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三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人才輩出的時期。撇去大名鼎鼎的如諸葛亮,曹操,周瑜之類的人才不說,最為出名的人中一定有司馬懿的一席之地。司馬懿確實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但足智多謀,擁有雄才大略,並且善於隱忍。這一點,從司馬懿與諸葛亮暗自較勁了七年,並最終取得勝利可以清晰看出。同時,司馬懿也有十分強烈的野心,從不甘心屈於人下。他的野心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初現端倪。那麼奇怪的是,司馬懿卻一直選擇按兵不動。一直到曹睿去世之後方才發動政變。司馬懿為什麼要等到曹睿時候才發動兵變呢?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首先,司馬懿在每個階段都對自己有著準確的定位。他盡力的在曹魏集團中發揮自己的卓越的才能,同時又深諳‘’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使用韜光養晦之計,儲存實力,積蓄力量。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同時也善用人才。所以當曹操在世的時候,對司馬懿的觀感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他利用著司馬懿的軍事才能替自己打天下,一方面又時刻提防著司馬懿的狼子野心。機敏如司馬懿,自然察覺得出曹操的敵意與不信任。但當時司馬懿的實力與曹操比較起來,就有如雞蛋與石頭的較量,毫無可比性可言。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自然要竭盡所能的表現出對權勢的淡漠,以打消曹操的疑心。而曹操去世後,曹丕作為曹操一手培養的繼承人,縱然對司馬懿的警惕有所降低,但在父親的影響下,曹丕對司馬懿仍存有一定的猜忌之心,所以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依舊選擇了隱忍。及至曹睿即位,司馬懿的勢力依舊積蓄不足,所以司馬懿依舊不敢輕舉妄動。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再次,曹睿可不是什麼碌碌無為的草包,他的手段心術都是堪稱一流的。曹睿繼位的時候二十多歲了,年紀雖不大,但心智早已是非常成熟老道。結合史書來看,曹睿絕對是一位很有才幹的皇帝,尤其是馭下制衡的手段十分高超。有這麼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壓著,司馬懿也不敢蹦躂太過。而且當時的曹魏政權中,仍舊存在很多忠心耿耿的能臣,這些實權者大都還是護著曹操後裔的。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曹睿去世之後,曹睿無子,繼位的曹芳只是曹睿的養子,血統並不純淨。這在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古代社會中,可是大事。只要利用得好,這件事大有文章可做。再加上曹芳繼位的時候只有7歲,只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這就對司馬懿更加有利了。也因著幼主年紀甚小,曹爽把持了大權。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曹氏家族內部的分裂,給了司馬懿可乘之機。終於在時機不斷成熟後,司馬懿果斷抓住機會,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成功將曹魏的軍政大權取而代之。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司馬懿成功了,也漸漸從方面軍司令歷經曹睿、曹芳兩個時代,成了託孤重臣和驃騎大將軍。擁有了開府權的司馬懿,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構築自己的勢力了,可司馬懿依舊低調,明面上依舊聽從中央的指揮。因為他深知,時機未到,他在等曹魏人心盡失,等曹魏能人凋零庸才上位。在這等待的二十多年中,司馬懿依舊低調有為,戰東吳戰而勝之,平遼東,戰而勝之。無往不勝成了司馬懿的標籤,也讓主政的曹睿還有後續的曹芳對其戒備非常。由此才有司馬懿的屢次被貶,這被戒備壓制的高潮,在曹爽成為輔政大將軍後,達到了高潮。而曹爽就是那個司馬懿等待中的,讓曹魏人心盡失的庸才。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公元244年春,好高騖遠的曹爽請求討伐蜀漢,司馬懿駁斥曹爽舉措,最後曹爽一意孤行,敗北而歸。曹爽威望大減,可不甘心的他依舊在公元245年秋,執意撤銷了曹睿建的中壘中堅營,隨後將兵馬交給自己的弟弟統領。這攬兵權舉措,無疑讓曹爽又一次減分不少。無數同僚都看到了兩人的作為,曹爽剛謙自用,專權攬權,司馬懿低調有為,隱忍無比。

忍與熬,儲存實力與積蓄力量,大軍師司馬懿的生存韜略!

即便際遇如此,司馬懿依舊低調,甚至在曹爽大權在握的時候,主動退避三舍,裝起了病。這一裝就是兩年,隨後用將死的表演,騙的曹爽放鬆了警惕。失去了戒備的曹爽,終於迎來了司馬懿的報復。高平陵之變,三千死士加持,僅僅半月不到功夫,司馬懿就畢其功於一役將曹爽勢力連根拔起,短短十餘天功夫就扭轉了乾坤,讓曹魏經營數十年的帝國土崩瓦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