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序言

李豫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在安史之亂後繼位的第一位皇帝,雖然李豫知名度遠不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但在外有安史作亂,內有宦官專政的背景下,李豫憑藉高明的政治手腕,剷除李輔國等宦官集團,誅殺權相元載,一步步站穩腳跟,收攏皇權,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大唐頹勢。

大唐第一個被宦官擁立的傀儡皇帝

李豫初名李俶,出生於公元726年,是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的長子。

李俶從小勤奮好學,精通各種儒家經典,而且為人仁孝寬厚、殺伐決斷,喜怒不形於色,深受李隆基喜愛,在他十五歲時,就被封為廣平郡王。

不過看似大好的前途命運被一場飛來橫禍打斷,公元755年安祿山於范陽起兵,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安史之亂爆發。

十九歲的李俶不得不隨李隆基一行逃往成都,不過在馬嵬驛兵變後李俶就與李隆基分道揚鑣,隨父親李亨北上。

李亨在靈武稱帝后即任命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迎擊叛軍,在李泌、郭子儀的輔佐下,唐軍於757年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758年李俶被立為皇太子,肅宗李亨則以李俶出生時“豫州獻嘉禾”的祥瑞為依據,將其改名為李豫。

不過此時的宮廷早已不同往時,宦官集團在李亨的縱容下迅速崛起成為朝堂新的政治力量,其中李輔國、程元振掌握中央禁軍,魚朝恩在外監管節度使十萬兵馬。

李輔國更是成為大唐有史以來第一個宦官宰相,他們擅權專政,打擊異己,先是聯合張皇后架空肅宗,然後又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與張皇后反目。

李輔國支援太子李豫,張皇后支援越王李系,兩派勢力爭鬥得十分激烈。

762年張皇后陰謀矯詔廢黜李豫,但被李輔國發現,聯合程元振調集禁軍闖入宮中殺死張皇后、越王一黨,可憐的肅宗李亨竟因驚嚇過度,於當晚死去。

就這樣,李豫在李輔國等宦官集團的擁立下繼位,是為唐代宗。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而李輔國憑藉有翊戴之功,十分驕橫,竟然對李豫說:

“大家(皇帝的俗稱)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李豫非常生氣,可心裡明白,他自己的皇位就是在宦官的刀劍“保護”下坐上去的,搞不好自己隨時都會被拉下來甚至死於非命。

懾於他手握兵權,李豫只好委曲求全,還尊稱他為尚父,事無大小,都要與他商量後才能決定,李豫儼然成為一個傀儡。

可身經百戰,戎馬多年,怎麼容忍幾個宦官騎在他頭上,更何況作為一國之君怎能受制於家奴。於是一個扳倒宦官勢力的政治計劃開始在李豫心中醞釀。

挑東宦官內部矛盾,誅除權閹“李程”

李豫第一個對付的就是被他稱呼為尚父的李輔國,安史之亂後,李輔國曆任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府儀同三司、知內侍省事等要職,掌管禁軍大權。

從肅宗時期,李輔國就已權傾朝野,朝臣所奏之事必須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

就連宰相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宰相蕭華曾因反對李輔國專權而被其逐出京城,並將自己的親信元載安排在宰相的位置。

面對這麼強大的對手,李豫採取“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策略,一面在繼位當年加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晉爵博陸郡王,使其產生麻痺大意的心理。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另一面利用程元振對李輔國的不滿,暗中拉攏挑撥程李二人的關係,先是拜他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掌管皇宮大權。

不久,又讓他擔任元帥行軍司馬,加鎮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統領禁軍,奪取李輔國兵權。

面對李豫和程元振的聯合緊逼,李輔國自知已無勝算,無奈提出辭職,而李豫正好借坡下驢,罷了李輔國的官職。

不過李輔國還是低估了李豫,李豫雖然年紀不大,但手段狠辣,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

在李輔國回家不久,即密令程元振將其暗殺,割下其頭顱扔到茅廁中,之後贈太傅,諡號為醜,死後也得羞辱他一下。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而對於程元振,李豫則投桃報李,提拔其為驃騎大將軍,封邠國公,正式接替李輔國統率全部禁軍,程元振的權勢超過李輔國,軍隊中稱他為“十郎”。

程元振掌權後,專權程度比李輔國更甚,凡是與其有私人恩怨的,全部打擊報復,就連大將來瑱和宰相裴冕都被他陷害致死。

763年九月,吐蕃大舉東進,邊將向朝廷告急,程元振得到訊息卻不上報給李豫,等到一個月後李豫知道已經晚了,致使吐蕃軍攻下長安,李豫星夜倉惶出逃陝州。

程元振的擅權專政、排擠異己惹怒了朝臣和各藩鎮節度使,李豫藉助眾臣的不滿和防衛吐蕃失利,但又念及其扳倒李輔國之功,就先將程元振罷官回家。

763年十一月,郭子儀率軍隊收復了失陷十五天的長安,李豫也從陝州返回京城,可恬不知恥的程元振竟然潛入長安,企圖再見皇帝以求任用。

結果被御史發現上疏彈劾,李豫直接下令將他流放溱州,結果走到江陵時就被仇家殺死。

而李豫僅用一年時間先後除掉李輔國、程元振兩大宦官首腦,迅速掌握宮廷大權,此後李豫謀劃對外廷出手,力圖實現乾綱獨斷。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借力打力,捕殺魚朝恩、元載

