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手段,能讓領導欣然採納你的建議,事後還不用負責任。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在一些古裝劇或者小說裡面,我們總能看到這麼一個橋段。當主公們遇到難題時,一般都會詢問手下謀士意見,來一句“元芳,你怎麼看?”而謀士往往會針對領導的問題,給出上中下三策,以供主公參考選擇。比如在《三國演義》裡面,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龐統,就給劉備獻上上中下三計,幫助劉備奪取了益州。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這樣的橋段,都不是品控杜撰,歷史上也確實有過不少“上中下三策”。

比如《三國演義》裡面的龐統三計,在三國曆史中也確有其事。在劉備西取益州的過程中,作為軍師的龐統,給劉備獻上了“上中下三策”。劉備最終選擇了中策,然後成功奪取益州。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那麼問題來了,按常理而言,上策才應該是最佳選擇,為何劉備要選中策?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只要稍微分析一下龐統的三策,就能明白劉備為何不選上策了。

首先,龐統的“上策”是這麼說的:

“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大致意思就是讓劉備趁著劉璋武備鬆弛,率領精兵偷襲劉璋老巢,畢其功於一役。

從收益回報來看,龐統這個“上策”確實有些道理,畢竟只要拿下成都,益州也就穩了。但是,從實際操作而言,這一計就沒什麼可取性了。要知道當初劉備入蜀,本身帶的兵力並不多。雖說《三國志》裡面記載著劉備“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畢竟劉備在獲得劉璋增兵,收穫了白水軍之後,也才“並軍三萬餘人”。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僅憑劉備這點兵力,就算劉璋再沒有防備,也很難一舉偷襲得手。要知道成都可是益州州治所在,劉璋和他老爹在成都苦心經營數十年,豈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再者而言,所謂的劉璋不武,成都不備,只不過是龐統的一個假設。事實情況真的有如此樂觀嗎?要知道哪怕是後來劉備大軍兵臨城下,劉璋大勢已去,成都城內都還有著三萬大軍駐守,以及一年的糧草供應。如果不是劉璋無心再戰,馬超聲威太盛,估計劉備還得多熬一段時間。

十九年,進圍成都,數十日,城中有精兵三萬人,谷支一年,吏民鹹欲拒戰

再還有一點,劉備當時在蜀地乃是無根之水,屬於孤軍一支。成都不好打不說,且沿途還有梓潼水、涪水和沱江三條大河以及梓潼、涪城、綿竹、雒城等重鎮,劉備的補給都很成問題。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他這不管不顧的一走,沿途敵人阻擊,後面白水關的楊懷、高沛也必然動手,到時候前後夾擊,腹背受敵,劉備不僅拿不下成都,甚至還有全軍覆沒之險。劉備好歹半生戎馬,這點兒弊端他不會不清楚。所以龐統的這個異常冒險的上策,他沒有選。

然後我們再看龐統的下策: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這個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劉備回去,此事咱們從長計議。也就是意味著,劉備此次進益州,白跑一趟,一年多全白忙活了。對於這個結果,劉備肯定是難以接受啊。自己一把年紀了,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機會,名正言順的進入益州,從而大大增加了奪取益州的成功率。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如今啥也不幹就退回去,無異於主動放棄了這一天賜良機。日後想要再進益州,估計就得從外面一點一點往裡面打了,還談什麼徐還圖之。這還不如讓劉備背水一戰,奇襲成都呢,或許能搏一搏呢?

再看龐統的中策: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龐統讓劉備先設計擒下劉璋手下大將楊懷、高沛,收取他們的兵馬,然後再向成都打。這條計策的思路很清晰,就是掃除後顧之憂,然後正面強攻成都。雖說談不上出奇制勝,但勝在可行性高。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當時劉備還沒有和劉璋撕破臉,楊懷、高沛對於劉備的防備之心相對較小,有擒殺的可能。如此一來,後續的作戰也要容易不少,畢竟剪滅了一部分劉璋的部隊,打開了入蜀之門戶,掌握了一定的戰場主動權。最重要的是,風險也相對較小,實在不行就回荊州嘛。

縱觀龐統的上中下三策,其上下二策完全就是在說廢話,實在是爛透了。以龐統的水平而言,給出這樣的策略實在是有失水準。當然了,這自然不是龐統大腦宕機,他其實是故意而為之,其目的是為了用上下兩計的無腦,去襯托自己中策的合理性,從而引導劉備去選擇自己的中策。

