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勵志改革的周厲王,為何被國人趕出王宮

小說《鬼吹燈》中反覆提到的“公元前841年”到底是一個什麼梗?這一年跟歷史上聲名狼藉的周厲王又有什麼關係?而周厲王又是怎麼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國人趕出王宮的帝王?

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

歷史的轉折,總是需要一個時間節點。比如公元前722年是春秋開始的紀年。那麼,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小說《鬼吹燈》中那位瘋瘋癲癲的陳教授,又為什麼一直說這一年才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元的開始?

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勵志改革的周厲王,為何被國人趕出王宮

據史料記載,比春秋紀年提前了兩個甲子的公元前841年,的確發生了一件震盪朝野的大事——鎬京的百姓暴動,竟然圍攻王宮,將周厲王姬胡趕出了王宮,從此踏上了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周、召二公推舉太子靜繼位,二公共理朝政,史稱“共和元年”,而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確切的紀年。

事情遠比我們敘述得驚心動魄。冬日清冷的黎明,一道寒光撕開了昏暗的天幕,正在熟睡中的姬胡怎麼也想不到,在即將迎來自己繼位的第三十八個年頭之際,先迎來了帝王生涯的終結者——鎬京百姓。

那是一群拿著鋤頭掃把的、周王朝最安分的人,他們要的,不過是一碗鹹粥,幾句寒暄。然而,在周厲王的“勵精圖治”下,這些最簡單的願望反而變成了奢望。此時,他們樸實的臉頰寫滿了憤怒,鋤頭對準了宮廷宿衛。而侍衛們卻一個,兩個,三個,緊接著一大片,都放下了長戟佩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因為他們無法斷定,正在酣睡中的那位高高在上的王,究竟還會做出什麼奇葩的行徑。

然而,長驅直入的百姓們很快就迷路了,在曲曲折折的迴廊和層層疊疊的院落裡進進出出,時而又折返回來,就是找不到周厲王的身影。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姬胡已在死侍的護送下,逃離了王宮。周定公聞訊趕來,想要安撫百姓,壓下事態。可惜,百姓們是善良的,但並不傻。

有人發現召穆公藏匿了太子靜。人說“父債子償”,百姓捉不到周厲王,必然要找太子靜洩憤。被逼急了的老實人,才是最可怕的。重壓之下的召穆公,只好易子以換大周的未來。於是便有了一出周朝版的“趙氏孤兒”。此後,太子靜順利繼位,也就意味著周厲王餘生只能在流亡中度過,鎬京成了他前世的夢。

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勵志改革的周厲王,為何被國人趕出王宮

其實,歷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不在少數,但像這麼大規模的“國民暴動”卻實屬罕見。周厲王到底做了什麼,把淳樸的老百姓都給逼得造反了呢?

壞事兒的榮夷公

公平地說,周厲王真算不上是昏君。跟後世那些貪圖享樂的帝王相比,他還差得遠呢!早在他接手大周之前,這個龐大的帝國就已經“裝”不下去了。

跟很多末世之君一樣,厲王從老爹夷王手上接過來的也是一個爛攤子。爛到什麼程度呢?《後漢書》用了八個字來形容“夷王衰弱,荒服不朝”。對於實行分封制的周王朝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史記·周本紀》中,祭公勸周穆王時曾提到了五服制度:“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翟荒服”。這裡提及的“戎、翟”並非單指這兩個西域部落,而是泛指跟周王朝關係比較遠的一些藩邦。這些藩邦對中原王朝的臣服,歷來都是打出來的。所以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弱的跡象,他們就抖起來了,不稱臣、不納貢,另找更厲害的靠山。

夷王時期的周王朝,國力已經每況愈下了。初期時,孝王改革的一些成效還能發揮點作用;但隨著夷王烹殺齊哀公這樣的惡性事件爆發,周天子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一落千丈。到了夷王末期的時候,很多諸侯國非但不來朝見,甚至自己拉大旗當大王去了。比如楚君熊渠,不但自己當了王,還給三個兒子也封了王,徹底把周天子晾在一邊了。再加上夷王盲目遷都,孝王時期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國庫又被掏空了。