當時的宦官集團除了身居中樞的李輔國和程元振,還有常年領兵在外的魚朝恩。

論資歷,魚朝恩也是相當的牛,早在玄宗末年,魚朝恩就在內侍省任職,後來侍奉當時的太子李亨,頗得信用。

758年李亨繼位後,任命其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領地方九個節度使的數十萬大軍,與李輔國一內一外,遙相呼應,欺壓朝臣將領,擅權專政。

李輔國死後,魚朝恩也未受波及,在李豫看來,魚朝恩統兵在外,危險性遠高於李輔國,如果惹惱了魚朝恩,帶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回來,自己的小命都難保。

763年,吐蕃兵進犯,李豫出逃陝州,當時的禁軍離散,難以召集,魚朝恩率駐陝州軍及神策軍奉迎,才得以重振軍威,而魚朝恩也因保駕有功,被封為天下觀軍容使,統率京師神策軍,進封鄭國公。

魚朝恩憑藉軍功,權力進一步膨脹,不僅有外軍控制權,還把皇家禁軍握在手中。

此後魚朝恩干預朝政,懾服百官,絲毫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有一次宰相決定政事時,沒先和他講,他便瞪大眼睛說:

“天下之事,怎麼不由我?”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有時候奏事,沒等皇帝發話,就自行決斷,由於魚朝恩兵權在握,李豫氣得是敢怒不敢言。

為了扭轉不利局面,李豫與時任宰相元載密謀,決心聯手除掉魚朝恩,二人都覺得對付魚朝恩只能智取,不可硬鋼。

元載先是以重金賄賂魚朝恩親信周皓、皇甫溫二人,暗中觀察此二人一舉一動,待到放心時才將除魚朝恩的計劃向其透露。

經過研究,他們認為除魚朝恩最關鍵是要將其從禁軍支出去,到時候只需要兩個力士就能擒獲。

770年寒食節當天,李豫在皇宮舉行宴會,宴會結束後,魚朝恩准備回家,李豫刻意以研究事情為由將其挽留。

當魚朝恩被領進室內,李豫便責難他圖謀不軌,魚朝恩為自己辯護,周皓直接將其擒獲,縊殺於內侍省,可憐魚朝恩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死的如此憋屈。

隨著宦官集團被悉數清算,宰相元載趁勢崛起,自恃除惡有功,志得意滿,認為滿朝文武無人比得上自己。

相比專權跋扈,粗鄙強橫的宦官,元載個性更加狡猾,善於隱藏。

元載出身寒微,自幼嗜學好讀,博覽群書,在玄宗末年考中進士,而且元載善於揣摩上意,頗受肅宗李亨和李輔國恩寵。

在李輔國運作下,元載一路飆升,於762年任平章事,躋身宰相行列,李豫繼位後加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士。

此後元載左右逢源,眼看李輔國失勢,趁機倒向李豫,李輔國倒臺後,元載參與密謀刺殺李輔國。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當魚朝恩掌握禁軍後,專權跋扈,妄議朝政,侮辱宰相,元載雖能言善辯,但卻選擇隱忍,拱手緘默,不敢作對。

等到魚朝恩被除掉後,元載為獨攬大權,上奏李豫,要求吏部、兵部對六品以下官員的任命不得檢驗考核,得到皇帝批准。

對於上奏彈劾自己的官員,元載則編排罪名,將其杖殺於公府。從此人們再也不敢公開非議元載,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

當時,元載獨攬朝政,貪汙受賄,培植親信,排除異己,凡是想晉升的,都要向他的兒子、親信贈送厚禮,他在京城南北修建兩座府邸,豪華宏麗,僕婢眾多,歌姬成群。

面對元載的擅權惡行,李豫十分厭惡,決定再次出手。

對於李豫而言,元載黨羽眾多,但不掌握軍權,與皇家所在的北司神策軍相對應的是,宰相身處南衙,由金吾衛把守,所以李豫選擇自己的舅舅左金吾大將軍吳湊來執行抓捕元載的行動。

777年三月,有人舉報元載在夜晚設醮,圖謀不軌,李豫立即命吳湊去政事堂抓捕元載,又將元載的兒子、親信黨羽全部下獄,然後又派與之為敵的宦官去審訊。

元載於當日被賜自盡,在被賜死前,他對來賜死他的官員說:“願得快死!”那名官員說:“相公須受少汙辱,勿怪!”

然後把髒襪子塞進元載的嘴裡,隨後殺了他,一代權相就此殞命。

元載死後,李豫終於得以重塑皇權,大力革新,清除積弊,權貴階層暫時收斂,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僅僅兩年後,779年六月李豫病重,不到十天已無法上朝,不久駕崩,享年五十四歲。

高階政治玩家唐代宗李豫-從宦官手中的提線木偶到重掌最高皇權

小結

李豫在位十七年,以四兩撥千斤的政治手段,先後除掉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及元載等權宦奸相,收攏皇權,緩解了唐朝國運的下滑。

宋朝文學家蘇轍稱讚李豫:

“去三大奸如殺犬羊,能使中外不驚,上下厭服。”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認為李豫擅用帝王權術:

“李輔國惡已極而殺矣,程元振惡已極而流矣,魚朝恩惡已極而誅之俄頃矣;假手元載以殺朝恩,復縱元載以極其惡,而載又族矣。”

同時李豫繼位後於763年剿滅安史餘孽史朝義,平定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然而此後卻繼續任用安史舊將統領河朔三鎮,佔據河北,開啟唐代藩鎮割據的先河,為唐朝最後滅亡埋下伏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