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劉邦的勝利,是“制衡”的結果

秦末,刀兵四起,隨著阿房宮的熊熊烈火,秦王朝灰飛煙滅。

這時,形成了兩大勢力集團:以項羽為核心的楚集團、以劉邦為核心的漢集團。在形式上,項羽已經奪取了天下,分封諸侯,劉邦也是被項羽分封的諸侯之一。

劉邦的勝利,是“制衡”的結果

在此之前,劉邦率先攻破函谷關,封禁了秦皇宮。於是有了“鴻門宴”的故事。在鴻門宴後,項羽的第一謀士范增就做出了一個預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須知此時的劉邦,人馬不足項羽的1/4,而且此時還沒有韓信、英布、彭越這三位大將,可謂羽翼未豐。而范增如此預言,必然有他的原因。

項羽把劉邦封到了四川一帶,當時尚帶有些蠻荒之氣。以韓信的話講“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也就是說,此舉是把劉邦“發配”了。此時劉邦的軍隊“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可謂“以狐疑之眾率疲弊之卒”。

然而,五年後,劉邦就打敗了項羽,以七十萬軍隊佈下十面埋伏,項羽全軍覆沒。

劉邦是個大老粗,文化不多,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劉邦原名“劉季”,季就是第四的意思,所以就是“劉老四”,和“王老五”沒什麼區別。劉邦的父親也沒有名字留下,只知他叫“劉太公”。根據劉邦的身世,他不可能懂得什麼兵法以及治國之道,更不會懂得什麼團隊管理理念。劉邦為什麼成了勝者?史學家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影響最大的觀點是:

會用人,而且從諫如流。劉邦自己的總結:韓信、蕭何、張良,三位人傑是他的勝出之道。

對於這個觀點,我認為這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如果劉邦出身貴族,本身就位高權重,帳下有一批能人志士,那麼有幾個人傑助其成功很正常的。但劉邦是個大老粗,不過亭長出身,為什麼像韓信張良這樣的不世出的人才能甘心為其驅使?

劉邦的起家,跟他的岳父呂公有一定關係。劉邦起家,源於在沛縣鬧事,當時無非是個百人左右的騷亂,如果劉邦受過聖賢教誨之類,事情一定鬧不大。但是劉邦就是個無賴,唯恐不亂,所以直至打死了縣令,事情做大了,不得不繼續做下去。如果說劉邦有“雄才大志”,那叫胡說。他在這個時刻頂多就是個土匪。但是就在這個時刻,蕭何、曹參跟隨了劉邦。《史記》中“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很明確地解釋了蕭、曹加入的原因。這個心態,有點像後來瓦崗英雄中,眾人擁立程咬金做混世魔王。他們誰也不知道鬧下去是什麼結果,只知道沒有了退路,只能擴充實力,擁有軍隊,保護自己。

在這個時候,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加入了,那就是張良。

劉邦的勝利,是“制衡”的結果

張良和蕭何不同,蕭何不過是縣城中的刀筆小吏。而張良則出身名門,受過當時的高等教育,可謂有“雄才大略”。但是張良的性格,《史記》記載張良畫像“狀貌如婦人好女”,以及他對劉邦勸諫時的方式,可見其性格溫順有一定的柔性,沒有稱霸的魄力。這就決定了張良不能自己創業,而要做“帝王之師”。張良在投奔另一位軍閥景駒的路上,見到了劉邦,並且選中了劉邦。《史記》: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從此也可以看出,劉邦有很高的天分,悟性極佳,如果他有條件去讀書,學術成就不會亞於張良,軍事成就不會低於韓信。或許正因為他沒有受過教育,保持了一顆比較天真的腦袋,才能被張良教育。

如果說劉邦起事時還是個無賴,那麼正是張良一步一步把他教育成了一代梟雄。

此時,劉邦集團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智囊團,以他為核心,有張良為他規劃大計,有蕭何曹參為他管理內務,這左臂右膀配合得完美無缺,為韓信的加入奠定了基礎。如果說後來韓信是投靠了劉邦,不如說他是和劉邦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其說韓信是被劉邦所驅使,不如說是被以劉邦為核心的智囊團所驅使。

韓信被稱為“一代兵仙”,說他能忍胯下之辱。其實韓信在鬧市中佩劍而行,恰說明了他是個極高調的人物,不肯與屠場酒肆之人為伍;忍胯下之辱,正是因為他頭腦非常理智,把得失算得非常清楚。正因為這個缺點,他自己也不能創業。試想,如果在沛縣之時,不是劉邦,而是韓信,事能鬧起來嗎?首先,韓信過於高調,不會有一幫兄弟哥們跟他混;其次,韓信斷不會冒這種風險,去做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

所以,韓信也必須找個平臺,才能實現他自己。他先找了項羽,沒有被重用,又找到了劉邦,因為偶然的機緣被蕭何看中。蕭何一句話,劉邦就讓他做了兵馬大元帥。這裡也看得出劉邦的為人,他不懂兵法,甚至都沒面試,就把兵權交給了韓信,根本就沒有左思右想。

韓信有了兵馬大權,攻克齊地,自立齊王。在此時,他完全有能力與劉、項這兩個集團鼎足而立。他的動向,決定了劉、項的生死。如果他自立,則“背,有帝王之相”。但他沒有選擇自立稱帝,而是服從劉邦,滅掉了項羽,從齊王升為楚王。

韓信犯了一個錯誤,也因這個錯誤成就了劉邦。

韓信不是孔夫子的門徒,他能對齊國失信,陷華陽酒徒於死地,就能背叛劉邦,事實上到了最後他也確實背叛了。他是一個相信實力的人。他在此時沒有背叛劉邦,第一,確實劉邦對他很信任,他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激之心;第二,上面說他為人高調,形不成自己的一個團結緊密的勢力團體,只有一個李左車算是他的親信,如果背叛,會失去軍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韓信的理想就是做一路諸侯,擁兵自重,割據為王,這個目的他已經達到了。讓他在劉邦和項羽之間做一個選擇,顯然他傾向於劉邦。

在秦朝之前,中國帝王採取的是“分封制”,有功之臣都有封地,自立為王,有自己的軍隊、法令、稅收。而天子也只有一小塊領地。如果天子有事,則會召集各路諸侯共同商議。實際上,天子沒有什麼權利,各路諸侯也就是名義上臣服天子,實際上各自獨立,互相爭鬥,勝者為王。到了秦朝,秦始皇才廢除了分封制,改為郡縣制。但秦朝很快就滅亡了,項羽和劉邦又採用了分封制度。

劉邦的勝利,是“制衡”的結果

韓信犯下的錯誤,就是他仍然沿著這個思路,所以他已經滿足了做一路諸侯,不願意成為天子。封為楚王,實際上是佔了半壁江山,沒有必要再反叛。畢竟他只是個武人,不是政治家,看不出分封制的弊端,不會用帝王權術做出改制的決策。後來劉邦用帝王之術奪取了兵權,屠殺功臣,那就是他始料未及的了。

劉邦的勝利,是個“制衡”的結果。劉邦集團中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有長處,他們互相補充,彼此依存,無論離開哪個,剩下的人都不能成功。他們就像一個狼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圖,又不能單靠自己成功。反之,項羽自己很強,所以他傲視眾將、趕走范增,以一人之力對付一個集團,就像一隻獅子領著一群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