所以,厲王一繼位就面臨著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窘境。更可怕的是,天子勢微。由於周、召二公“世為卿士”,周朝的大臣們習慣了聽從周、召二公發號施令,天子的召書已經不好使了。這無疑是給銳氣正盛的周厲王當頭澆了一盆涼水。而且周、召二公年齡比較大了,思想也比較保守,治國理念跟厲王可謂是南轅北轍,三個人根本幹不到一塊兒去。一邊是不願妥協,一邊自認沒錯,於是周厲王就下定決心不用舊人,親自挑選了一批得力干將:一位是擅長搞軍事的虢公長父,一位是擅長搞經濟的榮夷公,還有一位擅長搞情報工作的衛巫。

這三個人就是厲王的左膀右臂,幫助他擺脫了周、召二公的牽制。當然,厲王也把他們安排到了重要的崗位上。這樣一來,舊貴族們被架空了,既沒了權,也沒了錢,恨不得戴上放大鏡,等著盼著看這三個人出紕漏。

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什麼,勵志改革的周厲王,為何被國人趕出王宮

虢公長父的確是一位軍事人才,幫助厲王化解了好幾次戰爭危機。厲王一朝的主要軍事危機來自於東方。有個叫噩的諸侯國糾集了東夷和淮夷的一些小部落聯手入侵周朝,一直打到了成周,來勢洶洶,直逼王畿。厲王就派虢公長父親帥宗周六師和殷八師迎戰,打贏了成周保衛戰。隨後,虢公又受命南下,直取淮夷,斬俘一百四十餘人,奪回被淮夷擄去的周民四百人。周軍士氣大振,一舉扭轉了夷王一朝積弱的形象。夷王時,自封為王的楚君熊渠深感危機,主動取消了王號。厲王也算替他老爹夷王出了一口惡氣。

虢公長父雖然一路高歌猛進,但榮夷公的境遇就不大好了。搞經濟改革,本來就容易跟舊貴族產生矛盾,再加上榮夷公行事急功近利,很快就遭到了政敵的抨擊。有個叫芮良夫的卿大夫率先站出來,指責這場經濟改革是壟斷山林川澤,百姓上山砍柴、下河捕魚都要交納相應的稅賦,這是“與民爭利”。芮良夫不敢公然指責周厲王,就把矛頭指向了榮夷公。《逸周書·芮良夫篇》寫道,芮良夫稱改革的同僚為“執政小子”,這分明就是在說榮夷公。

僅憑這四個字就暴露出了兩個資訊:一是榮夷公年紀比較輕,周朝人稱“小子”一般是指中年以下的男性;二是說明榮夷公的爵位並不高,屬於中低階的貴族,所以在一干貴族中沒什麼地位。經濟改革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說話沒分量的人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後世王朝搞改革,尤其是經濟改革,一般都會推選一位德高望重或是位高權重的大臣來實行,否則改革的旨意還沒出王宮就得夭折了。

當然,這次改革本身就是王室和貴族之間的一場博弈。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到了厲王這一朝,能登記造冊的山林川澤已經所剩無幾了。周王室窮得叮噹響。列位要問了,那麼大片的土地山川都跑哪兒去了呢?都跑進貴族們的腰包裡了。除了給諸侯國的分封以外,畿內侯所佔的土地也是一大部分。像周、召二公這樣累世為卿的貴族,家資一點也不比周王少,但土地收的稅卻進了卿大夫個人的腰包。這就導致國庫空虛,厲王要打仗、要強軍,經費從哪兒來?