所以,龐統在獻計西川的過程中,真正想推銷的只有中策。至於其他兩個計策完全就是來走過場的,畢竟上策極端,下策廢物,說了等於白說。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就像《三國演義》裡面劉備所說的那樣:

玄德曰:“軍師上計太促,下計太緩;中計不遲不疾,可以行之。”

簡單來說,就是上策價格太高,下策效能太低,所以我選價效比最高的那個。

沒錯,和我們普通人選電腦差不多,一般不選效能最差的,也不選價格最高的,只選效能和價格比最合適的那個。

事實上,大多數的“上中下三策”,都是這麼一個套路。其雖然有著上中下之分,但實際上卻是並沒太多高低區別,他們只是側重點不同。換句話講,上中下三策,不是計策本身的優劣,而是這個計策風險和收益的大小。上策或許收益很高,但是執行難度可能就要大一些;下策雖然結果不理想,但是風險卻最低。中策或許平庸,但很可能是各種條件平衡之下的最好選擇。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當然,這裡依然存在一些邏輯上的問題。既然龐統都認準中策最好了,為何還要提出上下兩策來考驗大家的智商?而且這樣做,本身還具備不小的風險,萬一劉備不配合,選了上策或者下策,那龐統不就得不償失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龐統完全可以就只告訴劉備那一條計策,這樣即便是劉備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那也不至於把人家往溝裡帶啊。

事實上,龐統也很無奈,他其實很想這樣做,但是身份不允許。在劉備集團中,他只是一個謀士,而劉備則是主公。也就是說,龐統只是一個建議者,而劉備才是真正的決策者。

不同的身份,分工自然也會不同。謀士是下屬,他們只負責分析局勢,給出意見方案。而主公作為領導,他最為重要的作用的就是做出決策,為方案拍板。如果謀士去替主公做決策,那無疑就是越俎代庖了,這是要出事兒的。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如果龐統只給劉備獻上中策,其實就有著一絲越權的味道在裡面了。畢竟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你龐統在教我做事了。換個角度來說,這就是僭越,你只給我提這一個建議,擺明了就是讓我沒得選,不得不選你的策略。

這樣的行為,雖說可能還達不到越俎代庖那麼嚴重的程度,但至少會顯得龐統很強勢,從而給他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劉備採納了龐統的建議,然後成功拿下了益州,大家頂多就只是誇一下劉備領導有方,天命所歸,而龐統則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劉備的風頭自然也就被搶走了。當然了,以劉備的性格,或許不會因此就懷恨在心,暗中給龐統穿小鞋。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但是如果沒有成功呢?那麼你龐統作為這一計劃的制定者,那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包括劉備在內的所有人都會說,都是聽從你龐統的計策,才會有如此大禍,屆時龐統估計就得背鍋了。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劉備沒有聽龐統的。這種可能性也不小,畢竟沒有哪個人喜歡自己的手下替自己做選擇。

當然,這其實也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是劉備用了其他的計策,拿下了益州。對於龐統而言,這就意味著他在這件事中沒有任何功勞,雖說沒有懲罰,但也沒有任何獎勵。甚至還會有人認為他龐統無用,幸好主公沒有聽他的,這才完成大業。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至於第二種結果便是劉備失敗,這對龐統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兒。如果是胸懷寬廣的主公,或許會來給龐統認個錯,說一句悔不聽軍師之言。就像當年秦始皇對王翦一樣,打楚國沒聽王翦的,結果敗了,然後回來就給王翦認錯了。但是如果碰到心胸狹隘一點的那可就麻煩了。當初袁紹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官渡,然後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田豐給殺了,他才不想田豐看他笑話。

所以,總結來看,龐統如果直接給劉備建議中策,那麼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有一定的風險要擔。畢竟他也不知道劉備心裡是怎麼想的,萬一劉備心胸狹隘呢?

而他獻上“上中下三策”可就不一樣了,雖然同樣是教劉備做事,但他給了劉備選擇的空間。這就相當於龐統是在為劉備分析局勢,至於最後到底應該怎麼做,還是你劉備來選擇。無形之中,劉備的作用就被放大了,這樣劉備也不會被搶了風頭,自然很滿意。而龐統在這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後的獎勵也少不了,大家皆大歡喜。

古代的謀士們,為何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直接說上策不好嗎?

所以,古代謀士提“上中下三策”,其實是一個讓主公採納自己建議的同時,還能夠不用為結果負責的高明手段,值得借鑑。記住一句話,不要讓你的老闆做問答題,要讓老闆做選擇題。

相關文章

頂部