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無疑是中國千年君主中的一個,百頭老虎中的一隻,將領陳德卻是以血肉之軀替羽翼尚未豐滿的朱元璋擋了9箭,這在老虎尚未成熟之際便捨命搭救的人註定會獲得一些好處,比如陳德孫子的一條命。

實力懸殊的一戰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古時兵家要地,如此風水寶地自是肥肉一塊眾狼垂涎,由此便不免引來戰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鄱陽湖之戰,它也被稱為是中世紀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的戰爭,戰爭的雙方分別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其中朱元璋就是今天這故事的主人公。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一路摸爬滾打才穩坐帝位。正是這樣乞丐出身的他開啟了這場兵力懸殊的戰役,朱元璋以二十萬兵抵擋敵軍六十五萬兵,你我都知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不過是以血搏血以肉搏肉的人海戰術罷了,在如此差距之下,即使尚未稱帝,朱元璋要面臨的壓力也絕不一般。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陳友諒領導的敵軍擁有製造精良的戰艦,戰場上可謂如魚得水呼風喚雨,這讓朱元璋招架不住,要知道,這些戰艦可是鄭和下西洋時揚耀國威的船隻的雛形,面對朱元璋的各路攻擊,這些戰艦都紋絲不動。不過萬物皆有兩面,由於船體過於高大堅固陳友諒的戰艦便很難快速移動,戰爭的時長便得以延長,但兵力的懸殊,武器的懸殊都讓這場戰爭走向背離朱元璋的方向。

這種背離很快就體現了出來,因為在康郎山之戰中朱元璋遇到了“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帥船之上經驗尚潛的朱元璋和久戰有勇的張定邊,結果似乎呼之欲出,幾乎是在發現朱元璋的同時,張定邊立刻乘小船至帥艦之上,披荊斬棘連殺三員猛將,這之間朱元璋自是想過要逃,他也確實這麼做了,只可惜天公不願作美,他那本就沒什麼優勢的船這時也不知什麼原因動彈不得了,毫不誇張地說,張定邊的半個刀已經架在朱元璋的脖子上了。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為將之忠,捨命抵弓

影視作品常寫,千鈞一髮之際總有個蓋世英雄或是無名小卒,站出來力挽狂瀾,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因此鄱陽湖之戰的這個瞬間也沒有例外,架在朱元璋脖子上的刀硬生生得被一個叫陳德的將軍踢翻在地,一切危機被陳德身上的九支箭擋在千里之外。

張定邊的隨行團隊對朱元璋萬箭齊發之時,朱元璋身邊只有陳德一人,作為將士作為臣民,陳德擋住了那沾滿血腥的箭支,足足九根,即使是久經沙場的將軍身中九箭也絕不能清醒了,當時的陳德卻是在昏迷後仍擋在朱元璋身前屹立不倒,終是熬到常遇春的一箭,射穿張定邊的膽魄。

朱元璋的命自是從閻王手裡撈了回來,陳德似乎也因他的忠義被神明眷顧,得到及時的救治後安然無恙,更是在隨後的日子裡為朱元璋南征北戰,這是一個看似完美的故事結局,然而傷痛在身其中滋味只個人自己懂。史書沒有記載陳德是否因箭傷在之後的生活裡有什麼不便,只提他升官發財。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這忠臣的命運卻是真正與那場戰役永不脫節了,因他正是死於箭瘡之下,其子陳鏞繼承了他臨江侯的爵位為國效力,最終馬革裹屍,戰死沙場,這一老一少一父一子都可謂為大明而死。二人死後爵位由陳德的孫子陳鏞的兒子陳子善繼承。

滑稽的謀反,曲折的反轉。

然而史實遠比小說精彩,有莎士比亞寫不出的精彩反轉,曹雪芹書不出的曲折理由,那個曾以身擋箭的忠義臣民,他的孫子卻參與謀反,這事情太難消化以至讓人忍俊不禁,而這真相的揭開就要從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案子說起了。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案件中的人物無疑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尤其在盤根錯節的政治鬥爭中,似乎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其中沒有汙衊謊言與誹謗,因為他們善於說半透明的真話,透過斷章取義的剪裁編出最難反駁的謊言,在這方面陳鏞無疑是個中高手。

擁有父親忠義名聲的庇護,陳鏞二字似乎在他為大明出征的那一刻就帶了某種民族英雄的色彩,沒有人會懷疑他的用心他的不忠,但是在大明,這個泱泱中華眾多朝代中唯一不以和親求平安的朝代,他的謊言行不通了,或者說寸步難行了。

胡惟庸案作為明初四大案之一算是得到了相對明朗的調查,其中之一便是揪出了陳鏞的罪行,在這場案子中涉事的官員無論大小都得到了足夠重的懲治,比如李善長,比如陸仲亨,再比如陳鏞,皆命喪於此。由於涉及謀反,茲事體大臨江侯府本應被滿門抄斬,然而朱元璋絕非恩將仇報之人,念及陳德當年的“救命之恩”他饒過了陳子善一命。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恩與情並存,情與恩同在

中國社會是熟人社會,從古至今都是。在古代,推恩令,封諸侯等等都可看,在現代,走親戚,鄰里互助也可見一斑。然而何謂熟人,便是由恩與情連線起來的人,互恩互惠,尤其在今天,施恩於人更成為了一個好人的標誌。因此要想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存就要學會巧妙施恩。

陳德擋箭自是為了忠義為了國,但在這不經意間他便施恩給了朱元璋,常言道滴水之恩都湧泉相報,更何況這救命之恩,這也就為之後朱元璋饒了陳子善種下了因,無緣無故幫助他人的人很多但無緣無故饒恕他人的人可謂少之又少,正是陳德的救命之恩得以讓朱元璋饒過他孫子陳子善一命,免於死刑,這便是恩情的重要性。

爺爺為皇帝擋了9箭,父親戰死沙場,換來參與謀反的孫子免於死刑

縱是親情也先有十月懷胎之恩才有父母子女之情,如此這般恩與情並存,因此在社會關係極重要的國家,掌握好恩情的施受就變得尤其重要,比如司馬光救上官尚光便有了“感恩亭”,陳德替朱元璋擋箭便有了陳子善一命,正所謂施者不圖報,受者需銘記。

我們不鼓吹佛教的因果報應,卻也應懂得凡事作為總會有一個結果,要想結果不壞自然要做出不會導致壞結果的事來,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已具備某種能力,比如陳德有能力伴朱元璋左右才可替他擋箭,再比如陳鏞沒能力造反卻選擇了造反。施恩與否得先看能力後看結果,否則適得其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