不過,也不怪貴族們看不起這個榮夷公,他還真辦了一件坑死厲王的蠢事。為了儘快讓周王室的腰包鼓起來,這位自以為聰明的榮夷公居然搞出了“爵以賄成”的醜聞,明目張膽地賣爵位。爵位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榮譽。再差勁的貴族,那也是祖上幾代努力打拼才換來的爵位。如今只要有錢就能買到,那這祖上幾代人的犧牲怎麼算?曾經用鼻孔看的人,如今卻跟自己站得一樣高,甚至還有可能高自己一頭,讓那些老貴族怎麼想,自己在這個國家的地位不是一落千丈了嗎?這個仇表面上是算到了榮夷公的頭上,實則老貴族們的槍口已經對準了周厲王。

榮夷公這一手狗尾續貂直接把自己整得身敗名裂。他為周王室的算計,在旁人眼中成了貪財好利、破壞王室和貴族關係的罪魁禍首。一時之間,參他之言如雪片般飛來。這要是換了一般帝王,肯定是先拿榮夷公開刀,先安撫老貴族們,儘量化解矛盾。可惜,他們不是周厲王!那麼,這位有個性的周厲王會怎麼應對呢?

說說周厲王的“騷操作”

周厲王對自己主持的這次改革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給經濟改革保駕護航,他還進行了配套的法律改革,甚至建起了一支周朝的“錦衣衛”,專門負責監視誹謗者,並使用高壓手段——以告則殺之!這是什麼意思呢?厲王把他的“錦衣衛”分派到京畿各處,尤其是公眾場,去監視監聽,凡對改革大計提出異議者,當即抓起來,依律論罪。

厲王這麼幹,也是迫於無奈。老貴族們四處散播詆譭新政的謠言,還鼓動群眾廣泛傳播,這樣一來對新政的實施很是不利(這種做法在後世很多改革中,也算是常見),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就相信了,還跟著一起以訛傳訛,將新政和榮夷公敗壞得甚為不堪,所以必須抓起來嚴審、嚴懲。

周厲王以為這樣就能給新政的實施營造一個寬鬆、良好的輿論氛圍。可惜天不遂人願,執法的必定是人,是人就有尺度上的鬆緊,有些人執法過嚴,時常會跟百姓發生一些衝突,再加上貴族們在幕後挑唆,這支“錦衣衛”很快就變得臭名昭著了;再加上衛巫處事比較嚴苛,尤其對反對新政的人,執法過嚴,搞得民間是怨聲載道。

厲王很清楚,此時已經到了改革的關鍵時刻,他不能退,一旦妥協,改革必然前功盡棄。所以當召穆公勸他“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時,他心中又豈不會自知?

但已經走進改革死衚衕的厲王,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這儼然不是什麼“騷操作”,就是逼上絕路了。於是就有了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國人暴動,夙願未嘗的周厲王灰溜溜地逃出王宮時,不知有沒有後悔過?

活在童話裡的改革家

周厲王上任後大搞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好心辦的盡是些壞事。問題出在哪兒呢?

一是用人不當。不是說厲王作用的人能力不行,而是不合時宜。改革本身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領頭人很關鍵。除了要有相當的背景外,還要有一定的人脈,否則起不到震懾作用,反而令改革寸步難行。榮夷公固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老貴族面前說不上話,在朝臣中威信也不足,這樣的人搞改革,有多少人會買他的賬?更何況還整出了“爵以賄成”這樣的醜聞,貴族們自然是抓住他的小辮子不鬆手了。

再說說衛巫這位周朝“錦衣衛指揮使”。憑心而率,與武周時期的周興相比,衛巫的確算不上酷吏。但他身處這個歷史洪流之中,難免成為政治犧牲品。再加上他本人可能情商也不太高,所以替周厲王得罪了很多權貴,這也是導致改革功敗垂成的一個原因。

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改革沒分清主次。周厲王也犯了跟商紂王一樣的錯誤,就是搞激進式改革,吏治、經濟、軍事、法律,統統都改,用最短的時間造一個“美麗新世界”。可現實生活不是童話故事,改革這麼大的事,牽一髮而動全身。甭說統統都改了,就是一兩項一塊改革,那對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都不小,弄不好都要出閃失的;何況一塊改,老百姓也好,貴族也好,沒一個人能過上安寧日子的,這麼搞社會豈能不亂?

可見,不接地氣兒的改革,就等於是在建空中樓閣,不倒塌才怪呢!可是周厲王完全沒意識到問題是出在哪兒,還是一味地堅持。只能說,他真是一位活在童話裡的改革家!

特別說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