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太宗三伐高句麗,跳梁者雖強必戮 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太宗三伐高句麗,安東都護薛仁貴。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一,同是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主導東北亞的政治格局,其背後是歷代王朝君主的雄渾方略,怎麼能忘記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怎麼能忘記那個國富兵強的階段哪?

太宗三伐高句麗,跳梁者雖強必戮 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唐太宗前期對高句麗採取安撫的政策,哪曾想高句麗政權接受了大唐王朝的冊封,享受著政治、物質的待遇,卻又兩面三刀又伺機進犯遼西,其強盛之時兵將三十萬,企圖稱霸東北亞,其小國野心昭顯無餘。

太宗三伐高句麗,跳梁者雖強必戮 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高句麗和百濟陰謀勾結,秘密結成聯盟,想要吞併新羅,結束三國的局面。但是唐朝對新羅的支援態度,使得他們明白,依靠自己目前的軍事力量與唐王朝抗衡根本沒有一絲機會,於是乎四處活動,企圖拉動日本與唐王朝對抗,充分說面表明高句麗已經不安心做唐朝的屬地之國,而是想挑戰唐朝在東北亞的霸權地位,企圖做新的霸主。

太宗三伐高句麗,跳梁者雖強必戮 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太宗第一次征伐高句麗,完成初步目標,極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第二次、第三次征討中,太宗改變攻城略地策略,轉換為侵襲高句麗,使其疲於奔命,高句麗國力衰弱嚴重,唐朝的軍事打擊給高句麗帶來了災難。高句麗大量城邑、村莊被佔領或毀於戰火;軍隊精銳損耗殆盡,戰鬥力受到了嚴重削弱;平民大量逃避戰火而田園荒蕪,社會生產力遭受了嚴重破壞,使得其出現了國力凋敝、社會動盪的困難局面,動搖並逐步瓦解了高句麗政權的國基。

太宗三伐高句麗,跳梁者雖強必戮 讀呂思勉公《隋唐五代史》

高宗李治延續李世民的政策,最終拿下了高句麗,確定了唐在朝鮮半島的宗主國地位。

高句麗亡。唐朝將高句麗分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詔命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鎮守平壤。

明史曾有云:“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信然,果如此乎?然!

紫翠青衣讀《隋唐五代史》有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