,在懷裡撫弄了一會就放下了。王皇后一走,武則天立即進來,狠了狠心,把自己親生女兒掐死,然後用被子蓋住,就等李治下朝來看望孩子。

下朝後,李治很快就來了。武則天一邊和他說著女兒今天有多乖,一邊吩咐侍女把孩子抱來給皇上看看。

當武則天從侍女手中接過孩子後,故意大吃一驚,孩子竟然死了。李治更是非常驚愕,好端端的孩子怎麼就死了?

武則天裝著十分悲痛的樣子,問侍女:“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誰來過?”

侍女從容地回答說:“只有皇后來過,她還抱在懷裡好久。”

李治怎麼也想不到是武則天殺死了自己的女兒,虎毒還不食子,況且是一個女人。王皇后百口莫辯,最終被罷免,從這一刻起,武則天在後宮已經沒有對手了。但要想順利當上皇后,道路依舊十分艱難。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李治與武則天(劇照)

四、終於當上了皇后

李世民一直以來對李治並不怎麼看好,駕崩前,他把李治託付給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重臣,有他們輔佐朝政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時,身為皇帝的李治,皇權也被分掉了許多,權力受到很大限制,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武則天而言,通往權力的路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是最大的阻力。由此看來,在這一點上,武則天和李治有著共同的利益。

王皇后被廢后,李治打算立武則天為皇后,遭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諸多大臣的堅決反對。也許是李治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的勢力,在李治的強力推動下,永徽六年,武則天終於登上了皇后寶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

隨後,武則天做出了一系列的驚人的舉動,殘忍地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太子,併為高宗出謀劃策,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使唐高宗李治基本實現了皇權集中。

再次入宮後,武則天用了三年的時間當上了皇后,又過了兩年時間,她徹底斬斷了李治的左膀右臂,除掉了褚遂良,長孫無忌等重臣。

凡事有利就有弊,李治在實現皇權集中的同時,原本那些忠心耿耿的能臣幹吏也所剩無幾了,朝中許多事情武則天也積極地參與進來。

武則天還順勢在宮中培置起了自己的強大的勢力,那些宮女和太監幾乎全部成了她的眼線。宮裡的一舉一動,包括李治都在武則天的掌握之中。

李治從小就體弱多病,繁忙的政務讓他根本就吃不消,很多事情都是由武則天代勞,對她來說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權力的天平慢慢向武則天傾斜過來。

品嚐到了皇權的滋味之後,武則天的野心暴露無遺,她此時可能還沒有當皇帝的想法,但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一刻也沒有停過。

在李治的私生活方面,武則天也是十分霸道,不允許他與別的女人有來往,硬是把皇帝三宮六院的美妙生活過成了一夫一妻制。

李治也十分無奈,這種生活逐漸讓他越來越孤獨,他也慢慢地看清了武則天的真實面目,想擺脫她的束縛。

中書侍郎上官儀看到了李治的苦惱,主張廢除武則天,這正合李治的心思。

李治囑託上官儀暗中起草聖旨,第二天早朝宣佈。武則天的勢力早就遍佈皇宮,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武則天得知訊息後,當天晚上就來到李治的書房,質問李治自己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要聽信讒言。

懦弱無能的李治連忙說,這不是自己的意思,是上官儀的主張。可想而知,上官儀的下場如何了。此事過後,再也沒有人能撼動武則天的地位,她離最高皇權也越來越近了。

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李治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陷,倘若他快刀斬亂麻,三下五除二就宣佈廢除武則天,量她有再大的能耐也不敢造反吧,如果是這樣,中國歷史也得改寫。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武則天畫像

五、最終成為一代女皇

皇后的位子已經十分鞏固了,再也沒有人能夠撼動武則天的地位。之後她便開始高調做事。

武則天喜愛政治,政治就是她的生命,任何事情,只要與政治有關,她必定認真對待。在朝廷,大臣都稱李治和武則天為“二聖”,不再簡單地稱呼為皇帝和皇后了,這也是政治,當然與武則天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封山大典一事。這件事是武則天力主推行的,封山大典對於一個朝代來說是件極其隆重的大事。按照常例,皇后是不能參加的。

而武則天非要推陳出新,就要參與封泰山的盛典,她若不參加,此次活動就要取消,李治最終還是妥協了。天下之事,無不有其原因,弱不敵強,古今一理,武則天的地位和影響力已遠超李治。

公平而論,武則天的確是當時最精明強幹的政客,勝過那些學識淵博的儒臣,勝過歷代雄心大志的皇后,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勝過了當朝皇帝李治。

弘道元年,唐高宗李治去世於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武則天終於如願以償,真正可以大權獨攬了。

她把賢能的太子都一一廢掉,在通往權力巔峰的路上,順武者昌,逆武者亡。

天授元年,萬事俱備,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建立武周朝代。到此,武則天做成了世人男人想做卻做不成的事業。

林語堂先生曾經說,武則天是歷代智慧犯罪的第一大案犯,此言不虛,正所謂大盜竊國。

六、後記

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千百年來,不管正史還是野史,都留下了關於她的許多傳說,在正統的道德觀念面前,她被批判地體無完膚,尤其是她肆無忌憚的殺戮和寵幸男寵。

拋開正統的觀念不講,武則天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她無疑是成功的。

武則天確有治國之才,她在位前後,多權略,重視人材的選拔,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制度。還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這些都利國利民的長遠之計。

她雖然熱衷於權力,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謀害李治,取而代之。宋慶齡曾稱讚她說:

“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她的負面影響也不少,武則天在稱帝的路上曾經任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人大肆殺害唐朝宗親,興起“酷吏政治”,讓李姓家族噤若寒蟬。

在私生活方面,武則天先寵幸馮小寶,後寵幸張易之和張宗昌兄弟,在當時影響很壞。清朝趙翼這樣評價武則天的私生活:

“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

細細想來也有一定的道理,男人當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女人當皇帝就不能有幾個男妃嗎?

李世民犯了個錯誤,武則天抓住機會最終稱帝,就連宋慶齡都稱讚她

武則天畫像

歷史的大幕早已落下,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當初李世民的立儲決定,他明知李治不行,還要立他為太子,僅僅是想儲存李承乾和李泰的性命嗎?也許並不盡然。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立誰不行,非得立李治嗎?難道就沒有其他兒子比李治優秀?

筆者認為,不是沒有人比李治優秀,而是不能立其他兒子。若立其他兒子,不是皇后所生的,與當朝重臣長孫無忌沒有血緣關係,則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能容他嗎?這一點恐怕李世民比誰都清楚!

其實,筆者認為,最佳的方案是立四子李泰為太子,他雖然與長子承乾有矛盾,但不影響他成為一代明君,即便將來李泰把承乾殺了又如何?

大清雍正皇帝為了給兒子弘曆掃清障礙,不是毅然逼死了自己圖謀不軌的兒子弘時嗎?所以說,立長立幼都不完全對,應該是立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